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重车篮及具有它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4117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04: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限重车篮及具有它的车辆,该限重车篮包括安装件、连接件、载物篮及限重机构,其中,安装件适于安装至车体,连接件与所述安装件活动连接,载物篮设置于所述连接件上;限重机构设置于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安装件之间,且被构造成当所述载物篮受到的压力大于预定值时,引导所述连接件相对于所述安装件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以使所述载物篮由第一状态转换为第二状态,以及当所述载物篮受到的压力消失时,迫使所述连接件相对于所述安装件从第二位置复位至第一位置,以使所述载物篮恢复至所述第一状态。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限重车篮及具有它的车辆,使用寿命更长,安全性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限重车篮及具有它的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篮,尤其涉及一种限重车篮及具有它的车辆。
技术介绍
自行车、电单车用于人们的日常代步、出行,是一种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而车篮则是为了满足人们在使用这些车辆时能够方便地放置携带的物品而配置的辅助装置。然而,在自行车、电单车使用中,部分使用者会在车篮中放置过重的物品,甚至在车篮中装载儿童,很显然,过重的物品容易造成车篮损坏,同时,也影响骑行时车辆的平衡;而儿童装载在车篮中,不仅导致容易导致车篮损坏,影响骑行时车辆的平衡,更重要的是,容易发生意外事故,对儿童造成直接伤害。与此同时,近年来,在共享经济发展下,共享单车逐渐投放市场,越来越多的人利用共享单车出行,然而,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管,共享单车的使用具有随意性,利用车篮载重物、载人已成为随处可见的现象,因此,其安全性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重视。有鉴于此,相关技术中的自行车、电单车,其配置的车篮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限重车篮。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限重车篮的车辆。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限重车篮,包括:安装件,适于安装至车体;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安装件活动连接;载物篮,所述载物篮设置于所述连接件上;限重机构,所述限重机构设置于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安装件之间,且被构造成当所述载物篮受到的压力大于预定值时,引导所述连接件相对于所述安装件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以使所述载物篮由第一状态转换为第二状态;以及,当所述载物篮受到的压力消失时,迫使所述连接件相对于所述安装件从第二位置复位至第一位置,以使所述载物篮恢复至所述第一状态。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限重车篮,限重机构被构造成当所述载物篮受到的压力大于预定值时,引导所述连接件相对于所述安装件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以使所述载物篮由第一状态转换为第二状态,也就是说,当载物篮内被载对象(物品或儿童)过重时,载物篮的状态会发生变化(例如由水平状态转变为倾斜状态),如此,可以起到主动引导提示作用,使得使用者了解到该载物篮无法承载被载对象的重量,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使用者将过重的物品或儿童放置在载物篮中,由此,一方面,可以防止载物篮因过载而容易出现损坏,另一方面,提高了车篮使用的安全性。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限重车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状态为水平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倾斜状态。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限重机构包括:球头柱塞,所述球头柱塞设置于所述安装件和连接件中的一个上;第一球窝,所述第一球窝设置于所述安装件和连接件中的另一个上,且所述球窝与所述球头柱塞的球头抵持于所述第一球窝内;当所述载物篮受到压力大于预定值时,所述球头自所述第一球窝内滑出,所述连接件相对于所述安装件从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以使所述载物篮由第一状态转换为第二状态,所述第一位置高于所述第二位置;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安装件和所述连接件之间,用以驱动所述连接件从所述第二位置恢复至所述第一位置,使得所述载物篮恢复至第一状态。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限重机构还包括第二球窝,所述第二球窝设置于所述安装件和连接件中的所述另一个上,且当所述连接件自所述第一位置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球头自所述第一球窝滑出并随所述连接件转动而滚动至所述第二球窝并抵接于所述第二球窝内。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安装件包括第一基板及自所述第一基板向前侧凸出的铰支座;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二基板及自所述第二基板向后侧凸出的尔板,所述第二基板通过紧固件固定安装于所述载物篮,所述尔板通过铰接轴与所述铰支座可枢转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基板上向前侧凸出形成有球窝安装座,所述第一球窝和第二球窝安装座设置于所述球窝安装座的同一个侧面;所述第二基板上向后侧凸出形成有柱塞安装座,所述球头柱塞安装于所述柱塞安装座上并抵接于所述第一球窝内。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球窝安装座具有两个相背的侧面,每个所述侧面设置一个所述第一球窝和一个所述第二球窝;所述柱塞安装座为两个,两个所述柱塞安装座相对设置,每个所述柱塞安装座上设置一个所述球头柱塞;两个所述柱塞安装座中的一个上的所述球头柱塞与两个所述侧面上的一个上的所述第一球窝相抵接,两个所述柱塞安装座中的另一个上的所述球头柱塞与两个所述侧面上的另一个上的所述第一球窝相抵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弹性件为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件相抵,所述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件相抵。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限重机构包括:引导机构,所述引导机构设置于所述安装件和连接件之间,用以在所述载物篮受到压力大于预定值时,引导所述连接件相对于所述安装件从所述第一位置先移动再转动至第二位置,以使所述载物篮由第一状态转换为第二状态,所述第一位置高于所述第二位置;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安装件和连接件之间,用以驱动所述连接件从所述第二位置恢复至所述第一位置,使得所述载物篮恢复至第一状态。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引导机构包括:第一滑动销,所述第一滑动销设置于所述安装件和连接件中的一个上,所述安装件和连接件中的另一个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动销滑动配合的直线孔;第二滑动销,所述第二滑动销设置于所述安装件和连接件中的一个上且远离所述第一滑动销,所述安装件和连接件中的另一个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滑动销滑动配合的弯曲孔,所述弯曲孔包括直线段及弧线段;当所述载物篮受到压力大于所述预定值时,所述第一滑动销在所述直线孔内向下滑动,所述第二滑动销在所述直线段内向下滑动进入所述弧线段内并在所述弧线段内滑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直线段的长度与所述直线孔的长度相等,所述弧线段的圆心位于所述第一滑动销在所述直线孔内向下滑动至极限位置时的轴线上。