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开口装置的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48481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电动开口装置的控制技术,其特征在于,设定一个以上织造要素的条件,根据所设定的织造条件求出各电动马达的转矩限制值,就每一电动马达设定所求得的转矩限制值。由此,避免综线框架的驱动零部件、电动马达因损伤和磨损等而降低寿命,提高织造性。(*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每一综线框架具有电动马达的。
技术介绍
电动开口装置中已知的有根据开口图案设定电动马达的位置控制环路、速度控制环路或电流控制环路的环路增益,避免由于相对于开口图案的过小环路增益造成综线框架响应延迟而无法织造这种技术(日本特开平11-241250号公报)。但上述现有技术中,环路增益是根据开口图案改变的,无法对电动马达的最大转矩进行适当控制,因而因环路增益的设定条件有时使综线框架的加速、减速超过容许值,便导致因综线框架的驱动零部件、电动马达的损伤和磨损等而降低寿命。因此,不得不降低织机的转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避免因综线框架的驱动零部件、电动马达损伤和磨损等而降低寿命,提高织造性。本专利技术的控制方法,不论哪一种均适用于对由专用电动马达分别驱动多个综线框架、并按照预定的转矩限制值限制所述电动马达的输出转矩这种形式的电动开口装置的控制。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控制方法包含根据至少一个织造要素的设定状况求出电动马达的转矩限制值,对电动马达设定所求得的转矩限制值。第一控制方法中,根据所述织造要素的设定状况预先设定多个转矩限制值,并在求出电动马达的转矩限制值时,可设定根据织造要素的设定状况所选定的转矩限制值。而且较为理想的是,按每一织造要素设定用以算出与织造要素的设定状况相对应的转矩限制值的多个系数,在求电动马达的转矩限制值时,可就各织造要素选择与织造要素的设定状况相对应的系数,根据所选定的多个系数通过运算求出转矩限制值并进行设定。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控制方法包含根据综线框架的序号设定各电动马达的转矩限制值。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控制方法包含根据至少一个织造要素的设定状况和综线框架的序号求出电动马达的转矩限制值并进行设定。更为理想的是,可与织造要素的设定状况和综线框架的序号相对应预先使与转矩限制值有关的系数按系数处理,并根据与织造要素的设定状况和综线框架的序号相对应选择的系数通过运算求出电动马达的转矩限制值并进行设定。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控制方法包含使织造运转过程中织造要素当中的至少一个设定状况为可切换,并且在织造运转过程中与织造要素的设定状况的切换相对应来求出电动马达的转矩限制值并进行设定。作为上述的替代,第四控制方法中可与织造要素的设定状况的切换相对应设定多个所述转矩限制值,织造运转过程中切换所述设定状况时,选择与所述设定状况的切换相对应的转矩限制值并作为所述转矩限制值进行设定。第四控制方法中,所述织造要素包含从包括数个投梭之前至所述切换时的开口运动的连续性、开口曲线的构成要素、所述切换时起的开口运动方向、作用于综线框架的外力、以及织机转速在内的一组当中选择的至少一个。上述第二、第三和第四控制方法中,不论哪一种均可以是使织造运转过程中多个织造要素的各设定状况为可切换,并且各织造要素中与各设定状况相对应设定有转矩限制值的多个系数,对各织造要素选择与所述设定状况的切换相对应的转矩限制值,并且在织造运转过程中切换所述设定状况时设定根据所选定的多个系数通过运算求得的转矩限制值。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控制方法包含与主轴旋转角速度加速或减速的第一过程和所述主轴旋转角速度得到维持的第二过程相对应预先设定所述电动马达的输出转矩限制值,驱动开口装置时所述第一和第二过程中根据与两者的过程相对应的输出转矩限制值限制驱动马达的输出转矩来驱动所述电动马达。上述专用电动马达,与织机的主轴用驱动马达独立,属于开口装置。