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根同时整列卷绕的样品整经方法及样品整经机技术

技术编号:1847528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根同时整列卷绕的样品整经方法及样品整经机,在导纱器转一转期间,在被依次卷绕在整经滚筒上的多根各条经纱每通过所述导纱机构时,该导纱机构向与整经方向相反的方向节距返回整经密度的距离R部分,由此,按被卷绕在该整经滚筒上的纱线卷绕顺序,从整经方向向相反的方向形成整经密度的距离R部分的间隔,形成由被排列的同时整经根数构成的经纱带并将其卷绕在该整经滚筒上。由此,在整经滚筒上和分经杆上不产生经纱排列的反转现象,即使在同时整经根数多时也不会在后工序的织制工序中产生经纱的开口不良或引起经纱的断纱织入及经纱断线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经纱样品整经方法及其样品整经机,尤其涉及一种将多根经纱进行同时卷绕的样品整经方法及能实行该方法的样品整经机。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利用样品整经机(Sample Warper)的经纱整经方法,也就是被称为整列卷绕的经纱整经方法为众人所周知。该整列卷绕,若用一根导纱器对一根经纱整经,则能利用向整经滚筒的滚筒轮辐的长度方向自由滑动而设置的导纱机构8,一边将来自导纱器的经纱按导纱器的每一转向整经方向仅移动变位量的距离P,一边进行卷绕,当导纱器的转数达到卷绕圈数的设定值(例如5圈)时,导纱机构8向起始位置只快速后退距离Q(距离P×卷绕圈数设定值),与此同时,传送带17向整经方向只移动整经密度的距离R的动作直到完成整经总根数,这样反复进行来实行整列卷绕(例如,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另外,即使在用多数根(一般为2~24根)根导纱器对多根经纱同时整经时,其基本原理也一样,利用导纱机构8,一边将多根同时整经的经纱带按导纱器每转一转而向整经方向仅移动变位量的距离P一边卷绕成层叠(重叠)状,当导纱器的转数达到卷绕圈数的设定值时,导纱机构8向该纱带的开始卷绕〔第1周(第1层)〕起始位置只快速后退距离QN。与此同时,传送带17向整经方向只移动整经密度的距离R×同时整经根数=距离RN部分的动作,直到完成整经总根数,这样反复进行来实行多根同时整经的整列卷绕(参照图12。其他,参照专利文献2等)。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所谓经纱带是指预先设定的卷绕圈数之间、导纱器每转一转所形成的片状(带状)的经纱排列(在图例中分别是1A~1H、2A~2H、3A~3H、4A~4H、5A~5H、),另外,所谓纱带是指由同时整经根数(例如8根)×卷绕圈数(例如5圈)构成的经纱构造整体(在图例中是1A~5H)而言。这时,在进行上述多根同时整经的整列卷绕时,构成各经纱带的经纱,一边被导纱机构8按整经密度距离R向整经方向送出仅同时整经根数的节距一边被卷绕,然后,以只改变变位量的距离P(在图例中为经纱粗细d的2倍)的方式进行向与整经方向相反方向阶跃(step)返回距离Sb(在图例中是整经密度R的5倍)的动作,这样反复进行来卷绕成各经纱带(参照图12。其他,参照专利文献2等)。即,例如,在以同时整经根数为8根并卷绕5圈时,在整经滚筒上,由导纱机构8从跟前一侧(整经滚筒前端侧)向整经方向(传送带的移动方向、整经滚筒后端侧),以经纱1A、1B、1C、1D、1E、1F、1G、1H的顺序供给第1圈的经纱带并按整经密度距离R输送节距并排列,且以只改变变位量的距离P(在图例中为纱幅d的2倍)的方式向与整经方向相反的方向阶跃返回距离Sb(在图例中是整经密度的5倍),(图13)。同样,第2圈也以经纱2A、2B、2C、2D、2E、2F、2G、2H的顺序,向整经方向按距离R输送节距并排列,并以只改变变位量的距离P的方式向与整经方向相反的方向阶跃返回距离Sb(图14),第3圈,以经纱3A、3B、3C、3D、3E、3F、3G、3H顺序,向整经方向按距离R输送节距并排列,并以只改变变位量的距离P的方式向与整经方向相反的方向阶跃返回距离Sb(图15),第4圈,以经纱4A、4B、4C、4D、4E、4F、4G、4H的顺序,向整经方向按距离R输送节距并排列,且以只改变变位量的距离P的方式向与整经方向相反方向阶跃返回距离Sb(图16)。当以5A、5B、5C、5D、5E、5F、5G、5H的顺序、向整经方向按距离R输送节距并排列第5圈经纱时,由于导纱器的转数达到了卷绕圈数设定值,所以导纱机构8向该层的开始卷绕〔第1圈(第1层)〕的起始位置快速后退距离QN(在图例中从经纱5H的位置返回到经纱1A的位置)。与此同时,传送带17向整经方向仅移动整经密度的距离R×同时整经根数=距离RN(图17)。该动作直到完成整经总根数而反复进行,以完成利用多根同时整经的整列卷绕的卷绕(参照图12。