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机械落料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4532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针织机械落料控制装置,这种针织机械落料控制装置,包括落料管,该落料管底端与织物运输管连接,其上端外侧套有针筒;落料管上还套有上下运动管,该上下运动管底部固接有套于落料管上的管钳,该落料管上端与针筒固接;落料管底端设有下支撑架,该下支撑架与落料管间设有第一滚珠轴承,该第一滚珠轴承与落料管间紧衬有夹紧皮圈;管钳外侧固接有上支撑架,该上支撑架通过连接杆与下支撑架固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有益的效果是:落料管在针筒旋转或上下运动时,与其同步运动。而织物在落料管中保持相对静止状态。因此,克服了织物在落料管中因高速旋转或上下运动而拧成麻花状的现象,从而提高了织物得整体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针织机械设备,尤其是一种针织机械落料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我们所有针织机械上,落料管不能随针筒旋转或上下运动。参看图1,由于针筒2在织袜过程中,不但要左右高速旋转,而且还要不间断上下运动。而落料管3不能同步满足针筒2旋转和上下运动的需要,使得织物在针筒2旋转运动时,不能保持相对静止状态,严重地影响了产品质量。因此都存在成品落料管摩擦拧成麻花状的现象,导致1、成品袜或其他织物,特别是较长织物不易从吸风口被吸出;2、棉纱或软的细纱是针织产品的重要原料,较细,特别是棉纱杂质本身暴露在纱条表面的机会很大,加上针筒高速旋转更增加了棉纱的疵点;3、严重地损坏了织物纤维组织,且定型处理后表面仍有明显的损坏痕迹,使织物不美观,高级的成品须经过二次定型,这样又增加了成本;4、成品织物因拧成麻花状会卡在落料管内,这样导致吸风装置无法吸出织物而必须停止机器运转,需要拆卸或用铁丝钩将织物取出,费时费力,而针织产品又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这样就降低了生产效率。注组成一针织品的工艺流程为针织→缝头→定型→包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落料管在针筒旋转或上下运动时与其同步运动的针织机械落料控制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针织机械落料控制装置,包括落料管,该落料管底端与织物运输管连接,其上端外侧套有针筒;落料管上还套有上下运动管,该上下运动管底部固接有套于落料管上的管钳,该落料管上端与针筒固接;落料管底端设有下支撑架,该下支撑架与落料管间设有第一滚珠轴承,该第一滚珠轴承与落料管间紧衬有夹紧皮圈;管钳外侧固接有上支撑架,该上支撑架通过连接杆与下支撑架固接。本专利技术有益的效果是落料管上端与针筒固接,落料管底端与上下运动管固接,因此,落料管在针筒旋转或上下运动时,与其同步运动。而织物在落料管中保持相对静止状态。因此,克服了织物在落料管中因高速旋转或上下运动而拧成麻花状的现象,从而提高了织物得整体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连接盘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连接盘左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内生克盘主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中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内生克盘1,轴孔1-1,针筒2,针筒轴2-1,键槽2-2,落料管3,平键3-1,第一止推球轴承4,柱杆金属板5,键6,上下运动管7,管钳8,凸轮支架9,齿轮10,第二止推球轴承11,电机金属板12,调整法兰13,橡皮圈14,织物运输管15,连接盘16,第二滚珠轴承17,上支撑架18,连接杆19,夹紧皮圈20,第一滚珠轴承21,下支撑架22,固定套23,紧固件24。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参看图2,这种针织机械落料控制装置,包括落料管3,该落料管3底端与织物运输管15连接,其上端外侧套有针筒2;落料管3上还套有上下运动管7,该上下运动管7底部固接有套于落料管3上的管钳8,该落料管3上端与针筒2固接;针筒2内侧设有内生克盘1,落料管3上端固定在连接盘16上,连接盘16上设有销轴16-1,内生克盘1上设有与该销轴16-1相匹配的轴孔1-1,连接盘16通过销轴16-1、轴孔1-1的配合与内生克盘1固接。落料管3底端设有下支撑架22,该下支撑架22与落料管3间设有第一滚珠轴承21,该第一滚珠轴承21与落料管3间紧衬有夹紧皮圈20(特殊密封键);管钳8外侧固接有上支撑架18,该上支撑架18通过连接杆19与下支撑架22固接。由于落料管3上端与针筒2固接,因此,针筒2旋转时,落料管3随之转动。上下运动管7上、下运动时,通过上支撑架18带动下支撑架22,从而使落料管3随之上下运动。