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缝隐形拉链的车针装置。所谓隐形拉链,顾名思义,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是指拉头1上拉而致车缝于二布带2处的链齿3呈相互咬合状态时,该互行咬合的链齿3是完全被布带2予以隐闭,而非如传统式是呈外露状,即,该隐形拉链的形成,主要强调的是该各链齿3的定位必需具有牢固性,及当拉链呈闭合状态时,该二布带2反折部边缘21必需呈密闭的衔设接合。而按习知隐形拉链车缝的动作,均是以双针双线为之(目前使用于隐形拉链的缝针规格均是以75/11者为主,即,其顶端供夹头安装的定位部为φ2mm,而下端针柱部则为φ0.75mm),而为使该双针并排安装后,该二针柱相距的宽度是可完全容置在链齿的齿腹处,业者均是将该缝针顶端的定位部予以单边研磨约0.6m,以使相互并合后,其等的中心距是约为0.8mm(0.4+0.4=0.8),而二缝线车缝绑固于链齿的最大宽度亦约为0.9-1.0mm(包含缝线的直径)之间;无可否认,该种将二缝线以0.9-1.0左右的宽度直接车缝绑固在链齿的运作方式,对于该较小型的4号或3号(链齿的全齿宽约2.6mm,而齿腹宽约1.15mm)隐形拉链而言,是确可达到符合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缝隐形拉链的车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车缝隐形拉链的缝针,是依单丝尼龙拉链链齿的齿腹宽为基准,而以至少三只以上互行并排组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沐,
申请(专利权)人:玄唐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