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德来专利>正文

一种公路路基碎石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1689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5 07: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公路路基碎石桩,包括桩体和壳体,所述壳体活动套接在桩体内部,所述桩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L形折线段,所述桩体的内侧面开设有凹槽,所述桩体的顶部活动套接有桩盖,所述桩盖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二L形折线段,所述桩盖的底部开设有凸槽,所述桩盖的上表面活动套接有顶盖,所述桩盖的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圆环,所述第一圆环的内部固定套接有第一加强钢筋,所述第一圆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壳体、固定块、第一圆环、第二圆环和连杆,解决了目前的公路路基不具有抗压性和抗拔性的问题。

A road subgrade gravel pi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oad subgrade gravel pile, including a pile body and a shell. The shell is arranged inside the pile body.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pil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L shaped line section.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pil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groove on the top of the pile body, and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pile cap is provided with a pile cover. At the bottom of the two L shape, the bottom of the pile cap is provided with a convex groove,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pile cap is connected with a top cover, the surface of the pile cap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and the internal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fixed block, and the one end of the fixed block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first ring, and the internal fixation sleeve of the first ring is connected with a first additio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first ring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connecting rod. By setting a shell, a fixed block, a first ring, a second ring and a connecting rod, the current road subgrade has no compression and pullout resist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路路基碎石桩
本技术涉及土木工程
,具体为一种公路路基碎石桩。
技术介绍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显著发展,公路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在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和改善人们出行条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公路建设来说,保证路基的质量是关键,而随着公路建设的大规模展开,对于路基施工的质量有着更高的要求。碎石桩在软土地基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与地基土形成符合地基,使得地基刚度和承载力提高,沉降量减小。随着交通工具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公路的发展也越来越快,现有的碎石桩在结构上只是填充混泥土、碎石等,其结构较为单一,在抗压性和抗拔性的效果上较差,并且,其桩盖与桩体之间的连接的稳定性较差,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桩盖极容易出现偏移,对碎石桩的使用寿命产生影响,不能适应于日益发展的公路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公路路基碎石桩,解决了目前路基碎石桩不具有抗压性和抗拔性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公路路基碎石桩,包括桩体和壳体,所述壳体活动套接在桩体内部,所述桩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L形折线段,所述桩体的内侧面开设有凹槽,所述桩体的顶部活动套接有桩盖,所述桩盖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二L形折线段,所述桩盖的底部开设有凸槽,所述桩盖的上表面活动套接有顶盖,所述桩盖的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圆环,所述第一圆环内部固定套接有第一加强钢筋,所述第一圆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圆环,所述第二圆环内部固定套接有第二加强钢筋,所述第一加强钢筋和第二加强钢筋分别固定套接在桩盖表面开设的通孔内,所述第一加强钢筋和第二加强钢筋的顶端分别活动套接有固定螺母,所述桩体内部装载有填充物。优选的,所述第一加强钢筋和第二加强钢筋的下端均为锥形,且第一加强钢筋的长度大于第二加强钢筋的长度。优选的,所述桩体与桩盖之间放置有土工织物或土工格栅。优选的,所述由一个第一加强钢筋和五个第二加强钢筋及三个壳体组成一个框架。优选的,所述第一加强钢筋和第二加强钢筋顶端的外表面为螺纹状。优选的,所述通孔的大小与第一加强钢筋和第二加强钢筋匹配。