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温器喷水管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48562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07: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减温器喷水管支撑装置,包括盖帽,喷水管与盖帽一端连接,盖帽另一端设有沉孔;导向杆穿过减温器筒体一侧壁厚及减温器筒体的衬套上的预制孔,并插入盖帽上的沉孔内,形成对喷水管的限位固定支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不改变传统的减温器喷水管支撑装置主体结构的同时,通过对盖帽、导向杆进行形状结构的改进设计,细节完善,加强了导向杆对喷水管的支撑固定作用。增加了安装放气通道,考虑了工作状态热膨胀位移,盖帽平端外侧设计圆柱形沉孔。这样结构更简单、紧凑、可靠,减温水喷水管工作时有膨胀余量,结构本身便于制造及安装,增强了减温器运行过程的喷水管工作安全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温器喷水管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减温器喷水管支撑装置,用于百万机组塔式锅炉过热器减温器中喷水管的支撑固定,属于锅炉受压件

技术介绍
锅炉系统中,过热器减温器安装在锅炉管道上,通过喷水减温方式改变过热器入口的蒸汽温度,从而控制出口的过热蒸汽温度。维持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在允许范围内,并且保护过热器,使管壁温度不超过允许的工作温度。图1所示为常规塔式锅炉中经常采用的一种过热器减温器减温喷水管支撑结构示意图,在此类结构形式中,喷水管3的支撑方式是利用盖帽4上的固定销穿过衬套2嵌入导向杆5的沉孔内,实现对喷水管3的限位上的固定。导向杆5穿过加强管接头6和减温器筒体1,加强管接头6位于减温器筒体1下方。由于喷水管3及导向杆5的尺寸设计要求,致使盖帽4上的固定销尺寸较小。在锅炉运行过程中,炉膛内高温、高压、震动的工况环境下,此固定销的支撑点及受剪切面较小,应力集中明显,易出现裂纹、甚至断裂等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减温器喷水管支撑装置的可靠性,增强了减温器运行过程的喷水管工作安全性和可靠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减温器喷水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盖帽,喷水管与盖帽一端连接,盖帽另一端设有沉孔;导向杆穿过减温器筒体一侧壁厚及减温器筒体的衬套上的预制孔,并插入盖帽上的沉孔内,形成对喷水管的限位固定支撑。优选地,所述喷水管与盖帽一端通过端对端开坡口环焊缝焊接的形式连接。优选地,所述导向杆插入盖帽的一端为圆柱形,所述盖帽另一端的沉孔为与所述导向杆结构相匹配的圆柱形沉孔。优选地,所述导向杆插入盖帽的一端设有排气通道。更优选地,所述导向杆另一端设有应力释放孔。优选地,所述导向杆与盖帽的沉孔底部之间设有膨胀间隙。优选地,所述盖帽与减温器筒体内壁之间也设有膨胀间隙。更优选地,所述膨胀间隙的尺寸满足:大于等于所述喷水管长度乘以喷水管材料在设计工作温度下的热膨胀系数。优选地,所述减温器筒体外壁设有用于加强固定支撑导向杆的加强管接头;加强管接头同轴设于支撑导向杆外部。本技术在不改变传统的减温器喷水管支撑装置主体结构的同时,通过对盖帽、导向杆进行形状结构的改进设计,细节完善,加强了导向杆对喷水管的支撑固定作用。增加了安装放气通道,考虑了工作状态热膨胀位移,盖帽平端外侧设计圆柱形沉孔。这样结构更紧凑,减温水喷水管工作时有膨胀余量,结构本身便于制造及安装,增强了减温器运行过程的喷水管工作安全性和可靠性。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结构简单、可靠;2、加强了导向杆对喷水管的支撑固定作用,增加了支撑面积,减少应力集中的薄弱环节,提高了支撑结构的稳定性;3、增加了安装放气通道,充分考虑安装时的排气;4、充分考虑了运行热膨胀位移;5、制造、安装工艺简单可行,增强了减温器运行过程的喷水管工作安全性和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的减温器喷水管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减温器喷水管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导向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A剖视图;图5为膨胀间隙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减温器喷水管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所述的减温器喷水管支撑装置包括盖帽4,喷水管3与盖帽4一端通过端对端开坡口环焊缝焊接的形式连接。