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复丝纱线针织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4547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膨松性、悬垂性、吸水、吸汗性好的扁平复丝纱线针织物,每个扁平复丝纱线含有由纤维形成性热塑性聚合物为主要成分构成的多根扁平截面形状的长丝,前述的扁平截面中,在该截面纵向中线的两侧,与前述纵向中心线大致相对称地形成朝前述纵向中心线外侧凸出的每一面有3个以上的凸出部,和在这些凸出部之间形成的每一面有2个以上的变细部,由前述异形截面的纵向中心线方向的长度(B)与垂直于该纵向中心线方向的最大宽度(C1)的比(B/C1)表示的截面扁平度在2~6的范围内,针织物中,相对于针织物总重量,含前述复丝纱线50~100重量%。(*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扁平复丝纱线针织物。更详细地讲,本专利技术涉及含由扁平的且有2个以上变细部(蜂腰状部)的长丝构成的复丝纱线,具有膨松性、优异的悬垂性、高吸水性的针织物。
技术介绍
过去,在以汗衫为代表的内衣料或运动衣料等的领域提出了许多的针织物方案。其中,由于内衣用针织物直接与皮肤接触,故要求有优异的悬垂性、膨松性、吸水性。另一方面,聚酯或聚酰胺等的纤维形成性热塑性聚合物制的纤维,因其优异的特性在从服装应用到工业应用的广泛范围中被使用。其中,聚酯纤维由于具有优良的纤维强度、尺寸稳定性和易维护性等诸多的优异特性,所以广泛用作构成针织物的纱线。然而,对纤维形成性热塑性聚合物构成的纱线实施假捻卷曲加工然后使用这种假捻卷曲加工纱针织针织物提高膨松性时,存在悬垂性降低的问题。这种悬垂性与膨松性,一般是相反的性能,例如,对针织物实施提高悬垂性的碱减量加工时或用加捻的纱线针织针织物时,存在破坏针织物的膨松性的问题。另外,由纤维形成性热塑性聚合物构成的纤维形成的针织物,通常吸水性方面也不充分,故要求改善吸水性。作为有吸水性和悬垂性的针织物,特开平11-222721号公报,提出了含有扁平的W字型截面形状的多根长丝形成的复丝纱线的针织物。然而,含有扁平的W字型截面形状的多根长丝形成的复丝纱线的针织物,虽然吸水性好,但悬垂性方面还不能说十分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有膨松性、优异的悬垂性,高吸水性的针织物。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扁平复丝纱线可以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扁平复丝纱线针织物,是含纤维形成性热塑性聚合物为主要成分,构成的多根扁平截面形状的长丝形成的复丝纱线的针织物,其特征是,前述长丝的扁平截面,在该截面纵向中心线的两侧,与前述纵向中心线大致对称地形成朝前述纵向中心线外侧凸出的每一面有3个以上的凸出部,和在这些凸出部之间形成的每一面有2个以上的变细部;利用前述异形截面的纵向中心线方向的长度(B)与垂直于该纵向中心线方向的最大宽度(C1)的比(B/C1)所表示的截面扁平度在2~6的范围内;针织物中相对于针织物总重量含前述复丝纱线50~100重量%。此时,前述纤维形成性热塑性聚合物,最好选自聚酯、聚酰胺、聚偏氯乙烯、聚丙烯。另外,在前述长丝的扁平截面中,其宽度最大值(C1)与最小值(C2)的比(C1/C2)优选是1.05~4.00。前述复丝纱线含0.2重量%以上消光剂时,还可得到优异的悬垂性而优选。这种复丝纱线的总纤度优选20~170分特的范围,单丝纤度优选0.5~5分特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扁平复丝纱线针织物中,针织组织,优选选自双罗纹空气层组织,米兰诺罗纹组织、集圈罗纹组织、鹿斑绸缎纹组织、单面凹凸组织、变化双罗纹组织、半畦组织、缎纹、背半畦、经绒编链组织、经斜平组织、拉舍尔双面经编组织、特里科双面经编组织。本专利技术的扁平复丝纱线针织物,作为针织物整体来讲,由下述式求出的K值优选是35×103以下。该K值大于35×103时有可能破坏膨松性。K=Co×We×(D/1.1)1/2式中,Co是针织物的线圈横列数(根/2.54cm);We是针织物的纵行数(根/2.54cm);D是构成针织物的纱线的总纤度的平均值(分特)。本专利技术的扁平复丝纱线针织物,按照JIS L1018-1998.6.20测定的膨松性优选是2.1cm3/g以上。另外,KES手感测量系统测定的弯曲刚性优选是0.02cN·cm2/cm以下。此外,采用JIS L1096-1998,6.26,1(2)B法·(拜列克法)测定的吸水速度优选是30mm以上。