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盐碱地种植经济作物的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8486482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1 14:11
一种盐碱地种植经济作物的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由泥炭土、黄腐酸、复混肥、枯草芽孢杆菌孢子、氨基酸、生根剂、中微量元素肥和凹凸棒粘土组成。上述材料的优化配比,并加入凹凸棒粘土作为粘合剂造粒制成的食葵种植专用改良肥,施用于盐碱地具有提供专一肥效、改善土壤质量、提高有益菌存活率、提升作物抗性、改善养分失衡等多重效果;该改良专用肥以有机‑无机复合肥料为核心,吸附浓缩芽孢杆菌孢子、氨基酸与植物生长调节剂,采用圆盘造粒机或挤压造粒机造粒进行造粒,有利于其规模化、机械化、轻简化地推广应用。

Special fertilizer for planting economic crops in saline alkali soil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A special fertilizer for planting economic crops in saline alkali land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are made up of peat soil, fulvic acid, compound fertilizer, Bacillus subtilis spores, amino acids, rooting agents, medium and micro element fertilizer and attapulgite clay. The optimized ratio of the above materials and the added special fertilizer made from the attapulgite clay as the adhesive granulation were used in the saline alkali land to provide a special effect, improve the soil quality, improve the survival rate of the beneficial bacteria, improve the resistance of the crops, improve the nutrient imbalance and so on. The core of the compound fertilizer is to adsorb the spores, amino acids and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of Bacillus spore, and granulation by the disc granulation machine or the extrusion granulation machine, which is beneficial to its scale, mechanization and light simplif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盐碱地种植经济作物的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肥料
,具体涉及盐碱地作物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特别是涉及一种适合于我国中、重度盐碱区种植食葵,且兼具提供养分、提高作物抗盐性、调理改土等多功能的盐碱地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我国拥有盐碱地资源总面积5亿余亩,占全国可利用土地面积的近5%,集中分布在以西北内陆、黄河上中游、东北、沿海和华北平原为主体的五大区域,其中近期具有治理改造和农业开发利用潜力的盐碱地面积1亿亩,仅在黄河上中游盐碱区分布1000多万亩。盐碱地的治理改造和开发利用对我国耕地“扩容、提质、增效”、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黄河上中游盐碱区是我国西北最主要农区,也是我国灌溉农业的典型代表,该区地处内陆,地势平坦,降雨少,蒸发大,生态脆弱,由于排水不畅,导致土壤次生返盐强烈,盐碱地面积大、程度重,严重影响生态、农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食葵具有一定耐盐能力,是重要的经济作物类型,种植食葵是该地区盐碱地农业治理利用的重要方式。