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理专利>正文

一种铁路运输煤车厢用安全环保盖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1280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5 05: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运输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铁路运输煤车厢用安全环保盖板,包括盖板和铰链,所述盖板下方设有车厢,所述盖板前后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且盖板两侧边缘等间距开设有透水孔,所述车厢前后端均竖直设有油缸,所述油缸顶端设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顶端与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盖板中央顶端设有外盖顶,且外盖顶下方设有内盖顶,所述内盖顶底端左侧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插杆式温度传感器,所述外盖顶和内盖顶之间形设有导管槽,所述导管槽两侧连通有多个与导管槽垂直的分流槽,所述分流槽另一端延伸至盖板两侧边缘与透水孔连通,本装置可以实现车厢盖板的自动开合,也可以对车厢进行加湿降温,运输稳定安全,值得推广。

A safe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cover plate for railway carriag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especially a safe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cover plate for a railway transport coal carriage, including a cover plate and hinges. A carriage is provided under the cover plate. The two ends of the cover plate ar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first rotating shaft, and a water permeable hole is opened at the edges of the two sides of the cover plate, and the front and rear ends of the carriage are vertically arranged. The top of the oil cylinder is provided with a lifting rod at the top of the oil cylinder. The top of the lifting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the top of the central top of the cover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n outer cover top, and an inner cap is provided under the top of the outer cover, and the left side of the top end of the inner cover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vertical temperature sensor. The catheter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shunt slot perpendicular to the conduit groove on both sides of the conduit. The other end of the shunt slot extends to the edge of the cover plate to connect with the water permeable hole. The device can realize automatic closing of the cover plate of the carriage, and can also humidified and cool the carriages, and it is stable and safe to transp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路运输煤车厢用安全环保盖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运输设备
,具体为一种铁路运输煤车厢用安全环保盖板。
技术介绍
