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YKK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编织拉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696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编织拉链,其中在编织拉链带的同时,将连续的拉链件排固定在每一条拉链带的拉链件固定边缘部分上,该拉链件固定边缘部分包括多个平行的固定用链状线,它们沿着边缘部分纵向延伸,用于将拉链件固定在边缘部分上。其中与拉链件的扣合头相邻的一根固定用链状线具有大于其余固定用链状线的线径。(*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编织拉链,在编织拉链带的同时,连续地将圈状拉链件排纵向编织在经编拉链带的拉链件固定边缘部分上。更具体地说,所涉及的是一种编织拉链,其拉链件固定方式能够防止由于作用在编织拉链上的较大弯曲力和推力而使得彼此扣合的拉链件排突然裂开。在诸如由日本专利公开NO.38-11673所披露的已知编织拉链中,每一根拉链带是由链状线和衬垫纬线编织而成,在编织拉链带的同时,将圈状尼龙单丝构成的拉链件排编织在拉链带的链状线中。在美国专利NO.5035125披露的另一种已知编织拉链中,每一根拉链带由链状线和衬垫纬线编织而成,在编织拉链带的同时,将塑料单丝构成的拉链件排编织在拉链带中,其编织方式是使得衬垫纬线与跨过拉链件上脚的链状线的经线相交织,以便将拉链件的上脚压向拉链带,同时使得衬垫纬线与跨过拉链件下脚的链状线的经线相交织,以便将拉链件的下脚压向拉链带。采用上述第一种已知编织拉链,由于拉链件是由拉链带基底结构的链状线上的沉降弧来予以固定的,链状线的纵向伸长和收缩会导致编织拉链的形状不稳定,从而无法实现拉链件的平滑扣合。采用上述第二种已知编织拉链,其突出到拉链带纵向边缘部分的衬垫纬线与链状线的针弧相交织,由于跨过拉链件排的两根固定用链状线的一排针弧仅仅以平行的方式排列,其排列方式使得单个的针弧连续地在每一根固定用链状线上予以排列,拉链带的纵向边缘部分会出现伸长和收缩,从而不能牢固地固定拉链件排。由于平行排列的固定用链状线的针弧会出现侧向移动,因此不可能以一种稳定的姿势来固定拉链件排,从而也就无法实现拉链件的平滑扣合,导致彼此扣合的拉链件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突然脱开的现象。此外,在美国专利No.5035125披露的编织拉链中,固定用编织线的线径大于拉链带基底结构中的编织线的线径。在上述第一种和第二种已知编织拉链中,所有用作固定用链状线的编织线都具有相同的线径,并被仅仅用平行链状线进行编织。这样,相邻的固定用链状线就会在拉链件的脚部上移动。尤其是在施加垂直于拉链表面的推力或者在拉链上施加使拉链带分开的力时,相对拉链件排的扣合头就会相互挤压,使得它们由拉链带的边缘部分进一步突出,从而使得相互扣合的拉链件排出现脱开的现象。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质量编织拉链,其中将一对拉链件排牢固地固定在一对拉链带的相对的纵向边缘部分上,使之具有形状稳定性,并将各个拉链件保持在一致的扣合姿态下,从而使彼此扣合的拉链件排不会产生突然脱开的现象。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编织拉链,包括一对经编拉链带,其中每一条拉链带都具有多个在一个经编基底结构中编织的编织线以及一个拉链件固定边缘部分;一对在编织相应的经编拉链带的同时编织在所述拉链件固定边缘部分上的连续拉链件排;多个沿着每个所述拉链件固定边缘部分纵向延伸的第一固定用链状线,用于将所述的每个拉链件排固定在每一个拉链件固定边缘部分上;其中与相应拉链件排的拉链件的扣合头相邻的一根第一固定用链状线具有大于其余固定用链状线的线径。上述所有的第一固定用链状线最好都具有大于基底结构中的编织线的线径。此外,所述基底结构中的这样一根编织线,即其编织图形与邻近相应的连续拉链件排的拉链件的连接部位的编织线相同的编织线,的线径大于所述基底结构中其余编织线的线径,小于所述一根第一固定用链状线的线径。此外,所述基底结构中的最外层的编织线,即其编织图形与邻近相应的连续拉链件排的拉链件的扣合头的编织线相同的编织线,的线径大于所述基底结构中其余编织线的线径,小于所述一根第一固定用链状线的线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编织拉链可以进一步包括一根在每个拉链件固定边缘部分中的固定用经编线,用于将每个所述的拉链件排固定在相应拉链件固定边缘部分上。所述固定用链状线和所述固定用经编线的每一个针弧从每一个拉链件的上脚的上面跨过,以便将上脚压向所述拉链件固定边缘部分。