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轨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6125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31 2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有关一种滑轨总成,包含有一第一轨、一第二轨及一第三轨。该第一轨包含一第一区域与一第二区域;该第二轨位于该第一区域且可相对该第一轨位移;该第三轨位于该第二区域且可相对该第一轨位移。

Slideway assembly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slide rail assembly,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rail, a second track and a third rail. The first rail includes a first area and a second area; the second rail is located in the first area and may be relative to the first rail displacement; the third rail is located in the second region and may be relative to the first rail displac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滑轨总成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滑轨总成,特别是指一种滑轨总成的一滑轨可提供另二个滑轨在同一侧的不同位置支撑。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一第一承载物200与一第二承载物202可分别透过一对第一滑轨总成204与一对第二滑轨总成206安装至一机架(rack)208。其中,每一第一滑轨总成204包含一第一轨210与一第二轨212可相对该第一轨210位移。该第一滑轨总成204的第一轨210透过一第一托架216安装至该机架208的一第一机柱218,且该第一滑轨总成204的第二轨212提供该第一承载物200安装;另一方面,每一第二滑轨总成206包含一第一轨220与一第二轨222可相对该第一轨220位移。该第二滑轨总成206的第一轨220透过另一第一托架224安装至该机架208的第一机柱218,且该第二滑轨总成206的第二轨222提供该第二承载物202安装。前述的第一承载物200与第二承载物202需分别搭配两组滑轨总成,始才能安装至机架,因此,组装成本比较高。若承载物的重量在可允许的范围内,基于成本上的考虑,应思考滑轨总成的设计,使之亦能符合供两个承载物或以上安装。基于此一创作理念,遂有本专利技术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滑轨总成,且该滑轨总成的一滑轨可提供另二个滑轨在同一侧的不同位置支撑。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提供一种滑轨总成,且该滑轨总成的一滑轨可提供另二个滑轨在同一支撑面支撑,透过该二个滑轨用以分别供两个承载物安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观点,一种滑轨总成包含一第一轨、一第二轨及一第三轨。该第一轨包含一第一区域与一第二区域位置不同于该第一区域;该第二轨位于该第一区域且可相对该第一轨位移;该第三轨位于该第二区域且可相对该第一轨位移。较佳地,该第一区域与该第二区域是位于该第一轨的同一侧。较佳地,该第一区域与该第二区域分别具有一第一通道及一第二通道,该第一轨包含一纵向墙、一第一上墙、一第一下墙、一第二上墙及一第二下墙,该纵向墙、该第一上墙与该第一下墙共同定义该第一通道,该第二轨透过该第一通道可相对该第一轨位移;该纵向墙、该第二上墙与该第二下墙共同定义该第二通道,该第三轨透过该第二通道可相对该第一轨位移。较佳地,该第一轨的第一上墙与第一下墙分别包含一第一墙段与一第二墙段大致垂直地连接该第一墙段,且该第二轨包含一上轨段、一下轨段及一中间段连接在该第二轨的上轨段与该下轨段之间,该第二轨的上轨段与该下轨段位于该第一轨的第一通道内而可抵靠在该第一轨的第一上墙与第一下墙之间。较佳地,该第一轨的第二上墙与第二下墙分别包含一第三墙段与一第四墙段大致垂直地连接该第三墙段,且该第三轨包含一上轨段、一下轨段及一中间段连接在该第三轨的上轨段与该下轨段之间,该第三轨的上轨段与该下轨段位于该第一轨的第二通道内而可抵靠在该第一轨的第二上墙与第二下墙之间。较佳地,该第一轨包含一特征位于相邻该第一通道的通道口。较佳地,该滑轨总成还包含一弹性件配置在该第二轨,当该第二轨相对该第一轨处于一延伸位置时,该第二轨借助该弹性件能够被阻挡在该特征。较佳地,该第二轨与该第三轨的其中之一包含复数个安装孔,且这些安装孔包含一第一孔部与一第二孔部连通该第一孔部,该第一孔部的尺寸大于该第二孔部的尺寸。较佳地,该滑轨总成还包含一挡件阻挡在相邻该第二轨与该第三轨的其中之一的第一孔部。较佳地,该第一轨具有一前部与一后部,该滑轨总成还包含一第一托架与一第二托架分别位于相邻该前部与该后部。较佳地,该第一托架与该第二托架的其中之一活动地安装在该第一轨而可相对该第一轨位移。较佳地,该第一托架与该第二托架的其中之一包含一第一墙、一第二墙及一延伸墙连接在该第一墙与该第二墙之间,且第一墙、该第二墙及该延伸墙共同定义一空间用以提供该第一轨活动地安装。较佳地,该第一托架与该第二托架的其中之一透过一限位结构而可相对该第一轨在一有限度的范围内位移,该限位结构包含一长孔与至少一连接件穿置在该长孔的一部分,且该至少一连接件将该第一托架与该第二托架的其中之一连接至该第一轨。较佳地,该第一托架与该第二托架皆具有至少一安装特征,用以分别提供该第一轨能够安装至一第一对象对象与一第二对象对象。该第一托架与该第二托架的其中之一包含一第一墙、一第二墙及一延伸墙连接在该第一墙与该第二墙之间,该滑轨总成包含一补墙件配置在该延伸墙。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观点,一种滑轨总成包含一第一轨、一第二轨及一第三轨。该第一轨包含一第一通道与一第二通道;该第二轨透过该第一通道能相对该第一轨位移;该第三轨透过该第二通道能相对该第一轨位移。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再一观点,一种滑轨总成适用于将一第一承载物与一第二承载物安装至一机架的一第一机柱与一第二机柱,该滑轨总成包含一第一轨、一第二轨及一第三轨。该第一轨透过一第一托架与一第二托架安装至该第一机柱与该第二机柱;该第二轨与该第三轨可分别相对该第一轨位移,且位于该第一轨的同一侧的不同位置;其中,该第二轨用以供该第一承载物安装,且该第三轨用以供该第二承载物安装。