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扁管端一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6049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31 2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管件加工技术领域应用的挤扁管端一体机,其结构包括机架、上料机构、加工机构和出料机构,机架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加工机构设置于工作台上,所述上料机构和出料机构分设在机架的侧边,所述加工机构包括管口加工机构、倒角加工机构和压扁机构,所述管口加工机构、倒角加工机构和压扁机构依次设置在上料机构和出料机构之间,所述机架上方朝向加工机构设置有若干用于移动管件的机械手,本申请将零散的加工工位的进行了整合,并通过机械手实现管件的移动,减少了人工周转环节,有效保证了工作进程的有效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该设备减少了生产过程中人员的使用,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降低了生产成本,为自动化生产提供了保障。

Flat tube end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xtruded flat tube end machine used in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ube processing. The structure comprises a frame, a feeding mechanism, a processing mechanism and a feeding mechanism. The frame is set with a working table. The machining mechanism is set on a working table. The feeding mechanism and the feeding mechanism are divided on the side side of the frame, and the process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The pipe mouth processing mechanism, chamfering machined mechanism, and flattening mechanism are arranged between the feeding mechanism and the discharging mechanism in turn.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frame, there are several manipulator for moving pipe fittings. The integration is carried out, and the movement of pipe parts is realized by mechanical hand, which reduces the manual turnover link, effectively ensur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work process and improves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t the same time, the equipment reduces the use of personnel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realizes the rational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reduces the cost of production and provides guarantee for the automation production. .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挤扁管端一体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件加工
应用的挤扁管端一体机。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水平的增长,金属管件被广泛应用于空调、冰箱制冷设备、汽车配件等领域。相应的管件在加工过程中需要经过多个工序完成加工操作。通常工作人员将切割完成的管件搬运至管端加工机构处,通过管端加工机构根据客户的需求实现管口的扩大或缩小,然后工作人员将管口加工完成的管件回收至料框。然后通过料框搬运至后续的倒角加工操作中,当倒角加工完成后,继续回收至料框,进而转运至后续的管件压扁机构,进行管件的压扁操作。加工过程繁琐,需要各个工位的转运操作,则各个过程均需要人工辅助操作,从而导致大量的工人需求。该生产过程在浪费人力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效率,直接增大了生产成本,不利于自动化生产过程。此外,该压扁机构的模具对管件进行两侧的挤压,通过相对两侧的挤压力的施加将管件压制成所需形状。该管件为圆形,则挤压力施加时首先中间受力,则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管件凹芯状况,造成管件损坏,不合格率较高,从而导致成本增大,不利于生产过程的稳定进行。同时该凹芯状况的出现对压扁机构对管件的可操作长度也进行了限制,缩小了该机构的生产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管件加工效率的挤扁管端一体机。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挤扁管端一体机,包括机架、上料机构、加工机构和出料机构,所述机架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加工机构设置于工作台上,所述上料机构和出料机构分设在机架的侧边,所述加工机构包括管口加工机构、倒角加工机构和压扁机构,所述管口加工机构、倒角加工机构和压扁机构依次设置在上料机构和出料机构之间,所述机架上方朝向加工机构设置有若干用于移动管件的机械手。该设备通过上料机构实现管件的上料操作,同时利用机械手实现各加工工位之间管件的转送,同时加工完成的管件可通过出料机构实现管件的收纳。本申请将零散的加工工位的整合,减少了周转环节,有效保证了工作进程的有效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该生产过程减少了生产过程中人员的配置,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降低了生产成本,为自动化生产提供了保障。进一步的是,所述上料机构包括料库、分料结构和上料定位结构,所述料库用于管件的存放,所述分料结构用于实现单个管件的拿取,所述料库设置于分料结构的一侧,所述上料定位结构位于分料结构的另一侧,所述上料定位结构包括若干用于放置管件的定位支撑块和定位装置,所述定位支撑块设置有用于放置管件的限位槽,所述定位支撑块沿管件轴线进行平行设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上料定位气缸和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上料定位气缸分设在定位支撑块的两端,所述上料定位气缸与固定件配合实现管件沿轴线方向位置的限定。进一步的是,所述上料定位结构设置有用于检测管件存在状态的检测装置。进一步的是,所述管口加工机构包括管口缩小机构和管口扩大结构。所述管口加工机构包括用于管件固定的管口部夹持机构和用于管口加工的管口加工单元,所述管口加工单元分别设置在管口夹持机构的两侧,所述工作台沿管件轴向设置有加工轨道,所述管口加工机构设置有加工驱动装置,所述加工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管口加工单元沿加工轨道作往复运动。进一步的是,所述倒角加工机构包括用于管件固定的倒角部夹持结构和用于倒角加工的倒角加工单元,所述工作台沿管件轴线设置有倒角加工轨道,所述倒角加工机构设置有倒角加工驱动装置,所述倒角加工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倒角加工单元沿倒角加工轨道作往复运动。进一步的是,所述压扁机构包括油缸模具和抽芯机构,所述油缸模具包括两个挤压板和用于驱动挤压板相对移动的若干挤压气缸,所述挤压板相对平行设置,所述两个挤压板形成用于放置管件的管件放置槽,所述管件放置槽的轴线与管件轴线重合,所述抽芯机构包括用于穿套在管件内的芯子和用于驱动芯子沿管件轴线实现往复运动的芯子驱动装置,所述芯子朝向管件放置槽,所述管件放置槽朝向抽芯机构设置有用于芯子通过的开口。进一步的是,所述抽芯机构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抽芯机构分别设置在压扁机构的两侧。进一步的是,所述开口处设置有芯子定位块,所述芯子定位块设置有用于芯子通过的芯子限定凹槽。进一步的是,所述机械手沿管件轴线分设为两行,所述机械手两两相对设置,所述两个机械手同时对管件进行拿取。进一步的是,所述机架设置有若干控制作用相同的控制箱,所述控制箱通过伺服系统实现上料机构、加工机构和出料机构的工作控制,所述控制箱不同时产生控制作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设备实现了各加工工位的整合,减少了周转环节,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分配使用数量,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保证了生产效果,为自动化生产提供了保障;2、上料机构的设置,实现了自动分料,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实现了人员的节约,降低了生产成本,上料定位结构的设置为后续的加工过程提供了保障,实现了自动化上料生产;3、压扁机构内油缸模具和抽芯机构的配合设置,芯子的设置避免了压扁过程中管件凹芯状况的出现,对其压扁过程中的内部尺寸提供了保障,有效保证了产品的生产成型质量;4、机械手的相对设置,保证了管件的拿取效果,避免了受力不均导致的管件倾斜以及损坏,为管件运送质量提供了保障;5、所述控制箱的设置,保证了工作人员在不同位置对设备的控制效果,提高了该设备的控制便易性,同时保证了设备生产的稳定性,此外根据不同的生产管件可进行相适配的生产时间的调整,有效扩大了该设备的适用范围;6、伺服系统的使用,提高了系统控制效果,同时该系统控制实现了节省了能量的消耗,避免了空耗的产生,同时实现了噪音的减少,避免了生产过程中的噪音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挤扁管端一体机的整体结构俯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挤扁管端一体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挤扁管端一体机的机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挤扁管端一体机的顶架和机械手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挤扁管端一体机的上料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A区域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挤扁管端一体机的工作台和加工机构的连接结构俯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挤扁管端一体机的工作台和加工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挤扁管端一体机的压扁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中B区域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11为图9中C区域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挤扁管端一体机的工作台和出料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上料机构1,料库11,分料结构12,上料定位结构13,上料驱动气缸14,固定件15,定位支撑块16,上料定位气缸17,分料楔形块18,机架2,工作台21,顶架22,维修梯23,机械手24,机械手运行轨道25,调整轨道26,管端缩小机构3,管端扩大机构4,倒角加工机构5,倒角部夹持机构51,倒角加工单元52,压扁机构6,油缸模具61,管件放置槽611,挤压板612,挤压气缸613,抽芯结构62,芯子621,芯子驱动气缸622,芯子移动轨道623,芯子固定块624,芯子定位块625,出料机构7,出料斜板71,出料挡板72,出料收纳槽73,控制箱8,移动板9,移动板驱动丝杆91,移动板运动轨道92,管口部夹持机构93,管口加工单元9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该设备的整体结构包括上料机构1、加工机构和出料机构7。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挤扁管端一体机

