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铝复合圆棒在线旋转感应退火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88734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1 15: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铜铝复合圆棒在线旋转感应退火设备,包括上料系统,上料系统与传送系统连接,传送系统上方设有感应退火装置及冷却系统,传送系统与卸料系统连接,其上料系统包括多个上料架,上料架上均设有传动电机,传动电机下方设有挡块,挡块内侧设有顶杆,上料架一侧设有光电感应器,上料架上方设有机械手臂,所述传送系统包括多个传动轴,所述传动轴成V形,与铜铝复合圆棒中心线成110︒排列,感应退火装置前侧的传送系统上设有挡板,感应退火装置下方的传送系统上设有多个压下辊和多组导向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热处理后产品质量稳定,经金相实验组织观察,热处理金相组织满足设计技术要求,极大地提高了产品成材率。

A copper aluminum composite round rod on-line rotary induction annealing equipmen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opper aluminum compound circular rod online rotation induction annealing equipment, including the feeding system, the feeding system and the transmission system. The transmission system is equipped with an induction annealing device and a cooling system. The transmission system is connected with the unloading system. The feeding system includes a plurality of feeding frames, and the feeding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transmission rack. A movable motor is equipped with a block under the driving motor, a top bar on the inside of the block, a photoelectric inductor on one side of the feeding frame, and a mechanical arm above the feeding rack. The transmission system includes a plurality of transmission shafts, the transmission shaft is V shaped, and the transmission system is arranged with the center line of the copper and aluminum compound round rod, and the transmission system in the front of the induction annealing device. A baffle is installed on the whole system, and there are many down rollers and a plurality of guide sleeves on the conveying system below the induction annealing device. After heat treatm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the quality of the product is stable, the metallographic structure is observed by the metallographic experiment, and the metallographic structure of heat treatment meets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the design, and the yield of the product is greatly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铝复合圆棒在线旋转感应退火设备
本技术属于机械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铜铝复合圆棒在线旋转感应退火设备。
技术介绍
铜和铝都是良好的导体材料,在电力、电子、电器等领域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地壳中铜含量占0.01%,随着铜资源的不断短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提倡“以铝节铜”的方针。铜铝双金属复合材料不仅仅具有铜材的导电导热性好的有点,同时具有铝材的质量轻、耐腐蚀、美观和经济等优点。铜铝复合材料加工方法很多,作为电力系统过渡连接金具,DL/T346标准规定,铜和铝的连接可以采用摩擦焊、闪光焊、钎焊、爆炸焊接等焊接方式或铜铝过渡复合片。铜铝复合是异种材料连接,由铜铝二元相图可知,铜和铝在固态下存在多种金属间化合物,如Cu2Al、CuAl、Cu9Al4等,在焊接过程中产生的金属间化合物,对接头力学性能和导电性都有影响。铜铝复合圆棒产品在国内输变配电领域尚属空白,近年来在高压、特高压、环网柜等电工领域具有巨大市场空间和不可替代性;用此产品开发的铜铝过渡接线端子更是具有绝对的性能优势,全面解决了电力金具领域铜铝转接部分由于铜铝之间接触电阻大而造成的安全服役问题。铜铝过渡接线端子常用于电缆末端连接和续接,能让电缆和电器连接更牢固、更安全,是建筑、冶金、化工、电力设备、电器连接等电工领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铜铝复合圆棒作为新开发的一种产品,在铜铝过渡接线端子的实际转化应用过程中大受市场青睐,但是铜铝复合圆棒的热处理退火目前是制约这一技术的关键。传统的铜铝复合棒主要是通过罐式退火,但由于罐式退火保温时间长,铜晶粒在长时间的保温过程中慢慢长大,在后续的拍扁过程中容易开裂产生废品率较多,经济损失较大。长时间的加热保温也加大了产品的生产周期;此外,有通过高频感应淬火技术对铜铝复合材料实行退火处理,比如北京科技大学谢建新教授课题组的专利技术专利《用于铜包铝复合扁排性能调控的高频感应退火装置及工艺》,但该装置对于铜铝复合圆棒容易产生退火不均匀的现象出现,靠近线圈的部位容易过热使铜层组织过大,而远离线圈的部分出现加热温度不够起不到退火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了一种铜铝复合圆棒在线旋转感应退火设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铜铝复合圆棒在线旋转感应退火设备,包括上料系统,上料系统与传送系统连接,传送系统上方设有感应退火装置及冷却系统,传送系统与卸料系统连接,所述上料系统包括多个上料架,上料架上均设有电机,电机下方设有挡块,挡块内侧设有顶杆,上料架一侧设有光电感应器,上料架上方设有机械手臂,所述传送系统包括多个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设计成V形,与铜铝复合圆棒中心线成110︒排列,感应退火装置前方设有挡板,感应退火装置包括感应电源,感应退火装置包括多个压下辊和多组导向套、多个感应线圈,所述压下辊下端设有两个凸轮,所述凸轮与传动轴的V形槽相配合,感应退火装置后侧设有喷淋装置,喷淋装置后方设有风刀,卸料系统上包括卸料架,卸料架上设有多个卸料滑片;优选的,所述冷却系统包括淬火冷却循环系统和机床冷却循环系统。