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带驱动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1177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剑带驱动轮,其是于轮面上间隔设置凸齿;在每一凸齿下端两侧连接处设有凹于轮面下的凹槽,当剑带套置其上时可很稳固贴合于轮面上,如此剑带下会有浮起或脱离弹出的状态,且使凸齿的两边底端不致产生应力集中的点,而能有较佳的使用效果,使剑带驱动轮的使用寿命延长。(*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织布机构造,特别是涉及一种织布机的剑带驱动轮。请参阅附图说明图1,是织布机10的构造,其是用于将经线及纬线交错织成布,其主要是于机体的两端设有剑带驱动轮11,剑带驱动轮11的转动可带动剑带作往复动作,而剑带的一端设有剑带头13,请参阅图3,剑带驱动轮11的轮面112上间隔设有凸齿111,请配合参阅图2,剑带12是一带面,其上配合剑带驱动轮11的凸齿111间隔设有开孔121,其织布的动作请参阅图3~5,即是剑带驱动轮11往复转动时,先如图3所示一边的剑带头12′拉纬线17至中间,而两剑带轮间排置有经线开口,接着如图4所示另一边的剑带头12即接过纬线17,再如图5所示将纬线17拉至一边,如此往复动作即可将经、纬线织成布匹。请参阅图6,即是目前剑带驱动轮11构造与剑带12连动状态,由于织布机是使剑带12往复快速织布,当剑带12在被带出时,凸齿111受力相当大,所以最上端的凸齿111在带动剑带12时所受侧向力量最大,因此长久使用剑带驱动轮的凸齿111常会有断裂的现象,因此以往剑带驱动轮的构造在为求制造上的便利及避免凸齿111的两边下端在使用时产生应力集中,凸齿111的两边下端设置成一微小弧角115,然而如此会使剑带12套卡其上时成悬空状,因未能受轮面116支撑,而使力量直接由两边的凸齿111承受,而且在运动中剑带12会浮起,与轮面116接触不甚稳固,很容易弹出,所以在使用时需以一盖片压于剑带上以避免弹出,如此造成使用上的不便。接着请参阅图7,其是另一个以往的剑带与剑带驱动轮合状态,即使凸齿111的两边下端制成直角117,如此虽剑带12即可与轮面116很稳固接触不会有浮起或脱离的状态,然而却会使凸齿111的两边下端角处产生应力集中点,更加会使凸齿111底端致疲劳破坏而断裂,且在制造上凸齿111的两边下端欲制成直角非常困难。请再参阅图8,如果为防止如图6以往的剑带驱动轮在带动剑带时因与轮面116呈悬空状而会有弹出现象,将凸齿111设置成更为凸起,使剑带12受啮合更为稳固,即可解决弹出问题及应力集中状况,然而如此却会使剑带12受驱动时不甚顺畅,会产生往下带动的力量,此种情况也不理想,而且剑带与轮面116依然是悬空状态,未能将部份力量施与轮面,以减轻凸齿111的负荷。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剑带驱动轮,使达到在带动剑带过程中,其凸齿所受冲击力最小,不会有应力集中现象,而能增长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剑带驱动轮,使达到在带动剑带过程中,剑带与轮面有极为稳固的接触效果。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剑带驱动轮,其大体上是于轮面上间隔设置有凸齿,使达到剑带可啮合其上受其驱动;其主要特征是在每一凸齿下端两侧连接处设有凹于轮面下的凹槽,使当剑带套置其上时可很稳固贴合于轮面上,如此剑带不会有浮起或脱离弹出的状态,且使凸齿的两边底部不致产生应力集中的点,而能有较佳的使用效果,使剑带驱动轮的使用寿命延长。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以往织布机外观构造图。图2是以往织布机的剑带立体图。图3~5是以往织布机的剑带与剑带驱动轮的构造及动作侧视图。图6是以往剑带与剑带驱动轮的结合连动侧视图。图7是另一个以往的剑带与剑带驱动轮的结合连动侧视图。图8是另一个以往剑带与剑带驱动轮的结合连动侧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剑带驱动轮的轮面侧视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剑带驱动轮的使用状态图。请参阅图9,本专利技术剑带驱动轮是于轮面31上间隔设置凸齿32,其主要特征是在每一凸齿32下端两侧连接处设有向外侧凹于轮面31下的凹槽33,凹槽33与凸齿32连接的壁面呈弧形面331,弧形面331以当凸齿32间距为12.7mm时半径为1.3mm为较佳设计,如此可使凸齿32两边底端在使用时不会产生应力集中,且有良好的底基抗力效果较佳。请参阅图10,当剑带12套置其上时,因有凹槽33的设计,所以可很稳固贴合于轮面31上,如此剑带12不会造成悬空状而有浮起或脱离弹出的状态,且由于凹槽的弧形面331设计更不会使凸齿32的两边底端产生应力集中处,不致因受力集中而容易破坏,所以本专利技术的轮面设计可达到剑带与剑带轮的有适当的啮合,且不会产生应力集中处,而能有较佳的使用效果,使剑带驱动轮的使用寿命延长,另外在制造上制成弧形凹槽33,非常容易,不会有技术上的困难。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构造完全解决以往的剑带驱动轮在驱动剑带时的种种缺失,使达到不仅剑带与剑带轮有适当的啮合,且不会产生应力集中处,而能有最佳的使用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剑带驱动轮,其是于所述驱动轮轮面上间隔设置凸齿,剑带与凸齿啮合并受其驱动;其特征是每一凸齿下端两侧连接处设有向外侧凹于轮面下的凹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剑带驱动轮,其特征是凹槽接连凸齿的部位呈弧形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剑带驱动轮,其特征是所述各凸齿的间距是12.7mm,各凹槽的弧形面半径是1.3mm。全文摘要一种剑带驱动轮,其是于轮面上间隔设置凸齿;在每一凸齿下端两侧连接处设有凹于轮面下的凹槽,当剑带套置其上时可很稳固贴合于轮面上,如此剑带下会有浮起或脱离弹出的状态,且使凸齿的两边底端不致产生应力集中的点,而能有较佳的使用效果,使剑带驱动轮的使用寿命延长。文档编号D03D51/02GK1097030SQ93107658公开日1995年1月4日 申请日期1993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1993年6月30日专利技术者何文助, 李有义, 黄树喜, 宋默德 申请人:金刚铁工厂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剑带驱动轮,其是于所述驱动轮轮面上间隔设置凸齿,剑带与凸齿啮合并受其驱动;其特征是:每一凸齿下端两侧连接处设有向外侧凹于轮面下的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文助李有义黄树喜宋默德
申请(专利权)人:金刚铁工厂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