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高储能新型电池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2688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5 1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储能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高储能新型电池模,包括:减震板、箱体、把手、上盖、模组本体和减震侧板;所述电池设置在模组本体的内部,且电池与模组本体通过胶合方式相连接;所述减震板位于箱体的内部前后两侧,且减震板与箱体通过过盈配合相连接;所述模组本体位于箱体的内部,且模组本体与箱体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所述上盖位于箱体的上侧外部,且上盖与箱体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所述把手设置在凹槽的内部,且把手与上盖通过转轴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结构上的改进,并结合现有技术,具有安全可靠、结构精良、携带方便等优点,从而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使之更加具有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高储能新型电池模
本技术涉及储能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高储能新型电池模。
技术介绍
电池模组用于储存电能,在必要时将化学能转换成电能,是由多个电池组相互连接组合而成的组合,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如果所述热量不能够有效散去,将影响电池模组的寿命、使用稳定性以及安全性,但目前使用的电池模组在使用过程存在安全隐患、携带不方便等的问题,而且由于散热结构导致电池模组的结构复杂、组装困难。通过观察发现,现有的便携式高储能新型电池模
存在安全隐患、结构单一、携带困难等的问题,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于是,如何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结构精良、携带方便的便携式高储能新型电池模,成为了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高储能新型电池模,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安全隐患、结构单一、携带困难的问题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方案所达成:一种便携式高储能新型电池模,包括:接线端、连接片、电池、减震板、箱体、把手、凹槽、上盖、模组本体、极柱、减震侧板和凹部;所述电池设置在模组本体的内部,且电池与模组本体通过胶合方式相连接;所述极柱位于电池的上端,且极柱与电池为一体式结构设置;所述连接片设置在极柱的上端,且连接片与极柱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减震板位于箱体的内部前后两侧,且减震板与箱体通过过盈配合相连接;所述减震侧板设置在箱体的内部左右两侧,且减震侧板与箱体通过过盈配合相连接;所述模组本体位于箱体的内部,且模组本体与箱体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所述凹部设置在箱体的左右两侧,且凹部与箱体为一体式结构设置;所述上盖位于箱体的上侧外部,且上盖与箱体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所述接线端设置在上盖的上端左侧,且接线端与上盖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凹槽位于上盖的内部上侧,且上盖与凹槽为一体式结构设置;所述把手设置在凹槽的内部,且把手与上盖通过转轴相连接。优选的,所述把手俯视呈U形状结构,且把手为实心体结构设置有一组。优选的,所述凹槽俯视呈圆角矩形状结构,且凹槽左侧设置有一组转轴。优选的,所述模组本体轴侧呈长方体状结构,且模组本体内部有呈阵列状排列的电池。优选的,所述减震板主视呈矩形状结构,且减震板呈对称状结构设置有两组。优选的,所述箱体轴侧呈矩形抽壳状结构,且箱体外端上侧设置有安装槽。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通过把手俯视呈U形状结构,且把手为实心体结构设置有一组,把手存放在凹槽内,在使用时可通过转轴进行转动,把手的设置方便了本装置的携带,凹槽的设置有利于把手非使用状态的存放,节省了存放空间。2、本技术通过模组本体轴侧呈长方体状结构,且模组本体内部有呈阵列状排列的电池,电池通过胶合形成一个整体,通过上端的极柱由连接片进行连接,能够存储多组电池,具有高储能的优点。3、本技术通过减震板主视呈矩形状结构,且减震板呈对称状结构设置有两组,减震板外侧设置有矩形槽,有利于充电、放电状态的散热,由于电池模组属于易燃易爆品,减震板通过和减震侧板的配合工作,能够在电池模组受到碰撞时进行缓冲减震,增强电池模组工作的可靠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不安全隐患。