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动感单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3451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0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动感单车,包括前撑架、安装于前撑架上的后撑架、安装于前撑架上的脚踏板、安装于前撑架上的把手,还包括安装于后撑架上用于锻炼腹肌的腹肌架、将腹肌架固定于后撑架上的锁止件,所述腹肌架包括与后撑架滑动连接的基座、安装于基座上的单车座、安装于基座上的支撑杆、套接于支撑杆两端的橡胶套、将支撑杆固定于基座上的固定螺栓,所述单车座固定连接于基座上,所述支撑杆与单车座间隔设置且单车座与支撑杆的中心线平行设置,解决动感单车不能锻炼锻炼者腹部力量的问题。

A multifunction and dynamic single ca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ulti-function and moving single car, which includes a front bracing frame, a rear bracing frame installed on the front support frame, a foot pedal mounted on the front support frame and a handle mounted on the front support frame, and also includes a abdominal muscle frame used for exercising abdominal muscles on the rear support frame and a lock stop fixed on the rear support frame on the abdomen frame. The muscle frame consists of a slide connecting base with a rear support frame, a single car seat mounted on the base, a support rod mounted on the base, a rubber sleeve connected to both ends of the supporting rod, and a fixed bolt attached to the base of the base. The single car seat is fixedly connected to the base seat. The support rod is spaced apart from the single seat and the single car seat is arranged. The central line of the supporting rod is set parallel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abdominal strength of the exercisable bicycle which can not exercise the exercis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动感单车
本技术涉及健身器材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多功能动感单车。
技术介绍
动感单车基本与普通单车相似,它包括车把、车座、踏板板和飞轮几个部分,车身稳固地联结为一个整体。与普通单车不同的是,它的结构可以做很大的调整,使锻炼的人感觉更舒适。公告号为CN203494105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动感单车,其技术要点是:该动感单车包括位于支架系统上的负重装置和位于把手上的液压调节装置,所述液压控制装置与负重装置连接。该方案的单车,使用者可以通过液压控制装置自由的调节单车的负荷。但是上述方案的动感单车功能比较单一,只能锻炼锻炼者的下肢力量,并不能锻炼锻炼者的腹部力量,因此需要提出一个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动感单车,通过在动感单车上添加腹肌架,来解决动感单车不能锻炼锻炼者腹部力量的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多功能动感单车,包括前撑架、安装于前撑架上的后撑架、安装于前撑架上的脚踏板、安装于前撑架上的把手,还包括安装于后撑架上用于锻炼腹肌的腹肌架、将腹肌架固定于后撑架上的锁止件,所述腹肌架包括与后撑架滑动连接的基座、安装于基座上的单车座、安装于基座上的支撑杆、套接于支撑杆两端的橡胶套、将支撑杆固定于基座上的固定螺栓,所述单车座固定连接于基座上,所述支撑杆与单车座间隔设置且单车座与支撑杆的中心线平行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锻炼者需要锻炼腹部时,可以将支撑杆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到基座上,然后锻炼者将膝盖移位于支撑杆与单车座之间的间隙内,使其着力于支撑杆上,最后操作者双手握住把手并通过腹部力量使膝盖带动腹肌架在后撑架上滑动,达到锻炼腹肌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撑架与后撑架之间设有用于调节前撑架与后撑架夹角大小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开设于前撑架临近后撑架一端的转动孔、与转动孔转动连接的调节螺栓、安装于后撑架临近前撑架一侧的调节板、均布于调节板上的调节孔、插设于调节孔内的调节柱、开设于前撑架上与调节柱插接配合的插孔,所述调节螺栓贯穿后撑架,所述调节柱一端穿过调节孔位于插孔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动感单车的高度使锻炼者不适时,锻炼者可以通过调节柱将插孔与不同的调节孔固定来调节动感单车的高度,使动感单车可以适合不同身高的锻炼者锻炼。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后撑架底部设有支脚,所述支脚与后撑架滑动连接,所述支脚临近后撑架的一端滑动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后撑架临近支脚的一端开设有与固定柱插接配合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设有多个。