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洋洋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室内贴瓷砖的辅助贴砖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91551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1 17: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室内贴瓷砖的辅助贴砖架,包括架体、推挤机构、两个夹紧机构、第一夹砖槽、第二夹砖槽和第三夹砖槽,所述第一夹砖槽设置于架体的中部位置,所述第二夹砖槽和第三夹砖槽对称设置,且直接或间接连接于第一夹砖槽上,第一夹砖槽、第二夹砖槽和第三夹砖槽结构相同且内部均设置有夹板,所述第一夹砖槽内的夹板连接所述推挤机构,所述第二夹砖槽内的夹板通过一夹紧机构连接所述推挤机构,所述第三夹砖槽内的夹板通过另一夹紧机构连接所述推挤机构,两个所述夹紧机构呈对称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辅助贴砖架结构巧妙简单,使用方便,能高效地完成瓷砖的粘合。

An auxiliary brick frame used for indoor tile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auxiliary brick frame for indoor tiles, including a frame, a pushing mechanism, two clamping mechanisms, a first clip slot, a second clamp slot and a third brick slot, which are arranged in the middle position of the body, and the second clamp slot and the third clamp slot are arranged symmetrically, and directly or indirectly. The first clip slot, the second clamp slot and the third clamp slot structure are the same structure and have a sandwich plate inside, and the splints inside the first clip slots are connected with the pushing mechanism, and the splints inside the second clip slots are connected with the extruding machine through a clamping mechanism, and the splints inside the third clip brick grooves are connected. The other clamping mechanism is connected with the pushing mechanism, and the two clamping mechanisms are arranged symmetrically. The auxiliary tile rack has the advantages of ingenious and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use and high efficiency in finishing ceramic ti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室内贴瓷砖的辅助贴砖架
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室内贴瓷砖的辅助贴砖架。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审美观念也在发生着改变,在现在的房屋装修中人们对装修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房屋装修过程中墙面粘贴瓷砖尤为常见,当墙面上有外露水管时,要将暴露在外面的水管用瓷砖包围粘贴,目前粘贴普遍采用的方法为事先用胶带将三个瓷砖边角粘贴定位,然后用其将水管包围,再将水泥跟黄沙的混合物从上往下填满瓷砖、水管以及墙面三者之间的空隙处,但是采用这种方法在施工的过程中瓷砖不仅处于非固定状态容易出现偏移现象而且胶带粘贴处在清理时由于胶带直接粘贴在瓷砖上所以很难清理。因此,现在迫切需要一种装置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室内贴瓷砖的辅助贴砖架,结构巧妙,将三个夹砖槽中夹板的动作统一,提高瓷砖粘贴效率。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室内贴瓷砖的辅助贴砖架,包括架体、推挤机构、两个夹紧机构、第一夹砖槽、第二夹砖槽和第三夹砖槽;所述第一夹砖槽设置于架体的中部位置;所述第二夹砖槽和第三夹砖槽对称设置,且连接于第一夹砖槽上;第一夹砖槽、第二夹砖槽和第三夹砖槽结构相同且内部均设置有夹板;所述第一夹砖槽内的夹板连接所述推挤机构,所述第二夹砖槽内的夹板通过一夹紧机构连接所述推挤机构,所述第三夹砖槽内的夹板通过另一夹紧机构连接所述推挤机构,两个所述夹紧机构呈对称设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推挤机构和夹紧机构使三个所述夹板同步夹紧或同步放松,以实现对瓷砖的夹紧及放松,从而实现多面瓷砖同步粘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每个所述夹紧机构均包括支杆、第六连杆、第七连杆和第一推杆,所述第一推杆一端固定连接夹板,所述第一推杆另一端活动连接支杆的一端,其中一个所述夹紧机构上的所述支杆的另一端枢接于第二夹砖槽,另一个所述夹紧机构上的所述支杆的另一端枢接于第三夹砖槽,第六连杆的一端枢接于第七连杆的一端,其中一个所述夹紧机构上的所述第六连杆的另一端枢接于第二夹砖槽,另一个所述夹紧机构上的所述第六连杆的另一端枢接于第三夹砖槽;所述第七连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有纵向杆,连接处或成型处枢接于支杆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两夹紧机构呈对称设置,使得各夹板同步夹紧或松开。