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山东大学专利>正文

8-胺基-7-甲酸甲酯-吡嗪骈吡啶酮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848719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1 14: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8‑胺基‑7‑甲酸甲酯‑吡嗪骈吡啶酮衍生物,具有如下通式I所示的结构。其中,R为4'‑氰基‑[1,1'‑联苯]‑4‑基、4'‑氰基‑[1,1'‑联苯]‑3‑基、3'‑氰基‑[1,1'‑联苯]‑4‑基、4‑(嘧啶‑5‑基)苯基、3‑(嘧啶‑5‑基)苯基、3',4'‑二甲氧基‑[1,1'‑联苯]‑4‑基、3',4'‑二甲氧基‑[1,1'‑联苯]‑3‑基、萘‑1‑基、萘‑2‑基、[1,1'‑联苯]‑4‑基。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该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及其作为HIV抑制剂在制备抗艾滋病药物中的应用。

8- amino -7- methyl formate pyrazine pyridine derivatives and their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8 - amino - 7 - methyl formic acid pyrazine pyridine pyridine derivative, which has the structure shown in general formula I below. Among them, R is 4', cyanobase, [1,1', 4', [1,1', 4', [1,1', 3', [1,1', benzyl, 3', [1,1', benzyl, 3, 3', 4' two methoxy [1,1', 3', 4'two methoxy two Bases, naphthalene, 1, [1,1', naphthalene 2, and biphenyl] 4. The invention also relates to the preparation method of the derivative and its application as an HIV inhibitor in the preparation of anti AIDS dru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8-胺基-7-甲酸甲酯-吡嗪骈吡啶酮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8-胺基-7-甲酸甲酯-吡嗪骈吡啶酮衍生物的制备及其在抗HIV药物领域的应用,属于有机合成与医药应用

技术介绍
艾滋病,又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传染性疾病,其主要病原体是I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TypeI,HIV-1)。由于HIV遗传物质的整合特质以及高度变异性,自上世纪八十年代首次发现以来,HIV感染的治疗一直是全球医药化学领域的一大难题。九十年代起出现的多种抗HIV药物联用的高效抗转录病毒联合疗法(HighlyActiveAntiretroviralTherapy,HAART)的应用使HIV-1感染引起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大降低,然而,随着HAART的普及,剂量复杂性、病人依从性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日益突出。同时,大量耐药突变株依旧不断涌现,耐药性向更加复杂的方向发展,使得具有新靶标、新作用机制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研制迫在眉睫。HIV-1逆转录酶(ReverseTranscriptase,RT)是病毒生命周期的关键酶,它主要发挥RNA及DNA依赖的DNA聚合酶活性和核糖核酸酶H(RibonucleaseH,RNaseH)活性。目前上市的HIV-1逆转录酶抑制剂药物均是靶向其聚合酶活性。RNaseH水解活性在逆转录过程中同样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它可以水解逆转录过程中的RNA/DNA杂合链上的RNA链,并清除tRNA前体,利于DNA双链的合成。RNaseH结构域位于p66亚基的C末端,其水解活性位点包括4个高度保守的氨基酸残基(D443/E478/D498/D549,即DEDD序列),通过鳌合两个二价的镁离子发挥催化活性,是RNaseH功能所必需。