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扣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858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塑料扣环包括一个凹形部件和一个凸形部件,至少凹形和凸形部件中的一个带有两个联接在向后侧壁延伸部分内表面之间的多角杆.一个窄带、皮带等能锁定在多角杆上,使窄带、皮带等的有效长度可以调节.(*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以使窄带,皮带等的有效长度可调的方式将书包、帆布背包等的窄带、皮带等的相对端联在一起的塑料扣环。日本技术公告NO 49-26034公开了一种这种类型的扣环。公开的扣环包括一个带有皮带插入孔的基部以及一个滑动固定在基部的卡子滑座。皮带的一个端部穿过皮带插入孔,移动卡子滑座,将皮带夹在卡子滑座和基部之间。这种扣环结构复杂,因为卡子滑座是作为从基部分离的移动部件。因此,这种结构不适于小尺寸扣环。此外,制作和组装也并不简单。还有,尽管操作相对简便,但卡子滑座由于振动等原因有时可能移动。在这种情况下,皮带被分开。此外,先有技术的扣环大部由金属制成并且用在高湿度大气或盐水中时易受到腐蚀。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个没有任何分离移动部件,如卡子滑座的塑料扣环,其结构简单并能以较高限定力可靠地锁定窄带、皮带等。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个能够方便地由塑性材料模制的塑料扣环并具有良好的耐蚀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个无论任何尺寸都能够方便地模制的塑料扣环并且重量相对轻,还能够靠混合所需染料等而获得各种所需颜色,使其具有很广泛的应用范围。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上述目的,这里所提供的塑料扣环包括一个凹形部件和一个凸形部件,至少凹形部件或凸形部体中的一个有两个互相平行延伸的多角形杆并联接在相对侧壁内表面之间,多角形杆垂直排列并由小于要固定的窄带、皮带等的厚度距离交错开。在使用中,窄带、皮带等的一端从两个多角形杆下面一个杆的底面喂入,然后穿过上多角形杆周围并在其拐角折叠,然后再穿过两个多角形杆之间以及窄带、皮带等和下多角形杆之间。这样,窄带、皮带等的自由端被引到外面。在这种状态时,窄带、皮带等在两个多角形杆之间基本上呈Z形被夹持。当窄带、皮带等的茎部以松开方向拉动时即被两个多角形杆的拐角夹住,这样就防止了在拉力作用下拔出窄带、皮带等的自由端。为了调节窄带、皮带等的有效长度,从扣环引出的自由端长度由沿两个多角形杆表面以一个方向喂入窄带、皮带等而增加或减少。本专利技术上述的和其他的目的和特性从下面参照附图进行的说明将变得更清楚。图1是一个纵向截面图,表示使用中的本专利技术塑料扣环的一个实施例;图2是一个扣环部分分解的透视图;图3是一个平面图,表示一个凹形部件;图4是一个侧视图,表示该凹形部件;图5是一个平面图,表示一个凸形部件;图6是一个侧视图,表示该凸形部件;图7是一个侧视图,表示带有联接在一起的凹形和凸形部件的扣环;图8是一个截面图,表示带有联接在一起的凹形和凸形部件的扣环;图9是一个纵向截面图,表示工作的扣环;图10是一个放大比例的截面图,表示该扣环。参照附图,所示的本专利技术扣环1将一对窄带、皮带等的端部2和3联接在一起。如图2所示,扣环1包括凹形部件和凸形部件4和5,这两个部件可以连接在一起,也可以互相分离。部件4和5各自由具有高弹性的塑性材料,如尼龙整块模制而成。凹形部件4由一个盒状部件6组成,该部件在其一端开口并能放置凸形部件5。盒状部件在其相对侧壁形成开口7,使这些开口互相面对。盒状部件6具有狭窄侧壁8和9以及宽的上下壁10和11。上下壁10和11稍微向外凸起。壁8到11为一整体并确定一个具有内空间13的平滑盒状,在该空间内放置凸形部件5。开口7由沿上下壁10和11相邻部分去掉侧壁8和9而形成,并具有能放置一个手指的宽度。每个开口7的相对端向内倾斜,在其顶部产生额外的空间。凸形部件5有一个用来与开口12周围盒状部件6开口端12′啮合的茎部14。凸形部件5还有一对从与茎部14相对侧相邻的茎部14一端延伸的大致平行的柔性侧臂15。柔性侧臂15在其插入盒状部件6中时向内弯曲,并各自具有向外凸起的肩16,每个肩用来快速啮合相联的开口7的缘7′。肩16自由端之间的距离比盒状部件6侧壁8和9之间的距离稍大。柔性侧臂15基本上呈杆状并且其外表面之间距离基本上相应于盒状部件6侧壁8和9之间距离。