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缝隐形拉链的车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4906 阅读:3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车缝隐形拉链的车针装置,适用于5号以上隐形拉链车缝用。该车缝用的缝针是具有至少三只以上,且相互并排状组装而成,利用该等呈并排状缝针相互位设的距离,是可以最大极限的最小状平均分配在链齿齿腹处,使得车缝绑固着各链齿的缝线,至少具有三条以上,以提高束紧效果与稳定性。(*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缝隐形拉链的车针装置。所谓隐形拉链,顾名思义,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是指拉头1上拉而致车缝于二布带2处的链齿3呈相互咬合状态时,该互行咬合的链齿3是完全被布带2予以隐闭,而非如传统式是呈外露状,即,该隐形拉链的形成,主要强调的是该各链齿3的定位必需具有牢固性,及当拉链呈闭合状态时,该二布带2反折部边缘21必需呈密闭的衔设接合。而按习知隐形拉链车缝的动作,均是以双针双线为之(目前使用于隐形拉链的缝针规格均是以75/11者为主,即,其顶端供夹头安装的定位部为φ2mm,而下端针柱部则为φ0.75mm),而为使该双针并排安装后,该二针柱相距的宽度是可完全容置在链齿的齿腹处,业者均是将该缝针顶端的定位部予以单边研磨约0.6m,以使相互并合后,其等的中心距是约为0.8mm(0.4+0.4=0.8),而二缝线车缝绑固于链齿的最大宽度亦约为0.9-1.0mm(包含缝线的直径)之间;无可否认,该种将二缝线以0.9-1.0左右的宽度直接车缝绑固在链齿的运作方式,对于该较小型的4号或3号(链齿的全齿宽约2.6mm,而齿腹宽约1.15mm)隐形拉链而言,是确可达到符合实际需求的目的,惟,当此间业者欲开发可应用于一般外套、皮包、棉被套……等场合的5号隐形拉链(其链齿的全齿宽约3.7-3.8mm、齿头约为0.6mm、单丝链齿直径约0.68mm、齿腹宽约2.52mm)时,却明显的发觉该双线的运作,是根本无法达到隐形拉链的基本要求,即,该约0.9-1.0mm的双线宽度在直接位设于约2.52mm的齿腹宽中央处时,显然的,对于该呈弧形状且全齿宽是约为3.8mm的链齿而言,根本无法使之达到确实、稳定的束紧性,同时,该二布带反折部边缘相互间,亦更会连带产生无法密合的开口状态,当然,如图2所示,亦可将该二缝针10上端定位部101的单边研磨量减少些许,使二针柱102的中心距a可稍形增大(如图2A、2B所示),及该二缝线20的宽度b亦可连带增大,该以双线车缝绑固链齿最佳的方式,是将全齿宽等分为三段,而该约3.7-3.8mm的全齿宽等分为三段,是每段宽约为1.25mm左右的情形下,显然的,对于该呈弧形状的链齿3而言,诚有过大而不易达到确实、稳定束紧的效果(按一般3号隐形拉链每段约只为0.86mm而已),尤其,该等分的结果,是必然会使该车缝于内侧的缝线20无法以较为邻靠状邻近齿头31(图2C),而致该二布带2的反折部边缘21,连带根本无法达到互行密接衔设而呈开口状的缺点(如图2D所示)。当然,可将上述该位于内侧的缝线20调整的稍为邻近齿头31边缘,但以该另一缝线20是会一并位移的情形下,则显然的,该二缝线20乃更会产生偏移状,而无法以均衡的力车缝定位该呈弧形状的链齿3,且致该等链齿有更易松脱滑落的现象。由上可知,该习知以双针双线车缝隐形拉链的运作方式,对于5号以上的隐形拉链而言,显然仍有实施上的缺欠,而可待且必须加以改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缝隐形拉链的车针装置,可使得车缝绑固着各链齿的缝线,至少具有三条以上,且相互间的间隔亦可以最小状态设定,如此,对于该各链齿被车缝绑固在布带的定位性,便不但确实可达到束紧的牢固性与稳定性,同时,该二布带的反折部边缘,更可藉以直接产生相互密接配合的密闭性与美观性效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缝隐形拉链的车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车缝隐形拉链的缝针,是依单丝尼龙拉链链齿的齿腹宽为基准,而以至少三只以上互行并排组装。所述的车缝隐形拉链的车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位设在二边针之间的缝针,是将其上端定位部以中心线为对称形成双边等距向内缩小。