目前尚无RNaseH抑制剂上市。因此RNaseH抑制剂将是抗HIV药物领域一个充满前景的研究方向。整合酶(Integrase,IN)作用于HIV-1生命周期中病毒基因组整合入宿主DNA的过程,是近几年抗艾滋病药物研究的新靶点。其功能结构主要分为N端区、催化核心区和C端区。该酶主要催病毒DNA的3’端加工反应(3’-P)及链转移反应(ST)。其中,核心区含有3个非常保守的氨基酸残基(Asp64/Asp116/Glu152,即DDE序列),是内核酶和核酸转移酶的位点。该部位与辅助因子一个或两个二价阳离子(Mg2+或Mn2+)结合,发挥IN的催化功能。目前上市的整合酶抑制剂Raltegravir(RAL)、Elvitegravir(EVG)、Dolutegravir(DTG)均出现了耐药性问题。因此,亟需发现具有新作用机制、新结合模式的HIV整合酶抑制剂。近年来,双靶点药物设计策略在抗HIV-1药物研发中的应用逐渐成为热点,即设计一种能够同时抑制两种病毒靶标的单一化合物(双靶点抑制剂),有望克服耐药性、降低药物相互作用、缓解毒性等。根据上文分析,HIV-1逆转录酶RNaseH与整合酶的水解活性位点三维结构及催化机制的类似性,为设计RNaseH和整合酶双靶点抑制剂提供了结构基础。为发现新一代HIV抑制剂,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类全新结构的8-胺基-7-甲酸甲酯-吡嗪骈吡啶酮类HIV-1RNaseH-IN双靶点抑制剂,现有技术中未见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8-胺基-7-甲酸甲酯-吡嗪骈吡啶酮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化合物的部分活性筛选结果及其用途。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8-胺基-7-甲酸甲酯-吡嗪骈吡啶酮衍生物本专利技术的8-胺基-7-甲酸甲酯-吡嗪骈吡啶酮衍生物,具有如下通式I所示的结构:其中,R为4'-氰基-[1,1'-联苯]-4-基、4'-氰基-[1,1'-联苯]-3-基、3'-氰基-[1,1'-联苯]-4-基、4-(嘧啶-5-基)苯基、3-(嘧啶-5-基)苯基、3',4'-二甲氧基-[1,1'-联苯]-4-基、3',4'-二甲氧基-[1,1'-联苯]-3-基、萘-1-基、萘-2-基、[1,1'-联苯]-4-基。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8-胺基-7-甲酸甲酯-吡嗪骈吡啶酮衍生物,是下列之一:8-((4'-氰基-[1,1'-联苯]-4-基)氨基)-5-羟基-6-氧代-5,6-二氢吡啶并[2,3-b]吡嗪-7-甲酸甲酯(7a)、8-((4'-氰基-[1,1'-联苯]-3-基)氨基)-5-羟基-6-氧代-5,6-二氢吡啶并[2,3-b]吡嗪-7-甲酸甲酯(7b)、8-((3'-氰基-[1,1'-联苯]-4-基)氨基)-5-羟基-6-氧代-5,6-二氢吡啶并[2,3-b]吡嗪-7-甲酸甲酯(7c)、8-((3'-氰基-[1,1'-联苯]-3-基)氨基)-5-羟基-6-氧代-5,6-二氢吡啶并[2,3-b]吡嗪-7-甲酸甲酯(7d)、5-羟基-6-氧代-8-((4-(嘧啶-5-基)苯基)氨基)-5,6-二氢吡啶并[2,3-b]吡嗪-7-甲酸甲酯(7e)、5-羟基-6-氧代-8-((3-(嘧啶-5-基)苯基)氨基)-5,6-二氢吡啶并[2,3-b]吡嗪-7-甲酸甲酯(7f)、8-((3',4'-二甲氧基-[1,1'-联苯]-4-基)氨基)-5-羟基-6-氧代-5,6-二氢吡啶并[2,3-b]吡嗪-7-甲酸甲酯(7g)、8-((3',4'-二甲氧基-[1,1'-联苯]-3-基)氨基)-5-羟基-6-氧代-5,6-二氢吡啶并[2,3-b]吡嗪-7-甲酸甲酯(7h)、5-羟基-8-(萘-1-基氨基)-6-氧代-5,6-二氢吡啶并[2,3-b]吡嗪-7-甲酸甲酯(7i)、5-羟基-8-(萘-2-基氨基)-6-氧代-5,6-二氢吡啶并[2,3-b]吡嗪-7-甲酸甲酯(7j)、8-([1,1'-联苯]-4-基氨基)-5-羟基-6-氧代-5,6-二氢吡啶并[2,3-b]吡嗪-7-甲酸甲酯(7k)。二、8-胺基-7-甲酸甲酯-吡嗪骈吡啶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8-胺基-7-甲酸甲酯-吡嗪骈吡啶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以3-氯吡嗪-2-羧酸甲酯(1)为原料,与O-苄基羟胺经芳香性亲核取代反应,再与丙二酸单甲酯酰氯亲核取代反应,后经环合得到中间体5-(苄氧基)-8-羟基-6-氧代-5,6-二氢吡啶并[2,3-b]吡嗪-7-甲酸甲酯(4),再依次经与对甲基苯磺酰氯的亲核取代反应、与取代芳胺的亲核取代反应、脱苄基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合成路线如下:反应试剂与反应条件:i)O-苄基羟胺,N,N-二异丙基乙胺,二甲基亚砜,微波反应100℃,60min;ii)丙二酸单甲酯酰氯,三乙胺,二氯甲烷,0℃转45℃;iii)甲醇钠/甲醇,室温,过夜;iv)对甲基苯磺酰氯,N,N-二异丙基乙胺,二氯甲烷,乙腈,室温,过夜;v)相应的取代芳香胺,N,N-二异丙基乙胺,N,N-二甲基甲酰胺,50℃,2h;vi)H2,10%Pd●C,二氯甲烷/甲醇,室温;其中,R如上述通式I中所述。