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杆呈“L”形,包括一横向杆,横向杆上设置有条形通槽,第一推杆的另一端通过销杆活动连接在条形通槽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夹板进行推动或拉动动的过程中,条形通槽使得第一推杆有沿条形通槽有一个活动范围,不致于卡死或锁死。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推挤机构包括转轴、摇盘、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转轴穿过所述架体且与架体转动连接,转轴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摇盘的中心处,所述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分别对称式固定在摇盘上,第二连杆的一端垂直固定连接一个所述纵向杆背离第二夹砖槽外侧面的一端,第二连杆的另一端枢接第二伸缩杆的端头,第一连杆的一端垂直固定连接在另一个所述纵向杆背离第三夹砖槽外侧面的一端,第一连杆的另一端枢接第一伸缩杆端头,第三连杆一端枢接在摇盘上,第一夹砖槽内部的夹板上垂直固定有第二推杆,第二推杆背离夹板的一端穿过第一夹砖槽并与第三连杆枢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转轴转动带动摇盘转动,进而带动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运动,从而夹紧机构中各部件动作,实现对夹板的同步控制。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推挤机构还包括棘爪、棘齿和弹簧,所述摇盘的外缘设置棘齿,所述棘爪枢接在架体的下表面,所述弹簧一端固定在架体上,另一端固定在棘爪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摇盘为单向转动,可保证整体运行的稳定性,使瓷砖夹紧更平稳。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导套,所述导套设置于第一推杆、第二推杆穿过各夹砖槽的位置处。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导套对第一推杆起限位和导向作用,使得第一推杆、第二推杆对夹板的作用更精准明显。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底座、两个立柱、两个滑套、第四连杆和两个第五连杆,架体的两端头各固定一个滑套,滑套套接在立柱上,立柱垂直固定在底座上,第四连杆的一端枢接在摇盘上,第四连杆的另一端枢接两个第五连杆的一端,两个第五连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滑套。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底柱、立柱和滑套等的设置,使得整体结构更稳定,瓷砖的夹持更有效及稳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滑套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与滑套内部连通的导向筒,两个导向筒内部均设置有顶柱,第五连杆的另一端枢接所述顶柱。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顶柱及导向筒的设置可增大滑套对立柱的摩擦,使得锁定更牢固,结构更稳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架体为弧形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架体为弧形架,整体结构匀称美观,稳定且紧凑。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夹砖槽沿槽走向两端的对称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外延杆,第二夹砖槽通过设置第二调节杆套接在第一夹砖槽一侧的外延杆上,第三夹砖槽通过设置第三调节杆套接在第一夹砖槽另一侧的外延杆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夹砖槽与第二夹砖槽之间的位置可调节,使得整体结构更灵活可控。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有:(1)能高效地实现对瓷砖的同步贴合,以形成C形瓷砖面,对管道等进行瓷砖包围。