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车篮及具有它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4116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0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车篮及具有它的车辆,该安全车篮包括安装架、承托件、载物篮、挂接件、第一弹性件及第二弹性件,其中,承托件沿上下方向可移动设置于安装架上;载物篮的底部可枢转连接于承托件上,挂接件设置于安装架上;第一弹性件常驱动承托件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运动,第一位置高于所述第二位置;第二弹性件常驱动载物篮正向转动,以使在承托件位于第一位置时,载物篮与挂接件挂接而形成第一状态;当载物篮受到压力大于预定值时,承托件从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使得载物篮与挂接件脱离,并且在脱离后相对于承托件反向转动而形成第二状态。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安全车篮及具有它的车辆,使用寿命更长,安全性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安全车篮及具有它的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篮,尤其涉及一种安全车篮及具有它的车辆。
技术介绍
自行车、电单车用于人们的日常代步、出行,是一种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而车篮则是为了满足人们在使用这些车辆时能够方便地放置携带的物品而配置的辅助装置。然而,在自行车、电单车使用中,部分使用者会在车篮中放置过重的物品,甚至在车篮中装载儿童,很显然,过重的物品容易造成车篮损坏,同时,也影响骑行时车辆的平衡;而儿童装载在车篮中,不仅导致容易导致车篮损坏,影响骑行时车辆的平衡,更重要的是,容易发生意外事故,对儿童造成直接伤害。与此同时,近年来,在共享经济发展下,共享单车逐渐投放市场,越来越多的人利用共享单车出行,然而,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管,共享单车的使用具有随意性,利用车篮载重物、载人已成为随处可见的现象,因此,其安全性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重视。有鉴于此,相关技术中的自行车、电单车,其配置的车篮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安全车篮。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安全车篮的车辆。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安全车篮,包括:安装架,承托件,所述承托件沿上下方向可移动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载物篮,所述载物篮的底部可枢转连接于所述承托件上;挂接件,所述挂接件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安装架和承托件之间,且常驱动所述承托件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移动,所述第一位置高于所述第二位置;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于所述载物篮和承托件之间,且常驱动所述载物篮正向转动,以使在所述承托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载物篮与所述挂接件挂接而形成第一状态;当所述载物篮受到压力大于预定值时,所述承托件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使得所述载物篮与所述挂接件脱离,并且在脱离后相对于所述承托件反向转动而形成第二状态。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安全车篮,当载物篮受到压力大于预定值时,承托件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使得载物篮与挂接件脱离,并且在脱离后相对于承托件反向转动而形成第二状态,也就是说,当载物篮内被载对象(物品或儿童)过重时,载物篮的状态会发生变化(例如由水平状态转变为倾斜状态),如此,可以起到主动引导提示作用,使得使用者了解到该载物篮无法承载被载对象的重量,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使用者将过重的物品或儿童放置在载物篮中,由此,一方面,可以防止车篮因过载而容易出现损坏,另一方面,提高了车篮使用的安全性。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安全车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状态为水平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倾斜状态。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安装架包括:背靠件,所述背靠件位于所述载物篮的后侧,所述承托件沿竖向方向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背靠件上;延伸件,所述延伸件设置于所述背靠件上且位于所述承托件的上方,所述延伸件具有一向所述载物篮所在的一侧延伸的延伸端,所述挂接件设置于所述延伸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挂接件形成为一块体,所述块体在展开位置和收合位置之间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延伸端,且被构造成能够被正向转动的所述载物篮的顶部推动而从所述展开位置向所述收合位置转动,以使所述载物篮的顶部转动至所述块体后方,并在所述载物篮的顶部转动至所述块体后方之后,能够从所述收合位置复位至所述展开位置,以挡止在所述载物篮的顶部前侧。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延伸件包括顶壁、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及端壁,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分别从所述顶壁的左侧边缘和右侧边缘向下延伸,所述端壁从所述顶壁的前侧边缘向下延伸;所述块体通过一销轴可枢转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部和第二侧壁部之间且位于所述端壁的后侧;当所述块体位于所述展开位置时,所述块体与所述端壁相抵,当所述块体位于所述收合位置时,所述块体与所述顶壁相抵。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块体在自身重力下可自所述收合位置复位至所述展开位置。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块体和所述延伸端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迫使所述块体自所述收合位置复位至所述展开位置。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背靠件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空腔体,所述背靠件朝向所述载物篮的一侧面设有与所述中空腔体相连通的避空孔,所述避空孔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中空腔体内设有沿上下方向可滑动的滑块,所述承托件穿过所述避空孔与所述滑块相连;所述第一弹性件为拉簧,所述中空腔体的上部设有一上挂止件,所述滑块上设有一下挂止件,所述拉簧设置于所述中空腔体内,且所述拉簧的一端挂接于所述上挂止件上,所述拉簧的下端挂接于所述下挂止件上。