附图的简单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构成本专利技术的扁平复丝纱线针织物所含的扁平复丝的长丝截面形状之一例的说明图;图2是表示构成本专利技术的扁平复丝纱线针织物所含的扁平复丝的长丝截面形状的另一例的说明图;和图3是表示构成本专利技术的扁平复丝纱线针织物所含的扁平复丝的长丝截面形状又一例的说明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者们发现,含纤维形成性热塑性聚合物为主要成分的具有扁平截面形状多根长丝形成的复丝纱线的针织物中,前述长丝的扁平截面,在该截面纵向中心线的两侧,与前述纵向中心线对称地形成朝前述纵向中心线外侧凸出的每一面有3个以上、优选4个以上、更优选4~6个的凸出部,和在这些凸出部之间形成的每一面有2个以上,优选3个以上,更优选3~5个的变细部,若控制前述异形截面的纵向中心线方向的长度(B)与垂直于该纵中心线方向的最大宽度(C1)的比(B/C1)所表示的截面扁平度在2~6的范围内,则得到的针织物,扁平复丝纱线在针织物组织物的连接点,不仅因该组织接压扁平的表面彼此密合,而且由于滑动扩展形成针织物的纱圈,故可得到优异的膨松性,另外,彼此重合的扁平长丝的表面,由于因多个的凸出部与多个的变细部而粗面化,故长丝间的摩擦阻力小,因此,针织物组织的连接点有高柔软性,可以得到优异的悬垂性。此外,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者们发现,扁平复丝的扁平表面所形成的多个变细部,对液体呈毛细管现象,因此本专利技术的针织物对水及汗显示优异的吸水性及吸汗性。本专利技术是基于上述见识而完成的研究。本专利技术的扁平复丝纱线针织物是含纤维形成性热塑性聚合物为主要成分,含具有扁平的截面形状的多根长丝形成的复丝纱线的针织物。上述扁平复丝纱线,如图1所示,单丝的截面形状,是与截面纵向中心线垂直方向的宽度比其长度短的形状,即成扁平形状。图1所示的截面1,在该截面纵向中心线2的两侧,与前述纵向中心线对称地形成朝纵向中心线外侧凸出的每一面有3个以上(图1中是4个)的凸出部3、和在该凸出部3之间形成的每一面有2个以上(图1中是3个)的变细部。这里,在一面所形成的凸出部与另一面所形成的凸出部,相对于纵向中心线大致成对称位置,且一面所形成的变细部与另一面所形成的变细部,相对于纵向中心线大致成对称位置,两侧所形成的凸出部或变细部的形状不需要是完全对称的形状。图1的截面,由该截面纵向的最大长度(B)与垂直于该纵向的最大宽度(C1)之比(B/C1)所表示的截面扁平度在2~6的范围内。前述扁平复丝的单丝的截面,凸出部分的数如前所述每一面是3个以上,优选是4个以上,再优选是4~6个,而,变细部的数如前所述每一面是2个以上,优选是3个以上,再优选是3~5个。此外,截面扁平度如前述是2~6,优选是3~5。如果凸出部的数每一面是2个以下,因此变细部的数每一面是1个以下时,长丝周面的摩擦阻力大,复丝的针织组织的连接点的压接扩展不充分。另外,由于长丝周面的变细部减少,故所得针织物的吸水·吸汗性不充分。本专利技术的扁平复丝纱线针织物,其扁平复丝纱线的单丝截面的截面扁平度(B/C1)如前述是2~6,优选是3~5。该截面扁平度未满2时长丝的弯曲刚性高,不能得到所期望的悬垂性。此外,截面扁平度未满2时,针织物中,尤其是针织物组织连接点的压接导致的复丝的扩展不充分,不能得到充分的膨松性。本专利技术的针织物使用的扁平复丝的单丝截面形状,与该纵向中心线垂直方向的最大宽度(C1)与最小值(C2)的比(C1/C2)优选是1.05~4.00,再优选是1.10~2.50。上述比值(C1/C2)只是与扁平丝的变细部深度有关的参数有关,比值(C1/C2)未满1.05时,即,变细部的深度浅时,丝间的摩擦阻力大,因此在针织物组织的连接点柔软性被破坏,会有悬垂性不充分,且吸水、吸汗性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扁平复丝纱线针织物,其特征在于含纤维形成性热塑性聚合物为主要成分的扁平截面形状的多根长丝形成的复丝纱线的针织物,前述长丝的扁平截面,在该截面纵向中心线的两侧,与前述纵向中心线大致相对称地形成朝前述纵向中心线外侧凸出的每一面有3个以上 的凸出部,和在这些凸出部之间形成的每一面有2个以上的变细部,由前述异形截面的纵向中心线方向的长度(B)、与垂直于该纵向中心线方向的最大宽度(C1)的比(B/C1)表示的截面扁平度在2~6的范围内,针织物中,相对于针织物总重量,含前述 复丝纱线50~100重量%。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袋忠之添田刚
申请(专利权)人:帝人纤维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