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垫纱时预留弯纱量的编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54628 阅读:3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能够使垫纱时预留弯纱量的编织方法。它的方式是以较大直径(D)的圆周向垫夹纱线(1),然后将垫夹的纱线由其上已套有旧线圈的织针或夹子(2)沿径向(W)内收至较小直径(d),新纱线(1)就能在径向内收的过程中被夹持着穿套过旧线圈形成新线圈,而弯纱就可在纱线内收的整个过程中逐渐完成。纱线(1)从较大直径(垫夹直径)变化成较小直径(内收直径)过程中所形成冗余的弯曲纱线恰恰被弯纱成圈本身过程消化为新线圈。在整个成圈过程中,纱线(1)相对织针针钩就不存在相对滑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编织方法,尤其是。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编织方法,无论经编还是纬编,甚至是手编,共有的最基本特征在于作为最重要的成圈机件的织针为滑移钩拉型的,即无论何种类型的织针,在弯纱过程中下降运动拉钩纱线时,纱线与织针和其他与纱线接触的机件(如沉降片,针床齿口)以拖拉滑移的滑动摩擦方式相对运动,况且是在高速和较大张力下的不利条件下(参考文献天津纺织工学院主编,《针织学》第一分册,纺织工业出版社,P114),尤其是在纬编中,而且成圈机件与纱线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小,例如沉降片相对于纱线直径较薄。纬编中,多根织针在三角斜面的作用下成一定的弯纱角下降,同时钩拉纱线弯纱,如此,纱线受到数枚成圈机件的连续的多重刨刮、劈削及犁割的作用,使纱线中的纤维排列紊乱、断裂,纱线变细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编织方法对纱线作用方式为滑移钩拉型因而导致纱线损伤及可编织原料种类限制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垫纱时预留弯纱量成圈方法,该编织方法不仅能使织针与纱线之间不存在相对滑移,而且成圈过程的完成既可如通常编织那样使用带针钩的织针,例如舌针,又可干脆使用纱线夹具(夹纱针)来控制并运动纱线。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以较大直径的圆周向垫夹纱线,然后将垫夹的纱线由其上已套有旧线圈的织针或夹子沿径向内收至较小直径,新纱线就能在径向内收的过程中被夹持着穿套过旧线圈形成新线圈,而弯纱就可在纱线内收的整个过程中逐渐完成。纱线从较大直径(垫夹直径)变化成较小直径(内收直径)过程中所形成冗余的弯曲纱线恰恰被弯纱成圈本身过程消化为新线圈。在整个成圈过程中,纱线相对织针针钩就不存在相对滑移。本专利技术的直接的有益效果是不存在传统的纬编编织方法在成圈过程中纱线对织针的滑移钩拉形成的对原材料机械性能的损伤。由此,对编织方法带来以下的有益效果不同种类原料的可编性不但适用于高强高模纱线,例如碳纤维玻璃纤维等,编织成复合材料预制件,而且适用于某些昂贵但在编织过程中容易受损的纱线,如山羊绒等编织高级服用织物。不同粗细原料的适用性因为可以使用夹具来夹垫纱线,所以可使用的纱线粗细变化范围较大,只要可夹住即可;线圈长度范围的宽域性因为既没有纱线相对于成圈机件的相对滑移,也不存在通常纬编成圈的多针同时弯纱成圈及其带来的较大纱线张力,所以可形成较大的线圈长度而无纱线性能损失之虑。最终编织产品及用途的拓展性因为可以使用编织性能较差的原料,所以适用于金属丝网布的编织,如电磁屏蔽服、汽车的过滤器、记忆合金材料制造的人体管状器官扩张器(例如食管、血管及肠道等)。编织机编织状态的改善性因为弯纱成圈过程中纱线所受到的张力得到最大可能的降低,所以能够减少织造过程中的成圈机件,如织针、沉降片的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垫纱时预留弯纱量成圈的原理图。图2是垫纱时预留弯纱量的编织机构的作用原理图。图中1.纱线,2.织针,3.织针杆,4.轴向滑动轴承,5.竖直轴,6.支撑杆。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图1(1)中,以较大直径D的圆周向垫夹纱线1,纱线1形成一较大的垫纱圆D,然后将垫夹的纱线1由其上已套有旧线圈的织针或夹子2沿箭线方向W径向内收至较小直径,如图1(2)中虚线圆d所示,纱线1就能在径向内收的过程中被夹持着穿套过旧线圈形成新线圈,而弯纱就可在纱线1内收的整个过程中逐渐完成。纱线1从较大直径的垫纱圆D(垫夹直径)变化成较小直径弯纱圆d(内收直径)过程中所形成冗余纱线,恰恰被弯纱成圈本身过程消化为新线圈。弯纱后的纱线1如图1(2)实线所示。因而,在整个弯纱成圈过程中,纱线1相对于织针2无滑移。机器上有若干枚织针2,圆周向均匀分布构成垫纱圆D或弯纱圆d。图2表示了织针2使纱线1从较大直径D(垫夹直径)变化成较小直径d(内收直径)而水平径向内收的机构及运动的原理。图2中每枚织针杆3的下端为织针针头或纱夹2,能够夹持着纱线沿水平面S径向运动,如图2(1)、图2(2)所示。织针杆3的上端为轴向滑动轴承4,能够沿竖直轴5上下滑移。机器动力可通过滑动轴承4来传递给织针。通过杆3各部分ac、bc以及支撑杆6的尺寸选择和设计,就能满足纱夹水平径向运动的要求以及速度的要求。织针杆1的ac部分、bc部分的长短与支撑杆2相等时,针头或纱夹2就可以水平径向运动。机器上的每根织针杆3及其支撑杆6都组成一连杆机构,都在自身的平面内独立运动,相互之间无连接件,故新纱线及旧线圈就可大范围自由运动。当织针杆3的上端的轴向滑动轴承4的向下运动的止点高度位置h(图2(1))不同时,垫夹直径D方便地得到改变。权利要求1.一种编织成圈方法,成圈机件钩取新纱线穿套过旧线圈形成新线圈,其特征是成圈机件从钩取新纱线直至使新纱线完全穿套过旧线圈的编织成圈阶段,其与新纱线的接触位置相对固定,即相对于纱线无滑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成圈方法,其特征是成圈机件夹取新纱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成圈方法,其特征是钩取纱线的各个成圈机件的与新纱线接触的部位之间的距离伴随着成圈的进行逐渐减小,以满足纱线从成圈开始的直线状态变化成为成圈结束时的弯曲状态。全文摘要一种能够使。它的方式是以较大直径(D)的圆周向垫夹纱线(1),然后将垫夹的纱线由其上已套有旧线圈的织针或夹子(2)沿径向(W)内收至较小直径(d),新纱线(1)就能在径向内收的过程中被夹持着穿套过旧线圈形成新线圈,而弯纱就可在纱线内收的整个过程中逐渐完成。纱线(1)从较大直径(垫夹直径)变化成较小直径(内收直径)过程中所形成冗余的弯曲纱线恰恰被弯纱成圈本身过程消化为新线圈。在整个成圈过程中,纱线(1)相对织针针钩就不存在相对滑移。文档编号D04B15/00GK1563540SQ20041001449公开日2005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25日专利技术者周罗庆 申请人:江南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编织成圈方法,成圈机件钩取新纱线穿套过旧线圈形成新线圈,其特征是:成圈机件从钩取新纱线直至使新纱线完全穿套过旧线圈的编织成圈阶段,其与新纱线的接触位置相对固定,即相对于纱线无滑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罗庆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