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利人专利>正文

一种使用方便的列车水箱用注水口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8549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1 1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使用方便的列车水箱用注水口组件,包括与列车水箱的进水管连接的第一连接件、与供水管连接的第二连接件和固定连接机构,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有将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可拆卸固定连接在一起的固定连接机构,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本体、第一通道、第一滑动体、若干第一进水孔、第二通道、第二滑动体、若干第二进水孔、第一密封圈、第一弹簧和第一环状凸起,所述第一本体上设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由前通道和前端与前通道的后端连通的后通道构成,所述后通道内设有滑动密封连接的第二滑动体,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操作过程简单,并且与供水管连接可靠性好,连接和拆卸方便。

A convenient water inlet assembly for train water tank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ater injection port assembly for convenient use of a train water tank, including a first connector connected with a inlet pipe of a train water tank, a second connector and a fixed connecting mechanism connected with a water supply pipe, and the second connector is provided with a detachable and fixed connection of the first connector and the second connector. A first connection consists of a first body, a first channel, a first slide body, a number of first inlet holes, a second channel, a second slide body, a number of second inlet holes, a first seal ring, a first spring and a first ring protruding, and the first channel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channel. The channel and the front end are connected with the back channel of the front channel. The back channel is equipped with a sliding seal connecting second sliding bodies.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the operation process is simple, and the connection and disassembly of the water supply pipe are good, and the connection and disassembly are conven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使用方便的列车水箱用注水口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列车水箱用注水口组件的
,特别是一种使用方便的列车水箱用注水口组件的

技术介绍
目前,列车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交通工具,列车上通常配备有水箱,水箱能够为列车工作人员及乘客提供必需的生活用水,相对应的,列车上还设置有注水口,在列车进站后,通过注水口向水箱中注水,而在列车行驶过程中,注水口需要进行封堵。现有技术中列车上的注水口通常采用旋转式的堵盖或卡扣式的堵盖进行封堵注水口。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旋转堵盖或按压卡扣实现开关堵盖,整个操作过程繁琐,同时,在注水过程中,还容易出现注水抢与注水口之间发生漏水的现象,导致现有技术中的注水口可靠性较低且不方便注水。