另外,也可以用第二链状线来取代所述固定用经编线,该第二链状线沿着由所述一根链状线形成的经线予以编织。采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结构,其中至少一根与拉链件排中的拉链件的扣合头相邻的固定用链状线具有大于其余固定用链状线的线径,通过固定用链状线的连续针弧将单个的上脚压向拉链带,同时用固定用链状线的沉降弧来牢固地拉紧上脚和下脚,就能够同时增大编织线与拉链件之间的拉紧力和接触面积,从而将拉链件更为牢固地其固定在拉链带上,使得上脚和下脚处于更为稳定的固定状态下。这样,固定用链状线就不会使脚部产生任何纵向移动,即使在拉链的表面上施加较大的弯曲力或推力,或者在拉链上施加横向拉力,也不会使彼此扣合的拉链件排出现突然脱开的现象。通过采用具有较大线径的热收缩型编织线来作为固定用链状线和经编线,就可以在完成拉链的编织之后通过热处理来张紧编织线,增加其形状稳定性和拉链件的固定强度。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结构,其中基底结构中与拉链件的连接部位相邻的链状线具有大于基底结构中的其余链状线和经编线的线径,这样就能够使拉链能够平滑地沿着相对的拉链件排滑动,有利于拉链的闭合和拉开。采用再一种结构,基底结构中与拉链件的扣合头相邻的最外层编织线具有大于基底结构中其余编织线的线径,这样就能够使拉链带的拉链件固定边缘部分的外边缘与基底结构的其它部分基本相同,从而使得当对拉链施加较大推力时,相对的拉链件固定边缘部分的前外边缘相互交织在一起,由此防止了彼此扣合的拉链件排出现突然脱开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第一种实施例的编织拉链的编织结构;图2显示了用于编织本专利技术第一种实施例的编织拉链的单个编织线的编织图形;图3是局部视图,显示了将拉链件排固定到第一种实施例的编织拉链的拉链带上的方式;图4是局部剖视图,显示了拉链件在第一种实施例的编织拉链的相应拉链带上的固定状态;图5是局部平面视图,显示了第一种实施例的编织拉链;图6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第二种实施例的编织拉链的编织结构;图7显示了拉链件排固定到本专利技术第二种实施例的编织拉链的相应拉链带上的方式;图8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第三种实施例的编织拉链的编织结构;图9显示了用于编织本专利技术第三种实施例的编织拉链的单个编织线的编织图形;图10是局部剖视图,显示了拉链件在第三种实施例的编织拉链的相应拉链带上的固定状态;图11是局部透视图,显示了将拉链件排固定到第三种实施例的编织拉链的相应拉链带上的方式;图12A、12B、12C是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编织拉链的局部剖视图,其中每一个附图示意地示出了将推力和/或横向拉力施加在编织拉链的相对拉链件上的状态。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各个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图1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第一种实施例的编织拉链的编织结构,图2显示了第一种实施例的编织拉链中所采用的单根编织线的编织运动,图3、4、5显示了将一个连续拉链件排编织到编织拉链的相应拉链带上的方式。编织拉链(以下简称拉链)在具有两排针板的经编机,例如双拉舍尔经编机上予以编织的。如图1、2所示,拉链具有编织基底结构,它包括一定数目的链状线1,其中每一根都采用1-2/1-1/1-0/1-1的编织图形;一定数目的经编线2,其中的每一根都采用1-2/1-1/1-0/1-1的编织图形;以及一定数目的衬垫纬线3,它编织在拉链带4上,跨过4根以0-0/2-2/4-4/2-2图形予以编织的经线W。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编织拉链,包括:一对经编拉链带,其中每一拉链带都具有一个经编基底结构以及一个拉链件固定边缘部分;一对在编织相应拉链带的同时编织在所述拉链件固定边缘部分上的连续拉链件排;其特征在于:多个沿着每个所述拉链件固定边缘部分的纵向延伸的第 一固定用链状线,用于将每个所述的连续拉链件排固定在每一个拉链件固定边缘部分上;其中一根与相应的连续拉链件排的拉链件的扣合头相邻的第一固定用链状线具有大于其余固定用链状线的线径。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田义雄加藤秀信池口祥人
申请(专利权)人:YKK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