所述的相应的取代芳香胺选自:4'-氨基-[1,1'-联苯基]-4-腈、3'-氨基-[1,1'-联苯基]-4-腈、4'-氨基-[1,1'-联苯基]-3-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8‑胺基‑7‑甲酸甲酯‑吡嗪骈吡啶酮衍生物,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通式I所示的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8-胺基-7-甲酸甲酯-吡嗪骈吡啶酮衍生物,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通式I所示的结构:其中,R为4'-氰基-[1,1'-联苯]-4-基、4'-氰基-[1,1'-联苯]-3-基、3'-氰基-[1,1'-联苯]-4-基、4-(嘧啶-5-基)苯基、3-(嘧啶-5-基)苯基、3',4'-二甲氧基-[1,1'-联苯]-4-基、3',4'-二甲氧基-[1,1'-联苯]-3-基、萘-1-基、萘-2-基、[1,1'-联苯]-4-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8-胺基-7-甲酸甲酯-吡嗪骈吡啶酮衍生物,其特征在于,化合物为下列之一: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8-胺基-7-甲酸甲酯-吡嗪骈吡啶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以3-氯吡嗪-2-羧酸甲酯(1)为原料,与O-苄基羟胺经芳香性亲核取代反应生成(2),再经环合得到中间体5-(苄氧基)-8-羟基-6-氧代-5,6-二氢吡啶并[2,3-b]吡嗪-7-甲酸甲酯(4),再依次经与对甲基苯磺酰氯的亲核取代反应、与相应的取代芳胺的亲核取代反应、脱苄基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合成路线如下:反应试剂与反应条件:i)O-苄基羟胺,N,N-二异丙基乙胺,二甲基亚砜,微波反应100℃,60min;ii)丙二酸单甲酯酰氯,三乙胺,二氯甲烷,0℃转45℃;iii)甲醇钠/甲醇,室温,过夜;iv)对甲基苯磺酰氯,N,N-二异丙基乙胺,二氯甲烷,乙腈,室温,过夜;v)相应的取代芳香胺,N,N-二异丙基乙胺,N,N-二甲基甲酰胺,50℃,2h;vi)H2,10%Pd·C,二氯甲烷/甲醇,室温;其中,R为4'-氰基-[1,1'-联苯]-4-基,4'-氰基-[1,1'-联苯]-3-基,3'-氰基-[1,1'-联苯]-4-基,4-(嘧啶-5-基)苯基,3-(嘧啶-5-基)苯基,3',4'-二甲氧基-[1,1'-联苯]-4-基,3',4'-二甲氧基-[1,1'-联苯]-3-基,萘-1-基,萘-2-基,[1,1'-联苯]-4-基。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将3-氯吡嗪-2-羧酸甲酯(1),O-苄基羟胺,二甲基亚砜和N,N-二异丙基乙胺加入到微波反应管,100℃条件下微波反应60min;反应完毕,将反应液移入分液漏斗,加入乙酸乙酯、饱和氯化钠溶液,分出有机相,水层用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相,加入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滤液减压浓缩,所得粗品经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后,重结晶得中间体3-((苄氧基)氨基)吡嗪-2-羧酸甲酯(2);(2)将3-(苄氧基)氨基)吡嗪-2-羧酸甲酯(2),三乙胺和40mL二氯甲烷加入到100mL的茄型瓶中,并将其置于冰浴中搅拌;在冰浴下,向反应瓶中缓慢滴加丙二酸单甲酯酰氯;滴毕,撤去冰浴,将反应转移至45℃油浴回流搅拌;24小时后,将反应液移入分液漏斗,加入二氯甲烷,饱和氯化钠溶液进行萃取,水相用二氯甲烷萃取两次,合并有机相,加入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滤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新泳孙林展鹏高萍程锡强李艳琦王学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