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物料库,所述物料库外侧设有物料定位装置;所述物料库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外挡板,所述外挡板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方;所述物料库物料传输方向的一侧设有水平方向的第一推板,所述第一推板两端均设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一端与所述第一推板连接,所述第一气缸另一端与所述外挡板连接;所述第一推板上固定有垂直方向的若干个第一推杆和垂直方向的若干个第二推杆,所述第一推杆和所述第二推杆之间设有斜板,所述斜板向所述第二推杆倾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动上料装置操作方法简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动上料装置,对接工业流水线,完成对钢管的上料。完成对钢管的上料。完成对钢管的上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上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设备
,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连杆加工一体机的自动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连杆作为发动机的重要部件,在工作过程中承受着很高的周期性冲击力、惯性力和弯曲力。连杆的制造质量直接影响到发动机的性能和可靠性,这就要求连杆应具有高的强度、韧性和耐疲劳性能,以及很高的精度。连杆的加工过程一般包括磨两平面、冲孔、镗、攻螺纹;去毛刺后,胀断;组建装配;压衬套;两平面的精加工;大、小头孔的精加工;去毛刺;孔径分组、质量分组、打印大头;孔径分组、质量分组、二维码标记、打印生产编码;最终检验;防锈包装;出货检验等,加工涉及的工序较多,目前大多各工序分别在不同加工设备上完成,没有形成合适的流水线作业,导致加工效率低下、加工精度不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上料装置,用于连杆加工一体机的上料工序,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物料库,所述物料库外侧设有物料定位装置;所述物料库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外挡板,所述外挡板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方;所述物料库物料传输方向的一侧设有水平方向的第一推板,所述第一推板两端均设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一端与所述第一推板连接,所述第一气缸另一端与所述外挡板连接;所述第一推板上固定有垂直方向的若干个第一推杆和垂直方向的若干个第二推杆,所述第一推杆和所述第二推杆之间设有斜板,所述斜板向所述第二推杆倾斜。
[000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推杆和所述第二推杆数量相同。
[0006]进一步的,所述物料定位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依次设置有的限位板、第一支座、第二支座和第二气缸,所述限位板、第一支座、第二支座与所述底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支座、第二支座上均设有凹槽;所述第二气缸靠近物料一端设有第二推板。
[0007]进一步的,物料库包括两个内挡板,正反牙螺杆、第一导向柱,两个所述内挡板板设置在两个外挡板之间,所述第一导向柱设置在两个所述内挡板中间位置,所述第一导向柱一端与一个外挡板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内挡板与另一外挡板固定连接,所述正反牙螺杆一端与一个外挡板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两个所述内挡板和另一外挡板,固定连接有手轮。
[0008]进一步的,物料库还包括第二导向柱,所述第二导向柱设置在两个所述内挡板末端,所述第二导向柱一端与一个外挡板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内挡板与另一外挡板固定连接。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物
料库,所述物料库外侧设有物料定位装置;所述物料库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外挡板,所述外挡板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方;所述物料库物料传输方向的一侧设有水平方向的第一推板,所述第一推板两端均设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一端与所述第一推板连接,所述第一气缸另一端与所述外挡板连接;所述第一推板上固定有垂直方向的若干个第一推杆和垂直方向的若干个第二推杆,所述第一推杆和所述第二推杆之间设有斜板,所述斜板向所述第二推杆倾斜。本技术提供的自动上料装置操作方法简单,将待加工的钢管物料放入物料库,所述第一气缸带动第一推板上下运动,带动所述第一推杆和所述第二推杆上下运动,对物料库中的刚管物料起到导向作用,所述第一推杆上下运动,刚管物料从物料库中沿着所述第一推杆传输至所述斜板上,此时所述斜板上可能有超过一根的铜管;所述第二推杆上下运动,铜管继续沿着第二推杆传送至物料定位装置上,第二推杆对钢管物料进一步分料。本技术提供的自动上料装置,对接工业流水线,完成对钢管的上料。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的自动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自动上料装置具体实施方式、方法、步骤、结构、特征及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12]有关本技术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技术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以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
[0013]请参考图1,一种自动上料装置100,包括机架101,所述机架101上设有物料库,用于存放钢管物料。所述物料库外侧设有物料定位装置;所述物料库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外挡板102,所述外挡板102固定在所述机架101上方。所述物料库物料传输方向的一侧设有水平方向的第一推板103,所述第一推板103两端均设有第一气缸104,所述第一气缸104一端与所述第一推板103连接,所述第一气缸104另一端与所述外挡板102连接;所述第一推板103上固定有垂直方向的若干个第一推杆105和垂直方向的若干个第二推杆106,所述第一推杆105和所述第二推杆106之间设有斜板107,所述斜板107向所述第二推杆106倾斜。所述第一气缸104带动第一推板103上下运动,带动所述第一推杆105和所述第二推杆106上下运动,对物料库中的刚管物料起到导向作用,所述第一推杆105上下运动,刚管物料从物料库中沿着所述第一推杆105传输至所述斜板107上,此时所述斜板107上可能有超过一根的铜管;所述第二推杆106上下运动,铜管继续沿着第二推杆106传送至物料定位装置上,第二推杆106对钢管物料进一步分料。
[0014]所述第一推杆105和所述第二推杆106数量相同。
[0015]所述物料定位装置包括底板108,所述底板108上依次设置有的限位板109、第一支座110、第二支座111和第二气缸112,所述限位板109、第一支座110、第二支座111与所述底板108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支座110、第二支座111上均设有凹槽;所述第二气缸112靠近物
料一端设有第二推板113。根据待加工的钢管的长度和直径等参数,更换不同的第一支座110、第二支座111,并调整所述限位板109、第一支座110、第二支座111三者的之间距离,调整完成后,将所述限位板109、第一支座110、第二支座111固定在所述底板108上;第二气缸112带动第二推板113向前移动,钢管沿着所述第一支座110、第二支座111上的凹槽向限位板109移动,并靠近所述限位板109,然后下一工位的机械手下抓取铜管,移送至下一工位加工,完成铜管上料工序。
[0016]物料库还包括两个内挡板114,正反牙螺杆115、第一导向柱116,两个所述内挡板114板设置在两个外挡板102之间,所述第一导向柱116设置在两个所述内挡板114中间位置,所述第一导向柱116一端与一个外挡板102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内挡板114与另一外挡板102固定连接,所述正反牙螺杆115一端与一个外挡板102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两个所述内挡板114和另一外挡板1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物料库,所述物料库外侧设有物料定位装置;所述物料库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外挡板,所述外挡板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方;所述物料库物料传输方向的一侧设有水平方向的第一推板,所述第一推板两端均设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一端与所述第一推板连接,所述第一气缸另一端与所述外挡板连接;所述第一推板上固定有垂直方向的若干个第一推杆和垂直方向的若干个第二推杆,所述第一推杆和所述第二推杆之间设有斜板,所述斜板向所述第二推杆倾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杆和所述第二推杆数量相同。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定位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依次设置有的限位板、第一支座、第二支座和第二气缸,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瑜,王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威迪特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