但是,该区盐碱地具有盐分重、盐基饱和度高、粘板、养分失衡、渗透性差等特性,再加上灌溉排水不畅使得地下水埋深浅、矿化度高,决定了其治理改造的难度较大,食葵出苗率低,苗期土壤返盐强烈导致死苗、僵苗,或者成苗后生长缓慢、产量低。为此,我国近年来开展了诸多的试验与研究工作,其中针对改善耕层-根际微环境的生物-农艺复合型改良制剂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新方法,与其他措施如单一的化学改良剂相比,具有成本低、材料来源广、使用方便、效用全面、生态绿色、环境友好等优势。中国专利ZL20131039358.5公开了一种盐碱地生态改良肥的制备方法及其施用方法,盐碱地生态改良肥的制备方法,通过在牛粪中加入发酵菌种,并发酵后加入秸秆粉碎颗粒和硫酸亚铁粉剂搅拌混合,具有盐碱地农作物和苗木成活率高,长势好,环境友好等优点。中国专利ZL201110091253.0公开了一种盐碱地专用生物改良肥及其制备方法,该改良肥由草炭、松针、牛粪、诺沃肥、磷肥、氮肥以及脱硫渣或硫磺组成,用于盐碱地洗盐后的改土、培肥、治碱,具有活化土壤、增加土壤的总养分及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通透性,疏松土壤、提升入渗能力等效果。中国专利ZL200610083425.9公开了一种盐碱地专用肥的制备方法,由棉籽粕、菜籽粕、蓖麻粕为原料加酵母菌发酵,加入硝基腐殖酸、尿素、硫酸铵、磷酸一铵和氯化钾组成,通过肥料本身的酸性与盐碱地的碱性相中和,利用肥料中的活性物质来改变盐碱地的死板结构,以达到治理盐碱地的效果。中国专利ZL201110230955.2公布了一种在重盐碱地种植油葵的方法,通过土地整理、冬季咸水结冰灌溉、春季咸水冰融冲淋、地膜覆盖抑盐保墒等一系列措施,降低油葵根层土壤的含盐量,保证油葵的正常生长,过程操作简单,成本低,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中国专利ZL201210192626.8公开了一种用煤炭产生腐植酸盐碱地改良专用肥,其含有比久、乙烯利以及腐植酸反应物,通过将风化煤、褐煤及泥炭粉碎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加入硝酸铵和氢氧化钾后搅拌并密封反应,再加入比久和乙烯利搅拌造粒,具有工艺简单实用,不污染环境,提取成本低,原料利用率和肥效利用率高的优点。中国专利03111936.0公开了一种盐碱地土壤改良专用肥及其加工方法,以石膏为主要原料,加入优质有机质,使石膏和有机原料合理的比例配比,再经优质、优选、高效的生物菌剂发酵,组成新型的、使用简便、成本低的土壤改良专用肥,其主要优点包括快速改良盐碱土,降低土壤pH值,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提供植物营养,提高土壤肥力。从以上知识产权反应的情况来看,针对盐碱地的适用化学-生物型改良调理剂较多,但未见针对质地粘重或板结的盐碱地,兼具为食葵提供养分、改良土壤、提高产量等多功能,且以泥炭土、黄腐酸作为载体并添加多元肥料、微生物活性组分的生物改良肥。
技术实现思路
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针对目前中、重度盐碱地(干旱、半干旱区)食葵出苗率低、僵苗死苗现象严重、根系活性弱且土壤养分失衡、质地粘重、土壤板结等现实问题,利用有机物料的疏松多孔、复合肥料的综合养分、生长调节剂的抗逆刺激、微生物的活化性能,研制出兼具改良土壤、提升作物耐盐性、平衡作物养分吸收的一种盐碱地种植经济作物的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并提出一套针对不同土壤含盐量与质地状况的具体应用。技术方案:一种盐碱地种植经济作物的专用肥,由泥炭土、黄腐酸、复混肥、枯草芽孢杆菌孢子、氨基酸、生根剂、中微量元素肥和凹凸棒粘土组成;其中,所述各成分的质量份数配比为:泥炭土60-65份,黄腐酸4-6份,复混肥20-25份,枯草芽孢杆菌孢子1-2份,氨基酸0.1-0.2份,生根剂0.00002-0.00004份,中微量元素肥2-4份,凹凸棒粘土5-7份。上述泥炭土为主要成分为草炭的天然有机植物材料,吸水性60wt.%-65wt.%,含水量≤20wt.%,容重0.2-0.4g/cm3,pH值5.5-7.0,粒径1-3mm,EC值在土水质量比1:5的条件下≤0.3dS/m,有机质≥70wt.%;所述的黄腐酸为粉末黄腐酸,水溶性100%,黄腐酸在干基条件下≥55wt.%,氨基酸≥2.0wt.%,氧化钾≥12wt.%,pH为5-7;所述的复混肥由磷酸二铵、硫酸钾按照质量比1:2掺混而成,磷酸二铵和硫酸钾为颗粒状,颗粒直径1-3mm,水分含量≤0.2wt.%,磷酸二铵成分N:P2O5为18-46,硫酸钾成分K2O≥50wt.%;所述的枯草芽孢杆菌孢子是孢子状态的枯草芽孢杆菌、过100目的粉剂,含水量≤5wt.%,枯草芽孢杆菌总菌数≥500亿CFU/克,活芽孢≥300亿/克。上述氨基酸由L-色氨酸、L-苯丙氨酸按照质量比1:1比例掺混而成,L-色氨酸和L-苯丙氨酸为有效物质含量≥99wt.%、含水量≤0.3wt.%的白色结晶粉末,L-色氨酸pH在5.5-6.5,L-苯丙氨酸pH在5.5-6.0。