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机的起动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1234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织机驱动用电机M的一次线圈CL1、CL2、CL3通过电磁接触器15、17的接通构成三角形连接回路,通过电磁接触器16、17的接通构成星形连线回路。织机起动时计算机发出让电磁接触器15、17接通的指令,用一次线圈的三角形连接回路将过电压施加到织机驱动用电机M上。计算机C根据从旋转编码器中输出的脉冲判定织机的回转速度。当该织机的回转速度达到预先设定的目标回转速度时,计算机C让电磁接触器16、17接通,将一次线圈转换成星形连接回路。(*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织机的起动方法及装置,特别是一种在织机起动时织物上不产生横档(纬纱编织云斑)的起动方法及装置。一般来说,在织机刚开始运转后,打纬力会显得不足,因而织物上会产生横档。为了防止出现这种现象,在日本专利特开昭57-51846、特开昭58-132145及特开昭59-173342公报上均公开了将超过稳定运转时额定电压的过电压施加到织机驱动用电机上而起动织机的方法。在以往的各公报上所记载的织机驱动用电机中均带有为施加稳定运转用额定电压的星形连接回路以及仅仅在起动时施加过电压的三角形连接回路。把通过三角形连接回路将过电压施加到织机驱动用电机上与通过星形连接回路将额定电压施加到该电机上相比较,其产生的转矩会数倍于额定转矩。由于产生了如此高的转矩,运转刚刚开始后的打纬力与稳定运转时的打纬力就会被提高到同一程度。由此便可以防止在运转刚开始后产生横档。如果通过三角形连接回路施加过电压,则在织机的一个周期动作终了时,织机的回转速度便会达到稳定转速。因此,运转刚刚开始后的打纬力与稳定运转时的打纬力被提高到了同一程度。因而,将相对于电机的过电压的施加转换到额定电压的施加对于决定电机扭矩的额定水平而言,必须在织机的运转状态下打纬力达到与其稳定运转时的打纬力程度相同的状态时才能实现。该转换时间一旦延迟,运转开始后的打纬力便会变得很强,产生过厚的密路(纬纱织入的紧密程度超过了所需),另外,如果转矩下降的时间与打纬时间重叠,就会产生薄段(纬纱织入的稀松程度超过了要求)。反之,如果转换时间过早,运转开始后的打纬力变弱,也会产生薄段。在特开昭57-51846号及特开昭58-132145号公报所公开的以往装置中,从三角形连接回路到星形连接回路的转换是从运转开始一确定时间之后进行的。如果该时间的设定是恰当的,则运转刚刚开始后的打纬便会在稳定回转速度状态下进行,而不产生横档。但是,由于该时间是受额定回转速度、运行负荷、织机驱动电机的容量、运转开始时的工作台回转角度等所左右的,因此对其进行最适合的时间设定非常困难。在特开昭59-173342号公报所公开的以往装置中,随着三角形连接回路到起动连接回路的转换,电机的转矩变小,即织机的回转速度(运转速度)降低,为了防止由此而产生的横档,其转换时间被设定在打纬刚刚开始之后,该转换时间是根据检测出的工作台回转角度来确定的。但是在这种方式中,不能防止由于超过织机额定运转时的回转速度所引起的横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在织机起动时事先防止横档产生的起动方法及装置。为此,在本专利技术中将超过在织机驱动用电机额定运转时所施加的额定电压的过电压在织机起动时施加到该电机上,当织机的回转速度达到规定速度时,则从过电压施加状态转换成额定电压施加状态。向电机施加过电压时,在织机运转开始后最初的打纬之前,织机的回转速度是已达到稳定回转速度以上的。在织机的回转速度达到大致稳定的回转速度时,如果将向电机的过电压施加状态转换成额定电压施加状态,随着这种转换,电机回转速度的下降将被抑制在稳定回转速度的程度。因此,织机运转开始后的打纬是在电机的稳定回转速度状态下进行的。因而防止了横档的产生。附图说明图1所示是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例的织机侧视简图,并且组配有该织机的电气回路;图2和图3是表示控制从三角形连接回路向星形连接回路转换的程序的方框图。