下支撑架22底端设有固定套23,落料管3底端通过固定套23与织物运输管15连接;固定套23与织物运输管15连接处其外侧套接有橡皮圈14。固定套23在落料管3上下运动时,确保织物运输管15不与落料管3脱开。落料管3与上下运动管7之间设有第二滚珠轴承17。第二滚珠轴承17确保落料管3随针筒2运动时不发生摆动。上下运动管7与落料管3间还设有第一止推球轴承4,上下运动管7通过键6与柱杆金属板5固接。落料管3在上下运动管7下方还套接有凸轮支架9、齿轮10。齿轮10下方设有电机金属板12,电机金属板12与柱杆金属板5通过螺栓固接。齿轮10与电机金属板12间设有第二止推球轴承11。电机金属板12底部设有调整法兰13。落料管3在针织机械中针筒2旋转或上下运动时,与其同步运动。而织物在落料管3中保持相对静止状态。因此,克服了织物在落料管3中因高速旋转或上下运动而拧成麻花状的现象,从而提高了织物得整体质量。实施例2参看图6,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连接盘16通过紧固件24与内生克盘1固接。实施例3参看图7,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针筒2其针筒轴2-1周壁开有至少一条键槽2-2,落料管3上端焊接有与该键槽2-2相匹配的平键3-1,落料管3上端通过键槽2-2、平键3-1的配合与针筒2固接。权利要求1.一种针织机械落料控制装置,包括落料管(3),该落料管(3)底端与织物运输管(15)连接,其上端外侧套有针筒(2);落料管(3)上还套有上下运动管(7),该上下运动管(7)底部固接有套于落料管(3)上的管钳(8),其特征是该落料管(3)上端与针筒(2)固接;落料管(3)底端设有下支撑架(22),该下支撑架(22)与落料管(3)间设有第一滚珠轴承(21),该第一滚珠轴承(21)与落料管(3)间紧衬有夹紧皮圈(20);管钳(8)外侧固接有上支撑架(18),该上支撑架(18)通过连接杆(19)与下支撑架(22)固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机械落料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针筒(2)其针筒轴(2-1)周壁开有至少一条键槽(2-2),所述落料管(3)上端设有与该键槽(2-2)相匹配的平键(3-1),落料管(3)上端通过键槽(2-2)、平键(3-1)的配合与针筒(2)固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机械落料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针筒(2)内侧设有内生克盘(1),所述落料管(3)上端焊接有连接盘(16),连接盘(16)与内生克盘(1)固接,所述落料管(3)上端通过连接盘(16)、内生克盘(1)的配合与针筒(2)固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针织机械落料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连接盘(16)通过紧固件(24)与内生克盘(1)固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针织机械落料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连接盘(16)上设有销轴(16-1),所述内生克盘(1)上设有与该销轴(16-1)相匹配的轴孔(1-1),所述连接盘(16)通过销轴(16-1)、轴孔(1-1)的配合与内生克盘(1)固接。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针织机械落料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下支撑架(22)底端设有固定套(23),所述落料管(3)底端通过固定套(23)与织物运输管(15)连接;固定套(23)与织物运输管(15)连接处其外侧套接有橡皮圈(14)。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针织机械落料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落料管(3)与上下运动管(7)之间设有第二滚珠轴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针织机械落料控制装置,包括落料管(3),该落料管(3)底端与织物运输管(15)连接,其上端外侧套有针筒(2);落料管(3)上还套有上下运动管(7),该上下运动管(7)底部固接有套于落料管(3)上的管钳(8),其特征是:该落料管(3)上端与针筒(2)固接;落料管(3)底端设有下支撑架(22),该下支撑架(22)与落料管(3)间设有第一滚珠轴承(21),该第一滚珠轴承(21)与落料管(3)间紧衬有夹紧皮圈(20);管钳(8)外侧固接有上支撑架(18),该上支撑架(18)通过连接杆(19)与下支撑架(22)固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柱铎陶建明谢浙锋
申请(专利权)人:水山机械嘉兴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