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华大学专利>正文

高导湿功能针织复合织物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54727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高导湿功能针织复合织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造方法的步骤如下: (1)织物外层纱线、织物中层纱线和织物内层纱线的选择: ①织物外层纱线采用单纤维线密度0.5-1.5D涤纶长丝或短纤维纱线,也可以采用具有相同单纤维线密度而截面为H型或五角星型异型截面涤纶长丝或短纤维纱线; ②织物中层纱线采用50-100D涤纶弹力丝; ③织物内层纱线采用单纤维线密度2-3D涤纶长丝或短纤维纱线。 (2)将上述织物外层纱线、织物中层纱线和织物内层纱线分别喂入针织双面纬编大圆机,同时对织物外层(1)、织物中层(2)和织物内层(3)进行编织,在编织织物中层(2)过程中,将织物外层(1)和织物内层(3)连接成一体,最终编织成具有高导湿功能针织复合织物。(*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领域,它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近年来,导湿功能纤维、纱线和织物发展很快,新品层出不穷。但是,各类导湿织物都是采用液态水在织物平面迅速扩散,增大汗水挥发面积,达到织物导湿快干的方法。这一方法在汗水扩散、干燥期间存在着如下缺陷(1)人体与汗湿的织物较长时间相接触,人体难免有湿冷感;(2)人体与织物产生较长时间的粘贴效应,影响人体运动的机能性,不利于运动成绩的提高。2000年3月-2002年12月,本专利技术人重点研究了差动毛细效应原理,发现当纯合成纤维织物采用双层结构,织物内层纤维线密度大,纤维之间形成较粗的毛细管,织物外层纤维线密度小,纤维之间形成较细的毛细管,内层毛细管形成较小的附加压力,外层毛细管形成较大的附加压力,在织物内外层界面处形成附加压力差,织物中的液体就能从内层吸到外层,在织物外表面蒸发,保持织物内表面快速干燥。当时设计了双层丙纶针织物,用国强牌25ml滴定管在织物内层滴一滴水,在30-60秒,织物内层的水全部吸到织物外层,织物内层处于干燥状态。有关这方面的阐述可参阅东华大学博士论文。根据最近的研究发现,采用双层丙纶针织物,干燥时间较长,导湿快干效果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其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