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齿轮传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2109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5 1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齿轮传动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可变齿轮传动装置,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顶推组件;第一齿轮上设有活齿单元,活齿单元包括多个齿部和多个环绕第一齿轮设置的通孔,通孔沿第一齿轮径向方向布置;齿部的两端分别记为齿端和尾端,齿部活动地穿过通孔,使齿部能够沿通孔的中心线运动;顶推组件包括导向装置和活动地配合连接于导向装置的顶推件,导向装置穿设于中心孔且沿中心孔的轴向布置;第二齿轮的轮齿和活齿单元的齿部相对设置;这使得本装置结构紧凑,不需要为齿轮的轴向滑移预留空间,仅仅通过顶推件在导向装置上的滑移即可实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啮合状态或脱离状态的切换。

Variable gear driv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gear transmission, specifically a variable gear drive, including a first gear, second gear and a push assembly; the first gear is equipped with a live tooth unit, the live tooth unit includes a plurality of teeth and a plurality of through holes arranged around the first gear, the through hole is arranged in the radial direction of the first gear; the tooth part is arranged. Both ends are recorded as the end of the tooth and the end of the tooth, moving through the through hole to enable the tooth to move along the center line of the through hole; the ejector assembly includes a guide device and a pushing part that is movably coupled to the guiding device. The guiding device is mounted on the center hole and is arranged along the axial direction of the central hole; the teeth of the second gear and the live tooth unit are arranged. The gear tooth is relatively set; this makes the device compact and does not need to reserve the space for the axial slip of the gear. Only through the sliding of the ejector in the guide device, the meshing state of the first gear and the second gear can be realized or the switch off of the disengagement st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变齿轮传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齿轮传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变齿轮传动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变速装置、离合装置中,常常需要实现两个齿轮的啮合与脱离,目前一般采用两个齿轮朝各自的轴向方向滑移来切换啮合状态或脱离状态,该类型结构需要给齿轮预留一定的轴向滑移空间,而且该类型结构的装置在长期运行后会出现齿轮的轴向间隙变大的现象,导致机械运行稳定性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变齿轮传动装置,设有可伸缩的齿部,以切换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啮合状态或脱离状态。