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52515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5 1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楼宇监控系统,包括设置在每个楼宇的监控中心、无线通信装置、供暖监控单元、摄像机、拾音器、温度传感模块、烟雾传感器和排油烟装置,所述监控中心包括输入键盘、显示屏、视频播放矩阵、主控制器和报警装置,温度传感模块、输入键盘、显示屏、视频播放矩阵均与主控制器连接,排油烟装置、供暖监控单元、摄像机、拾音器、烟雾传感器均通过无线通信装置与主控制器连接;每个楼宇之间的主控制器通过互联网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楼宇内设置摄像机和拾音器,对楼宇内部进行图像监控,同时可以对楼宇内的其他诸多事项进行监控,当发生危险,则工作人员通过报警装置报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楼宇监控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控制系统,尤其涉及楼宇监控系统。
技术介绍
楼宇外表面是人们对该楼宇的第一印象,它不仅反映出该楼宇的功能、作用,更反映出该楼宇与众不同的特性。优秀的照明设计不仅在夜晚能反映出楼宇的细节和特点,更使得楼宇成为夜间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机,是利用了另一种手法拓展楼宇的功能。在目前的许多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以及行政机关,或者是连锁酒店中,由于人数众多,涉及的领域或职能较广,产生的能耗也可能较多。因此在设立总部的基础上,下设多个独立的子部门或者下级酒店。总部对其各基层所在的楼宇电源用水、用电等进行情况掌握,都是靠基层的定期上报活动,无法对个基层楼宇的运作情况实时监控,存在较大的监管漏洞。同时随着建筑电气和电力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在现代楼宇电气设施中,对建筑内各种系统设备,如照明、防盗报警、停车场等进行数据采集和动态控制,实现楼宇电气控制的智能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的楼宇监控还未有对诸多设置进行智能化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楼宇监控系统,其能解决现有技术的楼宇管理不能智能化监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楼宇监控系统,应用于多个楼宇,楼宇根据所述行政区域划分为不同级别,相邻的两个级别的楼宇之间,级别高的楼宇定义为上级楼宇,级别低的楼宇定义为下级楼宇,包括设置在每个楼宇的监控中心、无线通信装置、供暖监控单元、摄像机、拾音器、温度传感模块、烟雾传感器和排油烟装置,所述监控中心包括输入键盘、显示屏、视频播放矩阵、主控制器和报警装置,温度传感模块、输入键盘、显示屏、视频播放矩阵均与主控制器连接,排油烟装置、供暖监控单元、摄像机、拾音器、烟雾传感器均通过无线通信装置与主控制器连接;每个楼宇之间的主控制器通过互联网相连;报警装置包括报警电路,该报警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容C1、二极管D1、二极管D2、三极管Q1、开关S和蜂鸣器,蜂鸣器的输入端口电连接在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上,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上还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二极管D2的负极接地,二极管D2为发光二极管,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分别连接电阻R3的一端和二极管D1的负极,其中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电阻R3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二极管D1为稳压二极管;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分别连接电阻R2的一端、开关S的一端和电容C1的一端,而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5V电源,开关S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1接地,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优选的,温度传感模块包括第一限流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及第五二极管,所述第一限流电阻的一端接电源正极,另一端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接所述第五二极管的正极,第五二极管的负极接地;报警电路包括采样电阻、第二限流电阻、第三限流电阻、蜂鸣器及三极管,所述采样电阻一端接所述第一限流电阻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公共节点,另一端接所述控制器的模数转换引脚,所述控制器的电压输入引脚接电源正极,接地引脚接地,复位引脚通过所述第二限流电阻接电源正极,第三限流电阻一端接所述控制器的控制引脚,另一端接所述三极管的基极,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接所述蜂鸣器,发射极接地。优选的,还包括红外检测装置,该红外检测装置包括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信号处理模块和电源模块,电源模块的的输出端分别与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信号处理模块、报警模块相连接,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输出端与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主控制器相连接。优选的,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型号为RE200B。优选的,主控制器的型号为ATTINY13。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楼宇内设置摄像机和拾音器,对楼宇内部进行图像监控,同时可以对楼宇内的其他诸多事项进行监控,当发生危险,则工作人员通过报警装置报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楼宇监控系统的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报警电路的电路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温度传感模块的电路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楼宇监控系统,应用于多个楼宇,楼宇根据所述行政区域划分为不同级别,相邻的两个级别的楼宇之间,级别高的楼宇定义为上级楼宇,级别低的楼宇定义为下级楼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每个楼宇的监控中心、无线通信装置、供暖监控单元、摄像机、拾音器、温度传感模块、烟雾传感器和排油烟装置,所述监控中心包括输入键盘、显示屏、视频播放矩阵、主控制器和报警装置,温度传感模块、输入键盘、显示屏、视频播放矩阵均与主控制器连接,排油烟装置、供暖监控单元、摄像机、拾音器、烟雾传感器均通过无线通信装置与主控制器连接;每个楼宇之间的主控制器通过互联网相连。