这种电动马达可按照预定的开口曲线并随主轴的旋转一起驱动。上述转矩限制值,由于转矩值与电流相对应,因而也可以为最大转矩值和最大电流值其中任意一个。若为瞬间运转,则可以为瞬时最大转矩或瞬时最大电流。作为织造要素可列举开口图案、静止角、织机转速、开口量、织布宽度、经线张力、经线根数等。利用本专利技术,可根据所设定的织造条件、综线框架的框号、或所设定的转矩限制值将专用电动马达的转矩限制值设定为最佳值,因而避免产生过大转矩造成综线框架的驱动零部件、电动马达损伤和过小转矩造成综线框架响应延迟所引起的织造瑕疵。也就是说,可避免产生综线框架的驱动零部件、电动马达的损伤和过小转矩造成的综线框架的响应延迟,获得最佳的织造性。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控制装置一实施例的电路框图。图2示出的是基于图1中装置的一例开口图案(A)和伺服马达的驱动转矩。图3示出的是基于图1中装置的另一例开口图案(A)和伺服马达的驱动转矩。图4是示出本专利技术控制装置另一实施例的开口装置的总体构成图。图5是具体示出图4所示开口控制装置中位置指令部的框图。图6示出的是开口曲线的设定例。图7是具体示出图4所示的位置控制部的框图。图8示出的是具体示出图7所示电流控制电路的框图。图9示出的是图7所示电流控制电路的时序图。图10示出的是图9所示时序图的后续时序图。图11示出的是用于说明图5所示开口选择指令电路的动作的流程图。图12示出的是图11所示流程图的后续流程图。图13示出的是图12所示流程图的后续流程图。图14示出的是图13所示流程图的后续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图1,电动开口装置的控制装置10包含织机的主控制装置12;与主控制装置12连接的设定器14;从主控制装置12接收设定器14设定的各种设定条件S1、就每一综线框架16算出转矩限制电平即转矩限制值S2的开口控制装置18;每一综线框架16所配备的伺服放大器20;每一综线框架16所配备的伺服马达22;以及将各伺服马达22的表示旋转角度的旋转角度信号θ1输出给开口控制装置18的编码器24。图1仅给出1个综线框架16、与该综线框架16相对应的伺服放大器20、作为驱动该综线框架16的电动马达的伺服马达22、产生该伺服马达22的旋转角度信号θ1的编码器24。但实际上包括多个综线框架16,而且每一综线框架16配备伺服放大器20、伺服马达22以及编码器24。具体来说,1个开口控制装置18连接有与综线框架16的框架个数相对应的多个伺服放大器20。而且专利技术中所提及的电动马达、驱动装置、控制电路分别与伺服马达22、伺服放大器20、主控制装置12及开口控制装置18相对应。而且,伺服马达22的输出轴和综线框架16两者之间装入由钟形曲柄等构成使输出轴的旋转运动变换为往复运动的公知的往复运动变换机构。主控制装置12与织机所用的常规主控制装置相同,利用编码器26输出的表示主轴旋转角度的旋转角度信号θ0和各种织造信息,来控制开口装置、投纬装置、纬线测定长度驻留装置、投纬装置、经线张力调整装置、织布卷取装置等织机的各种机械装置。设定器14中,为了设定开口运动方式,对各综线框架16就每一棉纱投梭设定上开口和下开口中任意一个所确定的开口图案、静止角、经线开口量等经线开口运动的参数,以决定对应于织机主轴的旋转角度预先设定的综线框架16的运动曲线,同时设定织机转速、开口量、织布宽度、经线张力、经线f根数等织造要素的设定数据。上述例举的这些织造要素涉及对综线框架进行驱动的伺服马达22的负荷,在主控制装置12中用于就每一综线框架对综线框架16和各种织造要素进行系数化处理的多个系数的读出。所读出的系数作为设定条件S1就每一综线框架提供给开口控制装置18。这些系数通过试验、计算等进行系数化处理,而且对主控制装置12预先设定,以便例如织造性和综线框架的驱动零部件的耐久性最为均衡。主控制装置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开口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电动开口装置为由专用电动马达分别驱动多个综线框架,并按照预定的转矩限制值限制所述电动马达的输出转矩这种形式的电动开口装置,包含根据至少一个织造要素的设定状况求出电动马达的转矩限制值,对电动马 达设定所求得的转矩限制值。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井淳
申请(专利权)人:津田驹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