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承托件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后端穿过所述避空孔与所述滑块相连;连接座,所述连接座通过一枢转轴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基座,所述枢转轴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载物篮固定于所述连接座上;所述第二弹性件为扭簧,所述扭簧套设于所述枢转轴上,且所述扭簧的一端与所述基座相连,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与所述车篮连接座相连。另一方面,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包括:车体;如上所述的安全车篮,所述安全车篮的所述安装架与所述车体相连。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具有上述的安全车篮,因此,使用寿命更长,安全性更高。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安全车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安全车篮的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安全车篮处于第一状态时的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安全车篮处于第一状态时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安全车篮处于第二状态时的侧视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安全车篮处于第二状态时的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安全车篮从第二状态恢复至第一状态时的侧视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安全车篮从第二状态恢复至第一状态时的剖视图。附图标记:安装架10;背靠件101;中空腔体1011;避空孔1012;延伸件102;顶壁1021;第一侧壁1022;第二侧壁1023;端壁1024;延伸端D1;上挂止件11;承托件20;基座201;限位部2011;连接座202;连接板2021;倒钩部2022;承托部2023;枢接部2024;枢转轴203;滑块21;下挂止件22;载物篮30;挂接件40;销轴41;第一弹性件50;第二弹性件60。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车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架,承托件,所述承托件沿上下方向可移动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载物篮,所述载物篮的底部可枢转连接于所述承托件上;挂接件,所述挂接件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安装架和承托件之间,且常驱动所述承托件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移动,所述第一位置高于所述第二位置;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于所述载物篮和承托件之间,且常驱动所述载物篮正向转动,以使在所述承托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载物篮与所述挂接件挂接而形成第一状态;当所述载物篮受到压力大于预定值时,所述承托件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使得所述载物篮与所述挂接件脱离,并且在脱离后相对于所述承托件反向转动而形成第二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车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架,承托件,所述承托件沿上下方向可移动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载物篮,所述载物篮的底部可枢转连接于所述承托件上;挂接件,所述挂接件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安装架和承托件之间,且常驱动所述承托件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移动,所述第一位置高于所述第二位置;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于所述载物篮和承托件之间,且常驱动所述载物篮正向转动,以使在所述承托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载物篮与所述挂接件挂接而形成第一状态;当所述载物篮受到压力大于预定值时,所述承托件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使得所述载物篮与所述挂接件脱离,并且在脱离后相对于所述承托件反向转动而形成第二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车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状态为水平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倾斜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车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包括:背靠件,所述背靠件位于所述载物篮的后侧,所述承托件沿竖向方向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背靠件上;延伸件,所述延伸件设置于所述背靠件上且位于所述承托件的上方,所述延伸件具有一向所述载物篮所在的一侧延伸的延伸端,所述挂接件设置于所述延伸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车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接件形成为一块体,所述块体在展开位置和收合位置之间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延伸端,且被构造成能够被正向转动的所述载物篮的顶部推动而从所述展开位置向所述收合位置转动,以使所述载物篮的顶部转动至所述块体后方,并在所述载物篮的顶部转动至所述块体后方之后,能够从所述收合位置复位至所述展开位置,以挡止在所述载物篮的顶部前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车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件包括顶壁、第一侧壁、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立明金翔宇杨显平吴凯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朗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