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清理功能的工程施工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3540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0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自清理功能的工程施工混合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包括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左固定板固定安装在底板的左侧,右固定板固定安装在底板的右侧,底板的上方设置有用于进行搅拌的搅拌装置,搅拌装置通过固定杆安装在左固定板与右固定板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物料由第一进料斗投入搅拌罐中,搅拌电机开启,搅拌电机带动搅拌轴旋转,搅拌轴上的横杆和L型搅拌杆对物料进行搅拌,L形混合杆使搅拌罐底部的物料可以被搅拌到,提高了物料的搅拌效果,搅拌电机通过搅拌轴上的连接杆带动刮板沿着搅拌罐的内壁进行清理,避免粘壁。

A kind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ixing device with self-cleaning func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ixing device with self cleaning function, including a bottom plate.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floor is fixed and fixed with a fixed plate. The fixed plate includes a left fixed plate and a right fixed plate. The left fixed plate is fixed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floor, and the right fixed plate is fixe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floor, and above the bottom plate. A stirring device for stirring is installed, and the stirring device is installed between the left fixed plate and the right fixed plate through a fixed rod.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the utility model puts the material into a mixing tank by the first feed hopper, stirring the motor to open, stirring the motor to drive the stirring shaft to rotate, the crossbar on the mixing shaft and the L type stirring rod to stir the material, and the L shaped mixed rod can stir the material at the bottom of the mixing tank to improve the stirring effect of the material. The stirring motor drives the scraper along the inner wall of the stirring tank to clean the wall through the connecting rod on the stirring shaf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自清理功能的工程施工混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施工混合装置,具体是一种具有自清理功能的工程施工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混合,指搀合,合在一起,就是在外力的作用下,各种物料组分互相掺合,其在任何容积里各种组分的微粒均匀分布,它是确保配合物料质量和提高物料效果的重要环节,混合的方法有多种,如机械式混合、气动式混合、冲动式混合等,其中机械式混合较为常见。现有混合装置常有因前道搅拌装置搅拌不充分,导致混合效率不高的问题,且物料微小颗粒直接排到空气中污染环境,不符合现代绿色环保的理念,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一种具有自清理功能的工程施工混合装置,以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自清理功能的工程施工混合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自清理功能的工程施工混合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包括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左固定板固定安装在底板的左侧,右固定板固定安装在底板的右侧,底板的上方设置有用于进行搅拌