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风系统自调节除尘刷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47922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1 1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通风系统自调节除尘刷,它包括使用时与电机输出轴固连的连接座、支撑臂、摆臂、刷体及处于压缩状态的压缩弹性件;所述连接座用于连接电机输出轴的一端称为下端,与之相对的另一端称为上端;所述摆臂的一端与刷体铰接,所述摆臂与刷体铰接的一端称为前端,另一端称为后端;所述支撑臂固定设置于连接座上端,所述摆臂位于支撑臂的上方,所述摆臂的杆部与支撑臂的前端铰接;所述摆臂的后端通过压缩弹性件与支撑臂连接;所述压缩弹性件用于驱动摆臂转动,使刷体的毛刷面与通风网网面保持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各类通风系统过滤网的除尘使用。

A self regulating dust brush for ventilation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elf regulating dust brush of a ventilation system, which includes a connecting seat, a supporting arm, a pendulum arm, a brush body and a compression elastic piece in a compressed state,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motor output shaft when used, and the connecting seat is used at one end of the output shaft connecting the motor, and the other end is called the upper end. One end of the arm is articulated with the brush body. The end of the pendulum arm and the brush body is called the front end, and the other end is called the back end. The support arm is fixed to the upp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seat, the arm of the arm is located above the support arm, and the rod part of the arm is articulated with the front end of the supporting arm; the back end of the arm is compressed by compression elastic parts and support. The compression elastic part is used for driving the swing arm to rotate, so that the brush surface of the brush body is kept in touch with the ventilation net surface. The utility model is suitable for dust removal of various ventilation system filtering ne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风系统自调节除尘刷
本技术涉及通风系统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通风系统自调节除尘刷。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使用传统通风系统,其过滤网的堵塞会直接影响通风效果,更换过滤网会造成维护成本过高的问题。现有通风系统技术采用金属滤网过滤同时自带清洁装置,电动刷的设计成为清洁装置的关键部位。在实际使用中,清洁装置存有以下不足:为了能够将粘附在空气过滤网外侧面的灰尘彻底清除干净,需要刷体的刷毛与空气过滤网的外侧面紧密接触,而这使得刷体的刷毛非常容易因磨损而变短。刷毛一旦变短后,就无法与过滤网的外侧面保持紧密接触,进而导致除尘效果下降。为了保证除尘效果,需要经常更换新的刷体,不仅操作频繁,而且刷毛变短后的刷体无法再次使用,导致资源浪费。而一些具有调节功能的刷体,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人员经常观察毛刷的磨损情况,人工调节刷体刷毛与过滤网网面的接触力度,该种结构虽然可以降低刷体的使用成本,然而调节操作相对频繁,管理较为不便;在通风系具有大量过滤网的情况下,存在监管困难,维护成本高等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可自动调节刷体,维护简单且维护成本低的通风系统自调节除尘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通风系统自调节除尘刷,包括使用时与电机输出轴固连的连接座、支撑臂、摆臂、刷体及处于压缩状态的压缩弹性件;所述连接座用于连接电机输出轴的一端称为下端,与之相对的另一端称为上端;所述摆臂的一端与刷体铰接,所述摆臂与刷体铰接的一端称为前端,另一端称为后端;所述支撑臂固定设置于连接座上端,所述摆臂位于支撑臂的上方,所述摆臂的杆部与支撑臂的前端铰接;所述摆臂的后端通过压缩弹性件与支撑臂连接;所述压缩弹性件用于驱动摆臂转动,使刷体的毛刷面与通风网网面保持接触。优选的是,所述压缩弹性件为压簧,处于压缩状态的气体支撑杆,处于压缩状态的气缸或处于压缩状态的橡胶套。优选的是,所述压缩弹性件通过螺钉定位于摆臂或支撑臂上。一种通风系统自调节除尘刷,包括使用时与电机输出轴固连的连接座,支撑臂,摆臂,刷体及处于拉伸状态的拉伸弹性件;所述连接座用于连接电机输出轴的一端称为下端,与之相对的另一端称为上端;所述摆臂的一端与刷体铰接,所述摆臂与刷体铰接的一端称为前端,另一端称为后端;所述支撑臂固定设置于连接座上端,所述摆臂位于支撑臂的下方,所述摆臂的杆部与支撑臂的前端铰接;所述摆臂的后端通过拉伸弹性件与支撑臂连接;所述拉伸弹性件用于驱动摆臂转动,使刷体的毛刷面与通风网网面保持接触。