本技术的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一种设成极为简洁,安装、使用极为简易、方便,可使隐形拉链链齿的定位具有极佳束紧性、稳定性,及可使隐形拉链二布带反折部边缘具有确实密合的美观性。为能对于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及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同,兹配合图示详细说明于后图1是一般隐形拉链的平面示意图。图2A-2D是习知隐形拉链以双针、双线车缝动作的平面示意图。图3A、3B为本技术缝针设成及组装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图4A、4B是为本技术缝线车缝绑固于隐形拉链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首先,请参阅图3A、3B所示,本技术一种车缝隐形拉链的车针装置,是用于车缝5号以上较大型的隐形拉链,而将缝针10、10’以至少三只以上并排组装而成,该缝针10、10’的数目,且是依单丝尼龙拉链链齿的齿腹宽`为归依,而可行调整变化,使相互间的距离,是可以最大极限的最小状平均分配在链齿齿腹处,即,该等缝针10、10’之上端定位部101、101’,除位于二侧的边针10是如同习知做单边研磨外,该位设在二边针10之间的缝针10’则是以等距的适量行双边研磨,使该各缝针10、10’并排组装后,可以最多的数目恰容设在链齿的齿腹内,及其等相互间的距离亦是呈等距的最小状;亦即,请再配合图4A、4B所示,该图是以5号单丝尼龙拉链的链齿为例,以该各链齿3的齿腹宽32约为2.52mm,可以三只缝针10、10’规划设定,并将该二边针10的上端定位部101各做单边研磨约0.6mm,而该位于中央的缝针10’则是二边各研磨0.6mm,相互并合后,其等下端针柱部102、102’之间的最大宽度c是为2.35mm(2×(0.4+0.375)+0.8=2.35),而恰可完全容置在齿腹32内,(缝针车缝于链齿的齿腹时,是必需与链齿的内缘保持些许间隙,以免发生断针现象),及其等相互间的中心距a亦只有约0.8mm的最小状态(缝针是上端的定位部可实施研磨,而下端的针柱部是绝不可研磨缩小,否则在车缝时必然极易断裂,而该针柱的最大直径在只有0.75mm(即,半径约只有0.375mm)的情形下,自然的,该上端定位部单边研磨掉0.6mm,而使各针中心距只剩0.8mm的尺寸,自是呈最小状态,如此,以该链齿3的齿腹32,是可被缝针10、10’以最大极限数目的三只同时车缝导入(即,缝线20车缝于齿腹32的总宽b呈最大状),及该各针距a又是呈最小尺寸状态的配合下,自然的,该三条车缝线20可极具确实、稳定及牢固的将各链齿3绑固定位在布带2上,而使前述该以双针双线为之,所易发生游离滑脱的缺点有效改善;继而,由于该等缝针10、10’相互并合后,其等下端针柱部102间的距离c,是可极为接近链齿3的齿腹宽32,故连带的,该车缝于布带2内侧的缝线20,必然是可较形邻近链齿3的齿头31,当二布带2历经反折,及链齿3做互行咬合的闭合动作时,该二反折部边缘21是可确实达到互行密合性衔接的美观性效果,及致稳形拉链设制、使用的预期性目的得以确实实现。综上所述,本技术的一种车缝隐形拉链的车针装置,显然具有极符合5号以上的尼龙单丝链齿车缝于布带以施行隐形拉链制作的实际需要。权利要求1.一种车缝隐形拉链的车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车缝隐形拉链的缝针,是依单丝尼龙拉链链齿的齿腹宽为基准,而以至少三只以上互行并排组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缝隐形拉链的车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位设在二边针之间的缝针,是将其上端定位部以中心线为对称形成双边等距向内缩小。专利摘要一种车缝隐形拉链的车针装置,适用于5号以上隐形拉链车缝用。该车缝用的缝针是具有至少三只以上,且相互并排状组装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缝隐形拉链的车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车缝隐形拉链的缝针,是依单丝尼龙拉链链齿的齿腹宽为基准,而以至少三只以上互行并排组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沐
申请(专利权)人:玄唐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