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式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28032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5 1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盘式电机,包括第一端盖、第二端盖、定子组件、两件转子组件、转轴、前轴承和后轴承;定子组件包括定子机壳、N个定子绕组部件、定子第一端板、定子第二端板和定子内圈;定子第一端板和定子第二端板前后固定在定子机壳的内腔内,N个定子绕组部件均匀排成一圈地位于定子第一端板和定子第二端板之间;前轴承和后轴承分别位于定子内圈的前轴承室和后轴承室内;转轴的中轴部设置在前轴承的内孔和后轴承的内孔内;两件转子组件镜像地分别固定在转轴的前轴部和后轴部上;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分别固定在定子机壳的两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盘式电机具有各种损耗小、散热效果好、温升低、效率高、功率密度大和材料利用率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盘式电机
本技术涉及盘式电机,特别是涉及盘式电机的定子组件和/或转子组件,尤其涉及以电枢绕组为特征和和/或以磁性材料为特征的定子组件和/或转子组件。
技术介绍
盘式电机是1821年由法拉第技术,100多年来,由于材料和工艺水平的限制,始终未能得到进一步发展。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盘式电机重新受到重视,被应用在计算机硬盘和微型磁带录音机等产品上。盘式电机与传统径向磁路电机相比较具有轴向尺寸短、运动部件少和电机效率高等优点,特别适合于电机轴向安装尺寸有严格限制的场合。传统永磁电机采用径向磁极结构,它将绕组按一定的规律嵌放在铁芯叠片中,但这种电机轴向尺寸长,不适合在薄型的空间内安装。为此,以压缩轴向尺寸为目标,改变传统电机径向磁路为轴向磁路结构的盘式电机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随着盘式电机技术的一步步发展,人们发现,盘式电机的利用率一直做得不是很理想。现有技术盘式电机包括至少一套转子组件和电机轴;每套转子组件又都包括圆盘形的转子框架和偶数块永磁体;所述转子框架上均匀间隔地设有与所述永磁体适配的、同等数量的通孔,以及其上设有中央通孔;借助所述中央通孔,所述转子框架轴向固定在所述电机轴上;各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盘式电机,包括设有第九中心通孔(11)的第一端盖(10)、设有第八中心通孔(41)的第二端盖(40)、定子组件(20)、转子组件(30)、转轴(50)、前轴承(68)和后轴承(69);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组件(30)有两件;所述定子组件(20)包括中空的定子机壳(21)、N个定子绕组部件(22)、设有第一中心通孔(231)的定子第一端板(23)、设有第二中心通孔(241)的定子第二端板(24)和中空的定子内圈(25);每一个定子绕组部件(22)又都包括由软磁材料形成的粉末压铸而成的定子铁芯(221)和定子绕组(222),所述定子铁芯(221)形状为工字型结构,包括两头扇形的第一挡板(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盘式电机,包括设有第九中心通孔(11)的第一端盖(10)、设有第八中心通孔(41)的第二端盖(40)、定子组件(20)、转子组件(30)、转轴(50)、前轴承(68)和后轴承(69);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组件(30)有两件;所述定子组件(20)包括中空的定子机壳(21)、N个定子绕组部件(22)、设有第一中心通孔(231)的定子第一端板(23)、设有第二中心通孔(241)的定子第二端板(24)和中空的定子内圈(25);每一个定子绕组部件(22)又都包括由软磁材料形成的粉末压铸而成的定子铁芯(221)和定子绕组(222),所述定子铁芯(221)形状为工字型结构,包括两头扇形的第一挡板(2211)和第二挡板(2212),以及中间的芯轴(2213),所述芯轴(2213)将所述第一挡板(2211)和第二挡板(2212)联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挡板(2211)、芯轴(2213)和第二挡板(2212)形成一圈开放式的容腔(2214),所述定子绕组(222)绝缘地缠绕在所述芯轴(2213)上并位于所述容腔(2214)内;所述定子第一端板(23)上均匀地设有一圈N个与所述第一挡板(2211)相适配的第一通孔(232),所述定子第二端板(24)上均匀地设有一圈N个与所述第二挡板(2212)相适配的第二通孔(242);所述定子内圈(25)的内腔依次设有相互连通的前轴承室(251)、第三中心通孔(252)和后轴承室(253);所述定子第一端板(23)和定子第二端板(24)前后固定在所述定子机壳(21)的内腔内,N个定子绕组部件(22)均匀排成一圈地位于所述定子第一端板(23)和定子第二端板(24)之间,并且每一个定子绕组部件(22)的第一挡板(2211)和第二挡板(2212)分别卡在对应的所述定子第一端板(23)之第一通孔(232)和定子第二端板(24)之第二通孔(242)内,N个定子绕组部件(22)的外端部与所述定子机壳(21)的内腔都有径向空隙(29),所述定子内圈(25)固定在所述定子第一端板(23)和定子第二端板(24)之间,并且所述定子内圈(25)的前轴承室(251)与所述定子第一端板(23)的第一中心通孔(231)相连通,所述定子内圈(25)的后轴承室(253)与所述定子第二端板(24)的第二中心通孔(241)相连通;其中N≥3m,m为正整数;所述前轴承(68)和后轴承(69)分别位于所述定子内圈(25)的前轴承室(251)和后轴承室(253)内;所述转轴(50)为台阶轴,依次包括前轴部(51)、中轴部(52)和后轴部(53),所述中轴部(52)的外径比所述前轴部(51)和后轴部(53)的外径都大,所述转轴(50)的中轴部(52)设置在所述前轴承(68)的内孔和后轴承(69)的内孔内;两件所述转子组件(30)镜像地分别固定在所述转轴(50)的前轴部(51)和后轴部(53)上,并且两件所述转子组件(30)分别平行地靠近所述定子绕组部件(22)的第一挡板(2211)和第二挡板(2212)而与之形成各自的轴向气隙(98);所述第一端盖(10)和第二端盖(40)分别固定在所述定子机壳(21)的两端,将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爱军余创朱明中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乐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