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现代化的高承压式触摸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2548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5 1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现代化的高承压式触摸面板,包括安装框架、触摸面板本体和固定支板,所述安装框架的上端内设有安装槽,所述触摸面板本体位于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的两侧均设有延伸道,延伸道与安装槽连通,且延伸道的上端内设有橡胶密封条,所述触摸面板本体的下端与传动长板的上端贴合连接,传动长板的下端中部设有凹口,所述凹口的顶面固定连接延伸块的一端,延伸块的另一端通过第一铰接座与导向杆的上端连接,所述导向杆的上端位于安装槽内,设置的传动长板与导向杆,形成杠杆原理,当触摸面板本体受到两侧的挤压力或冲击力时,触摸面板本体会向一侧内移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挤压力或冲击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现代化的高承压式触摸面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触摸面板相关
,具体为一种现代化的高承压式触摸面板。
技术介绍
触控面板是通过在触摸面板上进行触摸从而产生传导信号的传感器,由于触控面板的厚度较为轻薄,占用空间小,具有人机界面交互功能而被应用与许多电子产品中。现有技术中,汽车上多媒体系统的触控面板传感器根据触感形式主要分为电阻式触控面板传感器和电容式触控面板传感器,现有汽车行驶过程中会经常性的震动,并且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掉落磕碰等情况,当触控面板受到强烈的冲击时,触控面板会被打碎,而使得整个触控面板失效,如果能设计一种高承压式的触控面板就能良好的解决此类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现代化的高承压式触摸面板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现代化的高承压式触摸面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现代化的高承压式触摸面板,包括安装框架、触摸面板本体和固定支板,所述安装框架的上端内设有安装槽,所述触摸面板本体位于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的两侧均设有延伸道,延伸道与安装槽连通,且延伸道的上端内设有橡胶密封条,所述触摸面板本体的下端与传动长板的上端贴合连接,传动长板的下端中部设有凹口,所述凹口的顶面固定连接延伸块的一端,延伸块的另一端通过第一铰接座与导向杆的上端连接,所述导向杆的上端位于安装槽内,导向杆的下端贯穿安装槽底面中部的通孔并延伸至承压盒的内腔,所述承压盒为中空结构,承压盒的上端固定连接安装框架的下端中部,所述导向杆下端的两侧均通过第二铰接座连接承力杆的一端,承力杆的另一端贯穿固定帽中部的圆孔并延伸至环形通道内,且承力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三铰接座连接活动圆盘的一端中部,所述环形通道位于延伸圆管内,延伸圆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承压盒内腔的侧壁。优选的,所述橡胶密封条的一端与延伸道的内侧固定连接,橡胶密封条的另一端与触摸面板本体的上端外侧贴合连接,所述橡胶密封条的数量为两个。优选的,所述活动圆盘的另一端通过抗拉弹簧连接承压盒内腔的侧壁,所述固定帽通过内外螺纹配合套接在延伸圆管另一端的外侧。优选的,所述承压盒的下端固定连接加强支柱的上端中部,所述加强支柱上端的两侧均设有T形滑槽,T形滑槽内嵌接有加强支柱的一端,所述加强支柱的一端为T形结构,加强支柱的另一端与半圆形阻尼垫的一端贴合连接。优选的,所述加强支柱和半圆形阻尼垫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半圆形阻尼垫的一端为半圆形结构,半圆形阻尼垫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安装框架的下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合理,实用性强,具有以下优点:1.设置的传动长板与导向杆,形成杠杆原理,当触摸面板本体受到两侧的挤压力或冲击力时,触摸面板本体会向一侧内移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挤压力或冲击力,结构巧妙;2.设置的承力杆和延伸圆管,可以抵消触摸面板本体正面受到的冲击力,在加强支柱的作用下,对安装框架的位置进行很好的支撑,使得安装框架的位置稳固,很好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安装框架结构示意图。