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直线孔位于所述安装件和连接件中的一个的上部,所述弯曲孔位于所述安装件和连接件中的一个的下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安装件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两侧以形成U形结构;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二连接板、第三侧板及第四侧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两侧以形成U形结构;所述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的上部分别设有一第一销孔,两个所述第一销孔内分别穿设一所述第一滑动销;所述直线孔为两个,两个所述直线孔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上部,两个所述第一滑动销分别与两个所述直线孔滑动配合;所述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的下部分别设有一第二销孔,两个所述第二销孔内分别穿设一所述第二滑动销;所述弯曲孔为两个,两个所述弯曲孔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边的下部,两个所述第二滑动销分别与两个所述弯曲孔滑动配合。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上部分别设有一向内侧凸出的第一挂止部,所述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的下部分别设有一向内侧凸出的第二挂止部;所述弹性件为两个,两个所述弹性件中的一个的两端分别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限重车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件,适于安装至车体;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安装件活动连接;载物篮,所述载物篮设置于所述连接件上;限重机构,所述限重机构设置于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安装件之间,且被构造成当所述载物篮受到的压力大于预定值时,引导所述连接件相对于所述安装件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以使所述载物篮由第一状态转换为第二状态;以及,当所述载物篮受到的压力消失时,迫使所述连接件相对于所述安装件从第二位置复位至第一位置,以使所述载物篮恢复至所述第一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限重车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件,适于安装至车体;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安装件活动连接;载物篮,所述载物篮设置于所述连接件上;限重机构,所述限重机构设置于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安装件之间,且被构造成当所述载物篮受到的压力大于预定值时,引导所述连接件相对于所述安装件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以使所述载物篮由第一状态转换为第二状态;以及,当所述载物篮受到的压力消失时,迫使所述连接件相对于所述安装件从第二位置复位至第一位置,以使所述载物篮恢复至所述第一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重车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状态为水平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倾斜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重车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重机构包括:球头柱塞,所述球头柱塞设置于所述安装件和连接件中的一个上;第一球窝,所述第一球窝设置于所述安装件和连接件中的另一个上,且所述第一球窝与所述球头柱塞的球头抵持于所述第一球窝内;当所述载物篮受到压力大于预定值时,所述球头自所述第一球窝内滑出,所述连接件相对于所述安装件从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以使所述载物篮由第一状态转换为第二状态,所述第一位置高于所述第二位置;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安装件和所述连接件之间,用以驱动所述连接件从所述第二位置恢复至所述第一位置,使得所述载物篮恢复至第一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限重车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重机构还包括第二球窝,所述第二球窝设置于所述安装件和连接件中的所述另一个上,且当所述连接件自所述第一位置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球头自所述第一球窝滑出并随所述连接件转动而滚动至所述第二球窝并抵接于所述第二球窝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限重车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包括第一基板及自所述第一基板向前侧凸出的铰支座;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二基板及自所述第二基板向后侧凸出的尔板,所述第二基板通过紧固件固定安装于所述载物篮,所述尔板通过铰接轴与所述铰支座可枢转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限重车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上向前侧凸出形成有球窝安装座,所述第一球窝和第二球窝安装座设置于所述球窝安装座的同一个侧面;所述第二基板上向后侧凸出形成有柱塞安装座,所述球头柱塞安装于所述柱塞安装座上并抵接于所述第一球窝内。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限重车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窝安装座具有两个相背的侧面,每个所述侧面设置一个所述第一球窝和一个所述第二球窝;所述柱塞安装座为两个,两个所述柱塞安装座相对设置,每个所述柱塞安装座上设置一个所述球头柱塞;两个所述柱塞安装座中的一个上的所述球头柱塞与两个所述侧面上的一个上的所述第一球窝相抵接,两个所述柱塞安装座中的另一个上的所述球头柱塞与两个所述侧面上的另一个上的所述第一球窝相抵接。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限重车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件相抵,所述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件相抵。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重车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重机构包括:引导机构,所述引导机构设置于所述安装件和连接件之间,用以在所述载物篮受到压力大于预定值时,引导所述连接件相对于所述安装件从所述第一位置先移动再转动至第二位置,以使所述载物篮由第一状态转换为第二状态,所述第一位置高于所述第二位置;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安装件和连接件之间,用以驱动所述连接件从所述第二位置恢复至所述第一位置,使得所述载物篮恢复至第一状态。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限重车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机构包括:第一滑动销,所述第一滑动销设置于所述安装件和连接件中的一个上,所述安装件和连接件中的另一个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动销滑动配合的直线孔;第二滑动销,所述第二滑动销设置于所述安装件和连接件中的一个上且远离所述第一滑动销,所述安装件和连接件中的另一个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滑动销滑动配合的弯曲孔,所述弯曲孔包括直线段及弧线段;当所述载物篮受到压力大于所述预定值时,所述第一滑动销在所述直线孔内向下滑动,所述第二滑动销在所述直线段内向下滑动进入所述弧线段内并在所述弧线段内滑动。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限重车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段的长度与所述直线孔的长度相等,所述弧线段的圆心位于所述第一滑动销在所述直线孔内向下滑动至极限位置时的轴线上。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限重车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孔位于所述安装件和连接件中的一个的上部,所述弯曲孔位于所述安装件和连接件中的一个的下部。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限重车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两侧以形成U形结构;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二连接板、第三侧板及第四侧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相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立明金翔宇杨显平吴凯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朗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