的搅拌装置,搅拌装置通过固定杆安装在左固定板与右固定板之间,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罐,搅拌罐的顶部设置有与搅拌罐相连通的第一进料斗,搅拌罐的顶部中心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的输出轴与置于搅拌罐内的搅拌轴相连接,搅拌轴上固定安装有用于进行搅拌的横杆,搅拌轴上还设置有多个连接杆,每个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搅拌轴固定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有刮板,刮板与搅拌罐的内壁相接触,搅拌轴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L型搅拌杆,两个所述L型搅拌杆以搅拌轴的中轴线成对称布置,搅拌罐的底部与出料斗的进料口相连通;所述搅拌装置的下方设置有混合装置,混合装置通过固定座安装在底板的上表面,混合装置包括混合罐,混合罐的右侧设置有混合电机,混合电机的输出轴与置于混合罐内的混合轴相连接,混合轴上设置有短臂混合叶片及与短臂混合叶片交错排列的长臂混合叶片,混合罐的顶部与出料斗的出料口相连通,混合罐的底部左侧向下倾斜,混合罐的底部左侧设置有出口;所述左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二进料斗,第二进料斗的底部与进料管的进料口相连通,进料管的出料口与混合罐的顶部相连通;所述固定杆上安装有送风装置,送风装置的进风口通过第一管道与搅拌罐的上部相连通,送风装置的出风口通过第二管道与搅拌罐的下部相连通。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板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减震装置,每个所述减震装置包括支撑座,支撑座固定安装在底板的下表面,支撑座的底部螺纹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块,支撑块的底部安装有减震垫。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杆有两个。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料斗上设置有用于对出料斗进行封闭的封口闸板。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刮板的厚度在顺沿刮板的转动方向逐渐变薄。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料管内设置有螺旋输送叶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将物料由第一进料斗投入搅拌罐中,搅拌电机开启,搅拌电机带动搅拌轴旋转,搅拌轴上的横杆和L型搅拌杆对物料进行搅拌,L形混合杆使搅拌罐底部的物料可以被搅拌到,提高了物料的搅拌效果,搅拌电机通过搅拌轴上的连接杆带动刮板沿着搅拌罐的内壁进行自清理,避免粘壁,物料在搅拌罐中搅拌时,不可避免的会有上升的微小颗粒从第一进料斗中排出,污染环境,此时开启送风装置,上升的微小颗粒会通过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回到搅拌罐底部,避免环境污染,搅拌后的物料通过出料斗进入混合灌中,配料由第二进料斗进入混合灌中,开启混合电机,混合电机通过混合轴带动短臂混合叶片和长臂混合叶片旋转进行物料和配料的混合,交错排列的短臂混合叶片和长臂混合叶片使混合更加均匀,同时提高了混合质量,混合后的物料最后由出口中流出。附图说明图1为具有自清理功能的工程施工混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具有自清理功能的工程施工混合装置中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具有自清理功能的工程施工混合装置中刮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减震装置、3-混合装置、4-混合轴、5-混合罐、6-出口、7-短臂混合叶片、8-长臂混合叶片、9-混合电机、10-固定板、1001-右固定板、1002-左固定板、11-固定座、12-出料斗、13-第二进料斗、14-进料管、15-L型搅拌杆、16-搅拌装置、17-横杆、18-连接杆、19-刮板、20-固定杆、21-搅拌罐、22-第一进料斗、23-搅拌电机、24-搅拌轴、25-送风装置、26-第一管道、27-第二管道、28-支撑座、29-支撑杆、30-支撑块、31-减震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具有自清理功能的工程施工混合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板10,固定板10包括左固定板1002和右固定板1001,左固定板1002固定安装在底板1的左侧,右固定板1001固定安装在底板1的右侧,底板1的上方设置有用于进行搅拌的搅拌装置16,搅拌装置16通过固定杆20安装在左固定板1002与右固定板1001之间,搅拌装置16包括搅拌罐21,搅拌罐21的顶部设置有与搅拌罐21相连通的第一进料斗22,搅拌罐21的顶部中心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搅拌电机23,搅拌电机23的输出轴与置于搅拌罐21内的搅拌轴24相连接,搅拌轴24上固定安装有用于进行搅拌的横杆17,搅拌轴24上还设置有多个连接杆18,每个所述连接杆18的一端与搅拌轴24固定连接,连接杆18的另一端连接有刮板19,刮板19与搅拌罐21的内壁相接触,搅拌电机23通过搅拌轴24上的连