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38406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0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定位装置,用于扣压具有相对相位的第一金属管、橡胶管及第二金属管的刹车管,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基座、用于定位所述第一金属管相位的模胎及用于定位所述第二金属管相位的定位块组件,所述模胎固定安装于所述基座的一端,所述定位块组件滑动安装于所述基座的另一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所述定位装置通过设置所述模胎和所述定位块组件对所述第一金属管和第二金属管的相位分别进行定位然后再扣压,能够实现橡胶管两端的金属管接头扣压后相位精度高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零部件及维修成本低,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定位装置
本技术属于汽车刹车管扣压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扣压刹车管的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制动系统中,与制动卡钳相连的通常是制动软管总成(即刹车管),制动软管总成通常是由两端金属管接头和中间制动软管(制动软管一般为橡胶管)及一些附件组成。两端的金属管接头分别与制动硬管和制动卡钳相连,因为制动硬管和制动卡钳都是固定的,所以就要求制动软管总成两端的金属管接头有一个严格要求的相对角度,俗称相位。正确的相位角度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相位角度不正确或者相位角度超差,则会导致制动软管总成在车上安装时,安装不上或者安装后胶管扭曲很严重,影响胶管性能。目前,在将制动软管与其两端的金属管进行扣压生产的时候,一般都是人工进行相位的对准之后再扣压,这种扣压方式不仅精确度低同时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增加了人工成本。因此,设计一种定位装置以解决刹车管扣压时橡胶管两端的金属管接头的相位精确度差且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刹车管扣压时橡胶管两端的金属管接头的相位精确度高且生产效率高的定位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提出一种定位装置,用于扣压具有相对相位的第一金属管、橡胶管及第二金属管的刹车管,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基座、用于定位所述第一金属管相位的模胎及用于定位所述第二金属管相位的定位块组件,所述模胎固定安装于所述基座的一端,所述定位块组件滑动安装于所述基座的另一端。作为优选,所述模胎交叉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金属管相位及结构相契合的第一定位凹槽及第二定位凹槽。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块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二金属管相位及结构相契合的第一定位块、第二定位块及第三定位块。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二定位块及所述第三定位块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金属管的相位及结构相契合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及第三凹槽。作为优选,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模座,所述模胎固定安装在所述模座上,所述模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基座上。作为优选,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燕尾槽滑条及燕尾槽座,所述燕尾滑条与所述燕尾槽座滑动连接,所述燕尾槽滑条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块组件还包括托板,所述燕尾槽座与所述托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二定位块及所述第三定位块固定安装在所述托板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1、本技术的所述定位装置通过设置所述模胎和所述定位块组件对所述第一金属管和第二金属管的相位分别进行定位然后再扣压,能够实现橡胶管两端的金属管接头扣压后高相位精度。2、本技术的所述定位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零部件及维修成本低,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定位装置定位第一金属管及第二金属的工作状态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第一金属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模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定位块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所述燕尾槽座的结构示意图;以上各图中:1、基座;2、模胎;21、第一定位凹槽;22、第二定位凹槽;3、第一金属管;31、第一金属管首端;32、第一金属管中端;33、第一金属管尾端;4、第二金属管;41、第二金属管首端;42、第二金属管中端;43、第二金属管尾端;5、定位块组件;51、第一定位块;511、第一凹槽;52、第二定位块;521、第二凹槽;53、第三定位块;531、第三凹槽;54、托板;6、模座、7、燕尾槽滑条;8、燕尾槽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首”、“尾”、“中”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如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提出一种定位装置,用于扣压具有相对相位的第一金属管3、橡胶管(图未示出)及第二金属管4的刹车管,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基座1、用于定位所述第一金属管3相位的模胎2及用于定位所述第二金属管4相位的定位块组件5,所述模胎2固定安装于所述基座1的一端,所述定位块组件5滑动安装于所述基座1的另一端。本技术的所述定位装置通过设置所述模胎2和所述定位块组件5对所述第一金属管3和第二金属管4的相位分别进行定位,能够实现橡胶管两端的金属管接头扣压后相位精度高且操作方便。参见图2及图3,所述模胎2交叉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金属管3的结构及相位相契合的第一定位凹槽21及第二定位凹槽22,所述第一金属管3包括第一金属管首端31、第一金属管中端32及第一金属管尾端33,所述第一定位凹槽21用于定位所述第一金属管首端31,所述第二定位凹槽22用于定位所述第一金属管中端32,以便实现对所述第一金属管3的各个部位的精准定位。参见图4,所述第二金属管4包括第二金属管首端41、第二金属管中端42及第二金属管尾端43,所述定位块组件5包括用于定位所述第二金属管首端41的第一定位块51、用于定位所述第二金属管中端42的第二定位块52及用于定位所述第二金属管尾端43的第三定位块53,所述第一定位块51、所述第二定位块52及所述第三定位块53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二金属管首端41、所述第二金属管中端42及所述第二金属管尾端43的结构及相位相契合的第一凹槽511、第二凹槽521及第三凹槽531,以便实现对所述第二金属管4各个部位的精准定位。参见图1及图5,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模座6,所述模胎2固定安装在所述模座6上,所述模座6固定安装在所述基座1上,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燕尾槽滑条7及燕尾槽座8,所述燕尾槽滑条7与所述燕尾槽座8滑动连接,所述燕尾槽滑条7与所述基座1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块组件5还包括托板54,所述燕尾槽座8与所述托板5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块51、所述第二定位块52及所述第三定位块53固定安装在所述托板54上,以便将所述第一金属管3定位在固定连接在所述基座1一端的所述模胎2上后,再将所述第二金属管4定位在所述基座1另一端可滑动的定位块组件5上进而根据所述橡胶管的固有长度来限位所述第一金属管3与所述第二金属管4之间的距离。所述定位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将所述第一金属管3定位在固定连接于所述基座1一端的所述模胎2上,然后将所述第二金属管4定位在所述基座1另一端可滑动的所述定位块组件5上,推动所述定位块组件5使所述第一金属管尾端33与所述第二金属管首端41之间的距离和所述橡胶管长度基本一致时,将所述橡胶管的两端分别套接在所述第一金属管尾端33及所述第二金属管首端41上后,进一步推动所述定位块组件5直到所述第一金属管尾端33与所述第二金属管首端41之间的距离和所述橡胶管长度相同为止,以便最后将所述橡胶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金属管3和所述第二金属管4进行扣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定位装置,用于扣压具有相对相位的第一金属管、橡胶管及第二金属管的刹车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基座、用于定位所述第一金属管相位的模胎及用于定位所述第二金属管相位的定位块组件,所述模胎固定安装于所述基座的一端,所述定位块组件滑动安装于所述基座的另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位装置,用于扣压具有相对相位的第一金属管、橡胶管及第二金属管的刹车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基座、用于定位所述第一金属管相位的模胎及用于定位所述第二金属管相位的定位块组件,所述模胎固定安装于所述基座的一端,所述定位块组件滑动安装于所述基座的另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胎交叉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金属管相位及结构相契合的第一定位凹槽及第二定位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二金属管相位及结构相契合的第一定位块、第二定位块及第三定位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宗济成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三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