煤炭运输,是指煤炭经开采出来后依靠铁路、公路、沿海和内河水运等方式将合格煤炭输送至目的地,包括港口、发电厂及锅炉房等,煤炭的运输方式包括铁路、水路和公路,或单方式直达运输,或铁路、公路、水路多式联运,由于铁路运输具有稳定安全,运输量大,运输空间广的优点,因此,对铁路运输煤车厢的需求日益增长。煤炭目前是被作为具有潜在危险性质的货物来运输的,由于煤炭在开采和露天存储过程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在长时间运输过程中货物会因潮湿发热,最后导致自燃,而且在运输中会散发出大量的有害气体,主要是甲烷气,当其能度达到一定程度后极易发生爆炸,而目前铁路运输煤大多为露天式运输,运输时间较长时容易发生危险,而且在铁路散煤的运输过程中,由于运煤列车前行的速度及风力作用,其表面的煤粉颗粒很容易被吹离车体,这样既造成了煤炭资源的浪费与货主的经济损失,又污染了铁路沿线环境,尤其在客货混跑的铁路线上,扬起的煤粉颗粒还会对客运列车乘客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铁路运输煤车厢用安全环保盖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路运输煤车厢用安全环保盖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铁路运输煤车厢用安全环保盖板,包括盖板和铰链,所述盖板下方设有车厢,所述车厢与盖板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所述盖板前后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且盖板两侧边缘等间距开设有透水孔,所述车厢前后端均竖直设有油缸,所述油缸顶端设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顶端与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盖板中央顶端设有外盖顶,且外盖顶下方设有内盖顶,所述内盖顶底端左侧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插杆式温度传感器,所述外盖顶和内盖顶之间形成空腔,且空腔内设有导管槽,所述导管槽两侧连通有多个与导管槽垂直的分流槽,所述分流槽另一端延伸至盖板两侧边缘与透水孔连通,所述盖板两侧透水孔底端处固定连接有滴头,所述滴头朝向车厢侧壁,所述盖板后方顶端设有水泵,所述水泵右侧设有收缩装置,所述收缩装置包括第二转轴、发条弹簧和转轮,所述发条弹簧的内端与第二转轴固定连接,其外端与转轮固定连接,所述导管槽内设有一端封闭的输水管,所述输水管两侧固定连接有分流管,所述输水管的另一端与水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油缸右侧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顶端设有水箱,且水箱顶端开口固定设有橡胶卡环,所述橡胶卡环内设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底端伸入水箱内底部,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与水泵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轮上缠绕有出水管。优选的,所述内盖顶和外盖顶为拱形圆弧状。优选的,所述分流管数量若干。优选的,所述分流槽与导管槽垂直,且分流槽另一端与透水孔连通。优选的,所述滴头固定连接于盖板两侧底端,所述滴头与透水孔连通,且滴头朝向车厢侧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的油缸、升降杆和第一转轴可以实现盖板的自动开合,通过控制油缸可以打开盖板进行通风,这样既排除了煤炭发散的可燃气体,又可避免大量空气进入车厢促使其氧化自然,关闭盖板可以有效防止铁路运煤过程中煤炭资源的流失,造成损失和污染环境,也有利于雨雪天气运煤,方便快捷;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的拱形盖顶可以有效的增加车厢储煤空间,增加运输收益,通过设置的水泵、水箱、输水管和滴头可以通过向车厢侧壁洒水降温的方式以降低货仓温度,防止煤炭温度过高发生自燃;3、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的插杆式温度传感器可以测量车厢内煤的温度,通过检测记录运输煤的温度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危险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盖板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盖板侧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的A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车厢、2-盖板、3-外盖顶、4-内盖顶、5-铰链、6-油缸、7-升降杆、8-第一转轴、9-固定架、10-水箱、11-橡胶卡环、12-出水管、13-收缩装置、1301-发条弹簧、1302-第二转轴、1303-转轮、14-水泵、15-输水管、16-分流管、17-滴头、18-插杆式温度传感器、a-导管槽、b-分流槽、c-透水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铁路运输煤车厢用安全环保盖板,包括盖板2和铰链5,所述盖板2下方设有车厢1,所述车厢1与盖板2通过铰链5转动连接,所述盖板2前后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8,且盖板2两侧边缘等间距开设有透水孔c,所述车厢1前后端均竖直设有油缸6,所述油缸6顶端设有升降杆7,所述升降杆7顶端与第一转轴8转动连接,设置的油缸6、升降杆7和第一转轴8可以实现盖板2的自动开合,所述盖板2中央顶端设有外盖顶3,且外盖顶3下方设有内盖顶4,所述内盖顶4底端左侧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插杆式温度传感器18,可以测量车厢