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变齿轮传动装置,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顶推组件;所述第一齿轮上设有活齿单元,所述活齿单元包括多个齿部和多个环绕所述第一齿轮设置的通孔,所述通孔沿所述第一齿轮径向方向布置,所述通孔的一端贯通于所述第一齿轮的外圆周面,另一端贯通于所述第一齿轮的中心孔;所述齿部的两端分别记为齿端和尾端,所述齿部活动地穿过所述通孔,使所述齿部能够沿所述通孔的中心线运动;所述顶推组件包括导向装置和活动地配合连接于所述导向装置的顶推件,所述导向装置穿设于所述中心孔且沿所述中心孔的轴向布置;所述第二齿轮的轮齿和所述活齿单元的齿部相对设置;当所述顶推件沿所述导向装置滑动至所述中心孔内,所述顶推件顶推所述齿部的尾端,迫使所述齿部从所述通孔中朝着所述齿端方向伸出,所述齿部的齿端抵接于所述第二齿轮的轮齿,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当所述顶推件沿所述导向装置脱离所述中心孔,所述齿部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朝着所述尾端方向回缩至所述通孔中,所述齿部的齿端与第二齿轮的轮齿脱离。作为优选的,所述齿部为片状结构,且所述齿部与第一齿轮的轴线共面。作为优选的,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导轨,所述导轨平行于所述中心孔的中心线;所述顶推件上设有导向孔,所述导轨活动地穿设于所述导向孔中。作为优选的,所述导向装置包括螺杆,所述螺杆平行于所述中心孔的中心线;所述顶推件上设有螺纹孔,所述螺杆活动地配合连接于所述螺纹孔。作为优选的,所述齿部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开口朝着所述齿端;所述弹性件呈环形,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第一齿轮上,且所述弹性件嵌设于多个所述齿部的凹槽中。作为优选的,所述弹性件为弹簧。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二齿轮的数量有多个,所述第一齿轮上设有多个所述活齿单元,多个所述活齿单元和多个所述第二齿轮一一对应设置。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的外圆周面为锥面,多个所述活齿单元的齿部的长度由所述第一齿轮的细端至粗端呈递增趋势。作为优选的,所述顶推件为回转体结构,所述顶推件的外侧壁和顶推件的端面之间为圆角过渡。本专利技术的可变齿轮传动装置,在第一齿轮上环绕地设有通孔,通孔内活动地穿设有齿部,顶推件在导向装置的导向作用下能够穿入第一齿轮的中心孔,顶推件穿入中心孔时迫使齿部沿通孔朝着齿部的齿端方向伸展,实现多个齿部和第二齿轮的轮齿啮合;顶推件脱离中心孔后,齿部在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朝着齿部尾端方向回缩至通孔中,实现多个齿部和第二齿轮的轮齿脱离,这使得本装置结构紧凑,不需要为齿轮的轴向滑移预留空间,仅仅通过顶推件在导向装置上的滑移即可实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啮合状态或脱离状态的切换。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可变齿轮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可变齿轮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可变齿轮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三。其中,1、第一齿轮;11、活齿单元;111、齿部;111a、齿端;111b、尾端;111c、凹槽;112、通孔;12、中心孔;13、细端;14、粗端;2、第二齿轮;21、轮齿;3、顶推组件;31、导向装置;311、导轨;312、螺杆;32、顶推件;321、导向孔;322、螺纹孔;4、弹性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结合图1和图2所示,示意性地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可变齿轮传动装置,包括第一齿轮1、第二齿轮2和顶推组件3;第一齿轮1上设有活齿单元11,活齿单元11包括多个齿部111和多个环绕第一齿轮1设置的通孔112,其中,通孔112沿第一齿轮1径向方向布置,通孔112的一端贯通于第一齿轮1的外圆周面,另一端贯通于第一齿轮1的中心孔12;齿部111的两端分别记为齿端111a和尾端111b,多个齿部111一一对应且活动地穿过多个通孔112,即一个通孔112穿入一个齿部111,齿部111能够沿通孔112的中心线在通孔112内滑移。顶推组件3包括导向装置31和活动地配合连接于导向装置31的顶推件32,导向装置31穿设于中心孔12且沿中心孔12的轴向布置,顶推件32能够在导向装置31上来回滑移。第二齿轮2的轮齿21和活齿单元11的齿部111相对设置。该活齿单元11具备啮合状态和脱离状态,当该活齿单元11从脱离状态切换至啮合状态时,顶推件32沿导向装置31滑动至中心孔12内,顶推件32顶推齿部111的尾端111b,迫使齿部111从通孔112中朝着齿端111a方向伸出,最终齿部111的齿端111a抵接于第二齿轮2的轮齿21,第一齿轮1和第二齿轮2啮合。