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报警装置包括报警电路,该报警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容C1、二极管D1、二极管D2、三极管Q1、开关S和蜂鸣器,蜂鸣器的输入端口电连接在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上,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上还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二极管D2的负极接地,二极管D2为发光二极管,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分别连接电阻R3的一端和二极管D1的负极,其中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电阻R3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二极管D1为稳压二极管;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分别连接电阻R2的一端、开关S的一端和电容C1的一端,而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5V电源,开关S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1接地,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对于温度传感模块,参见图3,其电路结构包括图3示出的第一限流电阻R1、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及第五二极管D5,所述第一限流电阻R1的一端接电源正极,另一端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接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接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接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正极,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接所述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接地;报警电路包括采样电阻R3、第二限流电阻R2、第三限流电阻R4、三极管Q和蜂鸣器,所述采样电阻R3一端接所述第一限流电阻R1与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公共节点,另一端接所述控制器U的模数转换引脚,所述控制器U的电压输入引脚接电源正极,接地引脚接地,复位引脚通过所述第二限流电阻R2接电源正极,第三限流电阻R4一端接所述控制器U的控制引脚,另一端接所述三极管Q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的集电极接所述蜂鸣器S,发射极接地。主控制器、采样电阻和第二限流电阻构成控制模块,主控制器的型号优选为ATTINY13。由于二极管随着温度的升高,其PN结的压降会降低,通过第一限流电阻控制二极管上的电流较小,随着温度不断升高,压降越来越小,变化的电压输出到控制模块上,当电压到达阈值时,控制模块输出控制信号控制开关模块导通,蜂鸣器报警提醒用户。整个电路的结构简单,采用价格低廉的二极管代替专用的温度传感器,简单易用,成本低廉。本专利技术还包括红外检测装置,该红外检测装置包括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信号处理模块和电源模块,电源模块的的输出端分别与热释电红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楼宇监控系统,应用于多个楼宇,楼宇根据所述行政区域划分为不同级别,相邻的两个级别的楼宇之间,级别高的楼宇定义为上级楼宇,级别低的楼宇定义为下级楼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每个楼宇的监控中心、无线通信装置、供暖监控单元、摄像机、拾音器、温度传感模块、烟雾传感器和排油烟装置,所述监控中心包括输入键盘、显示屏、视频播放矩阵、主控制器和报警装置,温度传感模块、输入键盘、显示屏、视频播放矩阵均与主控制器连接,排油烟装置、供暖监控单元、摄像机、拾音器、烟雾传感器均通过无线通信装置与主控制器连接;每个楼宇之间的主控制器通过互联网相连;报警装置包括报警电路,该报警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容C1、二极管D1、二极管D2、三极管Q1、开关S和蜂鸣器,蜂鸣器的输入端口电连接在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上,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上还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二极管D2的负极接地,二极管D2为发光二极管,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分别连接电阻R3的一端和二极管D1的负极,其中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电阻R3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二极管D1为稳压二极管;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分别连接电阻R2的一端、开关S的一端和电容C1的一端,而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5V电源,开关S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1接地,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楼宇监控系统,应用于多个楼宇,楼宇根据所述行政区域划分为不同级别,相邻的两个级别的楼宇之间,级别高的楼宇定义为上级楼宇,级别低的楼宇定义为下级楼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每个楼宇的监控中心、无线通信装置、供暖监控单元、摄像机、拾音器、温度传感模块、烟雾传感器和排油烟装置,所述监控中心包括输入键盘、显示屏、视频播放矩阵、主控制器和报警装置,温度传感模块、输入键盘、显示屏、视频播放矩阵均与主控制器连接,排油烟装置、供暖监控单元、摄像机、拾音器、烟雾传感器均通过无线通信装置与主控制器连接;每个楼宇之间的主控制器通过互联网相连;报警装置包括报警电路,该报警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容C1、二极管D1、二极管D2、三极管Q1、开关S和蜂鸣器,蜂鸣器的输入端口电连接在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上,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上还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二极管D2的负极接地,二极管D2为发光二极管,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分别连接电阻R3的一端和二极管D1的负极,其中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电阻R3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二极管D1为稳压二极管;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分别连接电阻R2的一端、开关S的一端和电容C1的一端,而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5V电源,开关S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1接地,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宇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温度传感模块包括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振东
申请(专利权)人:湛江正信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