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的电池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5604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1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穿戴的电池包,包括:电池包本体,包括电芯和容纳电芯的壳体;穿戴装备,用于供用户穿戴以使电池包被背负至用户的背部;其中,电池包本体包括:散热通道,从电池包本体的一侧贯穿至相对的另一侧;电路板,与电芯电性连接以使电芯的电能以一定电压输出;电路板设有通孔,通孔与散热通道相对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供用户背负的可穿戴的电池包,该电池包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能够供用户舒适背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穿戴的电池包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包
,具体涉及一种可穿戴的电池包。
技术介绍
电池包作为便携电动工具的动力来源一直是制约便携电动工具发展的主要环节,以往的电池包输出电压较低,在驱动大功率的电动工具时,会造成动力不足续航能力差的问题。但是通过增加电芯数目,提高电池包的输出电压时,其外形尺寸和重量相应增加,影响用户背负的舒适度,使用户难以灵活地使用电动工具。且电芯数目的增加将导致电池包充放电时内部的热量增加。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够供用户舒适背负的散热性能良好的可穿戴电池包。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供用户舒适背负的散热性能良好的可穿戴电池包。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可穿戴的电池包,包括:电池包本体,包括电芯和容纳所述电芯的壳体;穿戴装备,用于供用户穿戴以使所述电池包被背负至用户的背部;其中,所述电池包本体包括:散热通道,从所述电池包本体的一侧贯穿至相对的另一侧;电路板,与所述电芯电性连接以使所述电芯的电能以一定电压输出;所述电路板设有通孔,所述散热通道贯穿所述通孔。进一步,所述散热通道平行于所述电芯的长度方向。进一步,多个所述电芯围绕形成电芯通道;所述电芯通道与所述通孔相对设置。进一步,所述散热通道贯穿所述电芯通道。进一步,还包括:支架,用于支撑所述电芯;所述电路板在沿所述电芯长度方向上位于所述支架的远离用户的背部的一侧。进一步,还包括:显示装置,用于显示所述电池包的电量;所述显示装置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进一步,所述电路板包括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电芯的剩余电量;所述电池包还包括:显示装置,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检测模块所检测的所述电芯的剩余电量产生能被用户感知的光信号;所述检测模块与所述电芯电性连接,所述显示装置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进一步,还包括:显示装置,包括环形显示模块和设置在所述环形显示模块中间位置的开关;所述开关导通或切断所述环形显示模块与所述电路板的电性连接。进一步,所述通孔在前后方向上所形成的投影面的面积之和与所述电路板在前后方向上所形成的投影面的面积之比的取值范围为:0.01~0.07。进一步,还包括:第一接口装置,用于以第一电压输出电能;第二接口装置,用于以小于所述第一电压的第二电压输出电能;所述第一接口装置和所述第二接口装置分别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提供一种可供用户背负的可穿戴的电池包,该电池包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能够供用户舒适背负。附图说明图1是作为实施例之一的可穿戴电池包的结构图;图2是图1中电池包本体的结构图;图3是图2中电池包本体的爆炸图;图4是图1中电池包本体的电芯排布结构图;图5是作为实施例之一的散热通道与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另一个实施例的散热通道与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1中的电池包本体除去前壳体的内部结构图;图8是图7中的电池包本体沿A-A面的剖视图;图9是图7中的电池包本体沿B-B面的剖视图;图10是图1中电池包本体的前视图;图11是图1中电池包本体的后视图,图中去除了主电路板;图12是图1中电池包本体去除壳体后的内部结构图;图13是电池包本体的线缆与连接接头的结构图;图14是图1中电池包本体去除壳体和线缆后的一个视角的内部结构图;图15是图14的爆炸图,用于实例性地显示各电路板之间的连接;图16是图1中电池包本体去除壳体和线缆后的另一个视角的内部结构图;图17是图1中的可穿戴电池包的前壳体和后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8是图1中的可穿戴电池包的一个视角的爆炸图;图19是图1中的可穿戴电池包的另一个视角的爆炸图;图20是一个实施例的第一锁定装置和第二锁定装置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1是一个实施例的第一锁定装置和第二锁定装置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2是另一个实施例的第一锁定装置和第二锁定装置结合的结构示意图;图23是另一个实施例的第一锁定装置和第二锁定装置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4是另一个实施例的第一锁定装置和第二锁定装置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具体的介绍。