1内煤的温度,通过检测记录运输煤的温度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危险发生,所述外盖顶3和内盖顶4之间形成空腔,且空腔内设有导管槽a,所述导管槽a两侧连通有多个与导管槽a垂直的分流槽b,所述分流槽b另一端延伸至盖板2两侧边缘与透水孔c连通,所述盖板2两侧透水孔c底端处固定连接有滴头17,设置的水泵14、水箱10、输水管15和滴头17可以通过向车厢1侧壁洒水降温的方式以降低货仓温度,防止煤炭温度过高发生自燃,所述滴头17朝向车厢1侧壁,所述盖板2后方顶端设有水泵14,所述水泵14右侧设有收缩装置13,所述收缩装置13包括第二转轴1302、发条弹簧1301和转轮1303,所述发条弹簧1301的内端与第二转轴1302固定连接,其外端与转轮1303固定连接,通过伸缩装置有利于盖板2的开合,所述导管槽a内设有一端封闭的输水管15,所述输水管15两侧固定连接有分流管16,所述输水管15的另一端与水泵1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油缸6右侧设有固定架9,所述固定架9顶端设有水箱10,且水箱10顶端开口固定设有橡胶卡环11,所述橡胶卡环11内设有出水管12,所述出水管12底端伸入水箱10内底部,所述出水管12的另一端与水泵14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轮1303上缠绕有出水管12。所述内盖顶4和外盖顶3为拱形圆弧状,增大了运输空间,提高运输收益,所述分流管16数量为12条,可以快速将车厢1侧壁完全打湿降低车厢1的温度,所述分流槽b与导管槽a垂直,且分流槽b另一端与透水孔c连通,所述滴头17固定连接于盖板2两侧底端,所述滴头17与透水孔c连通,且滴头17朝向车厢1侧壁。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铁路运输煤车厢用安全环保盖板,包括盖板(2)和铰链(5),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下方设有车厢(1),所述车厢(1)与盖板(2)通过铰链(5)转动连接,所述盖板(2)前后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8),且盖板(2)两侧边缘等间距开设有透水孔(c),所述车厢(1)前后端均竖直设有油缸(6),所述油缸(6)顶端设有升降杆(7),所述升降杆(7)顶端与第一转轴(8)转动连接,所述盖板(2)中央顶端设有外盖顶(3),且外盖顶(3)下方设有内盖顶(4),所述内盖顶(4)底端左侧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插杆式温度传感器(18),所述外盖顶(3)和内盖顶(4)之间形成空腔,且空腔内设有导管槽(a),所述导管槽(a)两侧连通有多个与导管槽(a)垂直的分流槽(b),所述分流槽(b)另一端延伸至盖板(2)两侧边缘与透水孔(c)连通,所述盖板(2)两侧透水孔(c)底端处固定连接有滴头(17),所述滴头(17)朝向车厢(1)侧壁,所述盖板(2)后方顶端设有水泵(14),所述水泵(14)右侧设有收缩装置(13),所述收缩装置(13)包括第二转轴(1302)、发条弹簧(1301)和转轮(1303),所述发条弹簧(1301)的内端与第二转轴(1302)固定连接,其外端与转轮(1303)固定连接,所述导管槽(a)内设有一端封闭的输水管(15),所述输水管(15)两侧固定连接有分流管(16),所述输水管(15)的另一端与水泵(1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油缸(6)右侧设有固定架(9),所述固定架(9)顶端设有水箱(10),且水箱(10)顶端开口固定设有橡胶卡环(11),所述橡胶卡环(11)内设有出水管(12),所述出水管(12)底端伸入水箱(10)内底部,所述出水管(12)的另一端与水泵(14)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轮(1303)上缠绕有出水管(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路运输煤车厢用安全环保盖板,包括盖板(2)和铰链(5),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下方设有车厢(1),所述车厢(1)与盖板(2)通过铰链(5)转动连接,所述盖板(2)前后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8),且盖板(2)两侧边缘等间距开设有透水孔(c),所述车厢(1)前后端均竖直设有油缸(6),所述油缸(6)顶端设有升降杆(7),所述升降杆(7)顶端与第一转轴(8)转动连接,所述盖板(2)中央顶端设有外盖顶(3),且外盖顶(3)下方设有内盖顶(4),所述内盖顶(4)底端左侧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插杆式温度传感器(18),所述外盖顶(3)和内盖顶(4)之间形成空腔,且空腔内设有导管槽(a),所述导管槽(a)两侧连通有多个与导管槽(a)垂直的分流槽(b),所述分流槽(b)另一端延伸至盖板(2)两侧边缘与透水孔(c)连通,所述盖板(2)两侧透水孔(c)底端处固定连接有滴头(17),所述滴头(17)朝向车厢(1)侧壁,所述盖板(2)后方顶端设有水泵(14),所述水泵(14)右侧设有收缩装置(13),所述收缩装置(13)包括第二转轴(1302)、发条弹簧(1301)和转轮(1303),所述发条弹簧(1301)的内端与第二转轴(1302)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理
申请(专利权)人:李理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