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链的链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366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拉链的链牙,包括拉头及与布带连结的链牙,其特点是,布带上排列连接结有多个链牙,该链牙的两侧部各形成一过渡面,该过渡面经由拉链上的拉头与另一布带上的链牙的过渡面相互啮合固定,所述链牙两侧部形成的过渡面为圆弧形或棱角形,由于该过渡面通过研磨抛光,消除了冲压中切削痕迹及毛刺,当拉头在链牙的过渡面上滑动时,其接触面较少且光滑无阻滞,拉头可轻易、顺畅地在链牙上滑动;防止与链牙松脱或卡链,当链牙通过拉头与另一链牙啮合后,相邻链牙之间的过渡面保持一定的间隙,提高了链牙的牢固度。(*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拉链,特别是拉链的链牙
技术介绍
现有拉链均包括拉头、固定于布带上的链牙,通过拉头的上下滑动使链牙相互啮合,形成拉链的结合或开启,而链牙与拉头的接触面多为垂直平面,拉头在滑动时由于接触面比较粗糙,拉头较易与链牙松脱,卡链等,影响拉头的滑行效果,当一边链牙与另一边链牙接合时,其链牙的接触面较易相互磨合,使链条绷开,且接触面手感阻滞。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感柔和、拉合滑爽,防止链牙与拉头松脱、使链牙之间保持牢固、结实的一种拉链的链牙。本技术包括拉头及与布带连结的链牙,其特点是,布带上排列连接结有多个链牙,该链牙的两侧部各形成一过渡面,该过渡面经由拉链上的拉头与另一布带上的链牙的过渡面相互啮合固定。上述所述链牙两侧部形成的过渡面为圆弧形或棱角形。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链牙两侧部各形成有一圆弧形或棱角形的过渡面,该过渡面通过研磨抛光,消除了冲压中切削痕迹及毛刺,当拉头在链牙的过渡面上滑动时,其接触面较少且光滑无阻滞,拉头可轻易、顺畅地在链牙上滑动;防止与链牙松脱或卡链,当链牙通过拉头与另一链牙啮合后,相邻链牙之间的过渡面保持一定的间隙,提高了链牙的牢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安装使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另一实施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安装后使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拉链包括有拉头1、数个链牙2、2’、布带4、4’;链牙4、4’分别排列在布带4、4’上并与布带连结,每个链牙2、2’两侧部各形成有一过渡面3、3’,该过渡面3、3’为圆弧形;使用时,布带4上连结有链牙2,其上的过渡面3由拉链上的拉头1与另一布带4’上连结的链牙2’的过渡面3’相互啮合固定,从而实现了拉链的结合或开启。如图3、图4所示,该实施方式同样包括有拉头1、数个链牙2、2’、布带4、4’;链牙4、4’分别排列在布带4、4’上并与布带连结,每个链牙2、2’的两侧部各形成有一过渡面3、3’,该过渡面3、3’为棱角形;其他实施方式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权利要求1,一种拉链的链牙,包括拉头(1)及与布带(4、4’)上连结的链牙(2、2’),其特征在于布带(4、4’)上排列连结有多个链牙(2、2’),该链牙(2、2’)的两侧部各形成一过渡面(3、3’),过渡面(3)经由拉链上的拉头(1)与另一布带上的链牙上的过渡面(3’)相互啮合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链的链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链牙(2、2’)两侧部形成的过渡面(3、3’)为圆弧形或棱角形。专利摘要一种拉链的链牙,包括拉头及与布带连结的链牙,其特点是,布带上排列连接结有多个链牙,该链牙的两侧部各形成一过渡面,该过渡面经由拉链上的拉头与另一布带上的链牙的过渡面相互啮合固定,所述链牙两侧部形成的过渡面为圆弧形或棱角形,由于该过渡面通过研磨抛光,消除了冲压中切削痕迹及毛刺,当拉头在链牙的过渡面上滑动时,其接触面较少且光滑无阻滞,拉头可轻易、顺畅地在链牙上滑动;防止与链牙松脱或卡链,当链牙通过拉头与另一链牙啮合后,相邻链牙之间的过渡面保持一定的间隙,提高了链牙的牢固度。文档编号A44B19/02GK2742810SQ20042007179公开日2005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22日专利技术者许俊杰 申请人:广州市鸿源拉链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拉链的链牙,包括拉头(1)及与布带(4、4’)上连结的链牙(2、2’),其特征在于:布带(4、4’)上排列连结有多个链牙(2、2’),该链牙(2、2’)的两侧部各形成一过渡面(3、3’),过渡面(3)经由拉链上的拉头(1)与另一布带上的链牙上的过渡面(3’)相互啮合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鸿源拉链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