4、本技术通过结构上的改进,具有安全可靠、结构精良、携带方便等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把手使用状态轴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接线端1、连接片2、电池3、减震板4、箱体5、把手6、凹槽7、上盖8、模组本体9、极柱10、减震侧板11、凹部1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高储能新型电池模,包括:接线端1、连接片2、电池3、减震板4、箱体5、把手6、凹槽7、上盖8、模组本体9、极柱10、减震侧板11和凹部12;电池3设置在模组本体9的内部,且电池3与模组本体9通过胶合方式相连接;极柱10位于电池3的上端,且极柱10与电池3为一体式结构设置;连接片2设置在极柱10的上端,且连接片2与极柱10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减震板4位于箱体5的内部前后两侧,且减震板4与箱体5通过过盈配合相连接;减震侧板11设置在箱体5的内部左右两侧,且减震侧板11与箱体5通过过盈配合相连接;模组本体9位于箱体5的内部,且模组本体9与箱体5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凹部12设置在箱体5的左右两侧,且凹部12与箱体5为一体式结构设置;上盖8位于箱体5的上侧外部,且上盖8与箱体5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接线端1设置在上盖8的上端左侧,且接线端1与上盖8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凹槽7位于上盖8的内部上侧,且上盖8与凹槽7为一体式结构设置;把手6设置在凹槽7的内部,且把手6与上盖8通过转轴相连接。具体的,把手6俯视呈U形状结构,且把手6为实心体结构设置有一组,把手1存放在凹槽7内,在使用时可通过转轴进行转动,把手6的设置方便了本装置的携带,凹槽7的设置有利于把手6非使用状态的存放,节省了存放空间。具体的,凹槽7俯视呈圆角矩形状结构,且凹槽7左侧设置有一组转轴,通过转轴能够转动把手6,凹槽7用于存放把手6,能够节省本装置的存放空间。具体的,模组本体9轴侧呈长方体状结构,且模组本体9内部有呈阵列状排列的电池3,电池3通过胶合形成一个整体,通过上端的极柱10由连接片2进行连接,能够存储多组电池,具有高储能的优点。具体的,减震板4主视呈矩形状结构,且减震板4呈对称状结构设置有两组,减震板4外侧设置有矩形槽,有利于充电、放电状态的散热,由于电池模组属于易燃易爆品,减震板4通过和减震侧板11的配合工作,能够在电池模组受到碰撞时进行缓冲减震,增强电池模组工作的可靠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安全隐患。具体的,箱体5轴侧呈矩形抽壳状结构,且箱体5外端上侧设置有安装槽,箱体5和上盖8相配合能够对模组本体9进行密封,且箱体5内壁上设置有两组减震板4和两组减震侧板11。具体使用方法与作用:使用该装置时,通过接线端1连接外接线路进行充、放电操作,转动凹槽内的把手6,手持把手6能够对本装置进行搬运,使得电池模组具有便携的优点,减震板4和减震侧板11用于缓冲来自外界对模组本体9的碰撞冲击,使得本装置使用时安全可靠。综上所述:该一种便携式高储能新型电池模,通过把手俯视呈U形状结构,且把手为实心体结构设置有一组,把手存放在凹槽内,在使用时可通过转轴进行转动,把手的设置方便了本装置的携带,凹槽的设置有利于把手非使用状态的存放,节省了存放空间;通过模组本体轴侧呈长方体状结构,且模组本体内部有呈阵列状排列的电池,电池通过胶合形成一个整体,通过上端的的极柱由连接片进行连接,能够存储多组电池,具有高储能的优点;通过减震板主视呈矩形状结构,且减震板呈对称状结构设置有两组,减震板外侧设置有矩形槽,有利于充电、放电状态的散热,由于电池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高储能新型电池模,包括:接线端(1)、连接片(2)、电池(3)、减震板(4)、箱体(5)、把手(6)、凹槽(7)、上盖(8)、模组本体(9)、极柱(10)、减震侧板(11)和凹部(1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3)设置在模组本体(9)的内部,且电池(3)与模组本体(9)通过胶合方式相连接;所述极柱(10)位于电池(3)的上端,且极柱(10)与电池(3)为一体式结构设置;所述连接片(2)设置在极柱(10)的上端,且连接片(2)与极柱(10)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减震板(4)位于箱体(5)的内部前后两侧,且减震板(4)与箱体(5)通过过盈配合相连接;所述减震侧板(11)设置在箱体(5)的内部左右两侧,且减震侧板(11)与箱体(5)通过过盈配合相连接;所述模组本体(9)位于箱体(5)的内部,且模组本体(9)与箱体(5)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所述凹部(12)设置在箱体(5)的左右两侧,且凹部(12)与箱体(5)为一体式结构设置;所述上盖(8)位于箱体(5)的上侧外部,且上盖(8)与箱体(5)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所述接线端(1)设置在上盖(8)的上端左侧,且接线端(1)与上盖(8)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凹槽(7)位于上盖(8)的内部上侧,且上盖(8)与凹槽(7)为一体式结构设置;所述把手(6)设置在凹槽(7)的内部,且把手(6)与上盖(8)通过转轴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高储能新型电池模,包括:接线端(1)、连接片(2)、电池(3)、减震板(4)、箱体(5)、把手(6)、凹槽(7)、上盖(8)、模组本体(9)、极柱(10)、减震侧板(11)和凹部(1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3)设置在模组本体(9)的内部,且电池(3)与模组本体(9)通过胶合方式相连接;所述极柱(10)位于电池(3)的上端,且极柱(10)与电池(3)为一体式结构设置;所述连接片(2)设置在极柱(10)的上端,且连接片(2)与极柱(10)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减震板(4)位于箱体(5)的内部前后两侧,且减震板(4)与箱体(5)通过过盈配合相连接;所述减震侧板(11)设置在箱体(5)的内部左右两侧,且减震侧板(11)与箱体(5)通过过盈配合相连接;所述模组本体(9)位于箱体(5)的内部,且模组本体(9)与箱体(5)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所述凹部(12)设置在箱体(5)的左右两侧,且凹部(12)与箱体(5)为一体式结构设置;所述上盖(8)位于箱体(5)的上侧外部,且上盖(8)与箱体(5)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伟
申请(专利权)人:国能国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