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膜法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4363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05: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提供一种生物膜法设备,包括反应池、旋转主轴、盘片,旋转主轴两端架设于反应池的左右两端立壁上,旋转主轴上间隔同轴套装第一盘片组、第二盘片组,反应池左右居中位置设有隔断装置,隔断装置上设有集水引水装置,第一盘片组靠近第二盘片组的一侧设有若干水斗,水斗包括汲水端、容水凹部、落水端,容水凹部的开口朝向于旋转主轴的旋转方向,落水端沿旋转主轴的旋转方向上与第二盘片组的径向形成的夹角为20°至40°;反应池池壁外侧装有污水回流装置,污水回流装置污水进水及出水管分别与左反应池、右反应池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进水更加稳定、抗冲击性好、净化效果及反硝化效率更高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物膜法设备
本技术涉及环保
,特别是一种生物膜法设备。
技术介绍
生物膜法设备是一种生物膜法污水处理装置。生物膜法设备上可以生长世代存活时间较长的微生物、污泥龄长,有较长的耐冲击负荷能力,处理效果好,在工艺和维护运行方面具有微生物浓度高、污泥不需回流、动力消耗低、运行费用低等优点。我国农村人口分散、人口数量多,生活污水的缺少必要的收集和处理设施,这使农村生活污染源成为影响水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农村污水在不同时段的水质不同,一般农村的生活污水量都比较小,除小城镇外,农村人口居住分散,水量相对较少,相应地产生的生活污水量也较小;居民生活规律相近,导致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早晚比白天大,夜间排水量小,甚至可能断流,水量变化明显,即无水排放呈不连续状态,变化幅度大。目前广泛使用的一体化生物膜的设备,主要由提升泵提供污水进水,然而因为提升泵的间歇性运行,导致设备进水不稳定,导致设备的抗冲击性差。另外,目前广泛使用的一体化生物膜的设备,硝化与反硝化属于混合进行,区分不明确,导致反硝化区域功能不能完全发挥,反硝化效率较低,最终出水的氨氮和总氮的去除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进水更加稳定、抗冲击性好、净化效果及反硝化效率更高的生物膜法设备。本技术提供一种生物膜法设备,包括反应池、旋转主轴、盘片,所述旋转主轴两端架设于所述反应池的左右两端立壁上,所述盘片包括第一盘片组、第二盘片组,所述旋转主轴上间隔同轴套装所述第一盘片组、第二盘片组,所述反应池左右居中位置设有隔断装置,将所述反应池切割成左反应池、右反应池;所述隔断装置上设有集水引水装置,所述第一盘片组靠近所述第二盘片组的一侧设有若干水斗,所述水斗包括汲水端、容水凹部、落水端,所述容水凹部的开口朝向于旋转主轴的旋转方向,所述落水端沿所述旋转主轴的旋转方向上与所述第二盘片组的径向形成的夹角为20°至40°;所述反应池池壁外侧装有污水回流装置,所述污水回流装置包括水泵,所述水泵两端分别与污水进水管、污水出水管连接,所述污水进水管、污水出水管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左反应池、右反应池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夹角为30°。进一步地,所述水斗的数量为四至八个。进一步地,所述水斗沿所述第一盘片组的圆周均匀布置。进一步地,所述集水引水装置包括集水部、安装部、引水孔,所述集水部为中空壳体,所述集水部的底部设有安装部,所述引水孔设置在所述集水部靠近所述第二盘片组的侧壁上。进一步地,所述污水进水管与所述右反应池的连通位置设置于所述右反应池池壁高度的中间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采用隔断装置将原有的反应池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左反应池、右反应池,左反应池起到缓冲池的作用,有效防止了在污水量间歇性增大的情况下,污水对第二盘片组的冲击,右反应池的进水相对平稳;由于污水在左反应池中净化之后被汲入右反应池中进行再一次的净化,净化过程更加充分,同时,由于采用了污水回流装置,使污水的反硝化作用独立进行而非原来的混合进行,反硝化效率得到提高,从而提高了最终出水的氨氮和总氮的去除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水斗与第一盘片组组装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水斗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集水引水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表示为:1、反应池;2、隔断装置;3、旋转主轴;4、第一盘片组;5、第二盘片组;6、水斗;61、汲水端;62、容水凹部;63、落水端;7、集水引水装置;71、集水部;72、安装部;73、引水孔;8、水泵;9、污水进水管;10、污水出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为简化叙述过程,本实施例以图2所呈现的左、右为指示方位。