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自动化程度较高,减少了直接人力的投入,只需要一个人就能操控设备,一个人做相应辅助即可,降低了人力资本;其次生产效率高,同时能进行两根铜铝复合圆棒退火,并且性能一致;本技术适用性很强,由于铜铝复合圆棒属于双金属复合材料,材料属性的不一致,使得传统的罐式退火方式热处理后的产品废品率很高,而使用本技术热处理后的产品表面铜层组织晶粒细小均匀,力学性能显著提高,芯部组织又不被破坏,成材率达到95%以上,极大提高了经济效益;本技术的生产周期短,完成一根6m长铜铝复合圆棒的热处理时间最短不到1min,可以快速生产,相对于罐式退火升温、保温、冷却一个周期大约需要12~15h的时间是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本技术操作简单方便,只需操控PLC控制面板就能实现工艺路线的控制;本技术热处理后产品质量稳定,经金相实验组织观察,热处理金相组织满足设计技术要求,极大地提高了产品成材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1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图1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图1中D处的放大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图1中E处的放大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图1中F处的放大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图1中G处的放大示意图。零件说明:1、上料系统,11、上料架,12、电机,13、挡块,14、光电感应器,15、顶杆,16、机械手臂,2、传送系统,21、传动轴,22、挡板,23、压下辊,24、导向套,3、感应退火装置,31、感应电源,32、感应线圈,4、卸料系统,41、卸料滑片,42、卸料架,5、冷却系统,51、淬火冷却循环系统,52、机床冷却循环系统,53、喷淋装置,54、风刀。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与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一种铜铝复合圆棒在线旋转感应退火设备:一种铜铝复合圆棒在线旋转感应退火设备,包括上料系统1,上料系统1与传送系统2连接,传送系统2上方设有感应退火装置3及冷却系统5,传送系统2与卸料系统4连接,上料系统1包括5个上料架11,上料架11上均设有传动电机12,传动电机12下方设有挡块13,挡块13内侧设有顶杆15,上料架11一侧设有光电感应器14,上料架11上方设有机械手臂16,传送系统2包括21个传动轴21,传动轴21设计成V形,与铜铝复合圆棒中心线成110︒排列,感应退火装置3前侧的传送系统上设有挡板22,感应退火装置3下方的传送系统2上设有5个压下辊23和5组导向套24,压下辊23下端设有两个凸轮,凸轮与传动轴21的V形槽相配合,感应退火装置3包括感应电源31及多个感应线圈32,感应电源31包括电源及控制柜,感应退火装置3后侧设有冷却系统5,冷却系统5包括喷淋装置51,喷淋装置51后方设有风刀52,卸料系统4上包括卸料架42,卸料架42上设有多个卸料滑片41。一种铜铝复合圆棒在线旋转感应退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校直,通过专用的10辊双曲线校直机校直铜铝复合圆棒,校直精度在0.1~0.15mm之间;第二步:选择合适的感应线圈,铜铝复合圆棒直径在Φ9~Φ40mm之间,直径在Φ9~Φ16mm之间的使用内径为25mm的感应线圈;直径在Φ16~Φ24mm之间的使用内径为Φ32mm的感应线圈;直径在Φ24~Φ32mm之间的使用内径为Φ40mm的感应线圈;直径在Φ32~Φ40mm之间的使用内径为Φ48mm的感应线圈;第三步:中心线调整,根据来料线径,调整感应线圈、导向套、光电感应器、压下辊位置,使其中心线一致,保证材料能顺利通过感应退火,PLC指令能自动准确传送;第四步:上料,将校直后的铜铝复合圆棒放置在上料台上,经过PLC指令控制机器手臂完成上料;第五步:工艺参数设置,根据不同的来料尺寸,相应设置电源输出功率在额定功率的50%~98%之间调整,传动速度在1~8m/min之间调整,预加热线圈启动时间在1~10s之间调整,并且在PLC程序控制面板上可以适时根据退火情况对工艺参数做微小修正;第六步:退火,完成上述5步操作之后,启动电源完成铜铝复合圆棒在线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铜铝复合圆棒在线旋转感应退火设备,包括上料系统(1),上料系统(1)与传送系统(2)连接,传送系统(2)上方设有感应退火装置(3)及冷却系统(5),传送系统(2)与卸料系统(4)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系统(1)包括多个上料架(11),上料架(11)上均设有传动电机(12),传动电机(12)下方设有挡块(13),挡块(13)内侧设有顶杆(15),上料架(11)一侧设有光电感应器(14),上料架(11)上方设有机械手臂(16),所述传送系统(2)包括多个传动轴(21),所述传动轴(21)成V形,与铜铝复合圆棒中心线成110︒排列,感应退火装置(3)前侧的传送系统上设有挡板(22),感应退火装置(3)下方的传送系统(2)上设有多个压下辊(23)和多组导向套(24),所述压下辊(23)下端设有两个凸轮,所述凸轮与传动轴(21)的V形槽相配合,感应退火装置(3)包括感应电源(31)及多个感应线圈(32),感应退火装置(3)后侧设有冷却系统(5),冷却系统(5)包括喷淋装置(51),喷淋装置(51)后方设有风刀(52),卸料系统(4)上包括卸料架(42),卸料架(42)上设有多个卸料滑片(4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铝复合圆棒在线旋转感应退火设备,包括上料系统(1),上料系统(1)与传送系统(2)连接,传送系统(2)上方设有感应退火装置(3)及冷却系统(5),传送系统(2)与卸料系统(4)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系统(1)包括多个上料架(11),上料架(11)上均设有传动电机(12),传动电机(12)下方设有挡块(13),挡块(13)内侧设有顶杆(15),上料架(11)一侧设有光电感应器(14),上料架(11)上方设有机械手臂(16),所述传送系统(2)包括多个传动轴(21),所述传动轴(21)成V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晓文王连忠严操廉洋子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孚信达双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