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粘胶绒毛用电着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1865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5 0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粘胶绒毛用电着剂,由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纳米氧化锆、酒石酸钾钠、硅溶胶、去离子水配置而成;各组分原料以重量份计: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4~7份、纳米氧化锆10~18份、酒石酸钾钠8~14份、硅溶胶18~26份、去离子水126~147份经本发明专利技术电着剂处理后的粘胶绒毛,强度增加,改善了其易弯曲现象;提高了绒毛的导电性、分散性、飞升性及耐高温性,并且绒毛的手感柔软、颜色鲜艳。本发明专利技术电着剂产品主要用于静电植绒领域。

An electric agent for viscose villi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kind of viscose villi with an electric agent, which is composed of gamma ray (2, 3, propylene oxide) propyl trimethoxy silane, nano zirconia, potassium tartarate sodium, silica sol, deionized water; each component is divided into 4~7 portions of gamma ray (2, 3 epoxy propyl) propyl trimethoxy silane, and nano zirconia 10~18 8~14 copies of potassium sodium tartrate, 18~26 phr of silica sol, 126~147 phr deionized water after the invention of this inventive electric agent, the strength of the viscose is increased, and its flexural phenomenon is improved, the conductivity, dispersity, flying property and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ce of the villi are improved, and the hand feel of the villi is soft and the color is bright and bright. The electroplating agent is mainly used in the field of electrostatic flock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粘胶绒毛用电着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绒毛用电着剂,尤其是一种粘胶绒毛用电着剂,用于静电植绒领域。
技术介绍
静电植绒是把静电技术应用于纺织行业的一种新技术,是涉及到静电、物理、化工的一种技术。它的原理是利用静电把纤维绒毛一根根直立而牢固的粘在地组织上,工艺流程包括植绒—焙烘—后处理等。形成的织物具有温和的光泽,柔软的手感。植绒用的粘胶绒毛,其导电性极差,易弯曲,不能直接用来植绒。为了获得理想的植绒产品,必须使用经特殊化学处理剂处理的绒毛,这种化学处理剂称为电着剂或绒毛处理剂。经电着剂处理的绒毛具有适当的导电性,良好的飞升性和分散性,才能适于植绒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粘胶绒毛用电着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粘胶绒毛用电着剂,由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纳米氧化锆、酒石酸钾钠、硅溶胶、去离子水配置而成;各组分原料以重量份计: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4~7份、纳米氧化锆10~18份、酒石酸钾钠8~14份、硅溶胶18~26份、去离子水126~147份。本专利技术一种粘胶绒毛用电着剂,其制备方法为:(1)、向搅拌釜中加入126~147份去离子水,投入4~7份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搅拌均匀;(2)、加入10~18份纳米氧化锆,搅拌、分散;(3)、加入8~14份酒石酸钾钠、18~26份硅溶胶,搅拌分散均匀,即得粘胶绒毛用电着剂。氧化锆具有熔点高、耐腐蚀、耐磨损、抗氧化、良好的粒子电导率等物理化学性质,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使用,纳米级氧化锆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和晶形完整、结构稳定、颗粒分布均匀、比表面积大、无团聚等特征,对紫外光有强烈的吸收。纳米氧化锆粒子的表面能高,易团聚,形成一次粒子,很难得到分散性好、分散稳定的纳米粒子,无法表现出纳米颗粒所具有的大比表面积效应、体积效应和量子尺寸效应。以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对纳米氧化锆改性的目的就是增加其分散稳定性,减少粒子之间的团聚。本专利技术粘胶绒毛用电着剂优点是:本专利技术电着剂处理后的粘胶绒毛,强度增强,改善了其易弯曲现象;提高了绒毛的导电性、分散性、飞升性及耐高温性,并且绒毛的手感柔软、颜色鲜艳;因纳米氧化锆有强烈吸收紫外线的能力,可减弱粘胶绒毛的紫外线老化,也可减弱紫外线对染着粘胶的活性染料的降解而改善其色牢度。具体实施方法:下列实施方案,仅是举例说明,不是仅有的,所以,一切在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或是做与本专利技术相似的改变均包含于本专利技术之内。除非特别说明,以下单位均为质量份。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一种粘胶绒毛用电着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一种粘胶绒毛用电着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实施例3本专利技术一种粘胶绒毛用电着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实施例4本专利技术一种粘胶绒毛用电着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实施例5本专利技术一种粘胶绒毛用电着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上述实施例的粘胶绒毛用电着剂,其制备方法为:(1)、向搅拌釜中加入去离子水,投入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搅拌均匀;(2)、加入纳米氧化锆,搅拌、分散;(3)、加入14酒石酸钾钠、硅溶胶,搅拌分散均匀,即得粘胶绒毛用电着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粘胶绒毛用电着剂,其特征在于:由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纳米氧化锆、酒石酸钾钠、硅溶胶、去离子水配置而成;各组分原料以重量份计: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4~7份、纳米氧化锆10~18份、酒石酸钾钠8~14份、硅溶胶18~26份、去离子水126~147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粘胶绒毛用电着剂,其特征在于:由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纳米氧化锆、酒石酸钾钠、硅溶胶、去离子水配置而成;各组分原料以重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炎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市津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