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仿形激光去涂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37461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0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激光去除图层技术领域的一种3D仿形激光去涂层装置,所述框架本体的内腔底部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内腔顶部安装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顶部动力输出轴连接有传动柱,且传动柱的顶部贯穿支架的顶部,所述传动柱的顶部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底部前后左右侧均安装有滚轮,且滚轮与支架的顶部接触,通过本3D仿形激光去涂层装置的设置,可以实现激光头可到达行程范围空间内的任何点,不必拆分零件,精确度非常高,将被加工工件三维数据计算转化成为激光头运行轨迹,将轨迹信息导入设备,使激光头轨迹可与任何形状被加工轮廓完全吻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仿形激光去涂层装置
本技术涉及激光去除图层
,具体为一种3D仿形激光去涂层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车灯造型和内部结构越来越复杂,很多车灯在设计时,为了同时保证车灯造型能达到设计要求和在光学方面达到法规要求,必须设计只有特定区域透光的塑料零件,当前的解决方法有两种:一是将透明和不透明的区域分成不同零件,再进行组装,缺点是结构方面的局限性很大(仅限于结构和形状较为简单的情况),制造工艺复杂,成本较高;二是在透明塑料件上进行丝网印刷,将设定区域用不透明油墨覆盖,缺点是对结构也有较高要求(弯曲弧度过大无法实施丝印工艺),而且丝印工艺中的网板制作过程一般只能由人控制,产生误差的可能性较大,用在车灯上面,这种误差可能会影响到是否能通过法规,丝印容易产生油墨污染,这在车灯这种对外观要求极高的产品上的风险也较大。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3D仿形激光去涂层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D仿形激光去涂层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局部透光零件对零件造型的限制;拼接方式的过高成本和过于复杂的工艺过程;丝印方式的低精确度;丝印方式的外观不良率较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仿形激光去涂层装置,包括框架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本体(1)的内腔底部设置有支架(2),所述支架(2)的内腔顶部安装有旋转电机(3),所述旋转电机(3)的顶部动力输出轴连接有传动柱(4),且传动柱(4)的顶部贯穿支架(2)的顶部,所述传动柱(4)的顶部安装有固定座(5),所述固定座(5)的底部前后左右侧均安装有滚轮(6),且滚轮(6)与支架(2)的顶部接触,所述框架本体(1)的内腔横向设置有横移座(7),所述横移座(7)的内腔左右两侧均镶嵌有限位轴承(8),两组所述限位轴承(8)之间连接有横移丝杠(9),所述横移座(7)的左侧镶嵌有横移电机(10),且横移电机(10)的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仿形激光去涂层装置,包括框架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本体(1)的内腔底部设置有支架(2),所述支架(2)的内腔顶部安装有旋转电机(3),所述旋转电机(3)的顶部动力输出轴连接有传动柱(4),且传动柱(4)的顶部贯穿支架(2)的顶部,所述传动柱(4)的顶部安装有固定座(5),所述固定座(5)的底部前后左右侧均安装有滚轮(6),且滚轮(6)与支架(2)的顶部接触,所述框架本体(1)的内腔横向设置有横移座(7),所述横移座(7)的内腔左右两侧均镶嵌有限位轴承(8),两组所述限位轴承(8)之间连接有横移丝杠(9),所述横移座(7)的左侧镶嵌有横移电机(10),且横移电机(10)的右侧动力输出轴与横移丝杠(9)的左端连接,所述横移座(7)的前侧插接有横移块(11),且横移块(11)的后侧与横移丝杠(9)螺纹连接,所述横移块(11)的底部前侧安装有电动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永成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华中马瑞利汽车照明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