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257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拉链,包括: 一对拉链带(12、12A),每条拉链带具有用以啮合的链牙(10、10A),和 一个拉头(20、20A),用于关闭和打开拉链带; 其特征在于:上述链牙(10、10A)从相应的带(12、12A)上凸起并相互啮合,由此能使该对拉链带连接成一个位于另一个的上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拉链,特别是一种拉链带的一条连接在另一条上方的拉链。
技术介绍
拉链一般分为两种类型用齿列作啮合部分的拉链和用线圈作啮合部分的拉链。人们知道,前者已广泛应用,而后者的应用也在逐年增加。后者类型的实例包括JP-47-29135B,US-5596793B和JP-2000-197508A。无论是采用齿列还是采用线圈,普通的拉链总是包括在一相同平面上连接的一对拉链带。按照这种连接方法,难于将不在织物边缘上的拉链带安装定位。如果拉链带T安装在不是织物边缘的位置上,如图8所示,带T垂直于织物F凸起,就会产生一个厚的和粗笨的拉链。如果拉链带能很漂亮地不是安装在织物的边缘上,就能将拉链装在使人难以相信的位置上。这种拉链可广泛地用于如特别设计的服装中。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将拉链带装在不是织物的边缘上、而又不使它们显得不自然,应该使拉链带装成一条在另一条的上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这样一种拉链、拉链带和用在这种拉链上的拉头。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拉链,它包括一对拉链带,每个拉链带具有用以啮合的链牙和关闭和打开上述拉链带的拉头。作为啮合部件的链牙从相应的拉链带上凸起。每条带上的凸头与另一条带上的互补的凸头啮合,从而使一对拉链带连结成一条位于另一条的上方。本专利技术中所用的拉链带可具有设在每条拉链带边缘上的链牙或不在边缘上的链牙。设立不在边缘上的链牙具有从外部见不到啮合部分的优点。该链牙可由线圈和一系列的齿构成。然而,通常优选线圈,因为制造线圈的凸头比齿列要容易。作为将线圈或齿列固定到带子上的方法,可采用任何已知的方法。作为例子,为了将线圈固定到带子上,可采用如上面引用的公开文件的任何一种公开的下列步骤(1)使一条芯线穿过热塑性合成树脂制成的线圈;(2)用合成纤维线将线圈缝到带子边缘上;和(3)将合成纤维线热熔接到带子上。本专利技术所用的拉头具有一个导向柱和设在上述导向柱上、下方的顶板和底板。顶板一端向下延伸,形成左侧部分,而另一端伸向一个敞开空间。底板一端向上延伸,形成右侧部分,而另一端伸向一个敞开空间,在导向柱和左右侧部分之间形成了左右链牙套。该拉头最好具有一个拉手,该拉手以设在拉头本体一侧上的凸件形式附着在拉头上。在难以抓住拉手的情况下,可提供一根绳,使拉手上的孔与拉头本体顶部上的孔连接。附图概述现在将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实施例的拉链的正视图,它表示啮合部分和拉头;图2是沿图1的II-II线的剖视图,(a)表示未啮合状态,(b)表示啮合状态;图3是表示左、右链牙啮合状态的平面视图;图4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拉头的(a)正视图,(b)平面视图,(c)侧视图;图5表示链牙10和拉头20的啮合状态,(a)是剖视图,(b)是拉链带已部分分开的平面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二个实施例的拉链的一部分的正视图,它表示其啮合部分和拉头;图7是沿图6的VII-VII线的剖视图,(a)表示来啮合状态,(b)表示啮合状态;和图8是用在不是边缘位置上的普通拉链的剖视图。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第一实施例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拉链的啮合部分和拉头的正视图。图2表示沿图1的II-II线的剖视图(a)表示未啮合状态,(b)表示啮合状态。图3是表示左右链牙已啮合状态的平面视图。