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支承用滚动轴承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9201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1 17: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将汽车的车轮相对于悬架装置旋转自如地支承的车轮支承用滚动轴承单元。在旋转侧凸缘上,关于圆周方向交替地设有多个薄壁部、和向轴向内侧突出的多个厚壁部。在厚壁部上形成有由轴向外侧的大径孔和轴向内侧的内螺纹孔构成的安装孔。大径孔的轴向长度尺寸大于薄壁部的轴向厚度尺寸,从而提供能够充分确保内螺纹孔的精度的车轮支承用滚动轴承单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轮支承用滚动轴承单元
本技术涉及将汽车的车轮旋转自如地支承的车轮支承用滚动轴承单元。
技术介绍
为了将汽车的车轮及刹车盘等制动用部件相对于悬架装置旋转自如地支承,而使用了车轮支承用滚动轴承单元。作为外圈旋转型的车轮支承用滚动轴承单元,图4示出了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以往构造的一例。车轮支承用滚动轴承单元1具备:作为静止侧滚道圈的内径侧滚道圈2;作为旋转侧滚道圈的外径侧滚道圈3;和作为滚动体的滚珠4。内径侧滚道圈2在外周面上具有多列的内圈滚道5a、5b。外径侧滚道圈3在内周面上具有多列的外圈滚道7a、7b,并且在外周面上具有用于支承固定车轮的旋转侧凸缘8。滚珠4滚动自如地设在内圈滚道5a、5b与外圈滚道7a、7b之间。此外,关于轴向,将在组装于车身的状态下成为车辆的宽度方向外侧的、图1、3、4的左侧称为“外”。相反地,将在组装于车身的状态下成为车辆的宽度方向中央侧的、图1、3、4的右侧关于轴向称为“内”。在旋转侧凸缘8上,关于圆周方向交替地设有薄壁部9、和轴向厚度尺寸比薄壁部9大的厚壁部10。作为薄壁部9的一部分的薄壁连续部11设在厚壁部10的径向外侧。在厚壁部10上形成有内螺纹孔12。通过在内螺纹孔12中螺合未图示的螺栓而将轮圈(wheel)及制动用部件支承固定于旋转侧凸缘8。在上述的以往构造的情况下,难以确保通过穿孔加工而形成于厚壁部10的内螺纹孔12的形状精度及尺寸精度。即,内螺纹孔12的外径侧部分的径向厚度尺寸与薄壁连续部11相应地,在轴向外侧部分变厚,在轴向内侧部分变薄。因此,厚壁部10的刚性的大小也是在轴向外侧部分变高,在轴向内侧部分变低。因而,可能产生因内螺纹孔12的加工过程中的刚性变化而导致内螺纹孔12在中途折曲、或内螺纹孔12的内径尺寸在中途发生变化的问题。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特开2012-51393号日本专利公开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点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轮支承用滚动轴承单元,能够充分地确保形成于旋转侧凸缘且用于固定车轮和制动用部件的内螺纹孔的精度。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轮支承用滚动轴承单元,其特征在于,具备:静止侧滚道圈,其具有静止侧滚道;旋转侧滚道圈,其具有用于固定车轮的朝外凸缘状的旋转侧凸缘、和旋转侧滚道;多个滚动体,其滚动自如地设在静止侧滚道与旋转侧滚道之间,旋转侧凸缘整体构成为板状,关于圆周方向交替地设有多个薄壁部、和向轴向内侧突出且轴向厚度尺寸比薄壁部大的多个厚壁部,沿圆周方向相邻的薄壁部彼此在厚壁部的径向外侧连续,在厚壁部上设有安装孔,该安装孔沿轴向贯穿厚壁部且由轴向外侧的大径孔和轴向内侧的内螺纹孔构成,大径孔的内径尺寸大于内螺纹孔,且大径孔的轴向长度尺寸大于薄壁部的轴向长度尺寸。根据本技术,能够提供充分确保了形成于旋转侧凸缘、且用于固定车轮和制动用旋转部件的内螺纹孔的精度的车轮支承用滚动轴承单元。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车轮支承用滚动轴承单元的剖视图。图2是将图1的轮毂主体取出后从轴向内侧观察到的图。图3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车轮支承用滚动轴承单元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以往构造的一例的车轮支承用滚动轴承单元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第1实施方式)图1~2示出本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车轮支承用滚动轴承单元1a为内圈旋转型,在作为静止侧滚道圈的外圈14的内径侧,经由多个作为滚动体的滚珠16而旋转自如地支持作为旋转侧滚道圈的轮毂15。