(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公路路基碎石桩,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壳体、固定块、第一圆环、第二圆环和连杆,在打好的桩体,将第一加强钢筋和第二加强钢筋分别对应固定套接在第一圆环和第二圆环内,然后把固定套接好的第一加强钢筋、第二加强钢筋及壳体一起放进打好的桩体内,第一加强钢筋、五根连杆和五根第二加强钢筋形成梅花状的筋骨,通过混凝土浇筑在一起,梅花状的筋骨使得浇筑后的碎石桩更具有机械强度,具有更高的耐压性,结构稳定,具有较强的耐压性和抗拔性,能够满足日益发展的公路需求。(2)、本技术通过设置桩体、桩盖、固定螺母和通孔,在固定螺母的作用下,第一加强钢筋和第二加强钢筋均固定在桩盖的通孔处,在填充物的配合下,使得桩盖和桩体之间安装的稳定性和牢固程得到很大的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壳体俯视图。图中:1桩体、101凹槽、102第一L折线段、2桩盖、201凸槽、202第二L折线段、3顶盖、4固定螺母、5通孔、6第一加强钢筋、7第二加强钢筋、8壳体、9固定块、10第一圆环、11连杆、12第二圆环、13填充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公路路基碎石桩,包括桩体1和壳体8,壳体8活动套接在桩体1内部,桩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L形折线段102,桩体1的内侧面开设有凹槽101,桩体1的顶部活动套接有桩盖2,桩盖2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二L形折线段202,桩盖2的底部开设有凸槽201,桩体1与桩盖2之间放置有土工织物或土工格栅,将桩盖2外表面开设的第二L形折线段202和凸槽201与桩体1上表面开设的第一L折线段102及内测开设的凹槽101完全闭合,形成一个密封的整体,放置土工织物或土工格栅用来增加公路路基的强度和承载力,桩盖2的表面开设有通孔5,桩盖2的上表面活动套接有顶盖3,壳体8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9,固定块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圆环10,第一圆环10内部固定套接有第一加强钢筋6,第一圆环10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杆11,连杆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圆环12,第二圆环12内部固定套接有第二加强钢筋7,第一加强钢筋6和第二加强钢筋7的底端均为锥形,且第一加强钢筋6的长度大于第二加强钢筋7的长度,第一加强钢筋6和第二加强钢筋7顶端的外表面为螺纹状,所述第一加强钢筋6和第二加强钢筋7分别固定套接在桩盖2表面开设的通孔5内,第一加强钢筋6和第二加强钢筋7的顶端分别活动套接有固定螺母4,由一个第一加强钢筋6和五个第二加强钢筋7及三个壳体8组成一个框架,通过焊接的方式使第一加强钢筋6和第二加强钢筋7牢固的固定套接在第一圆环10和第二圆环12内,将组合过后的加强框架竖直放入打桩好的桩体1的内部并延伸至此地基中,第一加强钢筋6和第二加强钢筋7底部均为锥形,减小第一加强钢筋6和第二加强钢筋7的受力面积,增大第一加强钢筋6和第二加强钢筋7下压时的压强,灌入碎石和混凝土等填充物,再将桩盖2安装到桩体1顶部,通过固定螺母4将第一加强钢筋6和第二加强钢筋7固定在桩盖2表面开设的通孔5处,使得桩盖2与桩体1之间的稳定性和牢固程度得到极大的提高,然后再将顶盖3盖在桩盖2上,最后在桩盖2和顶盖3顶部或周边浇筑混凝土或沥青等,进一步增加碎石桩的强度和稳定性。综上可得,本技术通过设置壳体8、固定块9、第一圆环10、第二圆环12和连杆11解决了公路路基具有很强的抗压性和抗拔性。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公路路基碎石桩,包括桩体(1)和壳体(8),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8)活动套接在桩体(1)内部,所述桩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L形折线段(102),所述桩体(1)的内侧面开设有凹槽(101),所述桩体(1)的顶部活动套接有桩盖(2),所述桩盖(2)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二L形折线段(202),所述桩盖(2)的底部开设有凸槽(201),所述桩盖(2)的上表面活动套接有顶盖(3),所述桩盖(2)的表面开设有通孔(5),所述壳体(8)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9),所述固定块(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圆环(10),所述第一圆环(10)的内部固定套接有第一加强钢筋(6),所述第一圆环(10)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杆(11),所述连杆(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圆环(12),所述第二圆环(12)内部固定套接有第二加强钢筋(7),所述第一加强钢筋(6)和第二加强钢筋(7)分别固定套接在桩盖(2)表面开设的通孔(5)内,所述第一加强钢筋(6)和第二加强钢筋(7)的顶端分别活动套接有固定螺母(4),所述桩体(1)内部装载有填充物(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路路基碎石桩,包括桩体(1)和壳体(8),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8)活动套接在桩体(1)内部,所述桩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L形折线段(102),所述桩体(1)的内侧面开设有凹槽(101),所述桩体(1)的顶部活动套接有桩盖(2),所述桩盖(2)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二L形折线段(202),所述桩盖(2)的底部开设有凸槽(201),所述桩盖(2)的上表面活动套接有顶盖(3),所述桩盖(2)的表面开设有通孔(5),所述壳体(8)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9),所述固定块(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圆环(10),所述第一圆环(10)的内部固定套接有第一加强钢筋(6),所述第一圆环(10)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杆(11),所述连杆(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圆环(12),所述第二圆环(12)内部固定套接有第二加强钢筋(7),所述第一加强钢筋(6)和第二加强钢筋(7)分别固定套接在桩盖(2)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德来
申请(专利权)人:杨德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