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施金钟专利>正文

改进的剑杆织机用左边纬纱夹纱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1855 阅读:3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固定为一体的剑头本体与钢带的夹纱器,利用容纳在剑头本体槽室内由夹纱片、拉杆、弹簧及摇臂所连结成具有弹力复归作用的结构物,通过摇臂在剑头本体往复位移中受机台上放纱器的压动,使夹纱片与剑头本体的夹口张开或闭合,迅速完成接纱、拖纱与放纱,由于该夹纱片是通过弹簧的正向进给以控制与剑头本体的张合,可减少剑头本体的冲击与磨耗,更可确保夹纱的角度,达到避免习用剑头退纱不回原位而致插断经纱的缺点。(*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与一种织布机的纬纱夹纱器有关,更详而言之,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改进的剑杆式无梭织布机用左边纬纱夹纱器。目前通用的所谓无梭织布机,乃是利用二剑带轮推进左、右两边的剑梭,通过右剑梭送纬纱到中间,再由左剑梭在中间接手、带纱通过经线到对边完成投纬手续。又针对于传统式夹纱片是属一种簧片板的结构物,在高速的往复运动中易因作动的疲乏而告断损,因此,就该剑头本体与钢带的结构相关间,却多少暴露出了如下的缺点1.现有任何种无梭机对剑头本体固定到钢带的方式均采焊接,殊不知,以焊接600℃的高温在钢带上进行机械加工,实已远超过钢带430℃的变态点,则,以剑梭每天高达35万次的作动频率,极易在焊点引起钢带的物理性脆裂。2.就现今任何种无梭机该借以启、闭夹纱器与剑头本体的夹口的所谓放纱器,均设于与钢带成平行的机台平面,但是,仍有将该供放纱器压动的凸块设于与钢带呈正交的本体侧面,这么一来,必造成无梭机的内部结构须进行相应的变更、改造,其费用不但高昂,更换施工的工时亦冗赘而不经济。所以,针对上述现有缺点,都是工业界时刻亟待迫求探究的,因此,在追求理想、实用与进步之今日,诚为一亟待努力追求改善的目标。有鉴于此,本技术专利技术人乃借助其多年产销无梭机等相关制品的经验,积极地从事研究、开发,经不断地分析与改良,并试制样品进行测试,终于开发出一种能满足前述所不足的本技术问世。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剑杆式无梭织布机用左边纬纱夹纱器,其钢带是冲压成一补强槽带与剑头本体螺固成平齐,以免除机械加工引起的物理性脆裂,重要的是在不变更放纱器等原有机构配置的前题下,该夹纱片直接受摇臂操作,其与剑头本体间夹口的启、闭,不但作动迅速、确实,同时确保不夹纱的优异操作性。于是,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改进的剑杆式无梭织布机用左边纬纱夹纱器,其大体包含一钢带及固定于其一端的剑头本体,该剑头本体前端为一剑勾并形成一T型槽室,其T型槽室是供放置一夹纱器,且其夹纱片前段的舌尖是可活动的与剑勾的夹口作启、闭位移,而供纬纱的接纱、拖纱与放纱;其特征在于剑头本体的T型槽室内预定处设有一组制止堤,该容纳于T型槽室与夹纱片连接的拉杆是在夹纱片上穿置一弹簧而限位于夹纱片与拉杆固接处及制止堤间的区域,该拉杆另一端是固结该弧形摇臂,而以一固定元件将摇臂枢结到剑头本体,且使摇臂另一端朝剑勾所在侧,并由一柱杆将其限定在T型槽室内,仅为摇臂向上摆动的行止;通过摇臂受放纱器的作动,可直接联动拉杆及夹纱片,而使夹纱片与剑勾的夹口进行一种前后移动的启、闭。本技术的另一特征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剑杆式无梭织布机用左边纬纱夹纱器,其钢带与剑头本体固结成平齐(平顺)的固定端,是经冲压成一补强槽带并设有若干穿孔,而相对于剑头本体末端也设有等数穿孔,仅供穿结元件将两者固结,而免除机械加工上的物理性脆裂与不会产生勾纱。有关本技术为达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他的功效,特举一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相信本技术上述的目的、构造及特征与其他的优点,当可由之得一深入而具体的了解。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底视图。图4是本技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作动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另一作动示意图。