一种自动化易拉罐压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6569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1 0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化易拉罐压缩装置,包括第一设备主体、设置于所述第一设备主体上的放料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设备主体下侧端面上的挤压装置,所述挤压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下侧端面上的第二设备主体,所述第二设备主体内设置有第一压缩腔,所述第一压缩腔右侧内壁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压缩腔互通且开口向右的第一移动腔,所述第一压缩腔内通过第一稳固架固定连接有第一压力缸,所述第一压力缸右侧且位于所述第一移动腔内设置有可左右滑动的第一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块左侧端面与所述第一压力缸之间配合连接有第一压力柱,所述第二设备主体的右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三设备主体。

An automatic compression device for a tank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utomatic easy to pull tank compressing device, including a first device body, a feeding device set on the main body of the first device, and an extrusion device set on the lower side face of the first device body. The extrusion device includes a second device body set on the lower side face of the device owner, The first compression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compression chamber in the right inner wall of the first compression chamber. The first compression chamb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ompression chamber and opens to the right. The first compression chamber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first pressure cylinder through a first solid frame, and the first pressure cylinder is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first pressure cylinder and is located at the first movement. The first slide block is arranged in the cavity with a left and right slide. The first pressure column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pressure cylinder and the first pressure cylind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pressure cylinder, and the right end face of the second device body is fixed with a third device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易拉罐压缩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物回收利用
,具体是一种自动化易拉罐压缩装置。
技术介绍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生活垃圾,而在这些生活垃圾中有一部分是可以重复利用的,其中的易拉罐由铁制成具有较高的回收价值,为了减小这些所回收的易拉罐的储存空间都会选择将这些易拉罐进行压缩,以往都是通过人工进行回收压扁,如此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效果也得不到保证,因此设计一种能够代替人力将所回收的易拉罐压实再进行回收的一种自动化易拉罐压缩装置实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化易拉罐压缩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自动化易拉罐压缩装置,包括第一设备主体、设置于所述第一设备主体上的放料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设备主体下侧端面上的挤压装置,所述挤压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下侧端面上的第二设备主体,所述第二设备主体内设置有第一压缩腔,所述第一压缩腔的右侧内壁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压缩腔互通且开口向右的第一移动腔,所述第一压缩腔内通过第一稳固架固定连接有第一压力缸,所述第一压力缸右侧且位于所述第一移动腔内设置有可左右滑动的第一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块的左侧端面与所述第一压力缸之间配合连接有第一压力柱,所述第二设备主体的右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三设备主体,所述第三设备主体内设置有开口向左且与所述第一移动腔互通的第二压缩腔,所述第二压缩腔的前后侧内壁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压缩腔互通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左端且位于所述第二压缩腔的上下侧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凹槽互通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压缩腔的上侧内壁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压缩腔互通的第二移动腔,所述第二移动腔的上侧内壁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移动腔互通的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二移动腔的右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一动力装置,所述第一动力装置的左端动力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左端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二移动腔的左侧内壁上,所述第二移动腔内设置有可左右滑动且下端延伸伸进所述第二压缩腔内的第二滑动块,所述第二滑动块与所述第一螺纹杆螺纹配合连接并通过固定连接于上端面且延伸入所述第一导向槽内的第一导滑动块进行导位,所述第二滑动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动力装置定位块,所述第二动力装置定位块的下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二压缩腔下侧内壁滑动配合连接的第二导滑动块,所述第二动力装置定位块内固定连接有第二动力装置,所述第二动力装置的左端通过转轴动力连接有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的上下侧端面上分别固定设置有延伸伸进所述第二凹槽内的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的左侧端面上固定设置与所述第二压缩腔内壁滑动配合连接的第三滑动块,所述第三滑动块内固定设置有第一晃动装置,所述第三设备主体的下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四设备主体,所述第四设备主体内设置有开口向左的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的上侧内壁内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容纳腔与所述第二压缩腔的第一输出口,所述第一容纳腔内设置有滑动配合连接的第一收纳块,所述第一收纳块内设置有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的上侧内壁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输出口与所述第二容纳腔的第二输出口,所述第一收纳块的左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拉杆,所述放料装置顶端还设有光控装置。