附图说明为进一步说明证实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其中:图1显示习知技术的两对滑轨总成可将二个承载物安装至机架的示意图。图2显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一对滑轨总成可将二个承载物安装至机架的示意图,其中,该二个承载物收合在机架内。图3显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一对滑轨总成可将二个承载物安装至机架的示意图,其中,进一步显示一承载物自机架内被拉出至机架外。图4显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滑轨总成的分解示意图。图5显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滑轨总成的一第一轨可供一第二轨与一第三轨安装的示意图。图6显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滑轨总成的立体示意图,其中,该第二轨与该第三轨相对该第一轨处于一延伸位置。图7显示图6的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8显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第一承载物安装至滑轨总成的第二轨的示意图。图9显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一对滑轨总成将二个承载物安装至机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在一机架系统中,一第一承载物20与一第二承载物22可透过一对滑轨总成24安装至一机架26。其中,该第一承载物20及/或该第二承载物22可以是电子设备、机箱(chassis)或抽屉等类似物。每一滑轨总成24借助一第一托架28与一第二托架30可分别安装至该机架26的一第一机柱32(或可称为一第一对象对象)与一第二机柱34(或可称为一第二对象对象)。如图3所示,该第一承载物20及/或该第二承载物22透过每一滑轨总成24可以从该机架26内被拉出至该机架26外;或者,可以从该机架26外被推入至该机架26内。如图4与图5所示,该滑轨总成24包含一第一轨36、一第二轨38及一第三轨40。该第一轨36包含一第一区域42与一第二区域44,较佳地,该第一区域42与该第二区域44分别位于该第一轨36的同一侧的不同位置。例如,以该第一轨36具有一第一侧45a与一第二侧45b位置相对该第一侧45a,且该第一区域42与该第二区域44位于该第一侧45a为例。其中,该第一区域42与该第二区域44分别具有一第一通道46(或第一纵向通道)及一第二通道48(或第二纵向通道)。具体而言,该第一轨36包含一纵向墙50、一第一上墙52a、一第一下墙52b、一第二上墙54a及一第二下墙54b。该第一上墙52a与该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滑轨总成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滑轨总成,其特征在于:一第一轨包含一第一区域与一第二区域位置不同于该第一区域;一第二轨位于该第一区域且可相对该第一轨位移;以及一第三轨位于该第二区域且可相对该第一轨位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轨总成,其特征在于:一第一轨包含一第一区域与一第二区域位置不同于该第一区域;一第二轨位于该第一区域且可相对该第一轨位移;以及一第三轨位于该第二区域且可相对该第一轨位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与该第二区域是位于该第一轨的同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与该第二区域分别具有一第一通道及一第二通道,该第一轨包含一纵向墙、一第一上墙、一第一下墙、一第二上墙及一第二下墙,该纵向墙、该第一上墙与该第一下墙共同定义该第一通道,该第二轨透过该第一通道可相对该第一轨位移,该纵向墙、该第二上墙与该第二下墙共同定义该第二通道,该第三轨透过该第二通道可相对该第一轨位移。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的第一上墙与第一下墙分别包含一第一墙段与一第二墙段,该第二墙段大致垂直地连接该第一墙段,且该第二轨包含一上轨段、一下轨段、及一中间段连接在该上轨段与该下轨段之间,该第二轨的上轨段与该下轨段位于该第一轨的第一通道内而可抵靠在该第一轨的第一上墙与第一下墙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的第二上墙与第二下墙分别包含一第三墙段与一第四墙段,该第四墙段大致垂直地连接该第三墙段,且该第三轨包含一上轨段、一下轨段、及一中间段连接在该第三轨的上轨段与该下轨段之间,该第三轨的上轨段与该下轨段位于该第一轨的第二通道内而可抵靠在该第一轨的第二上墙与第二下墙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滑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包含一特征位于相邻该第一通道的通道口。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滑轨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弹性件配置在该第二轨,当该第二轨相对该第一轨处于一延伸位置时,该第二轨借助该弹性件能够被阻挡在该特征。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轨与该第三轨的其中之一包含复数个安装孔,且这些安装孔包含一第一孔部与一第二孔部,该第二孔部连通该第一孔部,该第一孔部的尺寸大于该第二孔部的尺寸。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滑轨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挡件阻挡在相邻该第二轨与该第三轨的其中之一的第一孔部。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具有一前部与一后部,该滑轨总成还包含一第一托架与一第二托架分别位于相邻该前部与该后部。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滑轨总成,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庚金杨顺和黄建立王俊强
申请(专利权)人:川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川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