参考图1所示,可穿戴的电池包100包括:电池包本体10和穿戴装备20。电池包本体10用于为电动工具提供动力来源,穿戴装备20供用户穿戴以使用户通过穿戴装备将电池包本体10背负在用户背部,方便用户操作电动工具。为方便叙述,如图所2所示,定义“向上”、“向下”、“在……之上”、“在……之下”、“左”、“右”等指示用户将电池包本体10穿戴在用户背部上时的方向,其中,定义靠近用户背部的一侧为前,远离用户背部的一侧为后。电池包本体10包括电芯11和容纳电芯11的壳体12。壳体12大体呈箱式形状,电芯11容纳在壳体12中。电池包本体10具有较大的电容量,包括多个并联或串联的电芯11。电芯11之间通过连接片13串联或并联,以使电池包本体10能输出较大的电能。具体的,电池包本体10的输出电压至少为56V。电芯11可采用图3所示的圆柱型可充电锂电池,其标称电压为4V。电池包100具有较大的电能容量,其电能容量与电池包总质量之比大于120Wh/Kg。进一步的,电池包的电能容量与电池包总质量之比大于140Wh/Kg。为了使电芯11按照一定的形式排列,参考图3所示,电池包本体10还包括支架14,支架14对电芯11起到支撑作用,以使多个电芯11构成一个整体以便装配至壳体12中。具体的,电芯11沿壳体12的前后方向设置,也即电芯11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壳体12的前后方向。这样可在保证壳体12在前后方向上结构紧凑且能容纳足够多的电芯11以使电池包本体10存储足够多的电能。支架14的远离电芯的一侧还设有支撑柱141以减少电池包跌落时的震动,增强电池包的防摔性能。支架14和主电路板16之间设有绝缘件131。定义前后方向为电池包壳体的高度所在方向,左右方向为电池包壳体的宽度所在方向。其中,电芯单元的长度与壳体的宽度之比大于1.5。因此,使得电池包在前后方向上在满足提供足够容纳空间的同时结构更为紧凑,避免用户在背负电池包因电池包过厚而影响背负舒适度。参考图4所示,多个电芯11围绕形成电芯通道111以使电芯11之间形成散热空间以方便电芯11散热。具体的,每六个电芯11围绕构成一个六边形结构,六边形结构的中心即为围绕所形成的电芯通道111。更具体的,在电芯通道111中设置导热块112,导热块112形成一个用于散热的导热通道113。导热块112置于电芯通道111时,导热块112传导电芯热量,且通过导热通道113在平行于电芯的长度方向形成气流以加速电芯11散热。导热通道113相对壳体通道设置,使得壳体通道能够贯穿导热通道113。通过导热块112加速电芯11热量的传导,进而加快电池包的散热。电池包本体10设有散热通道124,散热通道124从电池包本体10的一侧贯穿至相对的另一侧。电池包本体10被散热通道124所贯穿的一侧在用户背负电池包本体10时位于用户背部和另一侧之间。具体的,壳体12形成从电池包本体10的前侧贯穿至相对的后侧的散热通道124。散热通道124贯穿电芯通道111以使外部气流能够在电池包本体10的前后方向流动,使得气流能够经过用户背部和前侧表面之间,降低因电池包本体10内部温度升高传输至用户背部的热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穿戴的电池包,包括:电池包本体,包括电芯和容纳所述电芯的壳体;穿戴装备,用于供用户穿戴以使所述电池包被背负至用户的背部;其中,所述电池包本体包括:散热通道,从所述电池包本体的一侧贯穿至相对的另一侧;电路板,与所述电芯电性连接以使所述电芯的电能以一定电压输出;所述电路板设有通孔,所述散热通道贯穿所述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1.17 CN 20171003045091.一种可穿戴的电池包,包括:电池包本体,包括电芯和容纳所述电芯的壳体;穿戴装备,用于供用户穿戴以使所述电池包被背负至用户的背部;其中,所述电池包本体包括:散热通道,从所述电池包本体的一侧贯穿至相对的另一侧;电路板,与所述电芯电性连接以使所述电芯的电能以一定电压输出;所述电路板设有通孔,所述散热通道贯穿所述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通道平行于所述电芯的长度方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电芯围绕形成电芯通道;所述电芯通道与所述通孔相对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通道贯穿所述电芯通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架,用于支撑所述电芯;所述电路板在沿所述电芯长度方向上位于所述支架的远离用户的背部的一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月祥王磊赵向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