其他,参照专利文献2等)。这样的卷绕,一看就能看出朝向整经方向顺序井然地排列。另外,即使从技术常识来看经纱沿整经方向顺序排列,所以当然可认为是正确的经纱排列顺序。因此,自从能实行整列卷绕的经纱整经方法以来,历经多年,理所当然地按常识以上述经纱排列顺序进行整列卷绕。但是,近年来从整经速度或整经效率等观点出发,随着导纱器的根数增加,增多了同时整经根数,随之,出现了例如在后续工序的织制工序中产生了经纱开口不良、经纱断纱织入及经纱断线等问题。专利文献1专利第2854789号公报专利文献2专利第3410440号公报专利文献3专利第3484401号公报关于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本专利技术者们经过了反复专心的研究,发现原因是整经滚筒上的经纱排列顺序和分经梳杆上的排列顺序为按同时整经根数反转了180°的经纱排列顺序。即,以往在经纱的整经时,由设在整经滚筒侧部的分经杆形成各种经纱分绞(始端及终端的断绞、一根交叉的经纱分绞等)(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为了用分经杆按给纱依次的顺序而进行经纱分绞,例如,如图18所示,若第1圈以经纱A→B→C→D→E→F→G→H的顺序向整经滚筒上供纱,则为了以该顺序逐次进行经纱分绞而在分经杆上朝向整经方向,以H→G→F→E→D→C→B→A的顺序将经纱1A排列在里侧而将经纱1H排列在跟前侧,其结果是,整经滚筒上的经纱排列顺序(A→B→C→D→E→F→G→H)和分经杆上的经纱排列顺序(H→G→F→E→D→C→B→A),按同时整经根数被反转180°排列(参照图18)。如以往那样,在导纱器的根数(即同时整经根数)为1~2根左右时,例如,在整经滚筒上和分经杆上,即使实际产生了这样的经纱排列顺序的反转现象,也基本上不成问题,但是近年来,从整经速度或整经效率等的观点出发,为了将导纱器的根数(同时整经根数)增加到8~24根,在整经滚筒上和分经杆上总是按其8~24根产生经纱排列的反转现象,由于产生了该反转现象,则在后工序的织制工序中或产生经纱的开口不良,或引起经纱的断纱织入及经纱断线等问题。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问题而开发,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整经滚筒上和分经杆上不产生经纱排列的反转现象,即使在同时整经根数多时,在后工序的织制工序中不产生经纱的开口不良,不引起经纱的断纱织入及经纱断线等问题的多根同时整列卷绕的样品整经方法及样品整经机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多根同时整列卷绕的样品整经方法,是使用样品整经机并通过多根同时整经来进行整列卷绕的样品整经方法,所述样品整经机,具有整经滚筒、沿该整经滚筒外周部的长度方向可灵活移动地设置的多个传送带、设在该整经滚筒侧部的长度方向上且形成规定经纱分绞的多个分经机构、将经纱卷绕在该整经滚筒外周面上的多个导纱器、对应于该导纱器而设置且能灵活装卸地安装了筒管的筒子架、设在该整经滚筒外周前端部且对通过该导纱器实行经纱的卷绕的位置进行引导的多个导纱机构,其特征在于在导纱器转一转期间,在被依次卷绕在整经滚筒上的多根各条经纱每通过所述导纱机构时,该导纱机构向与整经方向相反的方向节距返回整经密度的距离R部分,由此,按被卷绕在该整经滚筒上的纱线卷绕顺序,从整经方向向相反的方向形成整经密度的距离R部分的间隔,形成由被排列的同时整经根数构成的经纱带并将其卷绕在该整经滚筒上。优选在整经长度(整经长度=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根同时整列卷绕的样品整经方法,是使用样品整经机并通过多根同时整经来进行整列卷绕的样品整经方法,所述样品整经机,具有:整经滚筒、沿该整经滚筒外周部的长度方向可灵活移动地设置的多个传送带、设在该整经滚筒侧部的长度方向上且形成规定经纱分绞的多个分经机构、将经纱卷绕在该整经滚筒外周面上的多个导纱器、对应于该导纱器而设置且能灵活装卸地安装了筒管的筒子架、设在该整经滚筒外周前端部且对通过该导纱器实行经纱的卷绕的位置进行引导的多个导纱机构,其特征在于:在导纱器转一转期间,在被依次卷绕在整经滚筒上的多根各条经纱每通过所述导纱机构时,该导纱机构向与整经方向相反的方向节距返回整经密度的距离R部分,由此,按被卷绕在该整经滚筒上的纱线卷绕顺序,从整经方向向相反的方向形成整经密度的距离R部分的间隔,形成由被排列的同时整经根数构成的经纱带并将其卷绕在该整经滚筒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义弘蓝原孝次大塚实久野宗一郎
申请(专利权)人:铃木整经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