以下根据附图1至3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图1是织机整体侧视简图。织机备有驱动电机M及送经电机1。通过送经电机1使经轴2转动,送出经纱T。经纱T经过后辊3和张紧辊4而导向机织装置。机织装置是由综絖5、筘6及引纬装置(图中未示出)构成的。他们随着电机M的运转而动作。机织装置根据这些动作织成织物W。织物W经由扩布杆7、刺毛辊8及压纱辊9卷取到克罗斯罗尔W上。张紧辊4安装在张紧杆11的一端,在张紧杆11的另一端安装有牵引簧12,通过该簧将张力施加到经纱T上。张紧杆11可回转地支承在检测杆13的一端,检测杆13的另一端连接着负载传感器14。经纱的张力介助于张紧辊4,张紧杆11及检测杆13传递到负载传感器14上,负载传感器14再把与经纱张力相对应的电信号输出到计算机C上。计算机C根据负载传感器14传出的张力数据控制电机1的转速,从而控制机织时的经纱张力。织机驱动用电机M带有三个一次线图CL1、CL2、CL3,如果电磁接触器15接通,则一次线圈CL1、CL2、CL3构成三角形连接回路,如果电磁接触器16接通,则构成星形连接回路。无论构成两回路中的哪一种,如果再接通电磁接触器17则会在一次线圈CL1、CL2、CL3之间施加起动电压。在构成三角形连接回路的状态下,超过构成星形连接回路时的一次线圈CL1、CL2、CL3间额定电压的过电压被施加到一次线圈CL1、CL2、CL3之间。电磁接触器15、16、17与计算机C相接。计算机C与检测织机工作台回转角度的旋转编码器18相连。再有,所谓工作台就是将电机M的动力传给机织装置的机构,该工作台1每回转一次就进行一个循环的机织动作。计算机C根据从旋转编码器18输入的工作台回转角度数据来控制电磁接触器15、16、17的开闭。输入装置21与计算机C相连,通过其操作予先设定织机稳定运转时的额定回转速度Vo。织机的起动开关19及停止开关20也与计算机C相连。计算机根据防止横档产生的由图2及图3所示的程序方框图来控制电磁接触器15、16、17的开闭。当织机的电源开启时,计算机C根据织机稳定运转时的额定回转速度Vo算出初期设定目标脉中间隔To(步骤1,以下简称S1,其它步骤也同样设置)。所谓初期设定目标脉冲间隔To就是用从旋转编码器18中输出的脉冲间隔来表示从三角形连接回路到星形连接回路转换所需的时间。初期设定目标脉冲间隔To与织机在以额定回转速度Vo运转时从旋转编码器18输出的脉冲间隔相等。如果从旋转编码器18输出的脉冲间隔与目标脉冲间隔To一致,则织机就会以额定回转速度Vo运转。如果起动开关19接通而输出起动信号,则计算机(响应,目标脉冲间隔Ti的数据由计算机C本身的记载来判定是或否(S2,S3)。所谓目标脉冲间隔T1就是上一次在从三角形连接回路转换成星形连接回路时所采用的脉冲间隔,计算机C保持着对该目标脉冲间隔Ti的记忆。在上一次的目标脉冲间隔Ti没有被记载的情况下,计算机C采用初期设定目标脉冲间隔To作为目标脉冲间隔Ti(S4)。在上一次的目标脉冲间隔Ti被记载的情况下,计算机C将初期设定目标脉冲间隔To与最小脉冲间隔t1的大小进行比较(S5)。最小脉冲间隔t1就是在上一次从三角形连接回路向星形连接回路转换的基准时间内从旋转编码器18输出的脉冲时间的最小间隔,并与在上述基准时间内的织机最大回转速度V1相对应。计算机C记载下该最小脉冲间隔t1,同时计算机C也记下在上述基准时间内从旋转编码器18输出的脉冲时间最大间隔t2。最大脉冲间隔t2与在上述基准时间内织机的最小回转速度V2相对应。在初期设定目标脉冲间隔To大于最小脉冲间隔t1的情况下,计算机C采用(Ti+δt)作为脉冲间隔Ti(S7)。由于时间δt为正值,前一次的脉冲间隔Ti就会增加向变更为(Ti+δt)。换言之,上一次从三角形连接回路到星形连接回路转换时的最小脉冲间隔t1也比目标脉冲间隔To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织机的起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织机起动时,将超过织机驱动用电机额定电压的过电压施加到该电机上,并在起动后检测织机的回转速度,当织机的回转速度达到规定的速度时,再从对电机的过电压施加状态转换成额定电压施加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新原正己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