柔性侧臂15的肩16向内倾斜并且在具有加厚的端部17外表面终止。每个端部17有一个从纵向中间部分朝向自由端倾斜的向内倾斜表面17′。凸形部件5的茎部14有一个用作止动件的端表面14′以便在凸形部件5插入时与凹形部件4的开口端12′啮合。肩16用于在凸形部件完全插入时快速与各自开口7的缘7′啮合,如图7和图8所示。如图2所示,凸形部件5还有一个从茎部14在柔性侧臂之间延伸的杆状刚性中心臂18。刚性中心臂18上有止动装置以防止柔性侧臂15向内过度弯曲。在这个实施例中,止动装置由在邻近臂18自由端的刚性中心臂18相对侧上的侧凸起19组成。当柔性侧臂15将要向内过度弯曲时,其内表面撞在侧凸起19的外表面19。以这种方式,侧凸起19限制了柔性侧臂15向内弯曲。凸形部件5的刚性中心臂18和凹形部件4的盒状部件6内表面都有以插入方向引导凸形部件5的导向装置。更具体地说,凹形部件4的上下壁10和11内表面各自有以凸形部件5插入方向延伸的脊20。这些脊20互相面对,每个脊对确定一个导槽21。另一方面,凸形部件3的刚性中心臂18相对侧表面上各自有肋状凸起22。这些肋状凸起22用于啮合在各自的导槽21中。这样,盒状部件6的导槽21和刚性中心臂18的肋状凸起构成导向装置。当把凸形部件插入凹形部件4中时,刚性中心臂18的肋状凸起22啮合在并沿盒状部件6的导槽21滑动,这样就限定了凸形部件5的插入方向。现在将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凹形和凸形部件4和5的作用。凹形和凸形部件4和5被握持,使其端对端互相面对,如图2所示。凸形部件从柔性侧臂15的自由端通过开口12插入凹形部件。当柔性侧臂15插入时,其向内倾斜表面17′与开口12的相对缘12′接触。当柔性侧臂15,即凸形部件5,进一步插入时,由于开口12的缘12′作用使其逐渐向内压迫,这样,就从其茎部向内逐渐弯曲。此时,刚性中心臂18的肋状凸起22啮合在并沿导槽21被导向。当柔性侧臂15的肩16到达两个开口7的后缘时,柔性侧臂15由于其弹性回复力就能退回其初始状态,使肩16迅速与两个开口7的缘7′啮合。现在,柔性侧臂15限制在盒状部件6的空间13中并不能松开,即两个部件4和5联接在一起,如图7和图8所示。为了将部件4和5互相拆开,用插入盒状部件6两开口7的手指向内推柔性侧臂15即可。当向内推柔性侧臂15时,侧臂从其茎部向内弯曲并且其肩16从开口7的缘7′脱开。由于这时柔性侧臂15的倾斜表面17′由手指推动,柔性侧臂15在其向内稍微弯曲的同时被稍微以退出方向推动。这时产生的回复力产生一个要将凸形部件5以退出方向推出的力。因此,凸形部件5在柔性侧臂15由于其弹性回复力作用下退回其初始状态时从盒状部件6的开口12弹出。这样凹形和凸形部件4和5被分开并只由推或捏的动作刹那间分离。除了两个联在一起的端部外,凹形和凸形部件4和5的端部具有各自的将窄带、皮带等联接的装置。更具体地说,凹形部件4的侧壁8和9具有各自的向后延伸部分23,一个杆24联接在侧壁延伸部分23内表面端之间。窄带、皮带等的端部2穿过杆24和盒状部件6的后端之间间隙,然后向后折叠绕住杆24。在窄带、皮带等重叠部分上缝位向后折叠的端部。以这种方式,窄带、皮带等的端部2固定在凹形部件4上。凸形部件5在与联接端的相对端上有一个扣环25。窄带、皮带等的这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塑料扣环包括一个凹形部件和一个凸形部件,至少上述凹形和凸形部件中的一个带有互相平行延伸并联接在相对侧壁内表面之间的第一和第二多角杆,上述第一和第二多角杆垂直排列并由一个小于要联接的窄带等厚的距离错开,使上述窄带等能锁紧在上述第一和第二多角杆之间,上述窄带等的有效长度能够调节。

【技术特征摘要】
书中确实的范围和精神。如上面已经叙述,本发明提供了下面的先有技术扣环不能获得的极好效果。首先,可以获得便宜的塑料扣环,其中扣环结构简单,并且能很方便地由塑料模制。第二,可以获得一种塑料扣环,其中多角杆27和28以垂直交错的方式联接在带有多角杆27和28拐角31和36的侧壁延伸部分26内表面之间。多角杆27和28由小于窄带、皮带等厚度的距离错开,使窄带、皮带等能以基本上为Z形可靠地夹持在多角杆27和28之间,顶住以取出方向作用的力。第三,提供一种能由塑料模制的塑料扣环,其重量轻并表现出较高的抗腐蚀性。权利要求1.一种塑料扣环包括一个凹形部件和一个凸形部件,至少上述凹形和凸形部件中的一个带有互相平行延伸并联接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南场恒夫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尼弗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