【技术保护点】
1.挤扁管端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2)、上料机构(1)、加工机构和出料机构(7),所述机架(2)设置有工作台(21),所述加工机构设置于工作台(21)上,所述上料机构(1)和出料机构(7)分设在机架(2)的侧边,所述加工机构包括管口加工机构、倒角加工机构(5)和压扁机构(6),所述管口加工机构、倒角加工机构(5)和压扁机构(6)依次设置在上料机构(1)和出料机构(7)之间,所述机架(2)上方朝向加工机构设置有若干用于移动管件的机械手(24)。

【技术特征摘要】
1.挤扁管端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2)、上料机构(1)、加工机构和出料机构(7),所述机架(2)设置有工作台(21),所述加工机构设置于工作台(21)上,所述上料机构(1)和出料机构(7)分设在机架(2)的侧边,所述加工机构包括管口加工机构、倒角加工机构(5)和压扁机构(6),所述管口加工机构、倒角加工机构(5)和压扁机构(6)依次设置在上料机构(1)和出料机构(7)之间,所述机架(2)上方朝向加工机构设置有若干用于移动管件的机械手(2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扁管端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1)包括料库(11)、分料结构(12)和上料定位结构(13),所述料库(11)用于管件的存放,所述分料结构(12)用于实现单个管件的拿取,所述料库(11)设置于分料结构(12)的一侧,所述上料定位结构(13)位于分料结构(12)的另一侧,所述上料定位结构(13)包括若干用于放置管件的定位支撑块(16)和定位装置,所述定位支撑块(16)设置有用于放置管件的限位槽,所述定位支撑块(16)沿管件轴线进行平行设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上料定位气缸(17)和固定件(15),所述固定件(15)与上料定位气缸(17)分设在定位支撑块(16)的两端,所述上料定位气缸(17)与固定件(15)配合实现管件沿轴线方向位置的限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挤扁管端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定位结构(13)设置有用于检测管件存在状态的检测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扁管端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口加工机构包括管口缩小机构(3)和管口扩大机构(4),所述管口加工机构包括用于固定管件的管口部夹持机构(93)和用于管口加工的管口加工单元(94),所述管口加工单元(94)分别设置在管口部夹持机构(93)的两侧,所述工作台(21)沿管件轴向设置有加工轨道,所述管口加工机构设置有加工驱动装置,所述加工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管口加工单元(94)沿加工轨道作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强魏炳峰王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威迪特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