当该活齿单元11从啮合状态切换至脱离状态时,顶推件32沿导向装置31从中心孔12中滑出,由于齿部111的尾端111b失去顶推件32的顶推,齿部111在弹性件4的弹力作用下朝着尾端111b方向回缩至通孔112中,齿部111的齿端111a与第二齿轮2的轮齿21脱离。本装置无需依靠齿轮的轴向滑移,且仅仅依靠顶推件32在导向装置31上的滑移就能够实现两个齿轮之间的啮合与脱离状态切换,使得本装置相较于传统的离合装置以及齿轮变速装置的结构更为紧凑。在本实施例中,齿部111为片状结构,且齿部111与第一齿轮1的轴线共面,片状的齿部111能够防止相邻齿部111之间的齿距过大而影响第一齿轮1和第二齿轮2传动的稳定性。顶推件32优选为回转体结构,顶推件32的外侧壁和顶推件32的端面之间为圆角过渡。导向装置31包括导轨311和螺杆312,导轨311和螺杆312均平行于中心孔12的中心线,顶推件32上设有导向孔321和螺纹孔322,导轨311活动地穿设于导向孔321中,螺杆312则活动地配合连接于螺纹孔322;导轨311和导向孔321用于对顶推件32的滑动进行导向,螺杆312和螺纹孔322则用于驱动顶推件32在导轨311上滑动,具体为,转动螺杆312时,由于导轨311和导向孔321限制了顶推件32沿自身轴线旋转,所以顶推件32会在螺杆312和螺纹孔322的配合驱动下移动。另外,齿部111长度方向的两侧设有凹槽111c,凹槽111c的开口朝着齿端111a方向,弹性件4为呈环形的弹簧,弹性件4被拉伸后套设在第一齿轮1上,且嵌设于多个齿部111的凹槽111c中,因为弹性件4具有收缩的趋势,所以在顶推件32未顶推齿部111时,齿部111会受到弹性件4的弹力作用回缩至通孔112中。结合图1至图3所示,第一齿轮1上可以设有多个活齿单元11,对应地,第二齿轮2的数量也有多个,多个活齿单元11和多个第二齿轮2一一对应设置,顶推件32顶推出相应的活齿单元11的齿部111,即可实现该活齿单元11的齿部111与对应的第二齿轮2的啮合传动,此时该装置能够作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变齿轮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顶推组件;所述第一齿轮上设有活齿单元,所述活齿单元包括多个齿部和多个环绕所述第一齿轮设置的通孔,所述通孔沿所述第一齿轮径向方向布置,所述通孔的一端贯通于所述第一齿轮的外圆周面,另一端贯通于所述第一齿轮的中心孔;所述齿部的两端分别记为齿端和尾端,所述齿部活动地穿过所述通孔,使所述齿部能够沿所述通孔的中心线运动;所述顶推组件包括导向装置和活动地配合连接于所述导向装置的顶推件,所述导向装置穿设于所述中心孔且沿所述中心孔的轴向布置;所述第二齿轮的轮齿和所述活齿单元的齿部相对设置;当所述顶推件沿所述导向装置滑动至所述中心孔内,所述顶推件顶推所述齿部的尾端,迫使所述齿部从所述通孔中朝着所述齿端方向伸出,所述齿部的齿端抵接于所述第二齿轮的轮齿,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当所述顶推件沿所述导向装置脱离所述中心孔,所述齿部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朝着所述尾端方向回缩至所述通孔中,所述齿部的齿端与第二齿轮的轮齿脱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齿轮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顶推组件;所述第一齿轮上设有活齿单元,所述活齿单元包括多个齿部和多个环绕所述第一齿轮设置的通孔,所述通孔沿所述第一齿轮径向方向布置,所述通孔的一端贯通于所述第一齿轮的外圆周面,另一端贯通于所述第一齿轮的中心孔;所述齿部的两端分别记为齿端和尾端,所述齿部活动地穿过所述通孔,使所述齿部能够沿所述通孔的中心线运动;所述顶推组件包括导向装置和活动地配合连接于所述导向装置的顶推件,所述导向装置穿设于所述中心孔且沿所述中心孔的轴向布置;所述第二齿轮的轮齿和所述活齿单元的齿部相对设置;当所述顶推件沿所述导向装置滑动至所述中心孔内,所述顶推件顶推所述齿部的尾端,迫使所述齿部从所述通孔中朝着所述齿端方向伸出,所述齿部的齿端抵接于所述第二齿轮的轮齿,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当所述顶推件沿所述导向装置脱离所述中心孔,所述齿部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朝着所述尾端方向回缩至所述通孔中,所述齿部的齿端与第二齿轮的轮齿脱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齿轮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部为片状结构,且所述齿部与第一齿轮的轴线共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齿轮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钊河甄志立
申请(专利权)人:倍能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