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车用安全拉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3980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0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车用安全拉手,包括底座和拉手,所述拉手包括第一连接部、手持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设置在手持部的两端。所述底座包括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一底座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第二底座连接。所述手持部包括本体层、柔性层和表层,所述柔性层套设在本体层上,用于使得手持部具有柔软性,所述表层套设在柔性层上并通过固定件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手持部本体层上套设有柔性层,并在柔性层上套设表层,其中柔性层使得安全拉手的手持部具有很好的柔软性,保证了乘客在拉住安全拉手时,具有柔软的触感,而表层可以使得手持部具有更好的质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车用安全拉手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配饰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车用安全拉手。
技术介绍
为了避免汽车内乘客在车辆通过颠簸路面或转弯时倾倒,一般在车内顶棚位置布置安全拉手,乘客在需要时可以随时拉住安全拉手以保持平稳。传统的安全拉手一般由底座和拉手本体组成,底座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拉手本体的两端,用于与车身内连接固定,拉手本体通过转动轴与底座连接,从而固定连接于车身内,拉手本体采用吹塑工艺进行一体成型制备,如图1所示。然而,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汽车的使用舒适性,传统的安全拉手由于拉手本体为一体成型结构,其供乘客手握的部位常为裸露的拉手本体材质,触感不佳,不够柔软,而常规的包覆设计又会影响安全拉手的美观和质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车用安全拉手,以解决乘客拉住安全拉手时,手握部位不够柔软导致的触摸感不佳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一种新型车用安全拉手,包括底座和拉手,所述拉手包括第一连接部、手持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设置在所述手持部的两端,所述底座包括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底座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底座连接,所述手持部包括本体层、柔性层和表层,所述柔性层套设在所述本体层上,用于使得所述手持部具有柔软性,所述表层套设在所述柔性层上并通过固定件固定。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上均设有转动轴,通过所述转动轴使得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转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底座上设有调速元件,所述调速元件用于调节所述拉手的回弹速度,所述第二底座上设有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用于将所述拉手回弹。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均包括基座和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连接柱,所述基座上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容纳所述底座,所述连接柱用于与所述手持部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柱上设有卡接件,所述手持部上设有与所述卡接件相配合的卡接槽,通过所述卡接件-卡接槽的配合使得所述连接柱与所述手持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柱上还设有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用于在所述连接柱与所述手持部连接时,限定所述连接柱与所述手持部的相对位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与所述手持部连接后,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手持部以及第二连接部与所述手持部间均设有第一间隙,所述固定件为环状结构并套设在所述第一间隙上。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上设有第二限位件和卡脚,所述第二限位件用于限定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相对位置,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上均设有与所述卡脚相配合的卡槽,通过所述卡脚-卡槽的配合使得所述固定件固定。优选的,所述第二限位件于所述环状结构的固定件的周向分布。优选的,所述柔性层为海绵层,所述表层为皮革层。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车用安全拉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车用安全拉手包括底座和拉手,其中拉手为分体式结构,包括手持部和设置在手持部两端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通过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与底座连接,由于拉手为分体式结构,因此可以在不影响安全拉手外观美感的前提下,对手持部进行包覆。