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混凝土构件后浇带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1814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5 0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筋混凝土构件后浇带成型装置,主要包括后浇带填充缝以及成型装置主体,所述后浇带填充缝位于相邻的钢筋混凝土构件主体之间,其中钢筋混凝土构件主体内部的外伸钢筋延伸至后浇带填充缝内,且位于后浇带填充缝内的外伸钢筋两两相向并搭接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对后浇带填充缝前后侧以上顶面的封闭,于此同时通过混凝土注浆孔向后浇带填充缝内注浆,此时待后浇带填充缝内填充完毕后对混凝土注浆孔进行封堵,然后等待混凝土固化,最后拆除拼装扣盖以及侧模板即可,整体在灌注的过程中可以避免混凝土浆出现外漏的情况,同时拼装扣盖可以随着注浆过程逐步安装,整体对浇筑流程可以更加清楚的观测。

A post pouring belt forming device for reinforced concrete member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ost pouring belt forming device for reinforced concrete members, mainly including the filling joint of the post pouring belt and the main body of the forming device. The post pouring belt filling seam is located between the adjacent reinforced concrete members, in which the extension bar inside the main body of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member extends to the filling seam of the back poured band. The extension rebar located in the filling seam of the post pouring belt is 22 opposite and overlapped. The utility model realizes the closure of the top surface above the rear side of the filling seam of the post pouring belt. At the same time, the grouting holes are filled in the backwards through the concrete grouting hole, and the concrete grouting hole is blocked after filling in the filling seam of the post pouring belt. And then wait for the concrete to solidify, finally dismantle the assembly buckle cover and the side template, the whole process can avoid the leakage of the concrete slurry in the process of filling, and the assembling buckle cover can be gradually installed with the grouting process, and the whole pouring process can be more clearly obser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筋混凝土构件后浇带成型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构件后浇带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的临时施工缝。后浇带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的地带。