如图1至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生物膜法设备,包括反应池1、旋转主轴3、盘片,所述旋转主轴3两端架设于所述反应池1的左右两端立壁上,所述盘片包括第一盘片组4、第二盘片组5,所述旋转主轴3上间隔同轴套装所述第一盘片组4、第二盘片组5,所述反应池1左右居中位置设有隔断装置2,将所述反应池切割成左反应池、右反应池,此时所述第一盘片组4、第二盘片组5分别对应处于左反应池、右反应池中,所述左反应池与污水进口连通,所述右反应池与净化后的水出口连通;所述隔断装置2上设有集水引水装置7,所述第一盘片组4靠近所述第二盘片组5的一侧设有若干水斗6,所述水斗6的具体数量可根据所述反应池1中的污水水位确定,当然,考虑结构的对称性,所述水斗6沿所述第一盘片组4的圆周均匀布置,所述水斗6的数量根据盘片的尺寸大小优选为4~8个,所述水斗6包括汲水端61、容水凹部62、落水端63,所述容水凹部62的开口朝向于旋转主轴3的旋转方向,所述落水端63沿所述旋转主轴3的旋转方向上与所述第二盘片组5的径向形成的夹角为20°至40°,在夹角为30°的时候,所述水斗6中汲取的污水能够最大程度的通过所述落水端63进入所述集水引水装置7;所述反应池1池壁外侧装有污水回流装置,所述污水回流装置包括水泵8,所述水泵8两端分别与污水进水管9、污水出水管10连接,所述污水进水管9、污水出水管10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左反应池、右反应池连通。此技术方案一方面将原有的反应池1通过所述隔断装置2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左反应池、右反应池,在左反应池的污水进口注入污水时,右反应池尚未存有污水,随着左反应池中污水水位的升高,在所述水斗6的作用下,右反应池中的污水逐渐增加,这个过程中左反应池起到了缓冲池的作用,有效防止了在污水量间歇性增大的情况下,污水对所述第二盘片组5的冲击,右反应池的进水相对平稳;同时,由于污水在左反应池中净化之后被汲入右反应池中进行再一次的净化,净化过程更加充分;另一方面,此技术方案中污水在左反应池中的停留时间将会长于在右反应池的相应时间,同时,由于左反应池作为污水第一次净化场所,生化反应将更加激烈,所以此时的左反应池的缺氧状态较右反应池将更加剧烈,业内公知的是,生物膜法处理污水中的硝化与反硝化与反应环境的有氧或缺氧直接相关,而该技术方案中的左反应池为缺氧状态,右反应池则相对而言为有氧状态,此时由于采用了污水回流装置,使污水的反硝化作用独立进行而非原来的混合进行,反硝化效率得到提高,从而提高了最终出水的氨氮和总氮的去除效率。如图5所示,集水引水装置7包括集水部71、安装部72、引水孔73,所述集水部71为中空壳体,用以收集所述水斗6的落水端63落下的污水,并通过设置在所述集水部71靠近所述第二盘片组5的侧壁上的引水孔73最终流入右反应池,所述集水部71的底部的安装部72将所述集水引水装置7与所述隔断装置2相连接。为了防止所述右反应池池底沉积的污泥进入所述污水进水管9,所述污水进水管9与所述右反应池的连通位置设置于所述右反应池池壁高度的中间位置。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特定实施方案已经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它进行的各种显而易见的改变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膜法设备,包括反应池(1)、旋转主轴(3)、盘片,所述旋转主轴(3)两端架设于所述反应池(1)的左右两端立壁上,所述盘片包括第一盘片组(4)、第二盘片组(5),所述旋转主轴(3)上间隔同轴套装所述第一盘片组(4)、第二盘片组(5),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池(1)左右居中位置设有隔断装置(2),将所述反应池切割成左反应池、右反应池;所述隔断装置(2)上设有集水引水装置(7),所述第一盘片组(4)靠近所述第二盘片组(5)的一侧设有若干水斗(6),所述水斗(6)包括汲水端(61)、容水凹部(62)、落水端(63),所述容水凹部(62)的开口朝向于旋转主轴(3)的旋转方向,所述落水端(63)沿所述旋转主轴(3)的旋转方向上与所述第二盘片组(5)的径向形成的夹角为20°至40°;所述反应池(1)池壁外侧装有污水回流装置,所述污水回流装置包括水泵(8),所述水泵(8)两端分别与污水进水管(9)、污水出水管(10)连接,所述污水进水管(9)、污水出水管(10)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左反应池、右反应池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膜法设备,包括反应池(1)、旋转主轴(3)、盘片,所述旋转主轴(3)两端架设于所述反应池(1)的左右两端立壁上,所述盘片包括第一盘片组(4)、第二盘片组(5),所述旋转主轴(3)上间隔同轴套装所述第一盘片组(4)、第二盘片组(5),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池(1)左右居中位置设有隔断装置(2),将所述反应池切割成左反应池、右反应池;所述隔断装置(2)上设有集水引水装置(7),所述第一盘片组(4)靠近所述第二盘片组(5)的一侧设有若干水斗(6),所述水斗(6)包括汲水端(61)、容水凹部(62)、落水端(63),所述容水凹部(62)的开口朝向于旋转主轴(3)的旋转方向,所述落水端(63)沿所述旋转主轴(3)的旋转方向上与所述第二盘片组(5)的径向形成的夹角为20°至40°;所述反应池(1)池壁外侧装有污水回流装置,所述污水回流装置包括水泵(8),所述水泵(8)两端分别与污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丽娜刘国华王志鹏仲昭龙王建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泰昌科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