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式阻燃防火密封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9097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1 17: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整体式阻燃防火密封窗,包括第一窗体、第二窗体、第三窗体及组合玻璃,第一窗体包括第一结构件、第二结构件、第三结构件、第一隔热结构、第二隔热条、第六结构件、第六固定件、第八结构件、第九结构件,第三结构件包括第一抵触部、第二抵触部、凸起、隔热抵触件及卡接件,第一隔热结构包括第一填充物及第一隔热件,第一填充物环绕第一隔热件,第九结构件包括第九隔热条;组合玻璃固定于第一抵触部和第二抵触部之间。多种隔热配件与填充物配合使用,耐火性能佳,密封效果好,避免建筑火灾事故频发给人们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危害,结构新颖,设计巧妙,适用性强。

Holistic flame retardant and fire proof window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olistic flame retardant and fireproof window,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form, second forms, third forms and combined glass. The first form comprises a first structure, a second structure, a third structure, a first heat insulation structure, a second heat insulation bar, a sixth structure piece, a sixth fixed piece, a eighth structure piece, and a third body. Nine structure parts, third structure parts including first conflict part, second conflict part, protruding, heat insulation resistance element and clad piece. The first heat insulation structure includes the first filler and the first heat insulation part, the first filler surrounds the first heat insulation, the ninth structure includes ninth heat insulation strip, and the combination glass is fixed to the first touch part and second offset. Between the contacts. A variety of heat insulation accessories and filler, good fire resistance, good sealing effect, avoid frequent building fire accidents to people's life and property to bring harm, new structure, clever design, strong applic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整体式阻燃防火密封窗
本技术涉及防火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整体式阻燃防火密封窗。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高层建筑数量迅速增加,这些高层建筑纷纷拔地而起更是城市繁荣和文明的标志,中国已经正式步入了“高楼时代”。随之而来的高层建筑防火安全也就显得非常重要。但是,现有的防火窗存在以下缺陷:市面上的防火窗耐火性能差,密封效果差,无法有效地阻挡烟火从框扇之间的缝隙窜入室内,建筑火灾事故频发给人们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整体式阻燃防火密封窗,其能解决耐火性能差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整体式阻燃防火密封窗,包括第一窗体、第二窗体、第三窗体及组合玻璃,所述第一窗体包括第一结构件、第二结构件、第三结构件、第一隔热结构、第二隔热条、第六结构件、第六固定件、第八结构件、第九结构件,所述第三结构件包括第一抵触部、第二抵触部、凸起、隔热抵触件及卡接件,所述第一抵触部及第二抵触部包括有平展端面并位于所述第三结构件两侧,所述卡接件呈波浪状并抵触于所述凸起,通过螺丝固定所述卡接件于所述隔热抵触件上;所述第一隔热结构包括第一填充物及第一隔热件,所述第一填充物环绕所述第一隔热件,所述第一隔热件呈工字状,所述第一填充物呈台阶状,所述第一填充物卡扣于所述第一结构件和所述第二结构件;所述第六固定件包括第六连接件、第六卡扣件及第六填充物,所述第六连接件呈工字状,所述第六卡扣件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第六填充物,所述第六卡扣件设有第六卡扣孔,所述第六卡扣孔呈圆柱状;所述第九结构件包括