盖帽4另一端设有小R圆角过渡圆柱形沉孔。导向杆5依次穿过加强管接头6、减温器筒体1一侧壁厚、及减温器筒体的衬套2上的预制孔,并插入盖帽4上的小R圆角过渡圆柱形沉孔,形成对喷水管3的限位固定支撑。衬套2设于减温器筒体1内壁,加强管接头6与减温器筒体1外壁连接。加强管接头6用于加强固定支撑导向杆5,视必要添加。如图3和图4所示,导向杆5一端为圆柱形,对喷水管3起到支撑固定作用,导向杆5另一端与减温器筒体1、加强管接头6形成固定支撑结构。导向杆5插入盖帽4一端设有排气通道7,导向杆5另一端设有应力释放孔9。如图5所示,导向杆5与盖帽4外侧的小R圆角过渡圆柱形沉孔底部之间设有膨胀间隙8,盖帽4与减温器筒体1内壁之间也设有膨胀间隙8,易于安装及应力释放,利于减温器工作时热膨胀。安装要求:在喷水管3安装好后,先将导向杆5尽可能伸进去,然后退出膨胀间隙8再焊。膨胀间隙8的取值要求:大于等于喷水管3长度乘以喷水管3材料在设计工作温度下的热膨胀系数。本实施例提供的减温器喷水管支撑装置是在图1传统的减温器喷水管支撑装置基础上进行的改进,具体改进点如下:取消了图1盖帽4上凸起的固定销嵌入导向杆5的沉孔结构,简化结构,避免凸起处应力集中而导致的薄弱环节。用整个导向杆5做为对喷水管3的支撑,此结构形式增加了喷水管3与导向杆5的固定配合尺寸,大大增加了支撑面积及受力面积。配合处沉孔形式改进:将盖帽4平端外侧加工成小R圆角过渡圆柱形沉孔,同时导向杆5穿过减温器筒体1一侧壁厚,沉孔尺寸与导向杆4紧配合。导向杆5穿过减温器筒体1、衬套2直接插入盖帽4的沉孔中,起到限位固定的作用。这种小R圆角过渡圆柱形沉孔设计,缩小了盖帽4长度,留出足够喷水管膨胀空间。热膨胀空间保证:导向杆5与盖帽4之间间隙、盖帽4与减温器筒体1内壁之间间隙需要保证。导向杆5两端设计应力及放气通道,易于安装及应力释放,利于减温器工作时热膨胀。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任何形式上和实质上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法的前提下,还将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当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技术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技术的实质技术对上述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均仍属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温器喷水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盖帽(4),喷水管(3)与盖帽(4)一端连接,盖帽(4)另一端设有沉孔;导向杆(5)穿过减温器筒体(1)一侧壁厚及减温器筒体的衬套(2)上的预制孔,并插入盖帽(4)上的沉孔内,形成对喷水管(3)的限位固定支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温器喷水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盖帽(4),喷水管(3)与盖帽(4)一端连接,盖帽(4)另一端设有沉孔;导向杆(5)穿过减温器筒体(1)一侧壁厚及减温器筒体的衬套(2)上的预制孔,并插入盖帽(4)上的沉孔内,形成对喷水管(3)的限位固定支撑。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温器喷水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管(3)与盖帽(4)一端通过端对端开坡口环焊缝焊接的形式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温器喷水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5)插入盖帽(4)的一端为圆柱形,所述盖帽(4)另一端的沉孔为与所述导向杆(5)结构相匹配的圆柱形沉孔。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温器喷水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5)插入盖帽(4)的一端设有排气通道(7)。5.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梅周曙光沙招根叶伟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