正如图中看出的,该实施例的啮合部分包括线圈链牙10。正如图1所示,该线圈纵向地设立在每条带12的大致中部、而不是在带的边缘上。线圈10可用已知的技术固定到带12上。例如在上面引用的任何一个文件中公开的那样,这些技术可包括下列步骤1)使一条芯线14穿过热塑性合成树脂制成的线圈10;2)用合成纤维线16将线圈10缝到带12的边缘上;3)热熔接合成纤维线16。如果线圈在带的边缘上,可用普通的拉头来使啮合部分啮合或脱开。然而在本实施例中,线圈位于带子的中部,因此不能用普通的拉头来啮合或脱开。因此本实施例采用了如图4所示的新颖的拉头。这种拉头包括导向柱22和设在导柱上下侧的顶板24和底板26。顶板24左端向下延伸形成左侧部分24a,而其右端延伸到一个敞开的空间24b。底板26的右端向上延伸形成右侧部分26a,而左端伸到一个敞开的空间26b。在导向柱22、左和右侧部分24a、26a之间,形成了链牙的左、右套28、30。该左、右套28、30的形状做成在它们向下延伸时变得较宽。在原先的拉链中,一个拉手设在顶板24上。而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拉手32、34设在拉头本体的左右侧部分24a、26a附近。这些拉手32、34为在其中部设有孔32a、34a的板形凸件。在这些凸件不易抓住时,可提供一根绳38(见图1)将孔32a、34a与拉头本体36顶部的安装孔36a连接。在此情况下,用手指抓住绳38使拉头20向上或向下移动。在本实施例中,拉手32、34设在拉头20的左和右侧上。实际上一个拉手已足够,但若在左右两侧均设拉手,用右手和用左手的人均能很容易地处理拉头。线圈10和拉头20之间的啮合清楚地示出在图5中。正如图5(a)所示,左右链牙10(即线圈)穿过左、右套28、30。此时,拉头的顶板24在上带的下方移动,拉头的底板26在下带上移动,这样向下推下带10。图5(b)是表示这种状态的部分切除的侧示图。这样,本专利技术的拉链的两部分连接成如图2(b)所示的一个位于另一个的上方。第二实施例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拉链的一部分的正视图,它示出啮合部分和拉头。图7是沿图6中VII-VII线的剖视图,图6(a)是未啮合状态,图6(b)是啮合状态。第二个实施例和第一个实施例之间的差别在于在第二个实施例中,线圈的链牙10A如过去已知的拉链那样沿带12A的边缘安装。然而在第二个实施例中,与过去已知的拉链的不同之处在于正如图7所示第二个实施例的带的边缘不是连接在一个相同的平面上,而是一个位于另一个的上方。在所有其它方面,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包括拉头20A)都与第一实施例相同。采用在第一个实施例中同样的参照数字来表示第二个实施例的相同的部件,只是在每个数字后加字母“A”,同时也免去了对它们的详细说明。上述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用线圈作链牙,但也可采用齿列。专利技术效果按照本专利技术,链牙10、10A连接成一个位于另一个的上方。因此,这些链牙不仅可装在织物的边缘上,而且还可装在不是边缘的位置上。结果就使拉链的安装位置受到较少的限制,因此可有更广泛的用途。按照第一个实施例,拉链10具有特殊的效果,即从外部不能看见它。因此,通过对带选择合适的织物,就可提供具有防止特征的拉链。第二个实施例产生的特殊效果在于虽然从外部可以看见拉链10A,拉链带并没有一个重迭在另一个上方,从而使拉头易于上下移动。权利要求1.一种拉链,包括一对拉链带(12、12A),每条拉链带具有用以啮合的链牙(10、10A),和一个拉头(20、20A),用于关闭和打开拉链带;其特征在于上述链牙(10、10A)从相应的带(12、12A)上凸起并相互啮合,由此能使该对拉链带连接成一个位于另一个的上方。2.按照权利要求1的拉链,其特征在于链牙(10)沿纵向安置的位置不是在拉链带(12)的纵向边缘上。3.按照权利要求1或2的拉链,其特征在于链牙是线圈形的。4.按照权利要求1或2的拉链,其特征在于链牙是齿列形的。5.按照权利要求1~4中任一个的拉链,其特征在于拉头(20、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河原正彦
申请(专利权)人:摩理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