又由于现有技术中的,注水口组件与供水管连接存在连接可靠性差、连接及拆卸较为繁琐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使用方便的列车水箱用注水口组件,能够操作过程简单,并且与供水管连接可靠性好,连接和拆卸方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使用方便的列车水箱用注水口组件,包括与列车水箱的进水管连接的第一连接件、与供水管连接的第二连接件和固定连接机构,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有将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可拆卸固定连接在一起的固定连接机构,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本体、第一通道、第一滑动体、若干第一进水孔、第二通道、第二滑动体、若干第二进水孔、第一密封圈、第一弹簧和第一环状凸起,所述第一本体上设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由前通道和前端与前通道的后端连通的后通道构成,所述后通道内设有滑动密封连接的第二滑动体,所述第二滑动体上设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二滑动体的前端设有位于前通道内的第一滑动体,所述第一滑动体上设有呈圆周状均匀分布的第一进水孔,所述前通道的后端设有用于与第一滑动体的后端之间密封的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二滑动体的前端周面设有呈圆周状分布的第二进水孔,所述第二进水孔与第二通道连通,所述第二滑动体的后端周边形成有第一环状凸起,所述第一环状凸起与第一本体之间的第二滑动体上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供水管连接机构、第二本体、第三滑动体22、第三通道、第四通道、若干第五通道、第二弹簧、第二环状凸起、驱动机构和第六通道,所述第二本体的前端设有第三通道,所述第二本体的后端设有第四通道,所述第二本体上设有两端分别与第四通道的前端和第三通道的后部周面连通的第五通道,所述第三通道内设有滑动密封连接的第三滑动体,所述第三滑动体上设有第六通道,所述第三滑动体的前端周边形成有第二环状凸起,所述第二环状凸起与第二本体之间的第三滑动体上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环状凸起和第二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本体上设有驱动第二环状凸起向前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第三通道的后端设有用于与第三滑动体的后端之间密封的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本体的后部设有供水管连接机构,所述供水管连接机构包括环状座体、套体、若干第一开口、若干第一臂体、锁紧体、连接套体、若干支撑体、若干第二开口、若干第二臂体、若干滚轮、若干压紧体和若干阻挡体,所述第二本体的后部设有环状座体,所述环状座体上套设有固定连接的套体,所述套体的后端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后端均设有可转动连接的第一臂体,所述第一臂体的前端均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两侧的第一臂体上均设有与第二开口连通的滑槽孔,所述滑槽孔内设有可滑动的轴体,所述轴体上设有可转动的第二臂体,所述轴体的两端后侧均通过弹簧体与所对应的滑槽孔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臂体的前端均设有压紧体,所述第二臂体的后端均设有抵触在第二开口的后侧面上的滚轮,所述第二开口的后侧面为斜面,所述第二开口的后侧面在靠近第二本体的一端上均设有阻挡体,所述套体上由后到前依次套设有连接套体和螺纹连接的锁紧体,所述连接套体的前端与锁紧体的后端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套体内设有与第一臂体一一对应并且抵触在第一臂体上的支撑体。作为优选,所述锁紧体的周面上设有均匀分布的防滑凸起。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套体的前端周面设有均匀分布的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前端内侧均设有弧形凸起,所述锁紧体的后端设有与弧形凸起相配合的环状凹槽。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两个座体、两个推杆和转动盘,所述第二本体上设有两个相对称的座体,所述座体上均穿设有推杆,所述推杆的前端与第二环状凸起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本体上套设有螺纹连接的转动盘,所述推杆的后端抵触在转动盘上。作为优选,所述固定连接机构包括连接体、槽体、防脱体和两个卡槽,所述第二本体的前端底部设有连接体,所述连接体的前端设有防脱体,所述第一本体的后端底部设有槽体,所述连接体与槽体的凹槽相配合,所述槽体的两个槽壁体上均设有与防脱体相配合的卡槽。作为优选,所述卡槽由开口朝上的入口竖槽和与入口竖槽垂直相通的横槽构成。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本体上设有固定安装座。