上述生根剂由吲哚乙酸(IAA)、奈乙酸(NAA)按照质量比1:1比例掺混而成,吲哚乙酸为有效物质含量≥99wt.%、含水量≤1wt.%的白色粉剂,奈乙酸为有效物质含量≥80wt.%、含水量≤5wt.%的白色粉剂。上述中微量元素肥为主要含硼、钙、锌元素的颗粒肥,颗粒直径1-3mm,硼含量≥40wt.%,钙含量≥20wt.%,锌含量≥12wt.%。上述凹凸棒粘土为过300目的粉剂,分散黏度≥2000Mpas,含水量≤5wt.%,有效物质含量≥99wt.%,pH在7-9,堆积密度0.4-0.7g/cm3,摇变指数在3.5-7.5。上述盐碱地种植经济作物的专用肥的制备方法,将泥炭土、黄腐酸、复混肥和中微量元素肥按照上述原料配比条堆,用搅拌机将条堆搅拌均匀,加入枯草芽孢杆菌孢子粉剂、氨基酸和生根剂后再次搅拌混匀,加水调节含水量至30wt.%-35wt.%,加入凹凸棒粘土后用圆盘造粒机进行造粒,颗粒大小3-4mm,或者用挤压造粒机进行造粒,颗粒尺寸3-10mm。上述专用肥在盐碱地种植经济作物中的应用。上述应用的具体方法为,0-20cm耕层土壤含盐量≤4g/kg的中、轻度盐碱地用量60-80kg/亩;0-20cm耕层土壤含盐量>4g/k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盐碱地种植经济作物的专用肥,其特征在于由泥炭土、黄腐酸、复混肥、枯草芽孢杆菌孢子、氨基酸、生根剂、中微量元素肥和凹凸棒粘土组成;其中,所述各成分的质量份数配比为:泥炭土60‑65份,黄腐酸4‑6份,复混肥20‑25份,枯草芽孢杆菌孢子1‑2份,氨基酸0.1‑0.2份,生根剂0.00002‑0.00004份,中微量元素肥2‑4份,凹凸棒粘土5‑7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盐碱地种植经济作物的专用肥,其特征在于由泥炭土、黄腐酸、复混肥、枯草芽孢杆菌孢子、氨基酸、生根剂、中微量元素肥和凹凸棒粘土组成;其中,所述各成分的质量份数配比为:泥炭土60-65份,黄腐酸4-6份,复混肥20-25份,枯草芽孢杆菌孢子1-2份,氨基酸0.1-0.2份,生根剂0.00002-0.00004份,中微量元素肥2-4份,凹凸棒粘土5-7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盐碱地种植经济作物的专用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泥炭土为主要成分为草炭的天然有机植物材料,吸水性60wt.%-65wt.%,含水量≤20wt.%,容重0.2-0.4g/cm3,pH值5.5-7.0,粒径1-3mm,EC值在土水质量比1:5的条件下≤0.3dS/m,有机质≥70wt.%;所述的黄腐酸为粉末黄腐酸,水溶性100%,黄腐酸在干基条件下≥55wt.%,氨基酸≥2.0wt.%,氧化钾≥12wt.%,pH为5-7;所述的复混肥由磷酸二铵、硫酸钾按照质量比1:2掺混而成,磷酸二铵和硫酸钾为颗粒状,颗粒直径1-3mm,水分含量≤0.2wt.%,磷酸二铵成分N:P2O5为18-46,硫酸钾成分K2O≥50wt.%;所述的枯草芽孢杆菌孢子是孢子状态的枯草芽孢杆菌、过100目的粉剂,含水量≤5wt.%,枯草芽孢杆菌总菌数≥500亿CFU/克,活芽孢≥300亿/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盐碱地种植经济作物的专用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氨基酸由L-色氨酸、L-苯丙氨酸按照质量比1:1比例掺混而成,L-色氨酸和L-苯丙氨酸为有效物质含量≥99wt.%、含水量≤0.3wt.%的白色结晶粉末,L-色氨酸pH在5.5-6.5,L-苯丙氨酸pH在5.5-6.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盐碱地种植经济作物的专用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根剂由吲哚乙酸(IAA)、奈乙酸(NAA)按照质量比1:1比例掺混而成,吲哚乙酸为有效物质含量≥99wt.%、含水量≤1wt.%的白色粉剂,奈乙酸为有效物质含量≥80wt.%、含水量≤5wt.%的白色粉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盐碱地种植经济作物的专用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微量元素肥为主要含硼、钙、锌元素的颗粒肥,颗粒直径1-3mm,硼含量≥40wt.%,钙含量≥20wt.%,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荣江杨劲松王相平陈强谢文萍陶建宇郑复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杭锦后旗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