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车电源壳体用压铸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6099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31 2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火车电源壳体用压铸模具,包括定模和动模,所述定模外侧为定模套板,定模套板内侧镶有定模镶块,定模套板上设有直浇道,定模套板四角设有导套;所述动模外侧为动模套板,动模套板内侧镶有动模镶块,动模套板四角设有导柱,动模镶块内部为型腔,型腔底部分布有溢流槽,第二腔室型芯内部装有顶针,顶针固定在顶针推板上,顶针推板与动模套板之间设有复位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定模和动模内部镶块型芯的特定设计,实现了火车电源壳体的一次压铸成型,通过在模具分型面、叶片型芯底部以及型腔内部特定位置设置溢流槽,避免了铸件内部出现气孔、缩孔、填充不足等缺陷,保证了叶片部分的顺利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火车电源壳体用压铸模具
本技术涉及压铸模具,尤其是一种火车电源壳体用压铸模具。
技术介绍
压铸是将熔融金属在压射冲头作用下,以高压高速充填模具型腔,并且在高压下凝固形成铸件的铸造工艺,压铸工艺可以制造形状复杂、轮廓清晰的铸件,并且生产出来的铸件内部组织致密,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基于上述优点,压铸工艺在工业生产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火车电源壳体是一种比较适合用压铸工艺生产的零件,火车电源壳体由一大一小两个腔室组成,由于壳体表面覆盖有众多的散热叶片,壳体纵深长度大,现有压铸模具无法一次成型,需要将火车电源壳体分成多部分加工,生产效率低,而且很容易产生气孔、缩孔、填充不足等缺陷,因此急需一种可以高效生产,并且有效控制气孔、缩孔、填充不足等缺陷的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火车电源壳体压铸模具不能一次成型,容易产生气孔、缩孔、填充不足等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火车电源壳体用压铸模具,通过对定模和动模内部镶块型芯的特定设计,实现了火车电源壳体的一次压铸成型,通过在模具分型面、叶片型芯底部以及型腔内部特定位置设置溢流槽,避免了铸件内部出现气孔、缩孔、填充不足等缺陷,保证了叶片部分的顺利加工。本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火车电源壳体用压铸模具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火车电源壳体用压铸模具,包括定模(100)和动模(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100)外侧为定模套板(1),定模套板(1)内侧镶有定模镶块(2),定模套板(1)上设有直浇道(20),直浇道(20)处设有浇口套(19),直浇道(20)底部设有横浇道(18),横浇道(18)与内浇口相连,定模套板(1)四角设有导套(4),定模镶块(2)上设有第一腔室型芯(3)和第一叶片型芯(17);所述动模(200)通过动模固定螺栓(8)固定在动模座板(9)上,动模(200)外侧为动模套板(6),动模套板(6)内侧镶有动模镶块(7),动模套板(6)四角设有导柱(16),动模镶块(7)上设有第二叶片型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车电源壳体用压铸模具,包括定模(100)和动模(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100)外侧为定模套板(1),定模套板(1)内侧镶有定模镶块(2),定模套板(1)上设有直浇道(20),直浇道(20)处设有浇口套(19),直浇道(20)底部设有横浇道(18),横浇道(18)与内浇口相连,定模套板(1)四角设有导套(4),定模镶块(2)上设有第一腔室型芯(3)和第一叶片型芯(17);所述动模(200)通过动模固定螺栓(8)固定在动模座板(9)上,动模(200)外侧为动模套板(6),动模套板(6)内侧镶有动模镶块(7),动模套板(6)四角设有导柱(16),动模镶块(7)上设有第二叶片型芯(5)和第二腔室型芯(13),动模镶块(7)内部为型腔(15),型腔(15)底部分布有溢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同鹏梁玉恩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鑫聚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