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长青专利>正文

建筑物的牵引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6969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8 1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物的牵引构造,其特征是在混凝土托梁中间留置预留孔,混凝土托梁预留孔内穿设牵引索,牵引索与牵引板联接,牵引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混凝土托梁侧面;牵引索固定在牵引设备上,钢支撑将牵引设备和钢龙门架进行联接,钢龙门架为牵引设备提供牵引力,钢龙门架与地下室通过钢桁架进行联接,钢龙门架的反力由地下室提供。

The towing structure of a build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tructure of a building,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retaining a reserved hole in the middle of a concrete beam, wearing a towing cable in the foramen of a concrete bracket, connecting the traction cable with the traction board, and fixing the traction board on the side of the concrete beam through a bolt; the traction cable is fixed on the traction equipment and the steel support will be traced. It is connected with the steel Longmen frame, and the steel Longmen frame provides traction for the traction equipment, and the steel Longmen fram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teel truss through the steel truss, and the counterforce of the steel Longmen frame is provided by the bas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物的牵引构造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物的牵引构造,适用于建筑领域。
技术介绍
建筑物传统的建设模式是先建造好地下室,再建设上部结构,由于地下室涉及土方开挖,而土方开挖要以支护结构作为保证,做临时支护结构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地下室混凝土养护时间也较长,因此地下室施工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如果在建设地下室期间同步施工上部结构必然会节省大量工程时间。可以在离地下室50~200m处进行浇筑建筑物混凝土,然后将建筑物滑移到地下室底板上面,如何采用可靠的牵引构造进行安全可靠地牵引是工程人员要面对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提供一种建筑物的牵引构造,解决现有技术中难以安全可靠地牵引的问题。本技术在混凝土托梁中间留置预留孔,预留孔直径为30~40mm,混凝土托梁预留孔内穿设牵引索,牵引索与牵引板联接,牵引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混凝土托梁侧面。传统的牵引索固定在混凝土托梁前端的牵引环,混凝土托梁有可能因为局部抗拉能力不足而破坏。本技术将牵引索穿到建筑物后面,通过牵引板固定到混凝土托梁上,牵引板面积相对牵引环要大得多,可以大大缓解局部集中应力。另一方面牵引板施加于混凝土托梁的力是压力,传统牵引环施加于混凝土托梁的力是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物的牵引构造,其特征是在混凝土托梁中间留置预留孔,混凝土托梁预留孔内穿设牵引索,牵引索与牵引板联接,牵引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混凝土托梁侧面;牵引索固定在牵引设备上,钢支撑将牵引设备和钢龙门架进行联接,钢龙门架为牵引设备提供牵引力,钢龙门架与地下室通过钢桁架进行联接,钢龙门架的反力由地下室提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物的牵引构造,其特征是在混凝土托梁中间留置预留孔,混凝土托梁预留孔内穿设牵引索,牵引索与牵引板联接,牵引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混凝土托梁侧面;牵引索固定在牵引设备上,钢支撑将牵引设备和钢龙门架进行联接,钢龙门架为牵引设备提供牵引力,钢龙门架与地下室通过钢桁架进行联接,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奎
申请(专利权)人:叶长青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