接杆18带动刮板19沿着搅拌罐21的内壁进行自清理,避免粘壁,搅拌轴2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L型搅拌杆15,两个所述L型搅拌杆15以搅拌轴24的中轴线成对称布置,搅拌罐21的底部与出料斗12的进料口相连通,将物料由第一进料斗22投入搅拌罐21中,搅拌电机23开启,搅拌电机23带动搅拌轴24旋转,搅拌轴24上的横杆17和L型搅拌杆15对物料进行搅拌,L形混合杆15使搅拌罐21底部的物料可以被搅拌到,提高了物料的搅拌效果;所述搅拌装置16的下方设置有混合装置3,混合装置3通过固定座11安装在底板1的上表面,混合装置3包括混合罐5,混合罐5的右侧设置有混合电机9,混合电机9的输出轴与置于混合罐5内的混合轴4相连接,混合轴4上设置有短臂混合叶片7及与短臂混合叶片7交错排列的长臂混合叶片8,混合罐5的顶部与出料斗12的出料口相连通,混合罐5的底部左侧向下倾斜,混合罐5的底部左侧设置有出口6,搅拌后的物料通过出料斗12进入混合灌5中,所述左固定板1002上设置有第二进料斗13,第二进料斗13的底部与进料管14的进料口相连通,进料管14的出料口与混合罐5的顶部相连通,配料由第二进料斗13进入混合灌5中,开启混合电机9,混合电机9通过混合轴4带动短臂混合叶片7和长臂混合叶片8旋转进行物料和配料的混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自清理功能的工程施工混合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板(10),固定板(10)包括左固定板(1002)和右固定板(1001),左固定板(1002)固定安装在底板(1)的左侧,右固定板(1001)固定安装在底板(1)的右侧,底板(1)的上方设置有用于进行搅拌的搅拌装置(16),搅拌装置(16)通过固定杆(20)安装在左固定板(1002)与右固定板(1001)之间,搅拌装置(16)包括搅拌罐(21),搅拌罐(21)的顶部设置有与搅拌罐(21)相连通的第一进料斗(22),搅拌罐(21)的顶部中心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搅拌电机(23),搅拌电机(23)的输出轴与置于搅拌罐(21)内的搅拌轴(24)相连接,搅拌轴(24)上固定安装有用于进行搅拌的横杆(17),搅拌轴(24)上还设置有多个连接杆(18),每个所述连接杆(18)的一端与搅拌轴(24)固定连接,连接杆(18)的另一端连接有刮板(19),刮板(19)与搅拌罐(21)的内壁相接触,搅拌轴(2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L型搅拌杆(15),两个所述L型搅拌杆(15)以搅拌轴(24)的中轴线成对称布置,搅拌罐(21)的底部与出料斗(12)的进料口相连通;所述搅拌装置(16)的下方设置有混合装置(3),混合装置(3)通过固定座(11)安装在底板(1)的上表面,混合装置(3)包括混合罐(5),混合罐(5)的右侧设置有混合电机(9),混合电机(9)的输出轴与置于混合罐(5)内的混合轴(4)相连接,混合轴(4)上设置有短臂混合叶片(7)及与短臂混合叶片(7)交错排列的长臂混合叶片(8),混合罐(5)的顶部与出料斗(12)的出料口相连通,混合罐(5)的底部左侧向下倾斜,混合罐(5)的底部左侧设置有出口(6);所述左固定板(1002)上设置有第二进料斗(13),第二进料斗(13)的底部与进料管(14)的进料口相连通,进料管(14)的出料口与混合罐(5)的顶部相连通;所述固定杆(20)上安装有送风装置(25),送风装置(25)的进风口通过第一管道(26)与搅拌罐(21)的上部相连通,送风装置(25)的出风口通过第二管道(27)与搅拌罐(21)的下部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自清理功能的工程施工混合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板(10),固定板(10)包括左固定板(1002)和右固定板(1001),左固定板(1002)固定安装在底板(1)的左侧,右固定板(1001)固定安装在底板(1)的右侧,底板(1)的上方设置有用于进行搅拌的搅拌装置(16),搅拌装置(16)通过固定杆(20)安装在左固定板(1002)与右固定板(1001)之间,搅拌装置(16)包括搅拌罐(21),搅拌罐(21)的顶部设置有与搅拌罐(21)相连通的第一进料斗(22),搅拌罐(21)的顶部中心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搅拌电机(23),搅拌电机(23)的输出轴与置于搅拌罐(21)内的搅拌轴(24)相连接,搅拌轴(24)上固定安装有用于进行搅拌的横杆(17),搅拌轴(24)上还设置有多个连接杆(18),每个所述连接杆(18)的一端与搅拌轴(24)固定连接,连接杆(18)的另一端连接有刮板(19),刮板(19)与搅拌罐(21)的内壁相接触,搅拌轴(2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L型搅拌杆(15),两个所述L型搅拌杆(15)以搅拌轴(24)的中轴线成对称布置,搅拌罐(21)的底部与出料斗(12)的进料口相连通;所述搅拌装置(16)的下方设置有混合装置(3),混合装置(3)通过固定座(11)安装在底板(1)的上表面,混合装置(3)包括混合罐(5),混合罐(5)的右侧设置有混合电机(9),混合电机(9)的输出轴与置于混合罐(5)内的混合轴(4)相连接,混合轴(4)上设置有短臂混合叶片(7)及与短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启霞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海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