(2)结构简单巧妙,三个夹砖槽中夹板在夹紧机构及推挤机构的作用下可对瓷砖进行同步夹紧,省去了用胶带粘贴的麻烦,同时使得瓷砖粘贴更完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总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瓷砖夹持机构夹紧状态仰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夹砖槽夹紧状态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夹砖槽松开状态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滑套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立柱;3弧形架;4滑套;41导向筒;5第一夹砖槽;51外延杆;6第二夹砖槽;61第二调节杆;7第三夹砖槽;71第三调节杆;8摇盘;81第一伸缩杆;82第二伸缩杆;83第一连杆;84第二连杆;85第三连杆;86第四连杆;9第五连杆;91顶柱;10夹紧机构;101第七连杆;1011纵向杆;102横向杆;1021条形通槽;11夹板;111第一推杆;112第二推杆;12导套;13支杆;14第六连杆;15转轴;16棘爪;17棘齿;18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工作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室内贴瓷砖的辅助贴砖架,弧形架3为半圆形结构,弧形架3的两端头固定有滑套4,弧形架3通过滑套4套接在立柱2上,立柱2垂直固定在底座1上,弧形架3的中部固定连接第一夹砖槽5,第一夹砖槽5的横截面为U形,第一夹砖槽5沿槽走向两端的U形开口处对称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外延杆51,外延杆51横截面为方形,第一夹砖槽5、第二夹砖槽6、第三夹砖槽7结构相同且内部均设置有夹板11。夹板11与瓷砖的贴合面上粘接有弹性胶垫,弹性胶垫一方面是对三个夹砖槽内部夹板11对瓷砖施加不同夹紧力的补偿,另一方面是为了降低夹板11对瓷砖的挤压冲击起到缓冲作用。第一夹砖槽5、第二夹砖槽6、第三夹砖槽7呈C字形排列,第二夹砖槽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室内贴瓷砖的辅助贴砖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推挤机构、两个夹紧机构(10)、第一夹砖槽(5)、第二夹砖槽(6)和第三夹砖槽(7);所述第一夹砖槽(5)设置于架体的中部位置;所述第二夹砖槽(6)和第三夹砖槽(7)对称设置,且连接于第一夹砖槽(5)上;第一夹砖槽(5)、第二夹砖槽(6)和第三夹砖槽(7)结构相同且内部均设置有夹板(11);所述第一夹砖槽(5)内的夹板(11)连接所述推挤机构,所述第二夹砖槽(6)内的夹板(11)通过一夹紧机构(10)连接所述推挤机构,所述第三夹砖槽(7)内的夹板(11)通过另一夹紧机构(10)连接所述推挤机构,两个所述夹紧机构(10)呈对称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室内贴瓷砖的辅助贴砖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推挤机构、两个夹紧机构(10)、第一夹砖槽(5)、第二夹砖槽(6)和第三夹砖槽(7);所述第一夹砖槽(5)设置于架体的中部位置;所述第二夹砖槽(6)和第三夹砖槽(7)对称设置,且连接于第一夹砖槽(5)上;第一夹砖槽(5)、第二夹砖槽(6)和第三夹砖槽(7)结构相同且内部均设置有夹板(11);所述第一夹砖槽(5)内的夹板(11)连接所述推挤机构,所述第二夹砖槽(6)内的夹板(11)通过一夹紧机构(10)连接所述推挤机构,所述第三夹砖槽(7)内的夹板(11)通过另一夹紧机构(10)连接所述推挤机构,两个所述夹紧机构(10)呈对称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室内贴瓷砖的辅助贴砖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夹紧机构(10)均包括支杆(13)、第六连杆(14)、第七连杆(101)和第一推杆(111),所述第一推杆(111)一端固定连接夹板(11),所述第一推杆(111)另一端活动连接支杆(13)的一端,其中一个所述夹紧机构(10)上的所述支杆(13)的另一端枢接于第二夹砖槽(6),另一个所述夹紧机构(10)上的所述支杆(13)的另一端枢接于第三夹砖槽(7),第六连杆(14)的一端枢接于第七连杆(101)的一端,其中一个所述夹紧机构(10)上的所述第六连杆(14)的另一端枢接于第二夹砖槽(6),另一个所述夹紧机构(10)上的所述第六连杆(14)的另一端枢接于第三夹砖槽(7);所述第七连杆(10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有纵向杆(1011),连接处或成型处枢接于支杆(13)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室内贴瓷砖的辅助贴砖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13)呈“L”形,包括一横向杆(102),横向杆(102)上设置有条形通槽(1021),第一推杆(111)的另一端通过销杆活动连接在条形通槽(1021)上。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用于室内贴瓷砖的辅助贴砖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挤机构包括转轴(15)、摇盘(8)、第一伸缩杆(81)、第二伸缩杆(82)、第一连杆(83)、第二连杆(84)和第三连杆(85),所述转轴(15)穿过所述架体且与架体转动连接,转轴(15)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摇盘(8)的中心处,所述第一伸缩杆(81)和第二伸缩杆(82)分别对称式固定在摇盘(8)上,第二连杆(8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洋洋
申请(专利权)人:何洋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