第九隔热条;所述组合玻璃固定于所述第一抵触部和所述第二抵触部之间;所述第二窗体包括第二连接件、第二本体、第三本体、第四本体、第五配合件、第六连接结构及隔热片,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挂钩、导向台及两突出部,所述两突出部之间形成凹槽,所述挂钩与所述导向台固定连接,所述两突出部固定于所述导向台相对两侧,所述导向台设有倾斜端面;所述第四本体包括凹状部及凹状隔热条,所述凹状隔热条贴合于所述凹状部;所述第六连接结构呈工字状;所述隔热片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第六连接结构,所述第六连接结构卡扣固定于所述第四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所述挂钩卡扣连接于所述第六连接结构;所述第三窗体包括第一架构、第二架构、隔热层、第四架构、卡扣粘性件、第六架构、钩状配合件、加强筋及卡扣配合主体,所述第一架构及所述第二架构呈波浪状,所述隔热层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加强筋,所述第四架构包括凹型贴合部及凹型隔热层,所述凹型隔热层卡扣固定于所述凹型贴合部;所述第六架构包括第六主体、第六填充隔热件、第六连接架及隔热胶条,所述第六主体设有收容腔,所述隔热胶条贴合于所述收容腔,所述第六连接架呈工字状,所述第六填充隔热件包覆所述第六连接架,所述第六填充隔热件卡扣固定于所述收容腔;所述加强筋包括加强本体及加强连接件,所述加强本体呈工字状,所述加强连接件呈长条状,所述加强连接件固定于所述加强本体;所述卡扣配合主体卡扣连接于所述加强连接件,所述卡扣配合主体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第六架构,所述组合玻璃两端抵触固定于所述第一架构和所述第二架构,所述第一架构和所述第二架构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加强筋;所述组合玻璃包括两玻璃本体、第一抵触台、第二抵触台及隔热主体,所述第一抵触台及所述第二抵触台两端抵触于所述两玻璃本体之间,所述隔热主体位于所述两玻璃本体底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抵触台垂直于所述玻璃本体。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抵触台垂直于所述玻璃本体。进一步地,所述隔热主体垂直于所述玻璃本体。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抵触台平行于所述第二抵触台。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抵触台平行于所述隔热主体。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抵触台两端贴合于所述第一抵触台和所述隔热主体。进一步地,所述两玻璃本体互为平行。进一步地,所述两玻璃本体呈长方体,端部设有波浪纹,所述组合玻璃还包括风扇叶,所述风扇叶转动安装于所述玻璃本体以观察内部是否有空气流动。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多种隔热配件与填充物配合使用,耐火性能佳,密封效果好,避免建筑火灾事故频发给人们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危害,结构新颖,设计巧妙,适用性强。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式阻燃防火密封窗中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图2为图1所示整体式阻燃防火密封窗中一第一窗体的剖视图;图3为图1所示整体式阻燃防火密封窗中一第二窗体的剖视图;图4为图1所示整体式阻燃防火密封窗中一第三窗体的剖视图。图中:100、整体式阻燃防火密封窗;10、第一窗体;11、第一结构件;12、第二结构件;13、第三结构件;131、第一抵触部;132、第二抵触部;133、凸起;134、隔热抵触件;135、卡接件;14、第一隔热结构;141、第一填充物;142、第一隔热件;15、第二隔热条;16、第六结构件;17、第六固定件;171、第六连接件;172、第六卡扣件;1721、第六卡扣孔;173、第六填充物;18、第八结构件;19、第九结构件;191、第九隔热条;20、第二窗体;21、第二连接件;211、挂钩;212、导向台;213、突出部;214、凹槽;22、第二本体;23、第三本体;24、第四本体;241、凹状部;242、凹状隔热条;25、第五配合件;26、第六连接结构;27、隔热片;30、第三窗体;31、第一架构;32、第二架构;33、隔热层;34、第四架构;341、连通孔;342、凹型贴合部;343、凹型隔热层;35、卡扣粘性件;36、第六架构;361、第六主体;362、第六填充隔热件;363、第六连接架;364、隔热胶条;37、钩状配合件;38、加强筋;381、加强本体;382、加强连接件;39、卡扣配合主体;40、组合玻璃;41、玻璃本体;42、第一抵触台;43、第二抵触台;44、隔热主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4,一种整体式阻燃防火密封窗100包括第一窗体10、第二窗体20、第三窗体30及组合玻璃40。