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条状熔融塑料挤出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3956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0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塑料母粒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条状熔融塑料挤出头,其第一腔体前端的入口呈扁平状,第一腔体内设置有轴心线与入口流向垂直设置的搅拌轴,第一腔体上端设置有第一加热板,第一腔体下端通过扁平通道与第二腔体相互连通;第二腔体下端至挤出口区间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加热板,挤出口通过调节控制挤出孔径大小。以第一、第二加热板保持熔融塑料的热状态,并对第一腔体内的熔融塑料充分搅拌,可有效降低挤出的塑料条色泽偏差和断条现象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条状熔融塑料挤出头
本技术涉及塑料母粒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条状熔融塑料挤出头。
技术介绍
在塑料母粒的加工生产中,通常将不同种原料通过高混机充分混合后,经挤出机加热为熔融状态并以双螺杆推进至挤出头,拉出多条条状塑料带,经水冷、吹干、切粒完成母粒加工。在塑料混料、加热为熔融状态至挤出头期间,如果出现混料不均匀、双螺杆推进熔融状态塑料沿传输方向呈条带状分层、熔融状态塑料部分形成微结晶时,上述状况容易使挤出熔融状态的塑料条出现色泽偏差,以及断条现象,前者造成产品品相较差,容易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而后者需要人工辅助进行断条挂搭使塑料条得以继续向后续工序进行传输加工,需要工人常时关注,造成较大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条状熔融塑料挤出头,以第一、第二加热板保持熔融塑料的热状态,并对第一腔体内的熔融塑料充分搅拌,可有效降低挤出的塑料条色泽偏差和断条现象的发生。一种条状熔融塑料挤出头,其第一腔体前端的入口呈扁平状,第一腔体内设置有轴心线与入口流向垂直设置的搅拌轴,第一腔体上端设置有第一加热板,第一腔体下端通过扁平通道与第二腔体相互连通;第二腔体下端至挤出口区间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加热板,挤出口通过调节控制挤出孔径大小。进一步的,所述的搅拌轴为螺杆搅拌轴,且螺杆搅拌轴上缘与入口齐平。进一步的,所述的扁平通道底壁和第一腔体底壁、第二腔体的底壁均位于同一平面上。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入口侧壁、扁平通道侧壁和第一腔体侧壁、第二腔体的侧壁位于同一平面上。再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的内部各棱边均为圆角棱边。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挤出口经上板件、下板件之间的间距控制挤出孔径大小。进一步的,所述的上板件通过调节螺栓与第二腔体前壁可调节地相固定,所述的下板件设置于第二腔体底部,并且前端上沿与第二腔体底壁齐平;通过控制调节螺栓的往复行程使上板件与下板件发生相对位移,从而调节挤出口挤出孔径大小。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挤出口的自前端入口延伸,向中央收拢形成锥度区,并延伸至后端出口。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之处:1.通过于挤出头处设置第一、第二腔体,在第一腔体上方和第二腔体内下方设置第一、第二加热板,在挤出工序加工前可将残留于腔体内的旧料熔融,与物料一同排出,避免旧料中的微结晶影响使断条现象发生;2.对于双螺杆行程较短的挤出机而言,其容易因挤出行程较短而导致熔融塑料在传输方向呈条带状分层,通过在第一腔体内设置轴心线与入口流向垂直设置的搅拌轴,可使条带状分布的熔融塑料在搅拌轴的搅拌作用下,熔融状态塑料在第一腔体内充分混匀,使条带状分层的熔融塑料条变得均匀,可有效避免挤出塑料条产生的色泽偏差现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容易被理解,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2所示,一种条状熔融塑料挤出头,其第一腔体11前端的入口呈扁平状,第一腔体11内设置有轴心线与入口流向垂直设置的螺杆搅拌轴13,且螺杆搅拌轴13上缘与入口齐平,第一腔体11上端设置有第一加热板12,第一腔体11下端通过扁平通道与第二腔体21相互连通;第二腔体21下端至挤出口5区间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加热板22,挤出口5通过调节控制挤出孔径大小。通过设置第一腔体11前端的入口呈扁平状,并且螺杆搅拌轴13轴心线与入口流向垂直设置,螺杆挤出机的挤出塑料经扁平的入口初步变为扁平状态,在挤出条带状分布的熔融塑料第一加热板12的热作用和螺旋搅拌轴的搅拌作用下,使条带状熔融塑料进一步搅拌均匀,通过扁平通道的设置可使熔融塑料尽可能滞留于第一腔体11内,提高搅拌的均匀度,经扁平通道流至第二腔体21内,在第二加热板22的加热作用下,使物料保持持续稳定的热状态,并在蓄满第二腔体21后,以稳定的熔融塑料条状被挤出;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为减少加工过程后熔融塑料附着于两平面之间的缝隙,以及棱边中,设置扁平通道底壁和第一腔体11底壁、第二腔体21的底壁均位于同一平面上,入口侧壁、扁平通道侧壁和第一腔体11侧壁、第二腔体21的侧壁位于同一平面上,并且将第一腔体11、第二腔体21的内部各棱边均为圆角棱边,通过该设置方案,可有效减小因上一轮加工过程中塑料屑过多附着于腔体缝隙和棱边出,而导致在下一轮加工中因塑料屑熔融状态不均而形成微晶粒,导致挤出熔融塑料条出现断裂现象;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将上板件31通过调节螺栓33与第二腔体21前壁可调节地相固定,下板件32设置于第二腔体21底部,并且前端上沿与第二腔体21底壁齐平;通过控制调节螺栓33的往复行程使上板件31与下板件32发生相对位移,从而调节挤出口5挤出孔径大小,通过调节上板件31相对于第二腔体21后壁的位移位置,使挤出塑料条的尺寸能得到控制,对于粘稠度较大的熔融塑料,可相应增大孔径,使熔融塑料在挤出过程中的受压合理,避免过高压力使相邻两熔融塑料条出现交叠干涉的现象,当设置挤出口5的自前端入口延伸,向中央收拢形成锥度区51,并延伸至后端出口的设置方案时,其挤出效果更为稳定。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条状熔融塑料挤出头,其特征在于,第一腔体前端的入口呈扁平状,第一腔体内设置有轴心线与入口流向垂直设置的搅拌轴,第一腔体上端设置有第一加热板,第一腔体下端通过扁平通道与第二腔体相互连通;第二腔体下端至挤出口区间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加热板,挤出口通过调节控制挤出孔径大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条状熔融塑料挤出头,其特征在于,第一腔体前端的入口呈扁平状,第一腔体内设置有轴心线与入口流向垂直设置的搅拌轴,第一腔体上端设置有第一加热板,第一腔体下端通过扁平通道与第二腔体相互连通;第二腔体下端至挤出口区间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加热板,挤出口通过调节控制挤出孔径大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条状熔融塑料挤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轴为螺杆搅拌轴,且螺杆搅拌轴上缘与入口齐平。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条状熔融塑料挤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扁平通道底壁和第一腔体底壁、第二腔体的底壁均位于同一平面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条状熔融塑料挤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入口侧壁、扁平通道侧壁和第一腔体侧壁、第二腔体的侧壁位于同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钟滨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市正乾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