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环状凸起的前端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设有第三密封圈,所述容纳槽的槽壁设有与第三密封圈的周面相配合的固定凹槽,所述第三密封圈的前端超出容纳槽的前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将固定连接机构将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可拆卸固定连接在一起,驱动机构推动第二环状凸起向前运动,第二环状凸起带动第三滑动体向前运动,待第三滑动体的后端经过第五通道的输出端时,第三通道、第四通道、第五通道和第六通道形成通路,第二环状凸起向前运动的过程中,会推动第一环状凸起向前运动,第一环状凸起通过第二滑动体带动第一滑动体向前运动,使第二通道、第二进水孔、第一进水孔和前通道形成通路,供水管的水就可以通过第二连接件和第一连接件进入到水箱;通过锁紧体带动连接套体向后运动,连接套体向后运动的同时通过支撑体推动第一臂体向本体方向转动,第一臂体通过第二臂体带动压紧体将软管体压紧在第二本体上,当软管体收到向后拉的力时,软管体带动压紧体向后运动,压紧体带动第二臂体转动,第二臂体带动滚轮沿着第二开口的后侧面远离阻挡体运动,同时,滚轮会推动第二臂体向第二本体运动,第二臂体带动压紧体将软管体更紧的压在第二本体上。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操作过程简单,并且与供水管连接可靠性好,连接和拆卸方便。本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使用方便的列车水箱用注水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供水管连接机构安装在第二本体上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第二臂体与第一臂体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第二臂体与第一臂体连接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连接件、2-第二连接件、3-固定连接机构、11-第一本体、12-第一通道、13-第一滑动体、14-第一进水孔、15-第二通道、16-第二滑动体、17-第二进水孔、18-第一密封圈、19-第一弹簧、110-第一环状凸起、111-固定安装座、121-后通道、122-前通道、20-供水管连接机构、21-第二本体、22-第三滑动体、23-第三通道、24-第四通道、25-第五通道、26-第二弹簧、27-第二环状凸起、28-驱动机构、29-第六通道、210-第二密封圈、211-容纳槽、212-第三密封圈、213-固定凹槽、281-座体、282-推杆、283-转动盘、31-连接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使用方便的列车水箱用注水口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列车水箱的进水管连接的第一连接件(1)、与供水管连接的第二连接件(2)和固定连接机构(3),所述第二连接件(2)上设有将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可拆卸固定连接在一起的固定连接机构(3),所述第一连接件(1)包括第一本体(11)、第一通道(12)、第一滑动体(13)、若干第一进水孔(14)、第二通道(15)、第二滑动体(16)、若干第二进水孔(17)、第一密封圈(18)、第一弹簧(19)和第一环状凸起(110),所述第一本体(11)上设有第一通道(12),所述第一通道(12)由前通道(122)和前端与前通道(122)的后端连通的后通道(121)构成,所述后通道(121)内设有滑动密封连接的第二滑动体(16),所述第二滑动体(16)上设有第二通道(15),所述第二滑动体(16)的前端设有位于前通道(122)内的第一滑动体(13),所述第一滑动体(13)上设有呈圆周状均匀分布的第一进水孔(14),所述前通道(122)的后端设有用于与第一滑动体(13)的后端之间密封的第一密封圈(18),所述第二滑动体(16)的前端周面设有呈圆周状分布的第二进水孔(17),所述第二进水孔(17)与第二通道(15)连通,所述第二滑动体(16)的后端周边形成有第一环状凸起(110),所述第一环状凸起(110)与第一本体(11)之间的第二滑动体(16)上套设有第一弹簧(19),所述第二连接件(2)包括供水管连接机构(20)、第二本体(21)、第三滑动体(22)、第三通道(23)、第四通道(24)、若干第五通道(25)、第二弹簧(26)、第二环状凸起(27)、驱动机构(28)和第六通道(29),所述第二本体(21)的前端设有第三通道(23),所述第二本体(21)的后端设有第四通道(24),所述第二本体(21)上设有两端分别与第四通道(24)的前端和第三通道(23)的后部周面连通的第五通道(25),所述第三通道(23)内设有滑动密封连接的第三滑动体(22),所述第三滑动体(22)上设有第六通道(29),所述第三滑动体(22)的前端周边形成有第二环状凸起(27),所述第二环状凸起(27)与第二本体(21)之间的第三滑动体(22)上套设有第二弹簧(26),所述第二弹簧(26)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环状凸起(27)和第二本体(2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本体(21)上设有驱动第二环状凸起(27)向前运动的驱动机构(28),所述第三通道(23)的后端设有用于与第三滑动体(22)的后端之间密封的第二密封圈(210),所述第二本体(21)的后部设有供水管连接机构(20),所述供水管连接机构(20)包括环状座体(