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厢翻转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85150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1 1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货厢翻转支座,为固定在货厢底板纵梁侧面的一体式铸造件,所述货厢翻转支座包括背板及与所述背板连接的折板,所述背板与所述折板上同轴设置有供货厢翻转轴穿过的翻转轴安装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货厢翻转支座采用铸造一体式货厢翻转支座,避免了焊接过程中零件的变形,可以提高零件同轴度和材料利用率;装配时将货厢翻转支座安装至车厢底板纵梁两侧即可,可以提高效率、降低人工成本;货厢翻转支座可以直接安装在车辆底板纵梁上,而无需横梁结构,可省去横梁,因而可降低货厢自重。

Cargo box overturn suppor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one kind of box turnover bearing, which is a one type casting piece fixed on the side of the longitudinal beam of the cargo box. The cargo box turnover bearing includes a back plate and a folding plate connected with the back plate. The back plate and the folding plate are arranged in a coaxial line with a turning shaft mounting hole through the supply box. The flipping support of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the foundry integrated cargo box overturn support, which avoids the deformation of the parts in the welding process and improves the coaxiality of the parts and the utilization ratio of the materials. When assembly is assembled to the sides of the longitudinal beam of the floor of the carriage, the high efficiency rate and the artificial cost can be raised; the turnover branch of the cargo box can be raised. The seat can be directly installed on the longitudinal beam of the vehicle bottom plate without cross beam structure, and the transverse beam can be saved, thereby reducing the weight of the cargo compar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货厢翻转支座
本技术涉及货厢运输车
,具体地指一种货厢翻转支座。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轻型自卸车货厢翻转支座大多为焊接件,如图1中所示,货厢翻转支座总成20设置在货厢纵梁10的后端,用于货厢在自卸过程中的翻转承载部分。货厢翻转支座总成20中的支座22通过横梁21安装在货厢纵梁10的后端的两侧,支撑货厢并供翻转轴穿过。其中,支座22由两块20mm厚的钢板和中间8mm厚的钢板通过仿形割切割出来后再进行焊接而成。支座22整体呈U字形,且必须卡在三根底板横梁21上进行焊接。这种结构存在如下缺点:(1)支座22是由三片拼焊而成,支座22通过焊接固定到横梁21上,因焊接操作的误差会导致各个支座同轴度不高,直接影响翻转轴安装和使用;(2)支座22必须借助横梁21才能安装固定,因此导致必须在车厢尾部与车厢纵梁10对应处设置横梁21,增加货厢的自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货厢翻转支座,能够提高支座间的同轴度并降低货厢的自重。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货厢翻转支座为固定在货厢底板纵梁侧面的一体式铸造件,所述货厢翻转支座包括背板及与所述背板连接的折板,所述背板与所述折板上同轴设置有供货厢翻转轴穿过的翻转轴安装孔。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背板与所述折板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强肋。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货厢翻转支座整体呈“h”形,所述折板呈“L”形且从所述背板的中部垂直延伸而出。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背板上开设有供与货厢底板纵梁侧面固定的固定孔。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固定孔的两侧均设有加强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货厢翻转支座采用铸造一体式货厢翻转支座,避免了焊接过程中零件的变形,可以提高零件同轴度和材料利用率;装配时将货厢翻转支座安装至车厢底板纵梁两侧即可,可以提高效率、降低人工成本;货厢翻转支座可以直接安装在车辆底板纵梁上,而无需横梁结构,可省去横梁,因而可降低货厢自重。附图说明图1为采用现有的货厢翻转支座的货厢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采用采用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货厢翻转支座的货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I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3中的货厢翻转支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各部件标号如下:货厢底板纵梁10、货厢翻转支座总成20、货厢翻转支座30(其中,背板31、折板32、加强肋33、固定孔34、翻转轴安装孔3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阅图2,其为采用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货厢翻转支座30的货厢,货厢翻转支座30安装固定在货厢底板纵梁10上。更具体地说,货厢翻转支座30固定在货厢底板纵梁10后端的两侧,可直接焊接固定在货厢底板纵梁10的侧面或者通过紧固件安装到货厢底板纵梁10上后焊接固定。请结合参阅图3和图4,货厢翻转支座30为一体式铸造件,其包括背板31及折板32,折板32呈“L”形,从背板31的中部垂直延伸而出,背板31与折板32形成“h”形。背板31和折板32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强肋33,以增加连接处的结构强度。背板31上分别开设有固定孔34和翻转轴安装孔35。固定孔34用于通过紧固件与货厢底板纵梁10的侧面安装固定,也可用于之直接焊接固定时定位用,固定孔34的两侧均设有加强肋33。翻转轴安装孔35供翻转轴从中穿过。折板32上开设有与背板31上的翻转轴安装孔35同轴的翻转轴安装孔35。由于货厢翻转支座30为一体式铸造件,因此在铸造过程中能够很好地保证背板31与折板32上翻转轴安装孔35的同轴度。同样地,通过货厢翻转支座30用紧固件安装过程中的控制,能够很好地保证货厢底板纵梁10两侧的货厢翻转支座30的同轴度以及两根货厢底板纵梁10两侧的货厢翻转支座30之间的同轴度。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货厢翻转支座及采用本技术的货厢翻转支座的货厢具有如下优点:(1)采用铸造一体式货厢翻转支座,避免了焊接过程中零件的变形,可以提高零件同轴度和材料利用率;(2)装配时将货厢翻转支座安装至车厢底板纵梁两侧即可,可以提高效率、降低人工成本;(3)货厢翻转支座可以直接安装在车辆底板纵梁上,而无需横梁结构,可省去横梁,因而可降低货厢自重,实测可减轻34.62Kg的重量。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货厢翻转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货厢翻转支座(30)为固定在货厢底板纵梁(10)侧面的一体式铸造件,所述货厢翻转支座(30)包括背板(31)及与所述背板(31)连接的折板(32),所述背板(31)与所述折板(32)上同轴设置有供货厢翻转轴穿过的翻转轴安装孔(3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货厢翻转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货厢翻转支座(30)为固定在货厢底板纵梁(10)侧面的一体式铸造件,所述货厢翻转支座(30)包括背板(31)及与所述背板(31)连接的折板(32),所述背板(31)与所述折板(32)上同轴设置有供货厢翻转轴穿过的翻转轴安装孔(3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厢翻转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31)与所述折板(32)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强肋(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雪梅安秋鸿潘崇刚李淑艳沈川卢荷莲袁小林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