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梭织织机的纡管结构技术。
技术介绍
现有的纡管上对称设有两个探纬槽,探纬槽为深度为3mm左右的盲槽,设计探针在织机静止状态下,弯轴在前死心时的伸进量为1.6mm,但由于操作工调节的熟练程度、布机速度不均、梭芯松动、梭芯与纡管配合的间隙、弯轴牵手与牵手栓间隙等原因,造成筘座在最前方时纬管与探针的距离时大时小,如果末能摆到最前方,就增加了纬管与探针的间隙,造成大纡脚,纬纱浪费;如果距离小于1.6mm,探针可能直接探到槽的底部,造成空管,同时,布面产生百脚、双纬的疵点,还会出现无故换梭和连续换梭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新型结构的梭织织机纡管,消除大纡脚和空管现象,提高布面质量、降低纬纱浪费。本技术包括管体,在管体上设有两个探纬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探纬槽为通槽。本技术将原有底的探纬“盲”槽,改为无底的通孔,能避免探针与纡管的距离变化带来的不良后果。当筘座摆到最前方与探针的距离小于1.6mm时适当增加摆针伸进深度由原设计的1.6mm调整到2~3mm仍能将探针推回就不会产生大纡脚;反之当筘座摆到最前方纬管与探针距离小于1.6mm时,由于槽改为通孔,就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