本专利技术在手持部本体层上套设有柔性层,并在柔性层上套设表层,其中柔性层使得安全拉手的手持部具有很好的柔软性,保证了乘客在拉住安全拉手时,具有柔软的触感,而表层可以使得手持部具有更好的质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安全拉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车用安全拉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第一底座的结构示意图,(b)为第二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连接部或第二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手持部的横断面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本体层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海绵层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皮革层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固定件与第一连接部或第二连接部的连接示意图;图11是图10中A-A方向的部分剖视图;图中:10-底座,20-拉手,30-固定件,101-第一底座,102-第二底座,103-转动轴,104-调速元件,105-弹性元件,201-第一连接部,202-手持部,203-第二连接部,204-基座,205-连接柱,207-卡槽,2041-容纳腔,2051-卡接件,2021-卡接槽,2052-第一限位件,301-第二限位件,302-卡脚,303-外环,304-固定板,202a-本体层,202b-柔性层,202c-表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的车用安全拉手,该安全拉手安装在车内顶棚位置,乘客在需要时可以随时拉住安全拉手,而且该安全拉手具有柔软的触感和很好的质感。请参阅图2,其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车用安全拉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新型车用安全拉手包括底座10和拉手20,底座10用于连接车身,拉手20用于与底座10连接,并供乘客手握。具体的,拉手20包括第一连接部201、手持部202和第二连接部203,其中,第一连接部201和第二连接部203分别设置在手持部202的两端,优选的,第一连接部201和第二连接部203对称且可拆卸地设置在手持部202的两端。底座10包括第一底座101和第二底座102。第一连接部201与第一底座101连接,第二连接部203与第二底座102连接。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拉手20为分体式结构,包括手持部和设置在手持部两端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通过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与底座连接,由于拉手为分体式结构,因此可以在不影响安全拉手外观美感的前提下,对手持部进行包覆设计。具体的,请参阅图5所示,手持部202包括本体层202a、柔性层202b和表层202c,所述本体层202a为安全拉手的本体材质层,如该本体层202a可以为聚乙烯或聚丙烯材质,可以通过低压成型、挤压成型或是注塑成型的成型方式制作。如图6所示,该本体层202a的形状可以为具有一定弧度的长圆筒型,该长圆筒的内部中空。为了使得乘客在抓扶本专利技术的安全拉手时具有柔软的触感,本实施例在手持部202的本体层202a的外壁面套设了一柔性层202b,该柔性层202b具有可压缩性和恢复形变的特性,可以为一种多孔弹性材料,如该柔性层202b为PE海绵层,如图7所示的该海绵层的结构示意图。当然,可以理解的,该PE海绵层可以为一层海绵或是多层海绵的组合。柔性层202b的形状与本体层202a的形状相匹配,优选的,柔性层202b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车用安全拉手,包括底座(10)和拉手(20),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20)包括第一连接部(201)、手持部(202)和第二连接部(203),所述第一连接部(201)和第二连接部(203)分别设置在所述手持部(202)的两端,所述底座(10)包括第一底座(101)和第二底座(102),所述第一连接部(201)与所述第一底座(101)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203)与所述第二底座连接(102),所述手持部(202)包括本体层(202a)、柔性层(202b)和表层(202c),所述柔性层(202b)套设在所述本体层(202a)上,用于使得所述手持部(202)具有柔软性,所述表层(202c)套设在所述柔性层(202b)上并通过固定件(30)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车用安全拉手,包括底座(10)和拉手(20),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20)包括第一连接部(201)、手持部(202)和第二连接部(203),所述第一连接部(201)和第二连接部(203)分别设置在所述手持部(202)的两端,所述底座(10)包括第一底座(101)和第二底座(102),所述第一连接部(201)与所述第一底座(101)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203)与所述第二底座连接(102),所述手持部(202)包括本体层(202a)、柔性层(202b)和表层(202c),所述柔性层(202b)套设在所述本体层(202a)上,用于使得所述手持部(202)具有柔软性,所述表层(202c)套设在所述柔性层(202b)上并通过固定件(30)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车用安全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101)和第二底座(102)上均设有转动轴(103),通过所述转动轴(103)使得所述第一底座(101)和第二底座(102)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01)和第二连接部(203)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车用安全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101)上设有调速元件(104),所述调速元件(104)用于调节所述拉手(20)的回弹速度,所述第二底座(102)上设有弹性元件(105),所述弹性元件(105)用于将所述拉手(20)回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车用安全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01)和第二连接部(203)均包括基座(204)和设置在所述基座(204)上的连接柱(205),所述基座(204)上设有容纳腔(2041),所述容纳腔(2041)用于容纳所述底座(10),所述连接柱(205)用于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杰
申请(专利权)人: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