图中:安装框架1、触摸面板本体2、橡胶密封条3、延伸道4、传动长板5、凹口6、延伸块7、导向杆8、安装槽9、承压盒10、承力杆11、固定帽12、延伸圆管13、活动圆盘14、环形通道15、固定支板16、加强支柱17、T形滑槽18、半圆形阻尼垫1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现代化的高承压式触摸面板,包括安装框架1、触摸面板本体2和固定支板16,安装框架1的上端内设有安装槽9,触摸面板本体2位于安装槽9内,安装槽9的两侧均设有延伸道4,延伸道4与安装槽9连通,且延伸道4的上端内设有橡胶密封条3,触摸面板本体2的下端与传动长板5的上端贴合连接,传动长板5的下端中部设有凹口6,凹口6的顶面固定连接延伸块7的一端,延伸块7的另一端通过第一铰接座与导向杆8的上端连接,导向杆8的上端位于安装槽9内,导向杆8的下端贯穿安装槽9底面中部的通孔并延伸至承压盒10的内腔,承压盒10为中空结构,承压盒10的上端固定连接安装框架1的下端中部,导向杆8下端的两侧均通过第二铰接座连接承力杆11的一端,承力杆11的另一端贯穿固定帽12中部的圆孔并延伸至环形通道15内,且承力杆11的另一端通过第三铰接座连接活动圆盘14的一端中部,环形通道15位于延伸圆管13内,延伸圆管13的一端固定连接承压盒10内腔的侧壁;设置的传动长板5与导向杆8,形成杠杆原理,当触摸面板本体2的上端受到左侧或右侧的挤压力时,触摸面板本体2受力的一侧会向安装槽9的底面移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挤压力,结构巧妙;橡胶密封条3的一端与延伸道4的内侧固定连接,橡胶密封条3的另一端与触摸面板本体2的上端外侧贴合连接,橡胶密封条3的数量为两个;活动圆盘14的另一端通过抗拉弹簧连接承压盒10内腔的侧壁,固定帽12通过内外螺纹配合套接在延伸圆管13另一端的外侧,承压盒10的下端固定连接加强支柱17的上端中部,加强支柱17上端的两侧均设有T形滑槽18,T形滑槽18内嵌接有加强支柱17的一端,加强支柱17的一端为T形结构,加强支柱17的另一端与半圆形阻尼垫19的一端贴合连接;加强支柱17和半圆形阻尼垫19的数量均为两个,半圆形阻尼垫19的一端为半圆形结构,半圆形阻尼垫1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安装框架1的下端,设置的承力杆11和延伸圆管13,可以抵消触摸面板本体2正面受到的冲击力,当触摸面板本体2上端的中部受到挤压力时,导向杆8向承压盒10内腔底面移动,拉动承力杆11向外侧移动,在抗压弹簧的作用下,可以抵消触摸面板本体2正面受到的挤压力,设置的加强支柱17,对安装框架1的位置进行很好的支撑,安装框架1的位置不会发生歪斜。工作原理:当触摸面板本体2的上端受到左侧或右侧的挤压力时,触摸面板本体2受力的一侧会向安装槽9的底面移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挤压力,当触摸面板本体2上端的中部受到挤压力时,导向杆8向承压盒10内腔底面移动,拉动承力杆11向外侧移动,在抗压弹簧的作用下,可以抵消触摸面板本体2正面受到的挤压力,设置的加强支柱17,对安装框架1的位置进行很好的支撑,安装框架1的位置不会发生歪斜。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现代化的高承压式触摸面板,包括安装框架(1)、触摸面板本体(2)和固定支板(16),所述安装框架(1)的上端内设有安装槽(9),所述触摸面板本体(2)位于安装槽(9)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9)的两侧均设有延伸道(4),延伸道(4)与安装槽(9)连通,且延伸道(4)的上端内设有橡胶密封条(3),所述触摸面板本体(2)的下端与传动长板(5)的上端贴合连接,传动长板(5)的下端中部设有凹口(6),所述凹口(6)的顶面固定连接延伸块(7)的一端,延伸块(7)的另一端通过第一铰接座与导向杆(8)的上端连接,所述导向杆(8)的上端位于安装槽(9)内,导向杆(8)的下端贯穿安装槽(9)底面中部的通孔并延伸至承压盒(10)的内腔,所述承压盒(10)为中空结构,承压盒(10)的上端固定连接安装框架(1)的下端中部,所述导向杆(8)下端的两侧均通过第二铰接座连接承力杆(11)的一端,承力杆(11)的另一端贯穿固定帽(12)中部的圆孔并延伸至环形通道(15)内,且承力杆(11)的另一端通过第三铰接座连接活动圆盘(14)的一端中部,所述环形通道(15)位于延伸圆管(13)内,延伸圆管(13)的一端固定连接承压盒(10)内腔的侧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现代化的高承压式触摸面板,包括安装框架(1)、触摸面板本体(2)和固定支板(16),所述安装框架(1)的上端内设有安装槽(9),所述触摸面板本体(2)位于安装槽(9)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9)的两侧均设有延伸道(4),延伸道(4)与安装槽(9)连通,且延伸道(4)的上端内设有橡胶密封条(3),所述触摸面板本体(2)的下端与传动长板(5)的上端贴合连接,传动长板(5)的下端中部设有凹口(6),所述凹口(6)的顶面固定连接延伸块(7)的一端,延伸块(7)的另一端通过第一铰接座与导向杆(8)的上端连接,所述导向杆(8)的上端位于安装槽(9)内,导向杆(8)的下端贯穿安装槽(9)底面中部的通孔并延伸至承压盒(10)的内腔,所述承压盒(10)为中空结构,承压盒(10)的上端固定连接安装框架(1)的下端中部,所述导向杆(8)下端的两侧均通过第二铰接座连接承力杆(11)的一端,承力杆(11)的另一端贯穿固定帽(12)中部的圆孔并延伸至环形通道(15)内,且承力杆(11)的另一端通过第三铰接座连接活动圆盘(14)的一端中部,所述环形通道(15)位于延伸圆管(13)内,延伸圆管(13)的一端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伟王雷王海峰陆永荣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志凌伟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