所述第一窗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整体式阻燃防火密封窗,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窗体、第二窗体、第三窗体及组合玻璃,所述第一窗体包括第一结构件、第二结构件、第三结构件、第一隔热结构、第二隔热条、第六结构件、第六固定件、第八结构件、第九结构件,所述第三结构件包括第一抵触部、第二抵触部、凸起、隔热抵触件及卡接件,所述第一抵触部及第二抵触部包括有平展端面并位于所述第三结构件两侧,所述卡接件呈波浪状并抵触于所述凸起,通过螺丝固定所述卡接件于所述隔热抵触件上;所述第一隔热结构包括第一填充物及第一隔热件,所述第一填充物环绕所述第一隔热件,所述第一隔热件呈工字状,所述第一填充物呈台阶状,所述第一填充物卡扣于所述第一结构件和所述第二结构件;所述第六固定件包括第六连接件、第六卡扣件及第六填充物,所述第六连接件呈工字状,所述第六卡扣件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第六填充物,所述第六卡扣件设有第六卡扣孔,所述第六卡扣孔呈圆柱状;所述第九结构件包括第九隔热条;所述组合玻璃固定于所述第一抵触部和所述第二抵触部之间;所述第二窗体包括第二连接件、第二本体、第三本体、第四本体、第五配合件、第六连接结构及隔热片,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挂钩、导向台及两突出部,所述两突出部之间形成凹槽,所述挂钩与所述导向台固定连接,所述两突出部固定于所述导向台相对两侧,所述导向台设有倾斜端面;所述第四本体包括凹状部及凹状隔热条,所述凹状隔热条贴合于所述凹状部;所述第六连接结构呈工字状;所述隔热片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第六连接结构,所述第六连接结构卡扣固定于所述第四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所述挂钩卡扣连接于所述第六连接结构;所述第三窗体包括第一架构、第二架构、隔热层、第四架构、卡扣粘性件、第六架构、钩状配合件、加强筋及卡扣配合主体,所述第一架构及所述第二架构呈波浪状,所述隔热层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加强筋,所述第四架构包括凹型贴合部及凹型隔热层,所述凹型隔热层卡扣固定于所述凹型贴合部;所述第六架构包括第六主体、第六填充隔热件、第六连接架及隔热胶条,所述第六主体设有收容腔,所述隔热胶条贴合于所述收容腔,所述第六连接架呈工字状,所述第六填充隔热件包覆所述第六连接架,所述第六填充隔热件卡扣固定于所述收容腔;所述加强筋包括加强本体及加强连接件,所述加强本体呈工字状,所述加强连接件呈长条状,所述加强连接件固定于所述加强本体;所述卡扣配合主体卡扣连接于所述加强连接件,所述卡扣配合主体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第六架构,所述组合玻璃两端抵触固定于所述第一架构和所述第二架构,所述第一架构和所述第二架构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加强筋;所述组合玻璃包括两玻璃本体、第一抵触台、第二抵触台及隔热主体,所述第一抵触台及所述第二抵触台两端抵触于所述两玻璃本体之间,所述隔热主体位于所述两玻璃本体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整体式阻燃防火密封窗,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窗体、第二窗体、第三窗体及组合玻璃,所述第一窗体包括第一结构件、第二结构件、第三结构件、第一隔热结构、第二隔热条、第六结构件、第六固定件、第八结构件、第九结构件,所述第三结构件包括第一抵触部、第二抵触部、凸起、隔热抵触件及卡接件,所述第一抵触部及第二抵触部包括有平展端面并位于所述第三结构件两侧,所述卡接件呈波浪状并抵触于所述凸起,通过螺丝固定所述卡接件于所述隔热抵触件上;所述第一隔热结构包括第一填充物及第一隔热件,所述第一填充物环绕所述第一隔热件,所述第一隔热件呈工字状,所述第一填充物呈台阶状,所述第一填充物卡扣于所述第一结构件和所述第二结构件;所述第六固定件包括第六连接件、第六卡扣件及第六填充物,所述第六连接件呈工字状,所述第六卡扣件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第六填充物,所述第六卡扣件设有第六卡扣孔,所述第六卡扣孔呈圆柱状;所述第九结构件包括第九隔热条;所述组合玻璃固定于所述第一抵触部和所述第二抵触部之间;所述第二窗体包括第二连接件、第二本体、第三本体、第四本体、第五配合件、第六连接结构及隔热片,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挂钩、导向台及两突出部,所述两突出部之间形成凹槽,所述挂钩与所述导向台固定连接,所述两突出部固定于所述导向台相对两侧,所述导向台设有倾斜端面;所述第四本体包括凹状部及凹状隔热条,所述凹状隔热条贴合于所述凹状部;所述第六连接结构呈工字状;所述隔热片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第六连接结构,所述第六连接结构卡扣固定于所述第四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所述挂钩卡扣连接于所述第六连接结构;所述第三窗体包括第一架构、第二架构、隔热层、第四架构、卡扣粘性件、第六架构、钩状配合件、加强筋及卡扣配合主体,所述第一架构及所述第二架构呈波浪状,所述隔热层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加强筋,所述第四架构包括凹型贴合部及凹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研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