后浇带的浇筑时间宜选择气温较低时,可用浇筑水泥或水泥中掺微量铝粉的混凝土,其强度等级应比构件强度高一级,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间出现裂缝,造成薄弱部位。设置后浇带的部位还应该考虑模板等措施不同的消耗因素。现有的后浇带浇筑模板简易,浇筑效果差,难以达到很好的浇筑效果,后期还需经过多次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一种钢筋混凝土构件后浇带成型装置,主要包括后浇带填充缝以及成型装置主体,所述后浇带填充缝位于相邻的钢筋混凝土构件主体之间,其中钢筋混凝土构件主体内部的外伸钢筋延伸至后浇带填充缝内,且位于后浇带填充缝内的外伸钢筋两两相向并搭接设置,外伸钢筋均呈水平设置;位于后浇带填充缝内且相互搭接的外伸钢筋采绑扎的形式固定连接,且外伸钢筋的搭接长度为50d-100d(d等于外伸钢筋的直径大小);所述成型装置主体主要包括侧模板,侧模板呈方形板状结构,侧模板的中心位置开设有混凝土注浆孔,且侧模板呈左右延伸并竖直设置在后浇带填充缝的前后侧;所述侧模板的高度大于后浇带填充缝的高度,位于后浇带填充缝前侧的侧模板的左右端面分别贴紧后浇带填充缝两侧的钢筋混凝土构件主体的前侧面;位于后浇带填充缝后侧的侧模板的左右端面分别贴紧后浇带填充缝两侧的钢筋混凝土构件主体的后侧面;其中钢筋混凝土构件主体前后面且靠近后浇带填充缝处均预埋穿至钢筋混凝土构件主体外侧的侧模板固定预埋筋,侧模板固定预埋筋呈后水平走向,且侧模板固定预埋筋以焊接的形式固定连接相邻的侧模板,此时侧模板便可形成较好的固定效果,同时后期也非常容易拆卸;所述成型装置主体还包括两条前后水平设置的平板轨道架,平板轨道架分设在后浇带填充缝的上端口左右侧,且平板轨道架平放在钢筋混凝土构件主体的上表面,所述平板轨道架的上表面开设有前后水平设置的导向扣槽,所述平板轨道架之间设有方板状的拼装扣盖,其中拼装扣盖的两端加工有导向扣槽插扣,利用导向扣槽插扣将拼装扣盖扣在导向扣槽内,此时利用拼装扣盖前后水平依次拼接实现对后浇带填充缝上端口的封闭,此时整体便实现了对后浇带填充缝前后侧以上顶面的封闭,于此同时通过混凝土注浆孔向后浇带填充缝内注浆,此时待后浇带填充缝内填充完毕后对混凝土注浆孔进行封堵,然后等待混凝土固化,最后拆除拼装扣盖以及侧模板即可,整体在灌注的过程中可以避免混凝土浆出现外漏的情况,同时拼装扣盖可以随着注浆过程逐步安装,整体对浇筑流程可以更加清楚的观测。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拼装扣盖和侧模板均采用铸铁材质制成。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平板轨道架的前后端与侧模板相顶紧设置。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平板轨道架采用钢构材质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实现了对后浇带填充缝前后侧以上顶面的封闭,于此同时通过混凝土注浆孔向后浇带填充缝内注浆,此时待后浇带填充缝内填充完毕后对混凝土注浆孔进行封堵,然后等待混凝土固化,最后拆除拼装扣盖以及侧模板即可,整体在灌注的过程中可以避免混凝土浆出现外漏的情况,同时拼装扣盖可以随着注浆过程逐步安装,整体对浇筑流程可以更加清楚的观测。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浇筑前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侧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浇筑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钢筋混凝土构件主体、2-外伸钢筋、3-后浇带填充缝、4-侧模板固定预埋筋、5-侧模板、6-混凝土注浆孔、7-平板轨道架、8-导向扣槽、9-拼装扣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钢筋混凝土构件后浇带成型装置,主要包括后浇带填充缝3以及成型装置主体,所述后浇带填充缝3位于相邻的钢筋混凝土构件主体1之间,其中钢筋混凝土构件主体1内部的外伸钢筋2延伸至后浇带填充缝3内,且位于后浇带填充缝3内的外伸钢筋2两两相向并搭接设置,外伸钢筋2均呈水平设置;位于后浇带填充缝3内且相互搭接的外伸钢筋2采绑扎的形式固定连接,且外伸钢筋2的搭接长度为50d-100d(d等于外伸钢筋2的直径大小);所述成型装置主体主要包括侧模板5,侧模板5呈方形板状结构,侧模板5的中心位置开设有混