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动感单车的坡度使锻炼者感到不适时,锻炼者可以通过将固定柱插接到不同的固定孔内来调节动感单车的倾斜度,使动感单车可以满足不同使用者对动感单车倾斜度不同的要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止件包括固定于基座上与后撑架滑动连接的锁止套、安装于锁止套上的锁止杆、开设于后撑架上与锁止杆插接配合的锁止孔,所述锁止孔贯穿后撑架,所述锁止杆一端穿过锁止套与锁止孔位于后撑架外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锻炼者不需要锻炼腹部,只需要锻炼腿部力量时,可以通过锁止杆插接到锁止孔内将基座固定于后撑架上,进而达到固定单车座的目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止杆穿过后撑架的一端设有锁止板,所述锁止板与锁止杆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避免锁止杆从锁止孔内滑出,使锁止杆和锁止孔的固定更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杆外侧设有橡胶套,所述橡胶套由柔性材料制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锻炼者的双膝跪到支撑杆上时更舒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撑架底部设有调平组件,所述调平组件包括底板、转动连接于底板一端的调平螺栓,所述调平螺栓远离底板的一端穿过前撑架并与前撑架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动感单车立于地面上会左右摇晃时,可以旋转调平螺栓对动感单车进行调整,避免锻炼者在锻炼时因单车左右摇晃而受伤。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平螺栓外侧套有施力套,所述施力套由PPR塑料制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锻炼者在转动调平螺栓时更省力便捷。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动感单车不仅可以进行腿部力量的锻炼,还可以进行腹部力量的锻炼;2.动感单车调节方便,操作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调节组件与调平组件结构爆炸图;图3为本实施例中腹肌架与锁止件的结构爆炸图。图中:1、前撑架;11、把手;12、脚踏板;2、后撑架;21、支脚;22、固定柱;23、固定孔;24、单车座;3、调节组件;31、转动孔;32、调节螺栓;33、调节板;34、调节孔;35、调节柱;36、插孔;4、调平组件;41、底板;42、调平螺栓;43、施力套;5、腹肌架;51、基座;52、支撑杆;53、橡胶套;54、固定螺栓;6、锁止件;61、锁止套;62、锁止孔;63、锁止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一种多功能动感单车,如图1所示,包括前撑架1、安装于前撑架1上的后撑架2、安装于前撑架1上的把手11、安装于前撑架1上的脚踏板12、安装于后撑架2上的单车座24、安装于后撑架2上用于锻炼腹肌的腹肌架5、将腹肌架5固定于后撑架2上的锁止件6。如图2所示,前撑架1一端与地面抵触,另一端与后撑架2通过调节组件3连接,调节组件3用于调节前撑架1与后撑架2之间的夹角大小;调节组件3包括开设于前撑架1上的转动孔31,转动孔31贯穿前撑架1;在转动孔31内转动连接有调节螺栓32,调节螺栓32一端穿过后撑架2和转动孔31位于后撑架2外侧;在后撑架2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块调节板33,每块调节板33都呈半圆形设置;在调节板33周向均布有调节孔34,在前撑架1上开设有与调节孔34相同直径的插孔36,在调节孔34与插孔36内滑动连接一根调节柱35,调节柱35一端贯穿调节孔34与插孔36;当需要调节前撑架1与后撑架2的角度时。可以拔出调节柱35,然后抬起后撑架2转动前撑架1至合适角度,最后再将调节柱35插回调节孔34与插孔36内固定前撑架1与后撑架2,方便快捷。如图2所示,在前撑架1底部设有调平组件4,调平组件4包括与前撑架1转动连接的底板41,在前撑架1外侧设有一根调平螺栓42,调平螺栓42远离底板41的一端穿过前撑架1并与前撑架1螺纹连接;在调平螺栓42外侧套接有便于锻炼者转动调平螺栓42的施力套43,其中施力套43由PPR塑料制成。如图3所示,在后撑架2底部设有支脚21,支脚21与后撑架2滑动连接;在后撑架2上滑动连接一根固定柱22,在支脚21与后撑架2滑动连接的一端等距开设有多组固定孔23,固定柱22一端穿过后撑架2并贯穿固定孔23位于后撑架2外侧。如图3所示,腹肌架5包括与后撑架2滑动连接的基座51,在基座51上固定连接有单车座24;在基座51远离单车座24的一端通过固定螺栓54固定连接有支撑杆52,支撑杆52与单车座24的中心线平行设置;在支撑杆52两端套接有橡胶套53,橡胶套53由柔性材料制成。如图3所示,锁止件6包括固定连接于基座51临近后撑架2一端的锁止套61,锁止套61与后撑架2滑动配;在后撑架2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动感单车,包括前撑架(1)、安装于前撑架(1)上的后撑架(2)、安装于前撑架(1)上的脚踏板(12)、安装于前撑架(1)上的把手(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后撑架(2)上用于锻炼腹肌的腹肌架(5)、将腹肌架(5)固定于后撑架(2)上的锁止件(6),所述腹肌架(5)包括与后撑架(2)滑动连接的基座(51)、安装于基座(51)上的单车座(24)、安装于基座(51)上的支撑杆(52)、套接于支撑杆(52)两端的橡胶套(53)、将支撑杆(52)固定于基座(51)上的固定螺栓(54),所述单车座(24)固定连接于基座(51)上,所述支撑杆(52)与单车座(24)间隔设置且单车座(24)与支撑杆(52)的中心线平行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动感单车,包括前撑架(1)、安装于前撑架(1)上的后撑架(2)、安装于前撑架(1)上的脚踏板(12)、安装于前撑架(1)上的把手(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后撑架(2)上用于锻炼腹肌的腹肌架(5)、将腹肌架(5)固定于后撑架(2)上的锁止件(6),所述腹肌架(5)包括与后撑架(2)滑动连接的基座(51)、安装于基座(51)上的单车座(24)、安装于基座(51)上的支撑杆(52)、套接于支撑杆(52)两端的橡胶套(53)、将支撑杆(52)固定于基座(51)上的固定螺栓(54),所述单车座(24)固定连接于基座(51)上,所述支撑杆(52)与单车座(24)间隔设置且单车座(24)与支撑杆(52)的中心线平行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动感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撑架(1)与后撑架(2)之间设有用于调节前撑架(1)与后撑架(2)夹角大小的调节组件(3),所述调节组件(3)包括开设于前撑架(1)临近后撑架(2)一端的转动孔(31)、与转动孔(31)转动连接的调节螺栓(32)、安装于后撑架(2)临近前撑架(1)一侧的调节板(33)、均布于调节板(33)上的调节孔(34)、插设于调节孔(34)内的调节柱(35)、开设于前撑架(1)上与调节柱(35)插接配合的插孔(36),所述调节螺栓(32)贯穿后撑架(2),所述调节柱(35)一端穿过调节孔(34)位于插孔(36)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动感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撑架(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志怀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银洲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