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华大学专利>正文

高导湿功能针织复合织物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54727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高导湿功能针织复合织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造方法的步骤如下: (1)织物外层纱线、织物中层纱线和织物内层纱线的选择: ①织物外层纱线采用单纤维线密度0.5-1.5D涤纶长丝或短纤维纱线,也可以采用具有相同单纤维线密度而截面为H型或五角星型异型截面涤纶长丝或短纤维纱线; ②织物中层纱线采用50-100D涤纶弹力丝; ③织物内层纱线采用单纤维线密度2-3D涤纶长丝或短纤维纱线。 (2)将上述织物外层纱线、织物中层纱线和织物内层纱线分别喂入针织双面纬编大圆机,同时对织物外层(1)、织物中层(2)和织物内层(3)进行编织,在编织织物中层(2)过程中,将织物外层(1)和织物内层(3)连接成一体,最终编织成具有高导湿功能针织复合织物。(*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领域,它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近年来,导湿功能纤维、纱线和织物发展很快,新品层出不穷。但是,各类导湿织物都是采用液态水在织物平面迅速扩散,增大汗水挥发面积,达到织物导湿快干的方法。这一方法在汗水扩散、干燥期间存在着如下缺陷(1)人体与汗湿的织物较长时间相接触,人体难免有湿冷感;(2)人体与织物产生较长时间的粘贴效应,影响人体运动的机能性,不利于运动成绩的提高。2000年3月-2002年12月,本专利技术人重点研究了差动毛细效应原理,发现当纯合成纤维织物采用双层结构,织物内层纤维线密度大,纤维之间形成较粗的毛细管,织物外层纤维线密度小,纤维之间形成较细的毛细管,内层毛细管形成较小的附加压力,外层毛细管形成较大的附加压力,在织物内外层界面处形成附加压力差,织物中的液体就能从内层吸到外层,在织物外表面蒸发,保持织物内表面快速干燥。当时设计了双层丙纶针织物,用国强牌25ml滴定管在织物内层滴一滴水,在30-60秒,织物内层的水全部吸到织物外层,织物内层处于干燥状态。有关这方面的阐述可参阅东华大学博士论文。根据最近的研究发现,采用双层丙纶针织物,干燥时间较长,导湿快干效果还不十分理想。同时丙纶纤维由于不能接枝,虽经亲水处理,但不耐水洗,织物经过洗涤一次后,导湿快干效果明显下降,实际应用有缺陷,所以继续采用双层丙纶针织物,两个缺陷仍然不能得到合理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以上缺陷,本专利技术人又新构思了具有三层结构高导湿功能针织复合织物,用涤纶纤维编织此类织物,以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其特征在于其制造方法的步骤如下(1)织物外层纱线、织物中层纱线和织物内层纱线的选择①织物外层纱线采用单纤维线密度0.5-1.5D涤纶长丝或短纤维纱线,也可以采用具有相同单纤维线密度而截面为H型或五角星型异型截面涤纶长丝或短纤维纱线;②织物中层纱线采用50-100D涤纶弹力丝;③织物内层纱线采用单纤维线密度2-3D涤纶长丝或短纤维纱线。(2)将上述织物外层纱线、织物中层纱线和织物内层纱线分别喂入针织双面纬编大圆机,同时对织物外层1、织物中层2和织物内层3进行编织,在编织织物中层2过程中,将织物外层1和织物内层3连接成一体,最终编织成具有高导湿功能针织复合织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采用高导湿功能针织复合织物,织物内外层容易分离,使织物干燥时间变得更短,导湿快干效果比双层织物更好。中层利用弹性纤维连接,还可以增加织物的弹性。同时,涤纶经接枝性亲水剂处理,水洗牢度非常高,织物经50次洗涤,效果依然很佳。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织物编织工艺图在图1中,1-织物外层,2-织物中层,3-织物内层。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步骤和进一步说明如下1.采用由上海金山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购买的单纤维线密度为0.5-1.5D涤纶长丝或短纤维纱线,也可以采用江苏仪征化纤公司生产的具有相同单纤维线密度而截面为H型或五角星型异型截面涤纶长丝或短纤维纱线作为织物外层纱线;2.采用由上海金山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购买的50-100D涤纶弹力丝作为织物中层;3.采用由上海金山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购买的单纤维线密度为2-3D涤纶长丝或短纤维纱线作为织物内层纱线;内层由于采用的单纤维线密度大,纤维之间形成较粗的毛细管,能形成较小的附加压力;织物外层由于采用的单纤维线密度小,纤维之间形成较细的毛细管,能形成较大的附加压力;故在织物内外层界面处形成较大的附加压力差,织物中的液体就能快速从织物内层吸到织物外层,在织物外表面蒸发,保持织物内表面快速干燥。织物中层的加入,有助于织物内、外层的分离效果,可使织物内层的液体更易快速传导到织物外层。同时由于中层采用弹性纤维,使得织物纵向和横向弹性更好。再者,由于涤纶织物在染整过程中,涤纶纤维能进行常规的接枝性亲水处理,水洗牢度非常高,织物经50次洗涤,效果依然很佳。4.将上述织物外层纱线、织物中层纱线和织物内层纱线分别喂入针织双面纬编大圆机进行编织,同时对织物外层1、织物中层2和织物内层3进行编织,在编织织物中层2过程中,将织物外层1和织物内层3连接成一体,最终编织成高导湿功能针织复合织物。(2)由于采用涤纶纤维后,涤纶纤维具有接枝特性,织物染整时加入接枝性亲水剂如海之威等,水洗牢度非常高,织物经50次洗涤,效果依然很佳。本专利技术的水洗牢度比现存的丙纶双层针织物提高50倍。本专利技术的高导湿功能针织复合织物适用于夏季服装、运动服装、强体力劳动工作服装和学生服装。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在于其制造方法的步骤如下(1)织物外层纱线、织物中层纱线和织物内层纱线的选择①织物外层纱线采用单纤维线密度0.5-1.5D涤纶长丝或短纤维纱线,也可以采用具有相同单纤维线密度而截面为H型或五角星型异型截面涤纶长丝或短纤维纱线;②织物中层纱线采用50-100D涤纶弹力丝;③织物内层纱线采用单纤维线密度2-3D涤纶长丝或短纤维纱线。(2)将上述织物外层纱线、织物中层纱线和织物内层纱线分别喂入针织双面纬编大圆机,同时对织物外层(1)、织物中层(2)和织物内层(3)进行编织,在编织织物中层(2)过程中,将织物外层(1)和织物内层(3)连接成一体,最终编织成具有高导湿功能针织复合织物。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领域,所公开的一种高导湿功能针织复合织物,由采用不同单纤维线密度的织物外层纱线、织物内层纱线和织物中层纱线分别喂入针织双面纬编大圆机进行编织而成。本专利技术的高导湿功能针织复合织物,具有良好的导湿快干效果,改善了人体与汗湿的织物接触较长时间,人体产生的湿冷感和粘贴效应,并且织物经50次洗涤后,仍然保持很佳的使用效果。可适用于夏季服装、运动服装、强体力劳动工作服装和学生服装。文档编号D04B1/14GK1482296SQ0314178公开日2004年3月17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24日专利技术者王其, 王 其 申请人:东华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其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