凝土注浆孔6,且侧模板5呈左右延伸并竖直设置在后浇带填充缝3的前后侧;所述侧模板5的高度大于后浇带填充缝3的高度,位于后浇带填充缝3前侧的侧模板5的左右端面分别贴紧后浇带填充缝3两侧的钢筋混凝土构件主体1的前侧面;位于后浇带填充缝3后侧的侧模板5的左右端面分别贴紧后浇带填充缝3两侧的钢筋混凝土构件主体1的后侧面;其中钢筋混凝土构件主体前后面且靠近后浇带填充缝处均预埋穿至钢筋混凝土构件主体1外侧的侧模板固定预埋筋4,侧模板固定预埋筋4呈后水平走向,且侧模板固定预埋筋4以焊接的形式固定连接相邻的侧模板5,此时侧模板5便可形成较好的固定效果,同时后期也非常容易拆卸;所述成型装置主体还包括两条前后水平设置的平板轨道架7,平板轨道架7分设在后浇带填充缝3的上端口左右侧,且平板轨道架7平放在钢筋混凝土构件主体1的上表面,所述平板轨道架7的上表面开设有前后水平设置的导向扣槽8,所述平板轨道架7之间设有方板状的拼装扣盖9,其中拼装扣盖9的两端加工有导向扣槽插扣,利用导向扣槽插扣将拼装扣盖9扣在导向扣槽8内,此时利用拼装扣盖9前后水平依次拼接实现对后浇带填充缝3上端口的封闭,此时整体便实现了对后浇带填充缝3前后侧以上顶面的封闭,于此同时通过混凝土注浆孔6向后浇带填充缝3内注浆,此时待后浇带填充缝3内填充完毕后对混凝土注浆孔6进行封堵,然后等待混凝土固化,最后拆除拼装扣盖9以及侧模板5即可,整体在灌注的过程中可以避免混凝土浆出现外漏的情况,同时拼装扣盖9可以随着注浆过程逐步安装,整体对浇筑流程可以更加清楚的观测。所述拼装扣盖9和侧模板5均采用铸铁材质制成。所述平板轨道架7的前后端与侧模板5相顶紧设置。所述平板轨道架7采用钢构材质制成。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拼装扣盖9前后水平依次拼接实现对后浇带填充缝3上端口的封闭,此时整体便实现了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筋混凝土构件后浇带成型装置,主要包括后浇带填充缝以及成型装置主体,所述后浇带填充缝位于相邻的钢筋混凝土构件主体之间,其中钢筋混凝土构件主体内部的外伸钢筋延伸至后浇带填充缝内,且位于后浇带填充缝内的外伸钢筋两两相向并搭接设置,外伸钢筋均呈水平设置;位于后浇带填充缝内且相互搭接的外伸钢筋采绑扎的形式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装置主体主要包括侧模板,侧模板呈方形板状结构,侧模板的中心位置开设有混凝土注浆孔,且侧模板呈左右延伸并竖直设置在后浇带填充缝的前后侧;所述侧模板的高度大于后浇带填充缝的高度,位于后浇带填充缝前侧的侧模板的左右端面分别贴紧后浇带填充缝两侧的钢筋混凝土构件主体的前侧面;位于后浇带填充缝后侧的侧模板的左右端面分别贴紧后浇带填充缝两侧的钢筋混凝土构件主体的后侧面;其中钢筋混凝土构件主体前后面且靠近后浇带填充缝处均预埋穿至钢筋混凝土构件主体外侧的侧模板固定预埋筋,侧模板固定预埋筋呈后水平走向,且侧模板固定预埋筋以焊接的形式固定连接相邻的侧模板;所述成型装置主体还包括两条前后水平设置的平板轨道架,平板轨道架分设在后浇带填充缝的上端口左右侧,且平板轨道架平放在钢筋混凝土构件主体的上表面,所述平板轨道架的上表面开设有前后水平设置的导向扣槽,所述平板轨道架之间设有方板状的拼装扣盖,其中拼装扣盖的两端加工有导向扣槽插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混凝土构件后浇带成型装置,主要包括后浇带填充缝以及成型装置主体,所述后浇带填充缝位于相邻的钢筋混凝土构件主体之间,其中钢筋混凝土构件主体内部的外伸钢筋延伸至后浇带填充缝内,且位于后浇带填充缝内的外伸钢筋两两相向并搭接设置,外伸钢筋均呈水平设置;位于后浇带填充缝内且相互搭接的外伸钢筋采绑扎的形式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装置主体主要包括侧模板,侧模板呈方形板状结构,侧模板的中心位置开设有混凝土注浆孔,且侧模板呈左右延伸并竖直设置在后浇带填充缝的前后侧;所述侧模板的高度大于后浇带填充缝的高度,位于后浇带填充缝前侧的侧模板的左右端面分别贴紧后浇带填充缝两侧的钢筋混凝土构件主体的前侧面;位于后浇带填充缝后侧的侧模板的左右端面分别贴紧后浇带填充缝两侧的钢筋混凝土构件主体的后侧面;其中钢筋混凝土构件主体前后面且靠近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志雄陈水冰俞俊饶尉李章盛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稳固防水补强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