外圈14在内周面上具有多列的外圈滚道17a、17b,在外周面上具有静止侧凸缘18。外圈14通过静止侧凸缘18而固定于未图示的转向节。轮毂15由轮毂主体19和内圈20构成,在外周面上具有多列的内圈滚道21a、21b、和朝外凸缘状的旋转侧凸缘22。轮毂15与结合固定于旋转侧凸缘22的未图示的轮圈一起旋转。轮毂主体19对中碳素钢等材料实施锻造加工而制成,在轴向靠外端的部分形成有旋转侧凸缘22,在轴向靠内端的部分形成有小径层差部23。内圈20外嵌固定于小径层差部23,且被凿密部24压紧。滚珠16在多列的外圈滚道17a、17b与多列的内圈滚道21a、21b之间按各列滚动自如地设有多个。对各滚珠16赋予了预压和背面组合型的接触角。设置有滚珠6的内部空间26的轴向两端开口通过密封环27及罩28而被封堵。旋转侧凸缘22整体构成为圆环板状,轴向外侧面为存在于与轮毂主体19的中心轴正交的假想平面上的平坦面。旋转侧凸缘22在径向内端部设有轴向厚度尺寸在整周范围内没有变化的根部37,在径向中间部设有轴向厚度尺寸关于圆周方向变化的壁厚变化部38。旋转侧凸缘22的轴向内侧面在根部37为存在于与轮毂15的中心轴正交的假想平面上的平坦面,而在壁厚变化部38关于圆周方向为凹凸形状。在旋转侧凸缘22的壁厚变化部38上,关于圆周方向交替地设有多个薄壁部39和多个厚壁部40。厚壁部40的轴向厚度尺寸比薄壁部39大,向轴向内侧突出(鼓出)并且沿放射方向伸长。各薄壁部39(各厚壁部40)的相位在圆周方向上按每72度以等间隔错开地形成。通过设于厚壁部40的径向外侧的薄壁连续部41(薄壁部39的一部分),沿圆周方向相邻的薄壁部39、39彼此在圆周方向上连续。因此,在旋转侧凸缘22的径向外端部,以在整周范围内连续的状态设有薄壁部39(及薄壁连续部41)。厚壁部40的轴向厚度尺寸X与根部37的轴向厚度尺寸大致相同,且设定为薄壁部39的轴向厚度尺寸Y的大约2~6倍左右(在图示例中为4倍)。薄壁部39的轴向厚度尺寸Y与薄壁连续部41的轴向厚度尺寸相同。在厚壁部40的位于圆周方向中央的部分,设有将厚壁部40沿轴向贯穿的安装孔42。安装孔42将轴向外侧的大径孔43和轴向内侧的内螺纹孔44同轴配置而构成。大径孔43由内周面为单一圆筒面的圆筒孔构成为无螺纹状。内螺纹孔44在内周面上形成有内螺纹。大径孔43的内径尺寸设定为大于内螺纹孔44的内径尺寸(内螺纹的齿根圆的直径尺寸)。将大径孔43的轴向长度尺寸A设定为大于薄壁部39(薄壁连续部41)的轴向厚度尺寸Y(A>Y)。由此,使大径孔43与内螺纹孔44的边界位置不位于厚壁部40中的与薄壁连续部41在径向上重叠的重叠部45a,而位于厚壁部40中的不与薄壁连续部41在径向上重叠的非重叠部45b。因此,内螺纹孔44仅形成在厚壁部40中的非重叠部45b上。非重叠部45b的外周侧面(外径面)是与安装孔42(内螺纹孔44)同心的局部圆筒形状,非重叠部45b的外周侧面与内螺纹孔44的内周面之间的壁厚在内螺纹孔44的外径侧部分关于圆周方向及轴向是大致固定的。对于形成上述的安装孔42,首先,从轴向外侧朝向轴向内侧以其内端部到达非重叠部45b的方式形成大径孔43。接着,与大径孔43同轴地以沿轴向贯穿的状态形成底孔。然后,通过在底孔中利用丝锥形成内螺纹,来形成内螺纹孔44。此外,也能够使用螺孔钻头同时形成底孔和内螺纹孔44。在将螺栓插入于轮圈及制动用部件的通孔内之后,使形成于螺栓的外螺纹与内螺纹孔44螺合,由此将轮圈等固定于旋转侧凸缘22。为了实现车轮支承用滚动轴承单元1a的轻量化等,在薄壁部39上设有沿轴向贯穿的圆形状的透孔46。另外,在薄壁部39上设有用于从旋转侧凸缘22拆下制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轮支承用滚动轴承单元,其特征在于,具备:静止侧滚道圈,其具有静止侧滚道;旋转侧滚道圈,其具有用于固定车轮的朝外凸缘状的旋转侧凸缘、和旋转侧滚道;以及多个滚动体,其滚动自如地设在所述静止侧滚道与所述旋转侧滚道之间,所述旋转侧凸缘整体构成为板状,关于圆周方向交替地设有多个薄壁部、和向轴向内侧突出且轴向厚度尺寸比所述薄壁部大的多个厚壁部,沿圆周方向相邻的所述薄壁部彼此在所述厚壁部的径向外侧连续,在所述厚壁部上设有安装孔,该安装孔沿轴向贯穿所述厚壁部且由轴向外侧的大径孔和轴向内侧的内螺纹孔构成,所述大径孔的内径尺寸大于所述内螺纹孔,且所述大径孔的轴向长度尺寸大于所述薄壁部的轴向长度尺寸。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0.28 JP 2016-2113941.一种车轮支承用滚动轴承单元,其特征在于,具备:静止侧滚道圈,其具有静止侧滚道;旋转侧滚道圈,其具有用于固定车轮的朝外凸缘状的旋转侧凸缘、和旋转侧滚道;以及多个滚动体,其滚动自如地设在所述静止侧滚道与所述旋转侧滚道之间,所述旋转侧凸缘整体构成为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口司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