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放料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设备主体内的第一送料腔,所述第一送料腔下侧内壁的右端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送料腔与所述第二压缩腔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送料腔的左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二压力缸,所述第二压力缸的上侧且位于所述第一设备主体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送料腔互通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一送料腔内设置有可左右滑动的第四滑动块,所述第四滑动块的左侧端面与所述第二压力缸之间配合连接有第二压力柱,所述第四滑动块左侧端面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延伸伸进所述第三凹槽内的间隔块,所述第四滑动块内上下贯穿设置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送料腔的上侧内壁内贯穿设置有第三通道,所述第一设备主体的上侧设置有储物块,所述储物块内设置有存料腔,所述存料腔的下侧内壁内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存料腔的第四通道,所述第四通道下侧且位于所述第一送料腔的下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与第一晃动装置结构相同的第二晃动装置,所述储物块右侧且位于所述第一设备主体的上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送料块,所述第一送料块内设置有第二送料腔,所述第二送料腔的下侧内壁内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二送料腔与所述第一送料腔且位于所述第一通道正上方的第五通道,所述第二送料腔的左右侧内壁内分别设置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下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三动力装置,所述第三动力装置的上端动力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上端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活动槽的上侧内壁上,所述活动槽内设置有可上下滑动且与所述第二螺纹杆螺纹配合连接的活动块,所述活动槽接近所述第二送料腔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二送料腔与所述活动槽的第四凹槽,所述第二送料腔内设置有可在所述第四凹槽内上下滑动的第三导滑动块,所述第第三导滑动块的下端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推块。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晃动装置包括晃动主体,所述晃动主体内设置有晃动腔,所述晃动腔的下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晃动动力装置,所述晃动动力装置的上端动力连接有晃动转轴,所述晃动转轴的上端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晃动腔的上侧内壁上,所述晃动转轴上固定连接有晃动定位块,所述晃动定位块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重块。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存料腔的上侧内壁内上下贯穿设置有放料口,在初始状态时,所述放料口密封设置有紧闭盖,所述紧闭盖的上侧端面固定设置有第二拉杆。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设备主体通过固定连接于上侧端面的第二稳固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设备主体的右侧端面上。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设备主体上侧端面与所述储物块之间设置有第三稳固架。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光控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放料装置顶端的所述第一送料块上的立柱,所述立柱顶端固设有光控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本装置进行易拉罐压缩时,工作人员打开紧闭盖并通过放料口向存料腔内添加入所需压缩的易拉罐,此时易拉罐通过第四通道以及第三通道落入到第二通道内,同时第二晃动装置启动,此时晃动动力装置转动,进而通过晃动转轴带动晃动定位块转动,进而带动重块转动,进而通过转动偏心安装的重块带动第二晃动装置晃动,进而有益于落入到第二通道中的易拉罐落实以使得所压缩的易拉罐质量相同,此时第二压力缸启动,进而通过第二压力柱带动第四滑动块在第一送料腔内向右移动至第二通道与第五通道及第一通道互通状态,在此过程中,第四滑动块带动间隔块向右移动,进而通过间隔块将第三通道与第一送料腔隔断开,此时第三动力装置转动,进而通过第二螺纹杆带动活动块在活动槽内向下移动,进而带动第三导滑动块向下移动,进而带动推块向下移动,在将第二通道内的易拉罐推落后,第四滑动块以及推块回复到初始状态,同时第一压力缸启动,进而通过第一压力柱带动第一滑动块向右移动,进而将落入第二压缩腔的易拉罐向右推移,并通过与第三滑动块之间的挤压将易拉罐进行压缩,在进行压缩后,转动,进而通过转轴带动第一定位块转动,进而带动第二定位块转入第一凹槽内,此时第一动力装置启动,进而通过第一螺纹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动化易拉罐压缩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化易拉罐压缩装置,包括第一设备主体、设置于所述第一设备主体上的放料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设备主体下侧端面上的挤压装置,所述挤压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下侧端面上的第二设备主体,所述第二设备主体内设置有第一压缩腔,所述第一压缩腔的右侧内壁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压缩腔互通且开口向右的第一移动腔,所述第一压缩腔内通过第一稳固架固定连接有第一压力缸,所述第一压力缸右侧且位于所述第一移动腔内设置有可左右滑动的第一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块的左侧端面与所述第一压力缸之间配合连接有第一压力柱,所述第二设备主体的右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三设备主体,所述第三设备主体内设置有开口向左且与所述第一移动腔互通的第二压缩腔,所述第二压缩腔的前后侧内壁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压缩腔互通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