优选的是,所述拉伸弹性件为拉簧、拉伸状态的橡胶套或拉伸状态的弹性绳。一种通风系统自调节除尘刷,包括使用时与电机输出轴固连的连接座、支撑臂、摆臂、刷体及扭簧;所述连接座用于连接电机输出轴的一端称为下端,与之相对的另一端称为上端;所述摆臂的一端与刷体铰接,所述摆臂与刷体铰接的一端称为前端,另一端称为后端;所述支撑臂固定设置于连接座上端,所述摆臂的杆部与支撑臂的前端铰接;所述扭簧设置于摆臂与支撑臂的铰接处;所述扭簧用于驱动摆臂转动,使刷体的毛刷面与通风网网面保持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设计合理,使用过程可自动调节刷体的位置,始终确保刷体的刷毛与过滤网的网面保持接触状态,避免了人工调节带来的诸多不足。不仅降低的刷体的消耗,也极大的降低了刷体调节维护的成本,进而显著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三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实施例的变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所示的通风系统自调节除尘刷,包括使用时与电机输出轴固连的连接座1,支撑臂2,摆臂3,刷体4及处于压缩状态的压缩弹性件5;所述连接座1用于连接电机输出轴的一端称为下端,与之相对的另一端称为上端;所述摆臂3的一端与刷体4铰接,所述摆臂3与刷体4铰接的一端称为前端,另一端称为后端;所述支撑臂2固定设置于连接座1上端,所述摆臂3位于支撑臂2的上方,所述摆臂3的杆部与支撑臂2的前端铰接;所述摆臂3的后端通过压缩弹性件5与支撑臂2连接;所述压缩弹性件5用于驱动摆臂3转动,使刷体4的毛刷面与通风网网面保持接触。所述压缩弹性件5可为压簧,处于压缩状态的气体支撑杆,处于压缩状态的气缸或处于压缩状态的橡胶套等具备伸长功能的部件。具体的是,所述压缩弹性件5通过螺钉8定位于摆臂3,显然也可定位于支撑臂2上;显然还可以在摆臂3和/或支撑臂2上设置定位压缩弹性件的凹槽、凸起等限位部件,或者采用粘接、卡接等连接方式实现压缩弹性件的安装。具体的是,所述摆臂3通过三角连接片9与刷体4连接。图2所示的通风系统自调节除尘刷,包括使用时与电机输出轴固连的连接座1,支撑臂2,摆臂3,刷体4及处于拉伸状态的拉伸弹性件6;所述连接座1用于连接电机输出轴的一端称为下端,与之相对的另一端称为上端;所述摆臂3的一端与刷体4铰接,所述摆臂3与刷体4铰接的一端称为前端,另一端称为后端;所述支撑臂2固定设置于连接座1上端,所述摆臂3位于支撑臂2的下方,所述摆臂3的杆部与支撑臂2的前端铰接;所述摆臂3的后端通过拉伸弹性件6与支撑臂2连接;所述拉伸弹性件6用于驱动摆臂3转动,使刷体4的毛刷面与通风网网面保持接触。所述拉伸弹性件6可以为拉簧、拉伸状态的橡胶套或拉伸状态的弹性绳等具有收缩功能的部件。所述拉伸弹性件6可通过连接耳、挂钩等连接部件安装于摆臂3和支撑臂2上,显然可也采用采用粘接、卡接等连接方式实现拉伸弹性件6的安装。图3所示的通风系统自调节除尘刷,包括使用时与电机输出轴固连的连接座1,支撑臂2,摆臂3,刷体4及扭簧7;所述连接座1用于连接电机输出轴的一端称为下端,与之相对的另一端称为上端;所述摆臂3的一端与刷体4铰接,所述摆臂3与刷体4铰接的一端称为前端,另一端称为后端;所述支撑臂2固定设置于连接座1上端,所述摆臂3的杆部与支撑臂2的前端铰接;所述扭簧7设置于摆臂3与支撑臂2的铰接处;所述扭簧7用于驱动摆臂3转动,使刷体4的毛刷面与通风网网面保持接触。图4所示的通风系统自调节除尘刷,其中,对摆臂与支撑臂2的上下位置进行互换。其余与图3所示的实施例基本相同。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通风系统自调节除尘刷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风系统自调节除尘刷,包括使用时与电机输出轴固连的连接座(1)、支撑臂(2)、摆臂(3)、刷体(4)及处于压缩状态的压缩弹性件(5);所述连接座(1)用于连接电机输出轴的一端称为下端,与之相对的另一端称为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3)的一端与刷体(4)铰接,所述摆臂(3)与刷体(4)铰接的一端称为前端,另一端称为后端;所述支撑臂(2)固定设置于连接座(1)上端,所述摆臂(3)位于支撑臂(2)的上方,所述摆臂(3)的杆部与支撑臂(2)的前端铰接;所述摆臂(3)的后端通过压缩弹性件(5)与支撑臂(2)连接;所述压缩弹性件(5)用于驱动摆臂(3)转动,使刷体(4)的毛刷面与通风网网面保持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风系统自调节除尘刷,包括使用时与电机输出轴固连的连接座(1)、支撑臂(2)、摆臂(3)、刷体(4)及处于压缩状态的压缩弹性件(5);所述连接座(1)用于连接电机输出轴的一端称为下端,与之相对的另一端称为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3)的一端与刷体(4)铰接,所述摆臂(3)与刷体(4)铰接的一端称为前端,另一端称为后端;所述支撑臂(2)固定设置于连接座(1)上端,所述摆臂(3)位于支撑臂(2)的上方,所述摆臂(3)的杆部与支撑臂(2)的前端铰接;所述摆臂(3)的后端通过压缩弹性件(5)与支撑臂(2)连接;所述压缩弹性件(5)用于驱动摆臂(3)转动,使刷体(4)的毛刷面与通风网网面保持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通风系统自调节除尘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弹性件(5)为压簧,处于压缩状态的气体支撑杆,处于压缩状态的气缸或处于压缩状态的橡胶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通风系统自调节除尘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弹性件(5)通过螺钉定位于摆臂(3)或支撑臂(2)上。4.一种通风系统自调节除尘刷,包括使用时与电机输出轴固连的连接座(1)、支撑臂(2)、摆臂(3)、刷体(4)及处于拉伸状态的拉伸弹性件(6);所述连接座(1)用于连接电机输出轴的一端称为下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贤敏朱晓枫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筑友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