请参阅图1、2所示,本技术的改进的剑杆式无梭织布机用左边纬纱夹纱器,其大体包括一钢带(10)、一剑头本体(30)及容纳于剑头本体(30)内的夹纱器(20);其中,该钢带(10)与习用的规格、尺寸上大体并无二致,重要的是,在其一端经冲压形成一适当长度约呈三角形及有中部弯弧的补强槽带(11),该补强槽带(11)上并列设有预定数的穿孔(12)(请参照图2所示),此穿孔(12)可视实施情况而设以螺纹。请续参阅图1、2所示,该剑头本体(30)前端形成一剑勾(31),而在身部则是由两侧翼(32)形成一T型槽室(33),在该T型槽室(33)中段预定处并对设出一组制止堤(34),而其另一端前段约呈一三角形凹槽,其凹槽段则设有与钢带(10)的穿孔(12)等数的穿孔或螺孔(35),仅通过螺丝(36)将其锁固到上述的补强槽带(11)上,锁固后剑头本体(30)与钢带(10)成平顺(非习用有将钢带(10)凸设在剑头本体(30)上),使达成不会产生勾纱的功用。而且,在该螺丝(36)的穿出穿孔或螺孔(35)端并可以点焊焊接方式加以封死,或以冲挤的方式加以迫合,如此,钢带(10)便不再有因机械加工超过变态点所产生物理性脆裂的困扰,而确保其使用寿命。又在近该制止堤(34)的一侧翼(32)上设有长条贯孔(37),并在该长条贯孔(37)上方延设有沉涡锥形孔(38),且相对于沉涡锥形孔(38)下方的剑头本体(30)上也设有螺孔(38A)(请配合参阅图3所示);其一,是供一沉涡螺件(25B)的穿套一中空栓杆(25C)而将夹纱器(20)的摇臂(25)予以枢设,其二,也是以一沉涡螺件(25B)的穿套柱杆(25C)而将夹纱器(20)的摇臂(25)予以卡阻;至于,该制止堤(34)的另一侧翼(32)上是间隔预定距离设有二较短条形贯孔(39);请续参阅图1、2所示,该夹纱器(20)是以一螺件(21A)将夹纱片(21)固结在凹形钣体(22A)之凹槽内,该凹形钣体(22A)侧面也设有一螺孔(22B),而该夹纱片(21)的右端上则穿置有一弹簧(23),然后,将夹纱片(21)、凹形钣体(22A)、弹簧(23)组件一同容纳于T型槽室(33),而使该弹簧(23)的前端抵止在夹纱片(21)与凹形钣体(22A)固结处,另一端则抵靠于制止堤(34)。一弧形摇臂(25)约呈扳头状弧形摇臂(25),该摇臂上预定处设有一贯孔(25D),而侧面设有一螺孔(25E),该摇臂(25)的自由端(25G)是朝剑勾(31)所在侧偏摆而入于T型槽室(33)内。诚如上述,是供一沉涡螺件(25B)的穿套中空栓杆(25C)经贯孔(25D)而将夹纱器(20)的摇臂(25)予以枢设,且用另一沉涡螺件(25B)穿套固设一中空柱杆(25C)仅将夹纱器(20)的摇臂(25)的端部(25F)予以卡阻。然后将一两端设费孔的拉杆(22)(其中该拉杆(22)为一碳纤金属片体,具有延展性、可抗弯曲、轻、薄、不易断裂与脆裂特性)是使其嵌设于凹形钣体(22A)的螺孔(22B)与弧形摇臂(25)的螺孔(25E)间,随后皆以一螺件(26)经由贯孔(39)再穿套一垫圈(27)而螺固于螺孔(22B)、(25E),即该摇臂(25)的穿枢到剑头本体(30),是使摇臂(25)另一端(25G)朝剑勾(31)所在侧,并由一柱杆(25C)将其卡阻于T型槽室(33)内,使自由端(25G)不至于从T型槽室(33)内往外翘出该侧翼(32)。这样,通过该弹簧(23)的前端抵止于夹纱片(21)与凹形钣体(22A)固结处,另一端则抵靠于制止堤(34),仅夹纱片(21)产生一往前推送的推力,使夹纱片(21)恒可与剑勾(31)的夹口 (31A)呈闭合;关于本技术的操作情形,首先请配合参阅图4、5所示,图中所示是剑头本体(30)进入夹纱的预备动作,这时通过弹簧(23)的弹力而将夹纱片(21)往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剑杆织机用左边纬纱夹纱器,其大体包含:一钢带及固定于其一端的剑头本体,该剑头本体前端为一剑勾并形成一T型槽室,其T型槽室提供放置一夹纱器,且其夹纱片前段的舌尖是可活动的与剑勾的夹口作启、闭位移,而供纬纱的接纱、拖纱与放纱;其特征在于,剑头本体的T型槽室内预定处设有一组制止堤,该容纳于T型槽室与夹纱片连接的的拉杆是在夹纱片上穿置一弹簧而限位于夹纱片与拉杆固接处及制止提间的区域,该拉杆另一端是固设该弧形摇臂,而以一固定元件将摇臂枢结到剑头本体,且使摇臂另一端朝剑勾所在侧,并由一柱杆将其限定在T型槽室内,仅为摇臂向上摆动的行止。通过摇臂受放纱器的作动,可直接联动拉杆及夹纱片,而使夹纱片与剑勾的夹口进行一种前后移动的启、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金钟
申请(专利权)人:施金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