左端且位于所述第二压缩腔的上下侧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凹槽互通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压缩腔的上侧内壁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压缩腔互通的第二移动腔,所述第二移动腔的上侧内壁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移动腔互通的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二移动腔的右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一动力装置,所述第一动力装置的左端动力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左端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二移动腔的左侧内壁上,所述第二移动腔内设置有可左右滑动且下端延伸伸进所述第二压缩腔内的第二滑动块,所述第二滑动块与所述第一螺纹杆螺纹配合连接并通过固定连接于上端面且延伸入所述第一导向槽内的第一导滑动块进行导位,所述第二滑动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动力装置定位块,所述第二动力装置定位块的下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二压缩腔下侧内壁滑动配合连接的第二导滑动块,所述第二动力装置定位块内固定连接有第二动力装置,所述第二动力装置的左端通过转轴动力连接有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的上下侧端面上分别固定设置有延伸伸进所述第二凹槽内的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的左侧端面上固定设置与所述第二压缩腔内壁滑动配合连接的第三滑动块,所述第三滑动块内固定设置有第一晃动装置,所述第三设备主体的下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四设备主体,所述第四设备主体内设置有开口向左的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的上侧内壁内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容纳腔与所述第二压缩腔的第一输出口,所述第一容纳腔内设置有滑动配合连接的第一收纳块,所述第一收纳块内设置有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的上侧内壁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输出口与所述第二容纳腔的第二输出口,所述第一收纳块的左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拉杆,所述放料装置顶端还设有光控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易拉罐压缩装置,包括第一设备主体、设置于所述第一设备主体上的放料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设备主体下侧端面上的挤压装置,所述挤压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下侧端面上的第二设备主体,所述第二设备主体内设置有第一压缩腔,所述第一压缩腔的右侧内壁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压缩腔互通且开口向右的第一移动腔,所述第一压缩腔内通过第一稳固架固定连接有第一压力缸,所述第一压力缸右侧且位于所述第一移动腔内设置有可左右滑动的第一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块的左侧端面与所述第一压力缸之间配合连接有第一压力柱,所述第二设备主体的右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三设备主体,所述第三设备主体内设置有开口向左且与所述第一移动腔互通的第二压缩腔,所述第二压缩腔的前后侧内壁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压缩腔互通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左端且位于所述第二压缩腔的上下侧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凹槽互通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压缩腔的上侧内壁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压缩腔互通的第二移动腔,所述第二移动腔的上侧内壁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移动腔互通的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二移动腔的右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一动力装置,所述第一动力装置的左端动力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左端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二移动腔的左侧内壁上,所述第二移动腔内设置有可左右滑动且下端延伸伸进所述第二压缩腔内的第二滑动块,所述第二滑动块与所述第一螺纹杆螺纹配合连接并通过固定连接于上端面且延伸入所述第一导向槽内的第一导滑动块进行导位,所述第二滑动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动力装置定位块,所述第二动力装置定位块的下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二压缩腔下侧内壁滑动配合连接的第二导滑动块,所述第二动力装置定位块内固定连接有第二动力装置,所述第二动力装置的左端通过转轴动力连接有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的上下侧端面上分别固定设置有延伸伸进所述第二凹槽内的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的左侧端面上固定设置与所述第二压缩腔内壁滑动配合连接的第三滑动块,所述第三滑动块内固定设置有第一晃动装置,所述第三设备主体的下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四设备主体,所述第四设备主体内设置有开口向左的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的上侧内壁内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容纳腔与所述第二压缩腔的第一输出口,所述第一容纳腔内设置有滑动配合连接的第一收纳块,所述第一收纳块内设置有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的上侧内壁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输出口与所述第二容纳腔的第二输出口,所述第一收纳块的左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拉杆,所述放料装置顶端还设有光控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易拉罐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料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设备主体内的第一送料腔,所述第一送料腔下侧内壁的右端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送料腔与所述第二压缩腔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送料腔的左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启镗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梅森纸织画艺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