201)、套体(202)、若干第一开口(203)、若干第一臂体(204)、锁紧体(205)、连接套体(206)、若干支撑体(207)、若干第二开口(208)、若干第二臂体(209)、若干滚轮(2010)、若干压紧体(2011)和若干阻挡体(2012),所述第二本体(21)的后部设有环状座体(201),所述环状座体(201)上套设有固定连接的套体(202),所述套体(202)的后端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一开口(203),所述第一开口(203)的后端均设有可转动连接的第一臂体(204),所述第一臂体(204)的前端均设有第二开口(208),所述第二开口(208)两侧的第一臂体(204)上均设有与第二开口(208)连通的滑槽孔(2014),所述滑槽孔(2014)内设有可滑动的轴体(2015),所述轴体(2015)上设有可转动的第二臂体(209),所述轴体(2015)的两端后侧均通过弹簧体(2016)与所对应的滑槽孔(2014)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臂体(209)的前端均设有压紧体(2011),所述第二臂体(209)的后端均设有抵触在第二开口(208)的后侧面上的滚轮(2010),所述第二开口(208)的后侧面为斜面,所述第二开口(208)的后侧面在靠近第二本体(21)的一端上均设有阻挡体(2012),所述套体(202)上由后到前依次套设有连接套体(206)和螺纹连接的锁紧体(205),所述连接套体(206)的前端与锁紧体(205)的后端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套体(206)内设有与第一臂体(204)一一对应并且抵触在第一臂体(204)上的支撑体(20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使用方便的列车水箱用注水口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列车水箱的进水管连接的第一连接件(1)、与供水管连接的第二连接件(2)和固定连接机构(3),所述第二连接件(2)上设有将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可拆卸固定连接在一起的固定连接机构(3),所述第一连接件(1)包括第一本体(11)、第一通道(12)、第一滑动体(13)、若干第一进水孔(14)、第二通道(15)、第二滑动体(16)、若干第二进水孔(17)、第一密封圈(18)、第一弹簧(19)和第一环状凸起(110),所述第一本体(11)上设有第一通道(12),所述第一通道(12)由前通道(122)和前端与前通道(122)的后端连通的后通道(121)构成,所述后通道(121)内设有滑动密封连接的第二滑动体(16),所述第二滑动体(16)上设有第二通道(15),所述第二滑动体(16)的前端设有位于前通道(122)内的第一滑动体(13),所述第一滑动体(13)上设有呈圆周状均匀分布的第一进水孔(14),所述前通道(122)的后端设有用于与第一滑动体(13)的后端之间密封的第一密封圈(18),所述第二滑动体(16)的前端周面设有呈圆周状分布的第二进水孔(17),所述第二进水孔(17)与第二通道(15)连通,所述第二滑动体(16)的后端周边形成有第一环状凸起(110),所述第一环状凸起(110)与第一本体(11)之间的第二滑动体(16)上套设有第一弹簧(19),所述第二连接件(2)包括供水管连接机构(20)、第二本体(21)、第三滑动体(22)、第三通道(23)、第四通道(24)、若干第五通道(25)、第二弹簧(26)、第二环状凸起(27)、驱动机构(28)和第六通道(29),所述第二本体(21)的前端设有第三通道(23),所述第二本体(21)的后端设有第四通道(24),所述第二本体(21)上设有两端分别与第四通道(24)的前端和第三通道(23)的后部周面连通的第五通道(25),所述第三通道(23)内设有滑动密封连接的第三滑动体(22),所述第三滑动体(22)上设有第六通道(29),所述第三滑动体(22)的前端周边形成有第二环状凸起(27),所述第二环状凸起(27)与第二本体(21)之间的第三滑动体(22)上套设有第二弹簧(26),所述第二弹簧(26)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环状凸起(27)和第二本体(2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本体(21)上设有驱动第二环状凸起(27)向前运动的驱动机构(28),所述第三通道(23)的后端设有用于与第三滑动体(22)的后端之间密封的第二密封圈(210),所述第二本体(21)的后部设有供水管连接机构(20),所述供水管连接机构(20)包括环状座体(201)、套体(202)、若干第一开口(203)、若干第一臂体(204)、锁紧体(205)、连接套体(206)、若干支撑体(207)、若干第二开口(208)、若干第二臂体(209)、若干滚轮(2010)、若干压紧体(2011)和若干阻挡体(2012),所述第二本体(21)的后部设有环状座体(201),所述环状座体(201)上套设有固定连接的套体(202),所述套体(202)的后端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一开口(203),所述第一开口(203)的后端均设有可转动连接的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利人
申请(专利权)人:杨利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